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雙系統電腦橫機選針器怎麼工作
選針器選針原理和影響選針器穩定性的幾個因素
探討:關於選針器的問題.研究一下,這里也解釋了六段和八段的問題:
目前,針織橫機已普遍採用了計算機控制技術和利用電子選針技術來 控制橫機進行單針選針,從而形成各種花色 . 另外,一些老的機械,在進行設備改造時,也採用電子選針替代舊式的機械選針,以擴大其花紋的可能性和實用性.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廠家在進行選針系統的自行研製 改造中,因選針器選用不當經常會出現花型錯亂變形,甚至還可能引起機構的錯誤動作而損壞機械結構,為此,我們在研製和實驗的基礎上,針對影響電腦橫機選針器選針可靠性的幾個因素進行了一些研究,提出相應措施,以保證選針可靠.
1 選針器的作用
大多數電腦橫機選針控制系統的結構都是電磁選針這里,電腦橫機採用上、下兩級計算機結構,上位機為工控機,主要負責管理與監控;下位機採用單片機及擴展系統,其根據同步信號和上位機的控制信號,負責控制選針器的選針. 由此可見,選針器是一種依照織物花型組合的電信號依次驅動選針機件的換能器 , 是電腦橫機控制系統用來實施選針控制的執行元件.因此,其性能好壞將直接影響選針准確性和可靠性.
2 選針器的類別 ,
目前常用的選針器,從動作原理上分,有電磁式和壓電式兩種. 壓電式選針器是利用壓電陶瓷材料作為轉換元件,利用控制器發送的脈沖信號,作用於壓電元件上,靠壓電材料的逆壓電效應,使壓電元件彎曲到預 .先記憶的形狀來進行選針;另一種選針器則是利用對電磁螺旋管通入不同方向電流,使電磁螺旋管頭端的 極性相應變化,或與永久性磁鐵配合使用,靠電磁鐵與 永久性磁鐵間的吸力和斥力來實現選針頭擺動,即用壓針法實現選針,或者直接通過電磁鐵的極性變化來控制選針器選針,使織針分走不同軌道,用抄針法完成
選針.
兩種選針方式相比較,壓電式選針器具有響應速度快、發熱少的特點,但在元件的受力和防沖擊、震動等方面稍稍遜色,易發生壓電元件失去記憶的情況,故在針織圓機上使用較多,以保證快速響應,並適應多路,同時選針器耗電和發熱量也不會太大. 而在橫機上選用電磁式選針器較為有利. 主要原因有:
①橫機機針
較粗,編織時紗線張力較大,因而選針器受力較大,採用電磁式選針器可承受較大的力,且防震動性好,使用壽命長.
②橫機控制動作復雜,各部分間配合精度要求高,因而採用電磁選針器可取其動作可靠之優勢. 故在實驗中我們選用電磁選針器.
3 選針器結構
電磁式選針器原理:
選針時,選針器中的電磁螺旋管被通以某個方向的電流產生極性, 該極性磁場與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場相互作用,推拉結合,使送針器的選針頭繞軸上擺,不與選針片齒作用,選針片沿選針三角上升.一般選針器構造:
1-電磁螺旋管;2 -永久磁鐵;3 -選針頭;4 -軸
電磁式選針器的選針原理:
不選針時,電磁螺旋管被通以反方向的電流,產生相反極性. 使得選針器的選針頭擺向下方,作用於片齒,選針片被壓入針槽,選針片的下齒不露出針床表面,選針片不沿選針三角上升. 由此可見,對選針的控制,簡而言之就是控制選針電磁鐵使選針頭處在工作和不工作兩個位置. 大量實驗證明,選針器結構必須滿足:螺旋管通電時,選針頭能迅速擺動到位,而且在規定的時間內穩定下來,而後仍受小電流和永久性磁鐵控制,使之處於受控狀態;螺旋管不通電時,也應受永久性磁鐵握持,使選針器的選針頭始終處於受控制狀態,無論在任何狀態下選針頭 都不會處在一個不確定的中間位置,這樣則不會出現編織錯誤和碰針現象. 我們在實驗中採用德國雅迪(HARTING) 公司的電磁選針器. 該選針器是一種較新的具有雙穩態結構的選針器.
