1. 思科華為是什麼系統平台
思科華為簡單的概括起來就是專業的網路硬體設備提供商。思科是國際化的,華為正在趨於國際化。你就當他們是孿生兄弟就行了。
詳細分開講
思科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設備生產商,其產品占據高端互聯網設備市場份額的80%以上,所提供的解決方案遍及世界各地成千上萬電信、金融,服務、零售等行業以及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等。
華為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下一代電信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致力於向客戶提供創新的滿足其需求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長期的價值和潛在的增長。
思科的系統平台是自主研發的基於FERRBSD的 IOS系統(這個跟蘋果手機的那個IOS不一樣)
華為的系統平台是華為公司基於UNIX開發的操作系統
2. 華為,思科總部各是哪國的
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是互聯網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者,其設備和軟體產品主要用於連接計算機網路系統。1984年12月,思科系統公司在美國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對教師夫婦,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萊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桑蒂·勒納(Sandy Lerner),夫婦二人設計了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聯網設備,用於斯坦福校園網路(SUNet),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這個聯網設備被認為是聯網時代真正到來的標志。約翰·錢伯斯於1991年加入思科,1996年,錢伯斯執掌思科帥印,是錢伯斯把思科變成了一代王朝。
對於思科公司來說,它所面對的是一個2000億美元的網路設備市場。現在他的經營范圍幾乎覆蓋了網路建設的每個部分:組成互聯網和數據傳送的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設備市場現在幾乎都由思科公司控制。由於網路信息每四個月就增加一倍,需要更新、更快的網路傳輸設備支撐,這意味著思科的市場還在不斷膨脹,從而使思科的市場成了最受歡迎、增長最快的公司。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
形容網路發展的迅速是人間方一日,網上已千年,作為設備供應商,必須掌據高新技術,不斷創新,然而誰也無法一一發明所有的技術,思科公司總裁錢伯斯認為,獲得發明的最佳途徑是花錢去買。他認為最理想的做法是買下正在研製新產品的新公司,它能在未來的6至12個月推出一個傑出的新產品,然後通過思科公司現有的分銷渠道,迅速推向市場。1996年,思科公司就是通過這種方法,成為網路交換機市場的佼佼者。
如今思科系統公司已成為公認的全球網路互聯解決方案的領先廠商,其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公司、大學、企業和政府部門建立互聯網的基礎,用戶遍及電信、金融、服務、零售等行業以及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等。同時,思科系統公司也是建立網路的中堅力量,目前互聯網上近80%的信息流量經由思科系統公司的產品傳遞。思科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網路領導者。思科系統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35000多名雇員,2004財年的營業額超過220億美元。
在今天這個以網路為業務核心推動力的新經濟時代,政府、組織及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領先的網路技術和設備,更需要正確建立和充分應用智能網路環境的成功經驗和策略咨詢。思科互聯網商業解決方案事業部(IBSG)積極與用戶分享思科應用智能網的成功經驗。在《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280多家企業的總裁和首席信息官分享了思科經驗。美國《商業周刊》對此評論說,由於思科處在網路經濟的核心,它比任何其他公司都更適合於領導和推動全球經濟企業發展向網路模式轉型。
Cisco名稱的由來
現代英漢綜合大辭典中解釋,Cisco的意思是加拿大雪鰷〔白鮭〕。但Cisco並非由此得來,而是SanFrancisco(舊金山)的最後五個字母。據說,當初申請建立公司的時候,一個委託人不小心把印有SanFrancisco的前7個字母的紙片撕掉了,後來沒辦法就成Cisco。公司的徽標也和舊金山有所關聯,是不是像極了金門大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市的生產銷售電信設備的員工持股的民營科技公司,於1988年成立於中國深圳。華為的主要營業范圍是交換,傳輸,無線和數據通信類電信產品,在電信領域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網路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總裁任正非,董事長孫亞芳。
3. CISCO教程網站(在線或者下載)非思科也行
推薦去論壇看看吧,多和大家交流,再就是上思科的官方網站查看資料,要比看視頻來得快很多的。
www.net130.com(路由交換)
www.netyourlife.net(安全非常專業)
www.cisco.com
不知道您是否想找思科工程師這塊的工作,假若您做這塊的話,建議您不僅是從技術上,還要對幾大品牌的產品有了解,雖說大部分網路設備都是使用的公有協議,但是有時實現方法卻不盡相同,所以建議您也能多了解產品再去學習!
