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用photoshop cs3做24色色相環啊
首先新建一透明圖層上畫一個圓,填充顏色,然後復制一層按住shift移動,讓兩個圓豎著對齊,再合並,ctrl+T旋轉15度,然後ctrl+shift+alt+T畫好剩下的圓,再給色環上色。
㈡ 24種顏色到底怎麼調配
24種顏色到底怎麼調配?
㈢ 怎麼畫24色相環
先用鉛筆畫一個環形,均勻地分成二十四格。
再用三原色:湖藍,大紅,檸檬黃調制顏色。
紅加黃——漸變橙色到黃。
黃加藍——漸變綠色到藍色。
藍加紅——漸變冷色系紫色咖啡色。
eg:
紅加黃。
紅色加少黃——變為橙色。再而慢慢加黃,實現漸變。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86046844.html?si=2
㈣ 色盤上的24種顏色分別是如何調成的
24色相環指的就是以黃、橙、紅、紫、藍、藍綠、綠、黃綠為主要色相,並將每個基本色相又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就可以組成24個分隔的色相環。
常用色相編號從1到24。先指定兩對相反色,紅綠和黃青(ultramarine blue),分別置於色相環四分之一的位置,之後在他們之間配置出四種中間色,即 紅+黃=橙,紅+青=紫,青+綠=青綠(turquoise),黃+綠=黃綠(leaf green),最後將這八種基本色各分成三種,形成24色的色相環。按照光譜順序,黃色1,2,3開始順時針編號,到最後黃綠色22,23,24。色相環上相對的顏色是物理補色,混合以後成為黑白灰的無彩色。
24種顏色如何調配?
想要搞懂24色調配原理,就先要弄清楚基色、次生色、三次色這些概念。
基色:指的是最基本的顏色,通過一定的比例混合基色,就可以產生任何其他顏色。例如人們熟知的三原色紅黃藍等等。
次生色:為了建立色環,就需要混合任何兩種鄰近的基色獲得新的三種顏色,這些顏色即次生色:青、品紅和黃。看到這里,相信大家也有些疑問,青、品紅和黃不是減法混色法中的三種基色嗎?其實,加色法中的次生色就是減色法中的基色,減色法中的次生色也就是加色法中的基色。這就是加色模式和減色模式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次色:建立色環的最後一步是,再次找到現已填入色環的顏色之間的中間色。幸運的是,這些三次色對於加色法和減色法都是相同的。既然我們已經定義了在 12 點色環中使用的顏色,那麼就可以討論這些顏色之間的相互關系。
十二色相環就是由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組合而成,色相環中的三原色是紅黃藍,彼此勢均力敵,在環中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最初的基本色相為:紅、橙、黃、綠、藍、紫。在 各色中間加插一兩個中間色,其頭尾色相,按光譜順序為:紅、橙紅、黃橙、黃、黃綠、綠、綠藍、藍綠、藍、藍紫,紫。紅紫、紅和紫中再加個中間色,可制出十二基本色相。這樣制出的十二基本色相在光譜色感上是均勻的,如果進一步再找出其中間色,便可以得到二十四個色相。如果再把光譜的紅、橙黃、綠、藍、紫諸色帶圈起來,在紅和紫之間插入半幅,構成環形的色相關系,便稱為色相環。在色相環的圓圈裡,各彩調按不同角度排列,則十二色相環每一色相間距為30度。二十四色相環每一色相間距為15度。
12色環圖及調色步驟:
一般來說,色相環由五種、六種或八種色相為主要色相,若在各主要色相的中間分割,就可做成十色相、十二色相或二十四色相等色相環。
對於調色人員來說,以三種原色作為基礎,由此三原色配置組合十二色相環、二十四色相環就是就是初學者必須掌握的調色技巧。