4 選針器的級數
選針器選針,可分為單級選針和多級選針. 單級選針是每路安裝的選針器僅一級選針位,即此選針器對每枚針都作用,其具有機件體積小、作用時間短、選針頻率高、機件磨損小等特點,特別適於高速機. 但是單級選針對機件精度要求高,價格較貴,與之相比,多級選針的應用更為普遍. 多級選針器具有多個選針頭,對應多級選針位,每一級選針頭只對應選取具有等高度 的選針片,因此,對每一個選針器上的每一片選針頭而言,它都要間隔多針才對選針片作用一次,這樣就增加了選針時間,使選針更加可靠. 但多級選針機構增加了 針床的高度,並要求不同齒高的選針片類,使機構稍復雜. 目前電腦橫機上採用的選針器大多為多級選針器,因此,如何確定選針器級數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因為每種選針器的選針動作頻率都有一個上限,而電腦橫機機速越快,機號越高,需要的選針頻率也高,即要求的選針器級數越高 .機號(針數/ 25. 4 mm) 若選擇的選針器級數比要求的多,則 造成浪費;選擇的級數不夠,則無法正確選針,為此我們進行如下計算:
設: G ——
機頭運動最高速度
t0 — 選用的選針器選針周期 則:
針距為T = 25. 4/G
機頭以最高速移過每一針所需的時間t = T/ Vmax
所要求的選針頻率f′= 1 000/ t
考慮保險系數f =1. 5 f′
而選針器選針頻率f 0=1 000/t0
故選針級數n0= f/ f 0
一般電腦橫機中常用六檔或八檔選針器.
5 選針器的驅動方式
電磁式選針器的驅動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脈沖寬度調製法控制開關電壓; 一種是用斬波限流的電流控製法. 從選針可靠的角度出發, 應採用第二種方法, 以 便控制方式較穩定,免受溫度的影響. 這是因為電磁鐵在電磁感應中,除了磁能增加, 做機械功外, 還有一部分能量用於產生熱量,該熱量會使電磁鐵溫度升高,而溫度又影響電阻大小,從而影響電流大小,最終影響電 磁力,即影響選針的可靠性. 我們採用的雅迪公司選針器的驅動方式如圖3 所示; 圖3 (a) 為通入電磁鐵的電流波形圖,圖3 ( b) 為選針器的選針頭運動圖. 其中:t1 、t2 為通入的大、小電流的時間, Ⅰ為選針頭響應時間, Ⅱ為選針片擺動時間(包括回跳和抖動時間), Ⅲ為選針頭的可靠作用時間, 作用於選針片應在此時間內. 由此可見, 當脈沖信號發出後, 選針頭要滯後若干時間才開始擺動, 擺動到位後還會產生短時間的回跳與抖動,穩定下來,後才能開始與選針片作用.選針器的驅動方式 (斬波限流的電流控製法)
6 .結束語
選針器是用來實施選針控制的關鍵元件, 它的結構、性能等都將直接影響選針控制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因此,在選用選針器時, 應考慮其本身特點, 注意以下
幾點:
(1) 選用適合電腦橫機使用的選針器種類;
(2) 根據需要選取選針器參數,如級數; .
(3) 採用合理的控制方式,減少控制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
(4) 選擇結構時,宜採用選針頭始終處於受控制的雙穩態結構,以保證性能穩定
2. 電腦橫機常見故障維修
電腦橫機在使用中,會出現毛刷以及針鍾的故障問題,針對這兩個故障,我們來看具體的解決方法:
電腦橫機——針鍾
電腦橫機都是通過針腳選針的,針腳的對位很重要,這直接影響到機器的運轉,如果針腳對位不上的話會產生漏針的現象,一般都是高針針腳不用起針,低針針腳要起針,例如編織一加一芝麻拉架領時,就是通過高低針踵來選針的,如果針踵沒有排好的話就會有漏針的形成,所以對於針踵的排列要注意。
電腦橫機——毛刷
毛刷問題也是漏針中很關鍵,關於毛刷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引起的:毛刷裝置不良,前後不正,毛刷裝反與針不成交角,裝置過高壓不住針舌的回彈,刷不開針舌,用時過久,嚴重的脫落毛或咬毛,毛刷質量問題。
毛刷裝置不良,前後不正。毛刷前後一定要對正,因為機頭在拉動三角運動來回走的時候,織針也隨之運動,而兩邊的起針都是同時進行的,毛刷具有下壓針舌,使其能順利進行脫套圈的,所以不能有前後不正,如果不正的話就會有些針舌沒有被壓下去從而形成漏針,解決這種問題應該調整下毛刷就可以了。
毛刷裝反,與針不成交角。對於這樣的問題同上面所說那樣,所以要調整下毛刷。
這幾年,毛衫行業正處於艱難的谷底,您多一次分享轉發,大家多一次機會,行業多一絲希望。
電腦橫機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電腦橫機是一種雙針板舌針緯編織織機。它的三角裝置猶如一組平面凸輪,織針的針腳可進入凸輪的槽道內,移動三角,迫使織針在針板的針槽內作有規律的升降運動,並通過針勾和針舌的動作,就能將紗線編織成針織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腦橫機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電腦橫機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一)度目
1)編織時度目越來越大
A,檢查線路是否接觸不良。
B,檢查度目馬達螺絲是否松動。
2)兩口同時做編織,若一口度目異常變小,可以考慮把度目原點適當調大。
(二)撞連接針腳(國花系列叫長針)
1)查看度目是否靈活。
2)查看連接針腳在針床上是否運行暢順,用手壓下去是否彈起自如
3)查看度目馬達螺絲是否松動。度目轉盤是否順暢。
4)查看度目感應器是否損壞。
5)查看壓針三腳是否到位。國花系列要看電磁鐵擺動情況.
