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式電腦水冷裝機是否有必要 電腦水冷安裝教程
伴隨著硬體性能的發展,總是離不開散熱這兩個字。進入21世紀,PC性能井噴式發展,讓散熱成為了日常話題。從被動散熱到風扇散熱,在發展到熱管技術、水冷技術、液氮乾冰等等。有多高的性能就得有多大規模的散熱系統。其中,水冷是目前散熱系統中效果顯著、成本較高的方案。所以以往我們談論水冷裝機的時候,往往將它定位在“空中樓閣”式的少數派的玩法。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經濟條件的提高,水冷開始進入百姓家。在這個越來越講究個性與逼格的時代,水冷散熱卻有一種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華而不實的偏科式消費:光污染、大側透的流行讓水冷成為了一種擺設。今天,我們就聊聊這種現象。 一、從少眾到大眾 03年開始高端晶元發熱量普遍徒增,催生了第一代水冷的流行 早在20世紀末,超頻在台灣已經十分流行,為了突破超頻極限,當時的玩家DIY出各式各樣的水冷系統,“效果拔群”。於是水冷流行開來。到2003年,Athlon XP、Prescott P4、Geforce FX頂級顯卡的發熱量不斷突破上限的背景下,水冷又開始在大陸市場上活躍起來。 在水冷發展的初期,大多以開放式結構為主,並集中在個人的製作水平上。後來發展了CoolMax、中裕等個人品牌,但很快成過眼雲煙。隨著製作工藝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交流愈發頻繁,注重全密閉式的水冷設計成為了水冷散熱技術的尖端。水冷散熱在超頻玩家、發燒級玩家群體中成為熱門話題。 到了後期,越來越多的能人異士紛紛出現,行業范圍遠遠跨越了電腦及其相關行業,精通於金屬加工與光電技術的朋友不勝枚舉,製作水冷散熱器更加方便,而且更加美觀、實用、可靠。虛擬與現實的知識與實踐碰撞中,水冷不僅僅成為了高效的散熱方式,更是展現DIY技術與發揮藝術細胞的利器。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粗放式的硬體發展時代成為了過去式,效率與節能成為了行業的追求。這一個趨勢是的硬體的發熱量已經大大降低(包括旗艦產品)。不過注重高效散熱的水冷並沒有因為時代潮流而偃旗息鼓,反而展現出更大的活力,其中一點就是發展成分體水冷和一體水冷兩種形式。 分體水冷就是水冷散熱技術的綜合概述。需要自己購買並自己組裝、走管、灌水。自由度更大,當然也容易出現腐蝕與漏水問題,不過風險與成功並存,才是DIY的追求。 一體水冷就是“即買即用”,買回來就能用,不需要復雜的組裝、走管與灌水過程,輕松、愉快,符合了現代社會的快餐文化。但是散熱效能比分體水冷差,加上缺乏了DIY的精髓,所以為發燒友所不齒。 如今,水冷在DIY群體中點名率越來越高,儼然成為了全民DIY的一種形式。
⑵ 我想自製電腦水冷散熱器,水泵我也想自製,散熱水箱就不要了,主要的散熱頭,貼在CPU上的,怎麼辦,
散熱器
准備工具;
電磨。亞克力板(激光雕刻機60W以上激光管子)。寶塔頭。牛筋墊片。402膠或者AB膠。沖壓機床。模具。螺絲。電鑽。(如自己做DIY則可以自己買個小銑床,很便宜的!)
