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屏幕一般每秒掃描70-85次,每次掃描之間均有0.02-0.05秒的間斷期,此時屏幕為黑屏,只是時間太快,人眼一般感覺不到。
數碼相機拍電視屏幕,一般快門時間在1/80-1/150之間,這樣快門時間就會比0.02-0.05屏幕黑屏的時間短。拍照時就會拍到部分黑的橫條或大部分橫條。
如果有需要拍電視屏幕的影像,可以試著以下方法:
1、將電視屏幕的亮度盡量調暗,這樣可以加長數碼相機快門時間;
2、如可以手動設置快門,將數碼相機的快門調至1/50以上;
3、如拍出相片較亮,就繼續調低電視機的亮度;
4、如拍出相片較暗,就繼續調長快門時間;
按此方式,經過反復拍照。檢查效果,再調整,直到滿意為止。
B. 怎樣能使單反相機拍攝時,照片電腦屏幕上顯示
有一款1000元左右的尼康軟體,是可以做到,拍攝後直接顯示到電腦屏幕上,如果你是像拍攝時顯示在電腦屏幕上,樓上已經回答了你得問題。
C. 單反照片的後期處理對電腦屏幕有什麼要求
1、屏幕面板的解析度要足夠高,1920X1080(16:9)、1680X1050(16:10)或許是下限了。
2、採用廣色域面板的顯示器,如IPS面板就是一種優秀的廣色域面板,色彩表現極好。廉價的TN面板的色彩表現欠佳。
3、色彩還原逼真,不偏色。必要時用校色儀校色。
4、能夠表現出細膩的灰階層次。
5、水平和垂直可視角度都應達到170°以上。
D. 為什麼拿相機對著電腦屏幕照相,會出現波紋
為什麼拿相機對著電腦屏幕照相,會出現波紋:
那是因為顯示器的場頻、行頻的存在。而場頻、行頻對於人類『惰性』的眼睛來說『換場』『換行』不易被發現,因此人類巧妙的利用眼睛惰性、視覺暫留這一現... ....。而拿相機對著電腦屏幕照相,會出現波紋是因為照相機(鏡頭沒有惰性)能在一定的速度(高於場頻、行頻)下把看到的影像記錄下來——把場頻、行頻以及電源電子濾波不佳的波紋看到並拍照下來。
把相機速度調到20—50分之一秒(既低於場頻速度,相機就抓拍不到高速的換場間隔和其它影像)再拍照屏幕就有效的避免以上情況發生。
E. 如何在電腦上實時顯示單反拍攝的畫面
用WiFi無線傳輸功能的手柄在電腦上實時顯示單反拍攝的畫面。
用WiFi無線傳輸功能的手柄,手柄除了可以無線傳輸圖像文件以外,還可以實現無線監控的功能,在設備上查看相機記錄的實時景象。
軟體對與計算機相連的數碼單反相機的大多數功能進行遠程式控制制,計算機是通過 USB 線或使用無線傳送器通過有線或無線區域網與單反相機連接的。支持預覽取景器和傳輸至計算機之前圖像的選擇功能、「現場」視圖(LCD 即時取景)功能以及優化校準系統。
設備使用情況圖:
大嘴盤WD762單反相機無線實時取景控制器:
iUSBportCAMERA命名的單反相機無線實時取景控制器。和傳統的無線取景設備不同,這個設備允許iPad或Android設備來進行無線取景和控制,其豐富的功能已經遠遠超過傳統的無線取景控制器,這個產品是中國人自己研發的,在某寶可淘。
還有:
佳能的無線傳輸手柄(WFT-E4 II C),市場價在5000元左右。
尼康的無線傳輸附件(尼康 WU-1b ),市場價450元。(尼康UT-1),2012年底新出產品,國內市場還少見。
F. 數碼相機能對著電腦屏幕拍嗎
1、能。
2、不是。
3、不會。
注意:用慢門。少於刷新率。比如,60-85Hz,就要用1/100秒。
G. 用單反相機拍照片,拍一張就可以立刻在電腦屏幕上看見,請問這樣如何實現
用單反數碼相機,要帶視頻同時輸出功能的,然後連到帶視頻輸入的顯示器或是視頻卡,只要肯砸錢下去,沒有什麼辦不到的
H. 用單反拍電腦屏幕 拍出來的照片有波紋 試問怎麼通過技術在拍之前先處理下
屏幕刷新頻率導致拍出來 有波紋 如果屏幕圖畫是靜態的 試一試 減慢快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