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美國《電腦雜志》提到康柏於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電腦,重28磅(約合14公斤),這應該算是最早的筆記本電腦雛形。但IBM卻拒絕接受這個說法,堅持認為它在1985年開發的一台名為PC Convertible的膝上電腦才是筆記本電腦真正意義上的「開山鼻祖」。
美國人爭吵不休,大洋那邊的日本人也不樂意了。因為他們認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是東芝公司的T1000,這款於1985年推出的產品採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並帶有9英寸的單色顯示屏,沒有硬碟,可以運行MS-DOS操作系統。
實際上,之所以會發生「誰製造了第一台筆記本電腦」的爭執,關鍵在於日本人和美國人對筆記本電腦前身的理解不同。上世紀80年代初,IBM開發出個人PC後,人們夢想著開發出一種能夠隨身攜帶的PC產品。1983年,《國家電子》雜志首度提出了「手提電腦」的概念,後來這個概念又演變為「膝上型電腦」,當時包括蘋果、IBM和康柏等公司都推出了這種產品。在美國人看來,正是「膝上型電腦」的發展催促了筆記本電腦的誕生。
而在同時期的日本,東芝、松下和索尼等廠商則熱衷於開發一種被稱為「移動PC」的產品,「移動PC」基於IBM PS/2系統,使用外接電源。嚴格來講,當時日本人所開發的「移動PC」更接近於今天的筆記本電腦。尤其是日本廠商在開發「移動PC」的過程中強調便攜性,這與美國人設計那種笨重得需要扛起來才能移動的「膝上型電腦」形成鮮明對比。更為關鍵的是,正是在東芝T1000推出之後,筆記本電腦相關的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才紛紛出現,市場開始全面快速的發展。
2001年,《美國計算機協會學報》在紀念PC誕生20周年的一篇報道中寫了「1985年,東芝推出T1000,第一次給人們帶來了『筆記本電腦』的概念。」
Ⅱ 電腦廠家哪家做得好
要把電腦做好的話,還是不多的,海蘭一體機電腦廠家做到了,不僅有質量保證。而且還有售後服務,主要還是硬體採用英特爾七代處理器,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強大的「芯」,反應快速,英特爾七代處理器採用「14mm+」技術,性能進步,多任務處理不卡頓。支持DDR4內存,支持雙硬碟,2.5寸SSD+M.2固態硬碟,從而保證了電腦的運行速度。很多用戶買了之後都一致好評。
Ⅲ 國內有哪些廠是做電腦配件的
最好?
消費級國內市場能買到:
主板-華碩ROG,技嘉AORUS,微星MEG 三大廠
顯卡-同樣華碩ROG(旗艦海神,駭客等等,後者同類旗艦產品),技嘉,微星
內存-芝奇,金士頓,美商海盜船,威剛(三星現在不賣零售產品不在內)
固態-三星,intel,西部數據
電源-海韻,酷冷至尊中高端產品線(台達消費級少不算在內,其次振華,EVGA,全漢高端產品)
Ⅳ 新想電腦是哪個廠
沒聽說過這個品牌,知名的就聯想,最好不要購買這些山寨廠商的電腦,以免到時候售後保修成問題,想要性價比高的話可以上京東或者天貓。
Ⅳ 深圳都有哪些做筆記本電腦的電子廠啊
一般都是代工廠 比如精英ECS 工廠里做主板 顯卡 代工做台式電腦。還有微星 MSI 工廠代工筆記本有自己品牌還有其它的 還有主板 顯卡 等
是要台式的還是筆記本的.像創智成,微步.寶龍達.這些公司都是坐上網本的主板的
在沙井奕達電子廠、興英電子廠…深圳市喜瑞德電子廠等
希望能幫助你,望采購
Ⅵ 筆記本電腦那個廠家做的好
富士通號稱日本的IBM 索尼97年開始做筆記本 到現在也十幾年了 創造了業界第一個多媒體電腦 第一個寬屏 第一個內置攝像頭 內置MPEG2編解碼 內置光學變焦鏡頭 好多第一 娛樂方面沒說的 但你要5000塊的富士通在穩定性上達到索尼最貴的那款四萬的水平 美國的IBM也不行 筆記本電腦硬體同質化非常嚴重了 各個廠家的頂級沒有點特色都沒法生存
Ⅶ 國內電腦生產廠家哪個最有名
眾所周知國內任何行業的生產廠家都是多如牛毛來形容
Ⅷ 有什麼電子廠是做電腦顯示屏幕
三星、冠捷、惠普、戴爾的顯示器都是挺好的啊
Ⅸ 目前世界上做電腦的廠家哪個最好
沒有最好的。 CPU晶圓設計在美國, 部分在日本。 生產在台灣。 組裝在中國大陸。 顯卡晶圓也在台灣生產,組裝在泰國等 東南亞國家。 其他的 都是在大陸生產。 顯示屏 芯 在台灣, 組裝在大陸。 說 DELL HP 這些廠商 也只不過是找富士康 台積電等代工,生產完 打一個LOGO而已。
Ⅹ 目前中國有哪些廠家生產電腦
目前國內沒有真正一家能生產電腦整機的,一般的都是代工的,比方說各個零部件啊什麼的.現在國內唯一除CPU之外能生產零部件的只有長城電腦.長城電腦給別的電腦廠商做OEM代工,比如代工顯示器,電源啊什麼的.內存是和金士頓合資的,筆記本是和IBM是同一個生產線的.國內能整機提供零部件的,我認為只有長城電腦.因為是國企,所以廠很大的,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電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