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SP到底是什麼
一、電子穩定程序系統(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縮寫,中文譯成「電子穩定程序」。它綜合了ABS(防抱死制動系統)、BAS(制動輔助系統)和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三個系統,功能更為強大。可以實現的功能主要是以下部分:
1.ABS+EBD。制動防抱死系統(antilock brake system)簡稱ABS。作用就是在汽車制動時,自動控制制動器制動力的大小,使車輪不被抱死,處於邊滾邊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狀態,以保證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在最大值。EBD(電子制動力分配),英文全稱為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簡稱EBD。EBD實際上是ABS的輔助功能,是在ABS的控制電腦里增加一個控制軟體,機械繫統與ABS完全一致。它只是ABS系統的有效補充,一般和ABS組合使用,可以提高ABS的功效。當發生緊急制動時,EBD在ABS作用之前,可依據車身的重量和路面條件,自動以前輪為基準去比較後輪輪胎的滑動率,如發覺此差異程度必須被調整時,剎車油壓系統將會調整傳至後輪的油壓,以得到更平衡且更接近理想化的剎車力分布。
2.TCS/ASR。ASR,是英文名稱的縮寫,如驅動(輪)防滑系統,全稱「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它屬於汽車主動安全裝置,又稱牽引力控制系統防止車輛尤其是大馬力車在起步、再加速時驅動輪打滑現象,以維持車輛行駛方向的穩定性。
3.HAC。上坡輔助系統(Hill-start Assist Control,HAC),是在ESP系統基礎上衍生開發出來的一種功能,它可讓車輛在不適用手剎情況下在坡上起步時,右腳離開制動踏板車輛仍能繼續保持制動幾秒,這樣便可為讓駕駛者輕松的將腳由剎車踏板轉向油門踏板,以防止溜車而造成事故,並且還不會讓駕車者感到手忙腳亂。
4.BAS。BAS英文全稱為Brake Assist System(制動力輔助系統)。據統計,在緊急情況下有90%的汽車駕駛員踩剎車時缺乏果斷,制動輔助系統正是針對這一情況而設計。它可以從駕駛員踩制動踏板的速度中探測到車輛行駛中遇到的情況,當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踩制動踏板,但踩踏力又不足時,此系統便會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把制動力增至最大,縮短緊急制動情況下的剎車距離。
5.可以實現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城市防撞,但是需要雷達或攝像頭配合。
二、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是汽車中的主動安全系統,作為一個汽車安全配置的標准,有很多品牌在原有基礎之上加以自己的技術改進,形成了不同的名稱,比如VSC,VSA,DSC,ASC等等,是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和牽引力控制系統(TCS)功能的進一步擴展,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橫擺率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和方向盤轉角感測器,在工作中,ECU通過各個感測器傳遞的信號分析車輛的行駛狀態,在汽車因為受離心力的作用下即將發生側滑的時候通過對部分車輪進行制動從而使車身保持穩定可控。說到底就是通過對部分獨車輪的制動來阻止汽車發生側滑現象。典型的汽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在感測器上主要包括4個輪速感測器、方向盤轉角感測器、側向加速度感測器、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制動主缸壓力感測器等,執行部分則包括傳統制動系統、液壓調節器等,電子控制單元與發動機管理系統聯動,可對發動機動力輸出進行干預和調整。
1.ESP這套系統可以通過各種檢測車況的感測器來判別汽車的行駛狀態。通過對單個車輪的進行干預,從而幫助駕駛者恢復對車輛的控制。比如說當我們在高速直線行駛時,前方右側的車輛突然向左,於是我們通常會向左猛打方向,並且用力,這時通常會先出現輕微的轉向不足,如果這是一輛裝備了ESP的車輛,剎車系統會根據當時的情況加大左後輪的制動力,幫助車輛向左避開前方車輛。在躲過危險後,駕駛者會立刻向右回正方向,快速地連續擺動往往會讓車尾向左側滑動。沒有經驗的駕駛者這時往往會因為恐懼而繼續用力剎車,於是車輛很可能向左偏移,直到撞上道路的甚至滑到對面的車道車禍就發生了。而裝備了ESP 的車輛則會在車尾出現滑動時,對左前輪加大制動力並對右後輪減輕制動力,使你的車在劇烈變線後繼續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在不知不覺間避免了一場車禍。
2.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設計是為了讓合理范圍內的駕駛變得更安全,不但能控制驅動輪,還可以控制從動輪。當駕駛員操縱汽車超過極限值後,車輛可能會出現轉向過渡、轉向不足等意外狀況,此時ESP系統會迅速介入,通過對相應車輪施加制動力從而而修正車輛行駛軌跡。ESP系統的介入可以避免一些駕駛員操控失誤帶來的安全隱患。因此有不少車主以為,有了ESP就可以隨意猛踩油門加速或者高速過彎。然而ESP終究只是一套安全輔助系統,車輛的行駛極限並不會因此提高,一旦超越物理極限,仍然無法將車輛從失控狀態救回。
3.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也有不少車主認為有了ESP就可以隨意低開,但是ESP雖然能控制的是四個車輪,但是不能控制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所以ESP並不能超越附著力極限控制車輛。相比正常的乾燥路面行車,在冰雪路面上也是必須要小心駕駛,安全第一。
三、關於ESP你還需要知道這些要點!
