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火箭發射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由哪些四大系統組成
有效載荷、運載火箭、發射場、回收系統
② QQ電腦管家小火箭怎麼發射 QQ電腦管家小火箭發射方法
親,點加速球就可以發射小火箭了 。QQ電腦管家使用了多好的一圖標呀,加速球輕輕一點,一枚小火箭得到燃料助推一樣的就發射了!希望能幫到你哦。
③ 為什麼火箭可以豎直發射而不會歪掉
這是因為火箭有平衡控制系統,在火箭的頂部位置有陀螺儀,伴隨著監控管理系統,如果火箭在上升過程中變化,陀螺儀會最先感知,然後監控管理系統會讓發動機作出反應,所以整個火箭都會時刻控制自身的平衡,因此很少會看到火箭發射過程中會變歪。
元、明之後,即公元13世紀以後,中國的火箭兵器在戰爭中有了很大發展,涌現了許多與現代火箭類型相近的火箭形式。13世紀中葉,蒙古人入侵中亞、西亞和歐洲,阿拉伯人侵略西班牙,他們把中國的火箭技術傳入了歐洲及世界其它地區。到了這時,德意志的艾伯特斯·麥格諾才在歐洲首次記述了關於製作火箭的技術。歐洲人最早使用火箭兵器,是在1379年義大利的帕多亞戰爭和1380年的威尼斯之戰中。
④ 火箭發射監控系統是什麼操作系統
我來為你們揭秘
這個火箭就跟那個鞭炮一個原理,火箭下面有個引線,俗稱捻子。
到了發射的時候,科員人員那個火種去點燃這個引線。一般為了保證火種的純凈,都是鑽木去火,一個人在木頭的那個眼上面來回搓,搓冒煙了就殺一隻豬,取豬油做火種。
點燃火箭之後,那個人就可以回監控室了,一般有個人專門拿著望遠鏡看那個人是不是那火箭點著了,看到那個人點著之後,就打開音響,一般就是不超過100塊錢的不超過15w的小音箱,為了省能源。然後就放著10,9,8。。0.
這是我親眼所見,不管你們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
⑤ 多管火箭發射系統MLRS厲害在哪
那是你感覺錯了,首先是精度,這是美式武器的傳統優勢,別看MLRS管子少,現在是強調精確打擊的時代,真正打起來,像中國陸軍那種萬箭齊發的壯觀場面除了會告訴敵方的集束和高爆航彈'我在這'以外,還有什麼,點穴和肉搏打倒對方哪種方式更干凈利索?第二是通用,也就是模塊化,MLRS不僅是火箭炮車,也是短程彈道導彈發射車,—部吊車就可以把火箭彈換成導彈,別小看這個通用,多一部車就多了幾百萬美元的采購費,油錢,維修費,駕駛員和炮射手的糧餉福利。。。。
⑥ 火箭發射原理
火箭發射原理:1、力的反作用力2、通過不斷地減少自身重量,3、慣性的存在。
火箭是以熱氣流高速向後噴出,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的噴氣推進裝置。它自身攜帶燃燒劑與氧化劑,不依賴空氣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氣中,又可在外層空間飛行。火箭在飛行過程中隨著火箭推進劑的消耗,其質量不斷減小,是變質量飛行體。
具體如下:
發射火箭由地面控制中心倒記數到零便下令第一級火箭發動機點火。在震天動地的轟鳴聲中,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加速飛行段由此開始了,經過幾十秒鍾,運載火箭開始按預定程序緩慢向預定方向轉變。
100多秒鍾後,在70公里左右高度,第一級火箭發動機關機分離,第二級接著點火,繼續加速飛行,這時火箭已飛出稠密大氣層,可按程序拋掉衛星的整流罩。在火箭達到預定速度和高度時,第三級火箭發動機關機分離,至此加速飛行段結束。
隨後,運載火箭靠已獲得的能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開始慣性飛行段,直到與預定軌道相切的位置止。此時第三級火箭發動機點火,開始了最後加速段飛行。當加速到預定速度時第三級發動機關機。火箭的運載使命就全部完成了。
(6)火箭發射電腦系統擴展閱讀
用途:現代火箭可用作快速遠距離運送工具,如作為探空、發射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的運載工具,以及其他飛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於投送作戰用的戰斗部(彈頭),便構成火箭武器。火箭是目前(截止2009年)唯一能使物體達到宇宙速度,克服或擺脫地球引力,進入宇宙空間的運載工具,而火箭的速度是由火箭發動機工作獲得的。
⑦ 火箭發射現場指揮中心用的電腦是什麼操作系統知乎
好像是什麼銀河的東東,肯定全是自己的啦,也是區域網,不聯網的,要是聯網,萬一泄密怎麼?並且他們的計算機全是專用的,運算速度很高,程序全是自己寫的哦
⑧ 火箭發射的控制系統
火箭起飛後,控制平台(或通過衛星)不斷的對它採集信號,經過計算確定需要對火箭作出的調整,然後控制系統對它發出控制信號(電磁信號等),火箭根據接收到的信號不斷糾正路線,順利到達目的地。
