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系統 > 電腦系統性成長

電腦系統性成長

發布時間:2022-05-12 19:22:12

電腦系統的分類

電腦系統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與基石,分類如下:

一、Windows操作系統:

Windows操作系統是最常見的計算機操作系統,是微軟公司開發的操作軟體。該軟體經歷了多年的發展歷程,目前推出的win10系統相當成熟。Windows操作系統具有人機操作互動性好,支持應用軟體多,硬體適配性強等特點。該系統從1985年誕生到現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完善,相對比較成熟穩定,是當前個人計算機的主流操作系統。

二、Mac OS系統:

Mac OS是一套運行於蘋果Macintosh系列電腦上的操作系統。Mac OS是首個在商用領域成功的圖形用戶界面操作系統。現行的最新的系統版本是macOS 10.15 beta 4 ,且網上也有在PC上運行的Mac系統。Mac系統是基於Unix內核的圖形化操作系統;一般情況下在普通PC上無法安裝的操作系統。由蘋果自行開發。蘋果機的操作系統已經到了OS 10,代號為Mac OS X(X為10的羅馬數字寫法),它的許多特點和服務都體現了蘋果的理念。

三、linux系統: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體、應用程序和網路協議。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體。Linux繼承了Unix以網路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路操作系統。

㈡ 我想知道電腦操作系統的詳細發展歷史

七種操作系統發展歷史及特點
CP/M系統篇
CP/M其實就是第一個微機操作系統,享有指揮主機、內存、磁鼓、磁帶、磁碟、列印機等硬設備的特權。
通過控制匯流排上的程序和數據,操作系統有條不紊地執行著人們的指令……
主設計人:Gary Kildall博士
出現年月:1974年>>>>>詳細內容

MS—DOS系統篇
DOS系統是1981年由微軟公司為IBM個人電腦開發的,即MS-DOS。它是一個單用戶單任務的操作系統。在1985年
到1995年間DOS占據操作系統的統治地位。
主設計人:Tim Paterson
出現年月:1981年>>>>>詳細內容
文件管理方便
外設支持良好
小巧靈活
應用程序眾多
Windows系統篇
Windows是一個為個人電腦和伺服器用戶設計的操作系統。它的第一個版本由微軟公司發行於1985年,
並最終獲得了世界個人電腦操作系統軟體的壟斷地位。所有最近的Windows都是完全獨立的操作系統。
主設計:微軟
出現年月:1985年>>>>>詳細內容
界面圖形化
多用戶、多任務
網路支持良好
出色的多媒體功能
硬體支持良好
眾多的應用程序
Unix系統篇
Unix是一種分時計算機操作系統,1969在AT&TBell實驗室誕生。從此以後其優越性不可阻擋的佔領網路。
大部分重要網路環節都是Unix構造。
主設計:AT&TBell實驗室
出現年月:1969年>>>>>詳細內容
網路和系統管理
高安全性
通信
可連接性
Internet
數據安全性
可管理性
系統管理器
Ignite/UX
進程資源管理器
Linux系統篇
簡單的說,Linux是Unix克隆的操作系統,在源代碼上兼容絕大部分Unix標准,是一個支持多用戶、多進程、
多線程、實時性較好的且穩定的操作系統。
主設計人:Linus Torvalds
出現年月:1991年>>>>>詳細內容
完全免費
完全兼容POSIX 1.0標准
多用戶、多任務
良好的界面
豐富的網路功能
可靠的安全、穩定性能
多進程、多線程、實時性較好
支持多種平台
FreeBSD系統篇
FreeBSD是由許多人參與開發和維護的一種先進的BSD UNIX操作系統。突出的特點FreeBSD提供先進的聯網、
負載能力,卓越的安全和兼容性。
主設計:加州伯克利學校
出現年月:1993年>>>>>詳細內容
多任務功能
多用戶系統
強大的網路功能
Unix兼容性強
高效的虛擬存儲器管理
方便的開發功能
Mac OS系統篇
Mac OS是一套運行於蘋果Macintosh系列電腦上的操作系統。Mac OS是首個在商用領域成功的圖形用戶界面。
現行的最新的系統版本是Mac OS X 10.3.x版。
主設計人:比爾·阿特金森、傑夫·拉斯金和安迪·赫茨菲爾德
出現年月:1984年>>>>>詳細內容
多平台兼容模式
為安全和服務做准備
佔用更少的內存
多種開發工具