1、一般車輛如果有關閉ESP按鍵,也不是ESP完全不起作用,只是敏感度別設置到低值。
2、關閉ESP能使車輛反應更快更敏捷,但在安全的前提下還是建議開啟ESP。
3、沙石路面越野最好關閉ESP,在冰雪濕滑路面正是ESP發揮作用的時候,不應該關閉。
4、有ESP的車輛不是百分百的可以幫您從極限狀態下擺脫失控,所以日常駕駛還需謹慎。
B. ABS和ESP是在什麼時候開啟的有什麼作用
ABS是Anti-LockBrakeSystem的英文縮寫,翻譯過來可以叫做「剎車防抱死系統」。在沒有ABS時,如果緊急剎車一般會使輪胎抱死,由於抱死之後輪胎與地面是滑動摩擦,所以剎車的距離會變長。如果前輪鎖死,車子失去側向轉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後輪鎖死,後輪將失去側向抓地力,就易發生甩尾。特別是在積雪路面,當緊急制動時,就更容易發生上述的情況。
ABS是通過控制剎車油壓的收放,來達到對車輪抱死的控制。其工作過程實際上是抱死—松開—抱死—松開的循環工作過程,使車輛始終處於臨界抱死的間隙滾動狀態。
ESP是一套系統,它是一組程序。ESP以ABS制動防抱死系統為基礎,通過外圍的感測器收集方向盤的轉動角度、側向加速度等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微處理器加工,再由液壓調節器向車輪制動器發出制動指令,來實現對側滑的糾正。因此,ESP整合了ABS和TCS牽引力控制系統,不僅能防止車輪在制動時抱死和啟動時打滑,還能防止車輛側滑。此外,ESP還能以25次/秒的頻率對駕駛員的行駛意圖和實際行駛情況進行檢測,隨時待命對車輛的側滑進行控制,保證駕乘者的行車安全。
ESP負責恆時監控汽車的行駛狀態。在緊急閃避障礙物,或在過彎時出現轉向不足、轉向過度時,ESP都能幫助車輛克服偏離理想軌跡的傾向。實際上ESP是一套電腦程序,通過對從各感測器傳來的車輛行駛狀態信息進行分析,進而向ABS(剎車防抱死系統)、ASR(加速防滑裝置)發出糾偏指令,來幫助車輛維持動態平衡。其中最重要的信息由偏航率感測器提供,它負責測定汽車圍繞縱軸的旋轉運動(偏航率)。其它感測器負責記錄偏航角速度和橫向加速度。ESP的電腦會計算出保持車身穩定的理論數值,再比較由偏航率感測器和橫向加速度感測器所測得的數據,發出平衡、糾偏指令。 轉向不足,會產生向理想軌跡曲線外側的偏離傾向,而轉向過度則正好相反,向內側偏離。 具體的糾偏工作是這樣實現的;ESP通過ASR裝置牽制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同時指揮ABS對各個車輪進行有目的的剎車,產生一個反偏航扭矩,將車輛帶回到所希望的軌跡曲線上來。比如轉向不足時,剎車力會作用在曲線內側的後輪上;而在嚴重轉向過度時會出現甩尾,這種傾向可以通過對曲線外側的前輪進行剎車得到糾正。
C. 糾偏控制器工作原理是什麼
糾偏控制器原理
由糾偏感應器B發出紅外光/超聲波/激光/可見光監測卷材的運行,將信號發送給控制器A。控制器發現卷材有位置漂移後,根據控制者預先設定的指令,通過驅動器D控制糾偏框架C擺動,糾正卷材位置。卷材自動糾偏系統使用光電感測器,檢測卷材邊緣位置,將測得的位置誤差信號送入控制器,經過控制單元判斷處理後,控制驅動電機,將發生偏差位置的卷材糾正到正確的位置。FIFE糾偏系統提供幾種不同的檢測方式:檢邊、跟線或對中。其驅動系統使用低速同步、變頻調速、步進及伺服電機驅動,驅動行程與卷材偏移量成嚴格的比例關系。系統還可以配合不同的探頭使用,以適合檢測不同卷材的需要,如:紅外線光電、模擬量紅外線光電等。微電腦數字式控制器為系統各項功能提供精確的控制。
糾偏控制器