6)度目太緊時不能脫圈,也會撞連接針腳。
7)檢查翻針三角的`翻接針導塊是否順暢,靈活。
8)檢查度目底板,滑塊是否到位,靈活。
(三)亂花(亂選針)
1)看布片亂花是否有規律,比如問題都出在那一個選針器上。
2)看是偷選,還是漏選。調整選針片和針床的間隙。
3)調整選針參數,選針原點,選針微調。
4)看選針針腳在針床上是否太緊,太松。是否順暢。
5)線路檢查,各插頭是否插好,看看是否有接觸不良。
6)看主驅動皮帶是否太松。
7)看下針尺是否會太緊或太松。
8)更換選針基板。
9)重新找原點,國花系列要注意銅頭部位。
(四)平搖漏針
1)看是否亂花引起的
2)看天桿安裝是否規范,可能導致紗嘴高低,是否對准嘴孔中縫。
3)看織針在針床上是否不順暢。
4)看是否上一行翻針遺留的問題。
5)看是否織針損壞
(五)斜片
1)如果斜片在確定布是拉力,毛紗擺方位置的原因後。把布片長的一邊針板下降,短的一邊針板上升。
2)特殊情況可以考慮動導規的問題
3)以上兩種做法搖考慮到「翻針位」
(六)翻針
1)看翻針位是否正確。
2)若同一口翻針機頭向左行跟向右行翻針位相差太大,檢查翻針三角於蝶山是否標准。
3)若翻針位正確,有部分織針過高或過低,孔位相差太大,要下針板整修,直至標准。
(七)吊目吐紗
1)檢查織針是否換錯(如12針換錯為14針)
2)在不影響出針縫隙,嘴口間距的情況下,上升針板。
3)密度太松
4)牽拉力太小,天線,側天線彈力不夠。
5)檢查蝶山是否是舊型蝶山。
6)翻接護山有無裝錯。
7 )信克未壓到位,活動天齒(沉降片)把紗勾起。
(八)編織包針
1)織針損壞,針舌不靈活
2)嘴口過大
3)密度太緊
(九)編織時有異常響聲
1)主驅動皮帶過松或過緊
2)檢查機頭滑塊是否歪掉
3)山板與針板間距是否標准
4)插片是否平整
5)信克固定板螺絲是否與信克座有摩擦
6)檢查機頭山板的固定螺絲有無松動,
7)培林與導軌間隙是否標准
8)織針所運行的針路是否順暢。
9)度目是否卡死
10 )送紗器運轉的異常聲音,可能滾筒沒有鎖正。
11)紗嘴是否過底碰到針鉤或針舌,紗嘴螺絲是否松動。(十)編織吊目時;吊目不弔反而編織,壓針三角壓不到位。
(十一)撞選針針腳
1)選針是否回復到位
2)針槽是否運行順暢,針槽內有無鐵屑,空運轉時間要足夠,速度不能超過0。45
3)是否針腳型號不對
4)山板與針板間距太大超過40條以上
5)導軌與培林間隙超過大。
(十二)、顯示主馬達錯誤
1)線路接觸不良
2)更換主馬達
3)速度過大時顯示,要更換驅動器。
(十三)、顯示搖床馬達錯誤
1)查線路接觸不良
2)關電重開機
3)換搖床馬達
4)換搖床驅動器
(十四)織針推倒翻針位時,不順暢
1)翻針鐵線壓針太緊
2)針板插片槽銑的過深
3)針尺過緊或變形
4)織針變形
5)固定天齒間隔片是否裝錯。
(十五)在正常編織時有固定織針不選或漏選
1)調整亂花
2)更換選針針腳
3)調整紗嘴校正
4)機頭左右反轉、
5)在不影響翻針的情況下,若不選升山板.漏選、降山板
6)插片間距過緊,用螺絲刀松動一下
7)對調選針器
8)下針尺過緊或太松
9)出現在兩邊時,看機頭原點是否正確。
3. 電腦橫機,前床一個系統不起針是怎麼回事啊
導致電腦橫機出現不起針的原因如下:
1.針床,或機頭內有異物,解決方法清除異物,潤滑針板。
2.紗嘴太低,或者角度偏後才會只造成前床撞針,解決方法調整紗嘴。
3.機頭內前床的三角有磨損或者不靈活,解決方法更換磨損的三角。
4. 電腦橫機歸好零不讀針怎麼辦
電腦橫機歸好,零不通知怎麼辦呢?我覺得你真該維修一下,不應該將就用