㈢ 電腦的發展史有哪些

電腦從產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電腦(1946-1958年第一代電腦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因此,通常人們又稱第一代電腦為電子管電腦。用水銀延遲線或陰極射線管作主存儲器,用磁鼓作輔助儲存,採用紙帶、卡片、磁帶等進行輸入和輸出,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寫程序。這一代電腦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和科學研究。它體積龐大、笨重、耗電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維護困難。其主流機器為UNIVAC。

第二代電腦(1959-1964年第二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晶體管作為邏輯元件,體積減小,但功能增強,這一代電腦又被人們稱為晶體管電腦。輔助存儲器採用了鐵氧磁芯和磁鼓、磁碟,開始用高級語言(FORTRAN、COBOL、ALCOL等)編寫程序,並出現了管理程序。該階段的電腦使輸入、輸出和運算可「同步」進行。電腦的應用已經從軍事領域和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和事務處理。它的體積減小、重量減輕、耗電量減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強。其主流機種為IBMT00系列。

第三代電腦(1965-1970年第三代電腦的硬體部分使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體管,因此又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電腦。採用微程序技術和流水線技術提高了電腦的靈活性和運行速度;軟體方面管理程序已經發展為操作系統,並出現了診斷程序。這一時期的電腦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以及過程式控制制。由於元器件體積減小、功能增強,使得電腦的體積、重量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該階段的主流產品是IBM-svsteIn/360。

第四代電腦(1971年至今第四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採用半導體存儲器作為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碟,並開始引入光碟。外部設備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軟體更加豐富,並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行業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新型的工業部門。電腦的體積、容量、功耗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微型電腦的出現,開始形成網路。

電子電腦在經歷了上面這四個發展階段以後,目前正向第五代過渡。第五代電腦與前四代電腦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把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訊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智能電腦系統,它不僅能進行數值計算和處理一般的信息,而且主要面向知識處理,具有推理、聯想、學習和理解的能力,能幫助人們進行判斷、決策、開拓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新的知識。

㈣ 電腦的操作系統用哪些發展歷程是怎樣的有什麼突出的亮點未來的發展方向怎樣詳細解答。

CP/M系統篇
CP/M其實就是第一個微機操作系統,享有指揮主機、內存、磁鼓、磁帶、磁碟、列印機等硬設備的特權。通過控制匯流排上的程序和數據,操作系統有條不紊地執行著人們的指令……
主設計人 :Gary Kildall博士
出現年月 :1974年 >>>>> 詳細信息
MS-DOS系統篇

DOS系統是1981年由微軟公司為IBM個人電腦開發的,即MS-DOS。它是一個單用戶單任務的操作系統。在1985年到1995年間DOS占據操作系統的統治地位。
主設計人 :Tim Paterson
出現年月 :1981年 >>>>> 詳細信息




點 文件管理方便
外設支持良好

小巧靈活
應用程序眾多

Windows系統篇

Windows是一個為個人電腦和伺服器用戶設計的操作系統。它的第一個版本由微軟公司發行於1985年,並最終獲得了世界個人電腦操作系統軟體的壟斷地位。所有最近的Windows都是完全獨立的操作系統。
主設計 :微軟
出現年月 :1985年 >>>>> 詳細信息




點 界面圖形化
多用戶、多任務

網路支持良好
出色的多媒體功能

硬體支持良好
眾多的應用程序

Unix系統篇

Unix是一種分時計算機操作系統,1969在AT&TBell實驗室誕生。從此以後其優越性不可阻擋的佔領網路。大部分重要網路環節都是Unix構造。
主設計 :AT&TBell實驗室
出現年月 :1969年 >>>>> 詳細信息