糾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在物料卷繞過程中,由光電感測器檢測邊或線的位置,以拾取邊或線位置偏差信號。再將位置偏差信號傳遞給光電糾偏控制器進行邏輯運算,向機械執行機構發出控制信號,驅動機械執行機構,修正物料運行時的蛇形偏差,保證物料直線運動。可選裝左、右限位開關防止系統失控。
D. 糾偏控制/糾偏控制器
美塞斯MC15
Tidland4008301898糾偏控制:應用於鋼鐵、瓦楞紙、紡織、印刷、標簽、貼標、造紙、塑料薄膜、建築材料、線纜、橡膠、輪胎等行業的卷材生產製造技術。
糾偏控制是指製造商所生產的卷材在噴塗、印刷、沖切、層合、分切或者其它卷材卷繞過程中,始終要保持卷材側面整齊一致而採取的技術操作。因為卷材邊緣一旦沒有對齊就會引起後續的工步出錯,導致材料浪費或停工調整。所以,在處理加工卷材的時候,需要對偏移的卷材進行及時的糾偏操作,這個過程稱之為糾偏。
糾偏控制涉及極廣,在包裝,印刷,標簽,建築材料,紙漿,生活用紙,塑料,成衣,線纜,金屬加工,無紡布,瓦楞紙加工等行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典型的糾偏系統包括糾偏控制器,糾偏感應器,糾偏框架及驅動器。
糾偏控制器:一、用途
糾偏控制器可對各種卷材進行糾偏工作,根據糾偏材料的印刷圖案不同而可以選擇跟邊,跟線方式,並自由設定單電眼或雙電眼檢測,糾偏執行電機為永磁低速同步電機。主要應用於印刷包裝、造紙、薄膜、紡織等行業需要控制卷邊齊整的場合。
二、特點
1、
內量智能單片機控制
2、
糾偏響應速度可調節
3、
帶可提供單電眼或雙電眼糾偏跟蹤
4、
跟線和跟邊自定
三、類型
1、
GXGK-A
光電糾偏控制器
檢測方式:
檢邊
跟線
控制方式:
單電眼
雙電眼
外接開關:
自動/手動開關
左轉/右轉開關
附件(選配):
光電眼,同步電機
滾珠絲桿
輸出功率:
50---500W
2、GXGK-5微電腦光電糾偏控制器
參數↓
響應時間:≤50ms(可調)
糾偏精度:±0.2mm
輸出功率:50-500W
張力輸出:0-2A
檢測方式:檢邊、跟線
控制方式:單電眼、雙電眼
外接開關:自動/手動
左轉/右轉開關
附件(選配):光電眼、同步電機、滾珠絲桿
工作電壓:AC220V±15%
50Hz
E. 光電糾偏儀控制系統中單電眼和雙電眼有什麼區別
光電糾偏儀控制系統中的單電眼開關量的糾偏擺動大,開關量糾偏控制系統精度不準。光電糾偏儀控制系統中的雙電眼把光電糾偏儀的擺動幅度控制在一個更小的范圍以內,跑偏的時候也不至於滑向一邊。-天機傳動
F. 糾偏控制器上現實請執行驅動器行程校準命令怎麼辦
周邊控制器上線時,請執行驅動器形成標準的命令。可以在電腦終端程序重新設定一下
G. esp是什麼意思,它是自動的還人來操作的
你好。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縮寫,這串英文字母的中文含意為「電子穩定程序」。 也有些汽車公司採用自己的縮寫,比如沃爾沃公司叫DSTC,寶馬車上被叫作DSC,而豐田凌志又稱其為VSC。但它們的基本原理和所起到的作用跟ESP是一致的。 從它的名字來看,與其說ESP是一套系統,倒不如說它是一組程序。ESP以ABS制動防抱死系統為基礎,通過外圍的感測器收集方向盤的轉動角度、側向加速度等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微處理器加工,再由液壓調節器向車輪制動器發出制動指令,來實現對側滑的糾正。因此,ESP整合了ABS和TCS牽引力控制系統,不僅能防止車輪在制動時抱死和啟動時打滑,還能防止車輛側滑。此外,ESP還能以25次/秒的頻率對駕駛員的行駛意圖和實際行駛情況進行檢測,隨時待命對車輛的側滑進行控制,保證駕乘者的行車安全。