4. 我想在網上學習思科或者是華為
恩,有這種學校,北京亞威 學校就是專門做思科培訓的,從2002年開始
可以遠程學習,也可以面授學習,而且他們一般是在周五下午7點有免費
的遠程講座,就是專家CCIE講師講的,你也可以親自去試試遠程聽課的
效果,看看怎麼樣,但是聽課必須需要他們設置的賬號和密碼,你去網上
的客服問問這些,讓他們給你設置一下就可以試聽了
5. 成都思科華為的網站www.ciscohuawei.com怎麼打不開
我ping了一下這個網站,貌似有丟包的現象
6. 關於華為思科認證考試
雖然我沒考過,但是我在思科考點工作過,所以有所了解。
首先說明若是為了找工作,還是要好好學,多動手練習,這樣拿到了證書才有意義。
還有這個考試還需要第二身份認證,駕照、護照什麼的,在校學生可以用學生證。你要是想要考,盡量在畢業之前考完,不然,你還要專門去辦駕照護照。
思科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考試,不過中文的考下來也沒什麼用~考試形式是是上機考試,考完2分鍾直接出成績單,成績單也是全英文的~~~~題型有實驗題還有填空選擇什麼的,(貌似考生是不能對外泄露自己的試題,我也是聽人說起過。)
ccna是有題庫的,若是英文不好的話,可以背背題庫,在相關網站上有下載(也許需要用錢買),大部分的題目都是原題,通過率比較高,同時含金量也越來越低了。建議:na自學就可以了~~
考完ccna才能接著考ccnp,這個就比較難了,還是需要一些基本的詞彙的和簡單語法知識的,最起碼要看懂問什麼吧。在考試裡面出現的專業名詞並不多,專門記下這些來就好。建議:這個自學難度大,最好是有實驗設備~~找個名譽好的培訓班上上課比較好。拿下這個證你就可以吃飽飯奔小康了~~~(前提是你沒偷懶)。
然後說說ccie,個人認為能考下來的都不簡單,首先考試費上萬。。。。再次考ie並不需要先考NA和NP,但是你必須精通這兩個,才能考得過,也就是說考試內容ccie > ccna + ccnp,這個證書含金量比較高了,基本上工作沒什麼問題了。
已上是思科,它屬於國際認證的,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他就認可,就像微軟認證一樣。
華為呢,是中國認證的,也就是說只有在中國認可。。。。考試內容接近於思科的na和小部分np,好像也是英文的。。
最後要說一下,證書當然是越高級含金量越大,工作機會也就越大,但是目前中國就業情況不是很樂觀,IT行業拖欠工資的事屢見不鮮了,即使是有名企業、公司都出現過這種問題。
補充一下,證書有效期都是3年,過了年限證書就沒用啦,你要去考試的地方再考一次,科目有所改變,就好像在圖書館借書,到了期限要「續借」一樣。所有考試都分好幾個科目~~~
具體的考試訊息你網路一下就會了解了~~~~(俺是一個一個字打上來的,不是復制粘貼的呦。)
7. 華為和思科各有什麼優勢
1999年,華為就曾組織研究無線市話技術,但當時華為高層認為這項技術沒有前途,最終撤掉了相關研究。但是,2000年,當浙江餘杭電信局在中國第一個將無線市話技術轉化為小靈通網後,後者的發展便一發不可收拾。
一直以眼光見長的華為丟掉了這個發展機遇。華為的同城競爭對手中興通訊由於得以與UT斯達康一起分享市場,2001年小靈通銷售額達到23.96億元,利潤佔到當年總利潤的25.74%。此時,華為已是追悔莫及。
另一是在3G的研發上,華為把賭注壓在了GMS的延續產品WCDMA上。而聯通最終採用CDMA網路向3G過渡,致使華為在兩輪聯通CDMA招標中落馬,而中興兩次中標,最少拿到十幾億元的訂單。
內部原因
與中興相比,華為2002年的窘境是顯然的。
中興2001年銷售額為91億元,2002年至第三季度的銷售額為61億元,1.7億元,照此估算,業績將與2001年持平。而華為內部一份資料顯示,截至2002年7月,華為的銷售額接近100億元人民幣,國內銷售同比減少了一成多。
「創業難,守成難」,這是《北國之春》中的一句話。任正非承認,華為過去的成功,機遇的成份更多,他曾經說:「華為成長在全球信息產業發展最快的時期,特別是中國正從一個落後網改造成為世界級先進網。華為像一片樹葉,有幸掉到了這個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隨波逐流到今天的。」
從丟失小靈通和CDMA2000市場來看,這種判斷有相當道理,但除去機遇,華為的內部因素亦值得深思。
早在1996年,一位熟悉華為的管理學專家就指出華為擁有的只有巧勁,而不是「肌肉」。換言之,華為無論在企業實力還是科學管理體繫上都很薄弱。
以人事管理來說,華為在過去的6年裡,每年都會從全國高校招1000至2000人。而在1999年達到最高峰,據稱有六七千人。業內曾流傳一個說法,說華為到某知名高校招聘,是「工科碩士研究生全要,本科的前十名也全要」。
為充分利用這些人力資源,華為一直聘請國內研究西方勞動人事制度最早的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做「顧問」,該學院教授彭劍鋒曾因此兼任華為主管人事的高層。但即便在華為處於巔峰時,從華為跳槽的人仍不少,原華為副總李一男甚至另立門戶,在多個領域與華為「針鋒相對」。
所以,一直有人懷疑,任正非在1997年提出《華為公司基本法》,並不斷推出一套套管理體系,但並沒有真正將華為改造為決策科學、流程透明的企業。
「棉衣」夠厚?