點 網路和系統管理
高安全性

通信
可連接性

Internet
數據安全性

可管理性
系統管理器

Ignite/UX

進程資源管理器

Linux系統篇

簡單的說,Linux是Unix克隆的操作系統,在源代碼上兼容絕大部分Unix標准,是一個支持多用戶、多進程、多線程、實時性較好的且穩定的操作系統。
主設計人 :Linus Torvalds
出現年月 :1991年 >>>>> 詳細信息




點 完全免費
完全兼容POSIX 1.0標准

多用戶、多任務
良好的界面

豐富的網路功能
可靠的安全、穩定性能

多進程、多線程、實時性較好
支持多種平台

FreeBSD系統篇

FreeBSD是由許多人參與開發和維護的一種先進的BSD UNIX操作系統。突出的特點FreeBSD提供先進的聯網、負載能力,卓越的安全和兼容性。
主設計 :加州伯克利學校
出現年月 :1993年 >>>>> 詳細信息




點 多任務功能
多用戶系統

強大的網路功能
Unix兼容性強

高效的虛擬存儲器管理
方便的開發功能

Mac OS系統篇

Mac OS是一套運行於蘋果Macintosh系列電腦上的操作系統。Mac OS是首個在商用領域成功的圖形用戶界面。現行的最新的系統版本是Mac OS X 10.3.x版。
主設計人 :比爾·阿特金森、傑夫·拉斯金和安迪·赫茨菲爾德
出現年月 :1984年 >>>>> 詳細信息




點 多平台兼容模式
為安全和服務做准備

佔用更少的內存
多種開發工具

㈤ 電腦系統的發展史

1.手工操作(無操作系統):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誕生--20世紀50年代中期,還未出現操作系統,計算機工作採用手工操作方式。
手工操作方式兩個特點:

(1)用戶獨佔全機。不會出現因資源已被其他用戶佔用而等待的現象,但資源的利用率低。

(2)CPU 等待手工操作。CPU的利用不充分。
2.批處理系統:載入在計算機上的一個系統軟體,在它的控制下,計算機能夠自動地、成批地處理一個或多個用戶的作業(這作業包括程序、數據和命令)。
聯機批處理系統:首先出現的是聯機批處理系統,即作業的輸入/輸出由CPU來處理。
離線批處理系統:為克服與緩解,高速主機與慢速外設的矛盾,提高CPU的利用率,又引入了離線批處理系統,即輸入/輸出脫離主機控制。
3.多道程序系統
多道程序設計技術

所謂多道程序設計技術,就是指允許多個程序同時進入內存並運行。即同時把多個程序放入內存,並允許它們交替在CPU中運行,它們共享系統中的各種硬、軟體資源。當一道程序因I/O請求而暫停運行時,CPU便立即轉去運行另一道程序。
多道批處理系統

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前述的批處理系統中,引入多道程序設計技術後形成多道批處理系統(簡稱:批處理系統)。
4.分時系統
由於CPU速度不斷提高和採用分時技術,一台計算機可同時連接多個用戶終端,而每個用戶可在自己的終端上聯機使用計算機,像獨占機器一樣(多用戶分時系統是當今計算機操作系統中最普遍使用的一類操作系統)。
5.實時系統:實時系統在一個特定的應用中常作為一種控制設備來使用。
6.通用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的三種基本類型:多道批處理系統、分時系統、實時系統。
7.操作系統的進一步發展
進入20世紀8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的飛躍發展,微處理機的出現和發展,掀起了計算機大發展大普及的浪潮。一方面迎來了個人計算機的時代,同時又向計算機網路、分布式處理、巨型計算機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於是,操作系統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如: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網路操作系統、分布式操作系統等。

㈥ 電腦怎麼提升性能

電腦的性能對於電腦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不僅取決於我們的電腦配置,同樣取決於我們怎麼設置哦,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進行設置來說提高電腦的性能。
工具/原料
more
操作設備:光影精靈4pro 操作系統:win10家庭版 64位
方法/步驟
1/4分步閱讀
小編操作的是win10系統,其他系統如win7、win8系統類似。第一步,我們找到我的電腦,右鍵單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會打開電腦的系統設置面板。