⑨ 什麼是WS-1多管火箭系統
WS-1多管火箭系統由WS-1火箭、火箭發射車、射擊指揮車和運輸裝填車等組成。作為進攻性武器,一般對面積目標射擊,用於摧毀敵方縱深目標,如各種設施;火力陣地、交通中心和通信中心等,具有機動性高、靈活性好、成本低、使用和維修方便等特點。WS-1火箭最大射程為80千米,最小射程為20~3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為M3.6,最大飛行高度30千米。火箭長4.52米,直徑0.302米,起飛質量520,千克。火箭由引信、戰斗部、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尾段組成,採用慢速自旋加尾翼的穩定方式。
它的戰斗部重150千克,有殺傷、爆破戰斗部和子母彈戰斗部兩種。殺爆戰斗部的有效殺傷半徑為70米;子母彈的子彈殺傷半徑為3米。戰斗部的引信可根據作戰需要選用觸發引信或近炸引信。
火箭發射車發射車為6X6全驅動式,承載能力強,越野好。採用風冷式柴油發動機,有利於在缺水和沙漠地區行駛。發射車上有4具圓筒形發射定向器,定向器內有螺旋導軌,可保證火箭離筒時必要的旋轉速度。車上還載有瞄準系統和儀器艙。瞄淮系統有手動和電動兩種操作方式,可保證高低和方向瞄準的快速性和准確性。
儀器艙裝有通信設備和炮長、瞄準手的射擊諸元顯示器,可完成與射擊指揮車的通信聯絡並接收各種指揮指令和射擊諸元數據,瞄準手據此進行諸元裝定。為了能使火箭發射車具有單車作戰能力,儀器艙內還配有主動段風速和風向測量儀、射擊諸元計算機和相應的軟體。射擊指揮車射擊指揮車是WS-1火箭系統的機動作戰指揮中心,它可同時指揮數額發射車協同作戰。
車上的主要設備有:有線、無線數據傳輸通信系統,計算機彈道模擬系統,陣地氣象和主動段風速、風向探測系統,定位、定向系統等。通過這些設備,射擊指揮車可完成上下級之間的通信聯絡和作戰指揮,接收氣象通報並探測發射陣地的氣象參數以及風速、風向;確定各發射車的位置坐標並為之定向:計算射擊諸元並傳輸到各發射車上。
運輸裝填車運輸裝填車是運輸和裝填WS-1火箭的配套裝備。每輛火箭發射車配備1輛運輸裝填車,與火箭發射車對接後一次可裝填4枚火箭,所需時間不超過10分鍾。運輸裝填串與火箭發射車以及射擊指揮車所用的底盤均為同種型號,從而有利於車輛的維護保養以備即戰時的協調。
⑩ 火箭的發射程序是什麼
運載火箭的發射是有一定程序的,包括起飛、加速、入軌、箭器分離等。如果發射的是回收式航天器,最後還有回收程序。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個程序:
起飛
火箭經過事先組裝、調試以及某些試驗後,便用運輸系統(火車或汽車、拖車)將之運往發射場,豎立在發射架上,然後進行發射前的准備工作,如航天器的安裝、所有管線的連接等。如果是液體推進劑火箭,還要加註推進劑,填充壓縮空氣和安裝爆炸螺栓等火工品(航天器安裝要先於火工品安裝,以保障安全);然後進行全箭檢查,火箭垂直度調整和方向粗瞄準;最後再進行方向精瞄準和臨射檢查;向火箭推進劑貯箱充氣增壓;啟動發動機;火箭起飛,沿預定軌道飛行。當然,點火起飛是由電子計算機倒計時和一系列控制指令實現的。 加速和飛行
火箭起飛後,沿預定發射軌道飛行,發射軌道包括垂直起飛段、程序轉彎段和入軌段。隨著各級火箭的不斷點火加速,火箭的速度逐步加快,每級火箭能獲得約4千米/秒的速度。
入軌
各種運載火箭在前兩段的工作程序基本相同,而在入軌階段則有些差異,有直接入軌的,有滑行入軌的,有過渡轉移入軌的。
直接入軌適於低軌道航天器,如地球資源探測衛星、偵察衛星和載人航天飛船等。在這種入軌方式下,火箭是連續工作,當最後一級火箭發動機關機時,航天器便進入預定軌道,此時箭體與航天器分離(整流罩先行分開)。在此前,各級火箭順次點火,完成工作的那一級火箭便被及時拋掉。
而滑行入軌適於發射中、高軌道的航天器,如太陽同步氣象衛星、導航衛星等。滑行入軌分三個階段飛行:主動段(發動機點火工作段)、滑行段(發動機關機靠慣性飛行段)、加速段(發動機再次點火,適於液體推進劑火箭,固體火箭無法再次點火)。
過渡轉移入軌適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航天器,如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氣象衛星等。這種入軌方式十分復雜:第一級、第二級火箭連續工作,接著第三級火箭第一次點火,使衛星與第三級火箭同時進入小橢圓軌道(停泊軌道)繞地球飛行。當與赤道平面相交時,第三級火箭第二次點火工作,於是將衛星送入36000千米高的赤道上空,近地點為400千米的大橢圓軌道,稱之為過渡軌道。當達到預定軌道後,箭星分離。至此,運載火箭完成了發射任務。 至於在軌道上的衛星的姿態調整、軌道參數測量及軌道微調,則是地面測控站的任務了。而星際探測器或無人飛船、載人飛船的太空飛行、登陸外星等則要受在地面宇航測控中心的監視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