為規避風險,任正非決定讓華為走向海外,希望通過海外市場化解國內市場的壓力。
2002年6月,華為稱其TELLIN智能網系統在莫斯科通信展中,中標俄羅斯下新城電信及亞塞拜然巴庫電信智能網項目。同時華為公布,2002年上半年華為的海外銷售大幅增長210%,預計全年的海外市場銷售額增長能達到2001年的兩倍多。在華為最看中的日本市場,華為准備與日本Kanematsu公司合作組成一個銷售聯盟,以在日本出售路由器、網路交換機和其它設備。
當然,目前華為的影響還在亞洲市場,到美國去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海外市場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華為的下滑趨勢誰也說不清楚。最起碼在海外市場上,華為再也不能採用其在國內市場銷售中常見的「人海戰術」和「人際關系戰術」,由此銷售能力大打折扣,這是仍將華為2002年銷售額估計為30億美元的美國分析師難以理解的。
任正非曾說:「華為總會有冬天,准備好棉衣,比不準備好。」應該說,華為在「冬天」到來之前一直在准備「棉衣」,但「棉衣」能否真正禦寒還很難說。
本土之利
「如果在過去,要成為國際性的廠商,就必須佔領美國市場,而現在,要成為國際性的廠商,就必須佔領中國市場。」這是現在業界普遍的看法。實際上,今天的中國不僅是全球網路設備需求增長最迅速的地方,同時也在成為全球僅次於北美的網路設備供應基地。對於國內的網路廠商來說,未來的幾年,將是競爭最激烈的幾年,也是迅速確立自己地位的最佳時機。
華為顯然對這一點有著清晰的認識:國內廠商要想在競爭中超越國外廠商,就必須在「本土化」這三個字上多下功夫。不過,這種差異化首先是要建立在符合主流技術標準的基礎之上,以產品為例,先是要保證設備的性能與穩定性,然後在此基礎上做針對國內用戶特殊業務需求的開發,才能體現出本土化的競爭力,在這方面,華為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山西省公安廳科技通信處處長丁國平向記者介紹,之所以最終選定華為的產品,主要原因就是華為可以針對他們的一些特殊業務需求,做增值開發。其實,如果單從技術實力來講,國外的一些廠商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這些跨國公司的產品基本上都是針對全球市場開發的,雖然他們也很重視中國的市場,但畢竟這塊市場只佔他們總體份額的一小部分,從成本上考慮,不可能針對國內用戶的特殊需求作業務適應性開發,這正是華為等國內企業立足本土的優勢所在。其實,在國外市場,華為銷售的也都是標准化的產品。
據華為介紹,「華為公司作為可管理網路的倡導者,已經使得網路管理、用戶管理、業務管理端到端的管理技術成為全面支撐網路業務的關鍵技術,推動IP網路全面向可管理模式轉變,滿足業務的發展需要,可以針對運營商、政府、教育、行業及企業網路,做滿足不同業務需求解決方案,提供高性價比的全系列路由器、乙太網交換機、安全及業務系統產品,在滿足骨幹網路業務發展的Quidway NetEngine 40/80第五代核心路由器方面居於領先地位。這些成績都是在紮根本土的基礎上得到的。」
在網路技術論壇上遇到的一位網友也提到,「華為很注意在一些細節上針對國內用戶的需求進行改進。例如中英文可切換的配置與調試界面,使中文用戶再也不用面對著一大堆的英文專業單詞而無從下手了。另外它的軟體升級、遠程配置、備份中心、PPP回撥、路由器熱備份等,對用戶來說均是極有用的功能特性。」
8. 急急急!關於對華為以及思科產品的了解途徑!
最好的方法是找個網管類的工作 因為大部分公司招聘,他們看中的是工作經驗,即使你培訓過,有認證,甚至參加過什麼什麼實驗摸過設備,那也算不上人家說的操作經驗
而且這些東西想學的話,僅僅通過自己看書或者資料,恐怕有個認識還可以,但是實際應用差的太遠了
建議參加個CCNA的培訓,又能學東西又能有實驗環境
huawei-3com的培訓跟思科的類似,不過是中文教材,命令上跟思科的差距不是很大 比如思科的是show interface,華為是display interface。。。
9. 華為 思科 網路配置 區域網 廣域網 看圖看祥
很簡單的東西。。。很容易實現。。。
兩條浮動靜態路由即可。
配置IP SLA
ip sla monitor 1
type echo protocol ipIcmpEcho ping的地址(最好不要是直連的設備地址,最好設置為電信給你提供的DNS伺服器地址)
timeout 1000
threshold 1000
frequency 1
配置track
track 1 rtr 1 reachability
delay down3
delay up 3
3. 配置靜態路由
ip route 0.0.0.0 0.0.0.0 電信公網下一跳地址 track 1
ip route 0.0.0.0 0.0.0.0 聯通公網下一跳地址 metric 100
10. Cisco有中文網址么
www.cisco.com.cn 這個是cisco的官方中文網,但是功能很少,文檔什麼的查詢還是英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