2/4
第二步,找到左側的高級系統設置,這里只有4個設置,高級系統設置在是最下面的設置,我們找到點擊打開就可以了,這裡面可以設置電腦的高級設置。


怎麼自己學習計算機 入學簽訂就業協議
廣告
3/4
我們在系統屬性面板的菜單欄中找到「高級」,在「性能」、「用戶配置文件」及「啟動和故障恢復」中選擇「性能」,點擊「設置」,可以管理我們的設置。


計算機一級題庫中,excel出現的所有函數!
廣告
4/4
在性能選項卡中我們可以看到「調整為最佳外觀」和「調整為最佳性能」,我們把「調整為最佳性能」前的小圓圈點擊成黑色即可。這樣就是最佳性能了。


信息學習,專為零基礎學生打造的編程課
廣告
總結
1/1
1.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屬性。

2.找到高級系統設置。

3.點擊高級--性能--設置。

4.圈選「調整為最佳性能」。

注意事項
我們也可以在以下的自定義電腦性能屬性中根據合適的選項,設置屬於我們自己的最佳性能

㈦ 電腦系統怎麼升級

目前為止由人類智能完成的系統還沒有不需要升級的。

任何系統升級都會帶來風險和成本,例如系統重啟帶來一段不能工作的時間, 系統升級引入新的bug等等。

首先我們來看看系統升級過程中重啟的問題

為什麼大多數系統升級要需要一個重啟動作,理論上講不重啟也是可以完成升級的,如果升級過程中系統不停止工作就會出現老的系統一部分模塊和新的系統一部分模塊協同工作的情況,而要實現這個新老系統協同工作並且不出問題,會導致系統設計非常復雜和繁瑣,難度有點像外科手術大夫自己給自己作腦瘤切除手術一樣。

例如我們目前的電腦操作系統的升級重啟成本無非是需要備份當前工作然後等待系統重啟完成而已。成本低廉,所以人類就接受了電腦系統升級重啟。

同樣對於自然界的生物來講,當身體構造不再滿足環境或生殖需求之後,就需要升級。有的物種是通過類似重啟的過程完成升級,有物種則是採用熱更新的方法。

如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就非常像重啟,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封在一個蛹里,等新系統上線之後再啟動新系統,破繭成蝶。

螃蟹和蝦在發育過程中,當殼的大小開始束縛成長,就會經歷跟重啟非常類似地脫殼過程,老殼整個脫掉,脫殼過程中會變得極其脆弱,脫殼前是猛張飛,脫殼後一段時間就成了嬌黛玉,渾身綿軟,人見人欺。只能靠一次繁衍下一代的數量優勢挺過發育過程中這幾個凶險的重啟時刻。

但是哺乳動物就改進了這個升級過程,不再使用這種簡單粗暴的重啟方式了,因為每個小生命都經歷了漫長的懷孕和養育過程,成本超高,系統升級的重啟過程會導致超高的沉沒成本,所以需要改進。

其中一個改進就是哺乳動物骨骼是長在身體裡面的,長在身體裡面有什麼好處?如果骨頭不再適應,身體就分泌破骨細胞把不合用的骨頭分解掉,然後再按新的系統方案重新開始長。唯一的例外是牙齒,因為牙齒裸露在身體之外,所以破骨細胞無法工作,就單顆牙齒而言只能採用重啟方式,即老的先掉,然後新的牙齒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長成。即便如此,人類的牙齒也是採用逐個牙齒重啟的方式,換牙過程中基本不影響人類的正常咀嚼功能。有沒有點像集群系統里逐個升級重啟子節點系統,而集群系統整體功能不受影響?

我們在把視野放大一點,放大到人類建立的各個組織,看看他們的系統升級是如何進行的。

首先要看看人類為什麼要建立各個不同粒度的組織,如國家,公司,政府,NGO,行業協會,委員會等等?