1、根據三種原色紅、黃、藍調配出第一次色,採用正確而純粹的原色,即不含任何其它調的純黃、純赤、和純藍混合調配。
黃+紅=橙
黃+藍=綠
紅+藍=紫
2、得到的二次色就是橙、綠、紫,必須細心混合調配,不可偏於任一中第一次原色。如橙色偏赤或偏黃、紫色偏赤或偏藍都不適合。
3、再將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混合而成的第三次色,其結果如下:
黃+橙=黃橙
紅+橙=紅橙
紅+紫=紅紫
黃+綠=黃綠
青+紫=青紫
青+綠=青綠
由上所述,就可以設計出正確的十二色環,在這個色環之中,任何色相,都具有不紛亂、不混淆的明確位置。
㈤ 怎樣用三原色調出24色環
色彩三原色 紅 黃 藍 ,光這三種不行,還得有白色 黑色,三原色調出的橘黃 綠 紫都只是固色,24色是漸變色,從淺到深,像淡黃,檸檬黃,土黃這樣等等
㈥ 24色相環怎麼做
先用鉛筆畫一個環形,均勻地分成二十四格。
再用三原色:湖藍,大紅,檸檬黃調制顏色。
紅加黃——漸變橙色到黃。
黃加藍——漸變綠色到藍色。
藍加紅——漸變冷色系紫色咖啡色。
eg:
紅加黃。
紅色加少黃——變為橙色。再而慢慢加黃,實現漸變。
㈦ 24色色相環製作
麗人生.色彩繽紛!!!色相環
色彩像音樂一樣,是一種感覺。音樂需要依賴音階來保持秩序,而形成一個體系。同樣的,色彩的三屬性就如同音樂中的音階一般,可以利用它們來維持繁多色彩之間的秩序,形成一個容易理解又方便使用的色彩體系。則所有的色可排成一環形。這種色相的環狀配列,叫做「色相環」,在進行配色時可以說是非常方便的圖形,可以了解兩色彩間有多少間隔。
為了要在色相環上得到等間隔的色相差,先得定出幾種基本的代表色相;即主要色相。
一般色相環有五種或六種甚至於八種色相為主要色相,若在各主要色相的中間色相,就可做成十色相、十二色相或二十四色相等色相環。
伊登十二色相環
繪制十二色相的色環,是色彩設計的基礎。
色彩設計的初步練習,首先以第一次的黃(yellow)、紅(red)、青(blue)三色為基礎,由此三原色配製組合成十二色相環。
繪制十二色相環的方法與順序如下:
首先,這三種原色的第一次色,必須採用正確而純粹的原色;即不含任何其它調的純黃、純赤、和純青。將這三種第一次色環塗於正三角形之中,黃在頂端,赤和青各塗於右下及左下兩部位。
其次,在正三角形外畫一外接圓,再於圓中畫出一內接正六邊形。由此,內接正六邊型與正三角形之間,便形成三個底邊鄰接正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如下所示的三種第二次色便完成了。
黃+紅=橙
黃+青=綠
紅+青=紫
這三種第二次色,必須細心混合調配,不可偏於任一種第一次色。如橙色偏赤或偏黃、紫色偏赤或偏青都不適合。
其次,是在此圓的外側,畫一個適中的同心圓,再將兩圓所形成的環等分為十二個扇形,扇形中分別塗上相對位置的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
最後在餘下的空白扇形中,塗上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混合而成的第三次色,其結果如下:
黃+橙=黃橙
紅+橙=紅橙
紅+紫=紅紫
黃+綠=黃綠
青+紫=青紫
青+綠=青綠
由上所述,就可以設計出正確的十二色環,在這個色環之中,任何色相,都具有不紛亂、不混淆的明確位置。這種色環的色相順序,和彩虹和自然光線分光後產生的色帶順序,完全相同。
這種色環,乃出自現代色學最偉大的教師約翰斯,伊登(Johan-nesItten,1888~1967)的名著"色彩論"一書,不但十二色相具有相同的間隔,同時六對補色也分別置於直徑兩端的對立位置上。十二色環的優點是:
初學者可以輕易地辨認出十二色的任何一種色相;同時,也可以簡單地認出中間的色彩。
伊登十二色相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