5. 恆強雙系統電腦橫機加針不漏收針漏一邊怎麼調
這個要是針沒問題,要不就是23段鬆了要不就是針位置不對
6. 電腦橫機接針不出針
電腦橫機是針織設備中結構較復雜,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機種,機器安裝、調試、日常的維護保養是非常關鍵的, 其好壞直接影響著機器性能的發揮及織物的編織質量。
1 國產電腦橫機選針原理
電子選針機構是電腦橫機的心臟部分,主要由三角裝置、選針器和織針組成,通過選針器決定每一枚舌針的工作與否,三角的各種變換狀態決定了針的工作狀態。 有了三角裝置和選針機構的不同組合,才能達到織物的多樣化要求。電腦橫機為了能編織出各種不同的針織物組織, 需要三角來實現對織針的選擇性推動作用, 三角平面由固定三角和活絡三角組成,這些活絡三角在電磁鐵作用下能相對三角底板垂直進出或平行移動,以實現不同的三角變換要求。 與普通機械控制的橫機相比, 由於在電腦橫機上採用了電磁選針裝置,因此它具有單針選針的功能。 單針選針與三角變換、針床橫移、導紗器變換等功能相結合, 使得電腦橫機能夠編織出各種獨特的花樣, 且花紋樣式不受限制。
1.1 織針配置關系
國產主流電腦橫機針槽內自上而下依次由織針 (舌針)、 挺針片、中間片、選針片組合而成,排列方式如圖 1 所示。
1.1.1 選針片作用於在編織過程中由選 針器選出所需要的針,並且把中間片推往進行編織時所需的位置,位置共有 3 個,即編織、集圈和不織。
1.1.2 中間片
用於壓迫挺針片使挺針片形成編織和不編織的兩種狀態。
1.1.3 挺針片
它共分為上下兩段,其作用是用來推動織針完成各種編織形式。第一段用於推動織針完成翻針動作, 第二段用於推動織針完成 編織、集圈、接針動作。
1.1.4 織針
作用於對所有的編織形式進行執行。
1.2 選針器
一個選針器有 8 個刀頭,平時選針刀頭處於下擺狀態,壓到選針片的對應齒, 使選針片被壓 入針槽,下片踵不沿選針三角上升。 一組選針內有 8 段,從上往下數分別為 1~8 段,如圖 2 所示。 當受到控
制電脈沖信號的影響,選針刀頭上擺,由選針歸位三角抬起那些壓入針槽的選針片,選針器就選出所需要的織針。
1.3 選針過程分析
選針過程是指針板上的針是如何被選出並完成編織、 集圈、接針、 翻針這幾種編織形式的方法,以及針在三角里的走針軌跡。 當了解織針運行軌跡後,只要機器在編織時問題出現在針板和山板間,即出針范圍內的故障 都可以用走針過程去分析,推斷問題,從而修 正故障。 比如:實際生產過程中布片漏針,發現是翻針時對面針床接針接不住,那麼只要用接針原理檢查三角,逐步檢測接針涉及的部位就能找到問題所在。
機頭運行時,往左行是左邊第一個選針器是 重選, 第二個是初選,第三個是重選,第四個初選,往右行是右邊第一個是重選,第二個是初選,第三個是重選,第四個初選,如圖 3 所示。 四種編織形式中只有翻針、 編織有重選即經過重選,接針、集圈沒有重選。
1.3.1 編織走針軌跡
選針片經過選針器初選,重選後,由選針推針三角推動選針帶動中間片將中間片送至編織位,使中間片不受壓,從而使挺針片上浮處於工作狀態,由推針三角將挺針片的第二段下段接走,並推往中間三角工作時形成的軌跡中運行。 使挺針片帶動織針處較高針位形成編織,如圖 4 所示。
1.3.2 集圈走針軌跡
