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腦硬體頻率是什麼
在物理課本中,我們經常會提到頻率,其定義如下
頻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是描述周期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單位是Hz,頻率越高,說明周期運動越頻繁,一般都是越高越好。而電腦硬體中的頻率基本都是千兆級,比如1000MHz換算出來就是1GHz,現在大多數處理器主頻,都在2Ghz以上,性能好一些的處理器達到4Ghz,甚至更高。
1、處理器頻率
處理器頻率也就是我們說的主頻,一般都是主頻越高越好,一款處理器主頻越高,往往單核性能更強。
一般情況下3.5GHz的主頻就可以了,這樣的主頻基本沒有什麼性能上的短板上。高於3.5GHz,比如3.8GHz,4.2GHz這樣的就屬於高主頻,低於3.5GHz,比如3.2GHz和2.7GHz就屬於較低的主頻了性能上就弱一點。
一塊好的處理器它的各方面應該都是優秀的,包括構架、核心數、主頻率、緩存、功耗製程等等,而主頻是影響處理器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但不是唯一參數。一般來說,相同架構、核心、緩存等處理器,主頻越高的,性能就越好,如i3 7350K主頻比i3 7100高了很多,性能優勢顯著。
2、顯卡頻率
顯卡是游戲玩家最關心的一個電腦硬體,尤其是現在的10系顯卡,優秀的構架和製程讓GTX1070這樣的中高端顯卡媲美上一代頂級旗艦GTX980Ti。在其他參數的平衡上,顯卡頻率越高其性能也更高。比如GTX980ti是1075MHz,而1070是1860MHz,可見其核心頻率影響力。
與處理器頻率一樣,顯卡頻率也只是決定顯卡性能的一個原因,並不是所有,決定顯卡性能的還有架構、顯存大小與類型、位寬等等,一般來說,同代顯卡在架構上是一樣的,如果在顯存、位寬什麼相同的環境下,顯卡頻率越高,肯定是性能越好。
3、內存頻率
當下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就是典型吃內存的游戲,最低8GB起步的門檻確實不低。這款游戲除了內存容量外,對頻率要求也是很高的,一般推薦DDR4 2400以上頻率的內存條,如果3000那就更好了。
在同代內存中,影響內存性能的基本就是容量和頻率了,因此同代內存,相同容量下,頻率越高,性能自然就越好。
4、顯示器刷新頻率
在電腦硬體中,刷新頻率很多朋友可能比較陌生,不過對於電競游戲玩家來說,一定不會陌生,因為電競顯示器,也就是高頻顯示器,選擇的時候,需要通過刷新頻率判斷顯示器是否為電競游戲顯示器。
⑵ 什麼是低頻什麼是高頻
我們在說到和聽力有關的話題的時候,「頻率」是最常見的關鍵詞,例如「高頻」、「低頻」,但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高頻聲、低頻聲,究竟是什麼?
在人類的耳朵可聽到的聲音范圍內,低頻音是指在20-500Hz頻段的聲音,在生活中表現為低沉和較粗的聲音,比如男士的聲音,風聲、水泵、變壓器等,以及地震和打雷的聲音。
高頻音是指在2000-16000Hz頻段的聲音,在生活中表現為極細的聲音,如女生的說話聲,蚊子飛在耳邊「嗡——嗡嗡」的聲音,還有鳥叫聲等等。
什麼是高頻聽力損失?
高頻聽力受損是非常常見的聽力損失情況,會導致聽不清,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有以下幾個突出表現:
比如聽不清楚別人說話的聲音,尤其是女聲和孩子說話或者較小的說話聲;聽聲音不自然、不舒服;發音、吐字不清楚,有「大舌頭」現象,不愛說話,不愛和大家交流;聽不到鳥叫聲、蟲鳴聲或電話鈴聲等頻率較高的關鍵聲音;中文中的s音,例如:思念;英文中的/s/音,例如:say。
因此,高頻聽力損失會給生活、工作、學習帶來很多不便和阻礙。
如何應對高頻聽力損失?