銅頭;需要紫銅,模具我一般是。用鑄鐵的。。做模具。。那就需要。。去模具廠。弄。要是打算自己玩。。那就需要。。到市場上買5MM以上的的紫銅板。然後用電鋸弄成你想要的形狀。其次用電磨。把不光滑的邊磨平。銅表面你可以拋光。然後在四個邊角。留下4個孔(和上面的亞克力板咬合用的)。水道的製作。。需要你用電磨一點一點弄。但是你要是大量的。就需要。一個銑床。我的銑床。是自己做的(有現成的價錢在3000到8000不等)。其實告訴你。。你要是奢侈點。你去找賣銀金屬的。。首飾地方。你干他說定做。我做過一個。。散熱超棒。。
透明亞克力板;其次就是亞克力板;我用的是JB460的雕刻機。。沒辦法。深度只能6MM我兩次切割才12MM。要是再深。。就需要3次到4次。
寶塔頭。。分兩種。一種是TT的。。一種是。在五金就有賣的。。。再買之前一定要量好。把寶塔頭的直徑。。這樣才能在亞克力板子上下刀。
水泵。。你自己做不了。。離心泵。自吸泵。需要很高的技術。(就那軸承的機床。模具都不好做)。我反正是沒做過。
⑶ 本人想自己動手組裝一台水冷台式主機,(需要哪些配件需詳細越好,最好詳細到什麼配件需要什麼牌子)
你好,我也是和你一樣在考慮這個問題。
可以先挑選一個cpu的水冷蓋,可以根據你的個人喜好去購買。價格的話我見過六百多的,那款是帶溫度顯示的,至於具體實用不我也不知道。
然後是水冷液,最好優先考慮是否導電,會不會有腐蝕作用,對你的其他水冷配件有過大的影響。在顏色上可以考慮比較鮮艷的,如果你組裝完後,如果有泄露可以清楚看見。
顯卡也是可以考慮的,畢竟電腦機箱 cpu和顯卡才是最燒的!你可以挑自己喜歡的,安裝時要注意安裝到位就好。
當然每個連接的管子可以考慮一下金屬管。軟管可能是比較好安裝,但是如果受熱不均勻會不會長包或著破了誰也不知道。硬管也是不錯的,只是安裝比較麻煩,比較考研DIY的電腦玩家,不過不知道冬天的時候會不會嘎嘣脆,這質量也沒誰具體說過。
水冷液水箱,這個看喜好了。需要注意的是帶不帶水泵的,這個帶不帶我也不太了解。需要注意的是水冷泵的功率是否合適你的水冷系統。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電腦主機的價格不到一萬三的話可以考慮獨立的個體水冷,當然也可以考慮這種分體式水冷,只是錢的消耗上區別很大。過了一萬五的不用考慮了直接上分體式水冷,不過分體式的水冷最少應該准備個兩三千塊錢甚至四千左右的樣子。
我並不是專業人事,以上只是我一個作為電腦愛好者的個人了解的知識,可能很多地方還沒有明確說明還請見諒,但是應該夠解決小部分的問題了,希望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我是第一次回答這些問題,還請各位觀看者輕點噴,謝謝!
⑷ 筆記本可以改裝水冷嗎
筆記本雖然可以改裝水冷,但是難度極大。
水冷改造一向是比較考驗動手和技術能力的改造方法,不僅要了解筆記本產品的內部構造,還要考慮水冷改造如何空間布局,以及外部對水循環的控制,等等。
水冷散熱是這幾年電腦硬體發展的新方向,各類水冷配件,各種水冷活動層出不窮,也算是電腦未來的新增長點。很多玩家感覺改裝水冷電腦之後,溫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低,其實這屬於正常現象,盡管水冷的散熱效果高,但是結合電腦工作的溫度,總會達到一個平衡值。
因為水冷散熱只是把電腦的熱量轉移,而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熱量並不會消失,只是換個形式轉移了。當電腦散出來的熱量和周圍環境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時,散熱效果就會減弱。
(4)diy電腦水冷系統擴展閱讀
早在1998年台灣就開始流行起了CPU水冷散熱,DIY利用自己的條件製作出各式各樣的水冷系統,但大多以開放式結構為主,在DIY看來,當時的CPU就已經是「發熱量巨大」的怪物了。這離不開電腦與游戲密不可分的聯系,游戲對於電腦配置的要求越來越恐怖。
為了保證優質的畫面,流暢的體驗,硬體技術飛速的發展,使得其散發出的熱量越來越高。
從水冷的安裝方式來看,又可以分為內置水冷和外置水冷兩種。而且多用於台式機!對於內置水冷而言,主要由散熱器、水管、水泵、足夠的水源組成,這就註定了大部分水冷散熱系統「體積」較大,而且要求機箱內部空間足夠寬余。
⑸ 怎麼電腦做水冷系統
方法:
1、准備工作。
在儲液槽中灌入蒸餾水與冷卻液組成的混合物,啟動水冷系統,檢查所有的連接處是否存在泄漏現象。 如果所有的地方都密封完好,那麼整個水冷系統的安裝就成功了。
⑹ 自製電腦水冷系統
樓主厲害啊,你是游戲發燒友啊?要搞到用這個!