集圈沒有重選,選針片經選針器初選後由下護山推動選針帶動中間片將中間片入於集圈位, 此時集圈位兩邊接針壓片不工作, 中段集圈壓片處於工作中, 即集圈壓片被電磁鐵打起,直立於集圈位中段。當中間片進入,剛開始時不受壓,挺針片處於工作狀態,第二段下段被推針三角接走,並送至中間三角進入中間三角的軌跡初段,這時中間片也進入了集圈壓片的工作范圍, 集圈壓片將中間片下壓,中間片壓迫挺針片沉入針槽,使挺針片第二段下段不被中間三角接走,使挺針片帶動織針出中間針位形成集圈。 當中間片走出集圈壓片的范圍,不受壓,於是挺針片重新彈起進入中間三角另一邊軌跡,進入由彎紗三角與推針三角形成的軌跡中歸位。
1.3.3 翻針走針軌跡
選針片經過初選、 重選後,由選針推針三角推動選針帶動將中間片推入編織位, 使中間片 不受壓,從而使挺針片浮起處於工作狀態中。 由推針三角接走並推動挺針片第二段(下段)上升。 此時,翻針推針三角工作, 中間三角下沉,使不能接走挺針片第二段。 這時,第一段(上段)進入由翻針推針三角與翻針導塊三角形成的軌跡中,使挺針片在翻針推針三角的推動下繼續上升,帶動織針出最高針位形成翻針。
1.3.4 接針走針軌跡
接針不經過重選,選針片被初選後,由下護山推動,帶動中間片,使中間片處於集圈位置。 這時,集圈位兩邊的接針壓片工作,將中間片下壓,使挺針片沉入針槽不被推針三角接走, 行進到集圈位中段,即集圈壓片的位置時,集圈壓片讓開(不工作),中間片不受壓,挺針片浮起,進入接針三角的工作軌跡中,處低針位,形成接針,接走翻針上的線圈。 翻針和接針時的走針軌跡如圖 5 所示,翻針和接針是相輔相成的,有接針就有翻針,有翻針就有接針。
2 選針過程參數調節
2.1 間隙調節
機器各部分間的間隙在調節時有一定要求。針板與山板間的間隙應為0.20~0.30 mm,其目的在於使山板對針的控制更加穩定。 針板緊貼針床座不超過 0.05 mm。出針間隙是指其中一塊針板的針推到最高位時與另一塊針床齒口片之間的間隙。 主要是為了防止其中一塊針板上的針與對面的齒口片發生摩擦或碰撞, 而且還可以用它來調整兩個針板的平行度。 當兩邊的出針間隙一樣時, 就可以大致肯定針板調平了。 國產電腦橫機一般 12 針/25.4 mm 以上的機器,它們的出針間隙標准為 0.10~0.12 mm。調整出針間隙還要考慮到洞口(筒 口)間隙,即前後兩塊針板齒口片之間形成的下編織 物 間隙, 也就是兩塊針板中間的縫 隙值。 它主要是為了使機器所編織的織物更符合其針種勻稱度。 只有當洞口的調節達到標准時 ,出挺針片在翻針推針三角的推動下繼續上升,帶動織針出最高針位形成翻針。
1.3.4 接針走針軌跡
接針不經過重選,選針片被初選後,由下護山推動,帶動中間片,使中間片處於集圈位置。 這時,集圈位兩邊的接針壓片工作,將中間片下壓,使挺針片沉入針槽不被推針三角接走, 行進到集圈位中段,即集圈壓片的位置時,集圈壓片讓開(不工作),中間片不受壓,挺針片浮起,進入接針三角的工作軌跡中,處低針位,形成接針,接走翻針上的線圈。 翻針和接針時的走針軌跡如圖 5 所示,翻針和接針是相輔相成的,有接針就有翻針,有翻針就有接針。
3 常見故障解決方法
3.1 編織時漏針
編織時出現漏針的故障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a. 紗嘴太高, 織針吃不到紗線時,應將紗嘴往前後針床交叉點高2.50 mm 處調整;
b. 毛刷沒裝好或已損壞時與對 面 出 針 25°調整毛刷或更換毛刷;
c. 針槽太緊或針有損壞時檢查並將其更換;
d. 烏斯座太松, 搖擺太厲害時以不搖擺而且左 右運行順暢為標准調整烏斯座;
e. 羅拉拉力太大或密度太緊造成漏針時,應調整羅拉拉力和度目值;
f. 紗線輸送不順暢導致爆孔和漏針時,應調整輸紗器、彈力架、天線台的張力盤,使紗線順暢;