現在的助聽器有超級頻率壓縮,將讓高頻損失人士們看到希望。
可適合於重度、極重度聽力損失人士,且適合更多復雜類型的聽力損失。
超級頻率壓縮非常智能,對於處理的聲音,首先會進行中低頻和高頻的區分:當進入的聲音是中低頻時,將不做處理,保留中低頻聲音的原汁原味。
而當進入的聲音是高頻時,它會將高頻區的聲音進行壓縮處理,將其變身為能被聽見的中低頻聲音,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聲音的真實感和舒適感,聽上去更自然、更舒適。
如果是用簡單粗暴的非智能技術來處理就會讓聲音失真,而頻率壓縮就能保留清晰度和逼真度。
助聽器設計特別人性化,針對工作生活需求為多的成年人們的成人版,和針對語言學習需求更多的孩子們的兒童版
⑶ 筆記本的cpu最高的達到多少HZ
不超頻的情況下3.2G已經是最高的極限了。現在都向多核發展,單核的最高頻已經沒有3.8G、4G那麼高了
中央處理器(CPU,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電腦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解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⑷ 電腦高頻低頻是什麼意思
電腦中涉及高頻和低頻主要配件有CPU和內存,二者的頻率都是影響電腦性能的主要參數。
一、CPU的頻率
CPU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速度。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億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二、內存的頻率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
計算機系統的時鍾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晶體振盪器控制著時鍾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電壓,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動起來,通過晶片的形變和大小記錄下來。晶體的震動以正弦調和變化的電流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一變化的電流就是時鍾信號。
而內存本身並不具備晶體振盪器,因此內存工作時的時鍾信號是由主板晶元組的北橋或直接由主板的時鍾發生器提供的,也就是說內存無法決定自身的工作頻率,其實際工作頻率是由主板來決定的。
(4)電腦高頻是多少擴展閱讀
頻率的含義及與速度的關系
頻率用f表示,基本單位為「1次/秒」,記做Hz(赫茲)。1Hz就是每秒一次,10Hz是每秒10次。Hz這個單位在電腦裡面太小,通常以KHz、MHz或GHz來表示信號頻率。
頻率表示法:
頻率單位:kHz ;MHz; GHz ;THz
換算關系 :1×10^3Hz ;1×10^6Hz; 1×10^9Hz; 1×10^12Hz
英文名稱 :Kilo Hz ;Mega Hz; Giga Hz; Tera Hz
中文名稱: 千赫茲 兆赫茲 吉赫茲 太赫茲
一個時鍾周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所以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於各種CPU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並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性能。但CPU主頻的高低可以決定電腦的檔次和價格水平。
以Pentium 4 2.0為例,它的工作主頻為2.0GHz,每秒鍾它會產生20億個時鍾脈沖信號,每個時鍾信號周期為0.5納秒。
而Pentium 4 CPU有4條流水線運算單元,CPU在1個時鍾周期內可以進行4個二進制加法運算。這就意味著該Pentium 4 CPU每秒鍾可以執行80億條二進制加法運算。
⑸ 電腦的高頻是什麼
應該是超頻吧??
超頻就是用軟體或者改變硬體的工作電壓或者電流
從而達到提高計算機硬體工作頻率的目的。
頻率升高之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硬體的性能,
最大限度的發揮硬體的潛能。帶來的問題是,超頻使
硬體發熱量更大,對硬體的損害也就更大,從而影響
硬體的使用壽命。所以,超頻適合一些對硬體性能要求
比較挑剔,喜歡新奇刺激的「高手」們玩,如果
如果系統運行能滿足你現在的要求就不建議玩超頻。
⑹ 台式電腦的功率一般是多少瓦的
台式電腦功率一般是100~300W.
主機:
沒有獨立顯卡,主機雙核,一般 100~150W,四核120~160W,
帶獨顯,就沒譜了,變態的顯卡自己就150W以上,就很可怕了,一般的顯卡自己也就幾十瓦。
顯示器, 液晶的30~80W左右。
⑺ CPU多少頻時才能算是高頻,低頻又是多少
。。非要硬以頻率劃分,也只有按常規經驗搞一下了,如主頻在 3.0GHz以上的,可劃為高頻處理器,2.0GHz以下的為低頻處理器。至於那些2.0 ~ 3.0GHz之間的,也只能算做中頻處理器啦。
考量CPU性能,頻率只是一個方面,還有核心數量,線程數量,架構代數,功耗大小等很多技術指標,是要綜合考量的啦。
⑻ 電腦標准頻率都是多少
解析度17寸的CRT一般是
1024*768
,
刷新率
是最高85hz。
LCD液晶顯示器
則解析度是1280*1024,刷新率就無所謂了,反正看不出閃動。
⑼ 筆記本電腦CPU大概多少算中段頻率…多少算高頻…聽說低壓CPU性能比較低…低壓CPU性能低是因為頻
2.5Ghz左右為中頻,2ghz以下為低頻,3ghz為高頻,低壓cpu性能自然低,除非核數多,i75500u性能不錯,但是如果非要拿來跑游戲就會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