⑺ 如何做水冷
一套典型的水冷散熱系統必須具有以下部件:水冷塊、循環液、水泵、管道和水箱或換熱器。水冷塊是一個內部留有水道的金屬塊,由銅或鋁製成,與CPU接觸並將吸收CPU的熱量。循環液由水泵的作用在循環的管路中流動,如果液體是水,就是我們說熟稱的水冷系統。吸收了CPU熱量的液體就會從CPU上的水冷塊中流走,而新的低溫的循環液將繼續吸收CPU的熱量。水管連接水泵、水冷塊和水箱,其作用是讓循環液在一個密閉的通道中循環流動而不外漏,讓液冷散熱系統正常工作。水箱用來存儲循環液,換熱器就是一個類似散熱片的裝置,循環液將熱量傳遞給具有大表面積的散熱片,散熱片上的風扇則將流入空氣的熱量帶走。
水冷散熱與風冷散熱其本質是相同的,只是水冷利用循環液將CPU的熱量從水冷塊中搬運到換熱器上再散發出去,代替了風冷散熱的均質金屬或者熱管,其中的換熱器部分又幾乎是風冷散熱器的翻版。水冷散熱系統最大的特點有兩個:均衡CPU的熱量和低雜訊工作。由於水的比熱容超大,因此能夠吸收大量的熱量而保持溫度不會明顯的變化,水冷系統中CPU的溫度能夠得到好的控制,突發的操作都不會引起CPU內部溫度瞬間大幅度的變化,由於換熱器的表面積很大,所以只需要低轉速的風扇對其進行散熱就能起到不錯的效果,因此水冷大多搭配轉速較低的風扇,此外,水泵的工作雜訊一般也不會很明顯,這樣整體的散熱系統與風冷系統相比就非常的安靜了。
水冷這種昂貴而復雜的散熱方式對於PC來說是最強的可操作型散熱器(液氮等製冷方式無法付諸於實際使用),具有探索精神的超頻玩家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它創造超頻極限紀錄,產品本身也從早期的自製型轉變到由專業廠商涉及定型批量生產,並且進入零售渠道銷售。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以及設計製造經驗的逐漸積累,目前我們已經能購買到相當便宜的名牌水冷散熱器,它們的身價已經不再會是想當初那樣甚至超過用戶CPU和主板價格總和,並且除了價格方面的誘惑力之外,最新的水冷散熱產品的人性化設計也有長足的進步,種種原因促成了如今水冷散熱器能夠進入普通DIY玩家機箱內的態勢。
⑻ 電腦水冷系統有用么比風扇能降低多少度
普通風扇就可以了,到了夏天開空調,自己也能跟著享受下,電腦還不累水冷,萬一有一滴水滴滴到主板上,就不好了~
⑼ 怎麼給筆記本加裝水冷系統呢!
要求筆記本內部擁有容納水冷銅管的高度。時下流行的超極本或超薄本都被排除在外,厚度在30mm以上的傳統筆記本才有機會裝。
將水冷銅管彎曲成合適的形狀並塞入筆記本體內,讓銅管與CPU、GPU晶元充分接觸。在筆記本底蓋上穿孔,將銅管的兩頭彈出筆記本體外,再連接水泵、水箱、水冷排與風扇。
改造不會涉及到復雜的焊接,而且水冷銅管即使漏水也在筆記本體外,不必擔心傷及筆記本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