g. 選針器或選針片壞了不出針導致漏針時,更換選針器或選針片。
3.2 翻針時漏針
翻針時出現漏針的故障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a. 羅拉拉力太大, 翻針線圈太緊接針接不到導致漏針時,應將翻針時的拉力調小;
b. 翻針前的編織密度太緊,接針接不到導致漏針時,應調整翻針前的編織密度;
c. 檢查翻針搖床位置是否正確時,應在系統參數中找到翻針搖床位置修正調整翻針搖床位置;
d. 選針器或選針片壞了不出針導致漏針時,應更換選針器或選針片;
e. 搖床速度太快時, 應在系統參數中將搖床速度調慢一點。
7. 老慈星電腦橫機不出針是什麼原因選針器也換了、三角也跳、就是不出針
我是精越的售後,連編織都沒有學,,但是亂選針,大部分是選針器,買雙系統,中間那兩個選針器是是看不見的,先看那個兩個,不行在對一下同步帶。記得邊對邊就可以了。。。試試!!!!如果不行莫怪
8. 越發牌的雙系統全電腦橫機,拆了機頭之後6號7號兩個選針器,3號針腳不吃線,是怎麼回事呢
由於橫機品牌的不同,性能的不同,在度目的設定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如有電腦橫機度目值在0至120,而有的是0至650。以島精12G為例,度目加1紗環長度加0。1毫米
在標準度目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先用細小柔軟的毛線先試織單邊,然後用手推試一下織針,如果太緊,再把度目調大,太松反之。不同組織和紗線,都可以用此方法進行打樣,樣片下來後再做調整。並對其度目做相應記錄,方便日後參考。
一開始可以度目值可以放到該型號橫機度目最大值的40%開始測試。
9. 雙系統電腦橫機邊上亂選針掛住不放,關機重啟又能織一兩片。是什麼原因
電腦系統U盤製作及重裝系統的操作步驟為:
1).製作啟動U盤:到實體店買個4-8G的U盤(可以要求老闆幫忙製作成系統U盤即可省略以下步驟),上網搜索下載老毛桃或大白菜等等啟動U盤製作工具,將U盤插入電腦運行此軟體製作成啟動U盤。
2).復制系統文件:上網到系統之家網站下載WINXP或WIN7等操作系統的GHO文件,復制到U盤或啟動工具指定的U盤文件夾下。
3).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磁碟:開機按DEL鍵(筆記本一般為F2或其它)進入BIOS設置界面,進入BOOT選項卡設置USB磁碟為第一啟動項(註:部分電腦需要在此時插入U盤進行識別才能設置),再按F10保存按Y鍵確定退出CMOS界面,電腦隨後會自動重啟。
4).U盤啟動並重裝系統:電腦啟動時插入U盤,進入U盤功能菜單之後,選擇「安裝系統到硬碟第一分區」(如下圖所示),回車確定後按提示操作,電腦會自動運行GHOST軟體將下載來的GHO文件克隆安裝到C區,整個過程基本無需人工干預,直到最後進入系統桌面。如果需要分區,還可以在安裝系統之前選擇圖示中的(5)或(6)進行自動或手工操作。
注意:在安裝系統完成後,先安裝安全軟體如360安全衛士加360殺毒或者金山毒霸之類其它安全軟體,進行全盤查殺木馬、病毒,再打好系統補丁、安裝常用軟體,並下載安裝使用一鍵還原工具進行系統備份,以備不時之需。
10. 雙系統電腦橫機操作
一樣操作的。感覺一般雙系統也就是兩個一樣的系統吧。(win系統版本而已。很少是Linux系統的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