主要的原因就是效率,適當大小和適當架構的組織在解決某些問題的時候比單個的個體隨機形成的鬆散組織效率更高。

但是組織效率更高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這個組織的系統是適應當前社會條件的,否則這個組織就會低效,甚至反效讓某些問題無法有效解決,最終導致系統崩潰。比如清朝年間,一些政府組織的救災活動和剿匪行動,會導致災情和匪情更為嚴重,因為針對官員激勵機制設計導致一群災民和土匪的存在會給官員們帶來更大的收益。所以組織的系統也和軟體系統一樣,不需要討論有沒有bug,和需不需要升級改進的問題。而要討論:如何迅速發現可能的bug,以及如何最小成本升級系統的問題。

組織如何升級系統?

絕大多數組織是不能承受升級後出現嚴重bug和系統重啟的。

公司系統里嚴重的bug會導致公司倒閉,雖然現存的資本和人才可以重歸市場進行更有效的配置,但是公司為適應市場環境所作的組織結構,激勵機制改進等沉澱在組織結構里的隱性知識隨著公司的解體而丟失。

而國家的系統出現嚴重的bug,絕大多數會帶來革命或動亂。革命後建立的系統到底是升級還是降級都是聽天由命的事,哪怕事後發現革命是升級,但當年那一批付出系統升級成本的人大概率是享受不到的。

最近在讀毛zhu xi文選,從毛的視角看蔣jie shi政府系統最大的bug是什麼?

忽略了農村,忽略了農民。

當然這個忽略不是故意的,很長時間以來中國都是農業國家,農村覆蓋地域廣大,農民人數眾多。但是因為效率問題,政府的稅收和管理的粒度是到達不了個體農民層級的。 所以地方官,大地主和大鄉紳的聲音就代表了農民群體,而事實上這些人的利益和農民是不一致甚至是沖突的。

而出生商人之家的蔣,在執政上就天然站在城市的視角看問題,覺得把城市建設好就可以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 而毛出生農民,一直以來對農村問題一直非常重視。覺得任何運動和政策如果有了占人口絕大多數農民的支持就有了最大成功的可能。美團在外賣上能後來居上打敗餓了么成為外賣一哥就是看到了3線及以下城市才是中國城市人口絕大多數所在,在3及以下線城市發力地推完成對餓了么的超越。餓了么直到美團超越自己之後才意識到小城市的潛力。這跟蔣退到台灣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bug一樣回天乏力。

毛後期跟許多黑客一樣把bug利用者與系統建設者的能力搞混了。

bug利用者是發現既有系統的bug,把這個bug利用到極致,迅速把既有系統整崩潰。毛已經在解放前的戰爭里證明了自己是完美的bug利用者。

而在自己開始建立系統之後就不能採用bug利用者思維了,需要在系統建設者和bug利用者之間切換。建設者考慮的重點是系統各部分的平衡性和強壯性。而通常這兩種思維方式很難在一個大腦里兼容運行。

毛建國後重新開始寫政府系統底層,雖然參考了許多前輩的經驗,但是從結果上看,系統的復雜度超出了他的能力。後來的總設計師鄧公接手這個工作。當時有兩派人,一派有要求把毛的系統全面替換,重寫系統底層代碼。另一派人則堅持毛的代碼沒bug,有bug的是執行代碼的人。鄧公知道全面重寫從時間到人才都不允許,同時也知道繼續跑現有系統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他的想法是繼續跑現有系統,但把目前完全運行不了的模塊升級,如果發現某些節點上的某些模塊偷偷改了毛的代碼但是運行效果非常好,把這些模塊代碼放到別的節點上測試運行,如果效果不錯就在集群所有節點上升級此模塊。同時拿出一些節點,作為新系統模塊測試節點,凡是新的模塊代碼就在測試節點上先運行,如果沒問題就開始在集群內所有節點上開始升級該模塊。

㈧ 電腦系統是什麼意思啊

電腦系統又叫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與基石。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

操作系統的類型非常多樣,不同機器安裝的操作系統可從簡單到復雜,可從行動電話的嵌入式系統到超級計算機的大型操作系統。

(8)電腦系統性成長擴展閱讀:

操作系統的結構組成:

1、驅動程序- 驅動程序是操作系統中最簡單、最直接的一個部分,他的作用的是直接監控作用以及監視電腦中的各種硬體部分。並且為電腦中的其他部分提供一個通用的介面條件。

2、內核- 操作系統之最內核部分,內核在操作系統的運行許可權高,負責提供基礎性、結構性的功能。

3、支承庫- 是一系列特殊的程序庫,它們職責在於把系統所提供的基本服務包裝成應用程序所能夠使用的編程介面(API),是最靠近應用程序的部分。

4、外圍- 所謂外圍,是用於提供特定高級服務的部件。例如,在微內核結構中,大部分系統服務,以及UNIX/Linux中各種守護進程都通常被劃歸此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操作系統

㈨ 電腦用久後系統變慢,怎樣才能提高系統性能

安以下方法不但能凈化C盤而且能提系統性能,你可以試試!

1.關閉系統還原:我的電腦屬性/系統還原/關閉所有磁碟上的系統還原,但是以後就不能用系統還原了!
2.關閉系統休眠:控制面板/電源/休眠/在啟動系統休眠前面的勾去掉
3.移動虛擬內存,我的電腦屬性/高級/性能/設置/高級/更改/選C盤也就是系統盤,選無分頁面,然後把虛擬內存設置到其磁碟,要剩餘磁碟空間多的磁碟,比如D,E,F等盤. 設成內存的1.5~2.5倍,大小可設成一樣!
5.清理IE臨時文件夾,internet選項,刪除臨時文件和離線文件
6.刪除系統日誌和程序日誌,我的電腦/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事件查看器/應用程序,滑鼠右鍵/清除所事件,在依次清除系統日誌
7.清理系統緩存:2000系統是:C:\WINNT\system32\dllcache下的所有文件
XP系統是:C:\windows\system32\dllcache下的所有文件 清理系統緩存(打開我的電腦/工具/文件和文件夾選項/隱藏受保護的系統文件的勾去掉在把顯示全部文件勾上)。也可以直接運行sfc.exe /purgecache命令自動刪除。
8.清空回收站
9.刪除c:\windows\SoftwareDistribution\Download下的文件(系統更新時下載的文件如你裝好了更新也就沒有用了)
10.刪除c:\windows\RegisteredPackages下所有目錄
11.刪除C:\WINDOWS\Downloaded Program Files下所有的文件
12.我的電腦 文件夾選項 查看 隱藏已知受系統保護的文件勾去掉,顯示所有文件勾上確定。 刪除c:\windows\所有帶$的文件(系統更新後的備份文件)
13.用優化大師清理C盤垃圾和注冊表垃圾 (優化大師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掃描到的全部刪除就行了!)
14.中了毒(蠕蟲)會不斷復制垃圾文件,佔用大量的系統盤空間,導致系統癱瘓,建議用主流殺毒軟體升級到最新病毒庫進行查殺.

閱讀全文

與電腦系統性成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電腦國別不一樣 瀏覽:761
無線耳機電腦充電 瀏覽:712
免費網站推薦 瀏覽:926
怎麼用電腦看自己家無線網密碼 瀏覽:509
可以插U盤的地方是在電腦筆記本的哪裡 瀏覽:926
一年不關機裝什麼電腦系統 瀏覽:265
重裝舊電腦如何系統分區 瀏覽:753
更改電腦主題軟體 瀏覽:986
設置電腦鎖屏壁紙為時間 瀏覽:311
電腦上下載下來的東西哪裡找 瀏覽:852
電腦還原怎麼軟體還在呢 瀏覽:298
蘋果電腦的c語言軟體 瀏覽:828
硬碟改蘋果電腦 瀏覽:666
3d手機掃描軟體 瀏覽:143
芯燁58h電腦安裝 瀏覽:754
8音度電腦調音軟體 瀏覽:930
筆記本電腦隱藏顯示wifi 瀏覽:338
電腦主機機箱蓋如何拆掉 瀏覽:611
華碩電腦重裝系統視頻 瀏覽:344
荒野行動用什麼配置電腦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