ESP負責恆時監控汽車的行駛狀態。在緊急閃避障礙物,或在過彎時出現轉向不足、轉向過度時,ESP都能幫助車輛克服偏離理想軌跡的傾向。實際上ESP是一套電腦程序,通過對從各感測器傳來的車輛行駛狀態信息進行分析,進而向ABS(剎車防抱死系統)、ASR(加速防滑裝置)發出糾偏指令,來幫助車輛維持動態平衡。其中最重要的信息由偏航率感測器提供,它負責測定汽車圍繞縱軸的旋轉運動(偏航率)。其它感測器負責記錄偏航角速度和橫向加速度。ESP的電腦會計算出保持車身穩定的理論數值,再比較由偏航率感測器和橫向加速度感測器所測得的數據,發出平衡、糾偏指令。 轉向不足,會產生向理想軌跡曲線外側的偏離傾向,而轉向過度則正好相反,向內側偏離。
具體的糾偏工作是這樣實現的;ESP通過ASR裝置牽制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同時指揮ABS對各個車輪進行有目的的剎車,產生一個反偏航扭矩,將車輛帶回到所希望的軌跡曲線上來。比如轉向不足時,剎車力會作用在曲線內側的後輪上;而在嚴重轉向過度時會出現甩尾,這種傾向可以通過對曲線外側的前輪進行剎車得到糾正。
ESP對司機說「不」 汽車行業內80年代的熱門話題是ABS,90年代是牽引力控制裝置,而當前的熱門話題是電子穩定程序(簡稱ESP)。
一個晴朗的冬日,兩輛寶馬轎車拉開一段距離,沿著一條白雪覆蓋的山間公路,以中等車速駛過一連串下坡的彎道。第一輛車的司機盡管把轉向盤打得飛快,還是沒能躲過麻煩,車子一滑扎進了路旁的雪堆里。幾秒鍾後,另一輛寶馬轎車卻順利地通過了。它們之間的差別就在於第二輛車上裝了一套電子穩定程序。在不良路況下行車,有ESP就可以化險為夷,處變不驚;沒ESP就會危機四伏,保不齊什麼時候會出事。
ESP能夠通過自動地向一個或多個車輪施加制動力,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每秒進行150次制動,以把車子保持在司機所選定的車道內。目前它有3種類型:能自動向全體4個車輪獨立施加制動力的四通道或四輪系統;只能對兩個前輪獨立施加制動力的雙通道系統;能對兩個前輪獨立施加制動力而對後輪只能一同施加制動力的三通道系統。
ESP與ABS及牽引力控制系統共同工作,但跟它們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司機對它進行操作,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自己作出反應。裝上了ESP的汽車不再盲目服從司機,當司機讓它干蠢事時它會說「不」。例如,ESP能糾正司機的過度轉向和不足轉向。
比如:一輛汽車行駛在路滑的左彎道上,當過度轉向開始使得車子向右甩尾時,ESP的感測器感覺到了滑動,就迅速讓右前輪制動,使汽車產生順時針方向的轉矩,而將汽車保持在原來的車道內;當不足轉向使前輪駛離路面而喪失對地面的附著力時,四通道的ESP就讓左後輪制動,由此產生逆時針方向的轉矩使汽車回到正確路線上(如果車上裝的是雙通道的ESP,則會使左前輪制動)。
ESP對過度轉向和不足轉向感覺的靈敏度超過了世界上最優秀的賽車運動員。 如今,全世界有羅伯特•博世、電裝(Denso)、Continental Teves、德爾福、Aisin Seiki和TRW等6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生產ESP。博世公司去年銷售了約150萬套ESP,今年可望銷出210萬套;Continental Teves公司去年售出了約180萬套,2003年的訂貨量已達到340萬套。 ESP的工作以微型電腦的演算法為依據。微電腦對來自幾個感測器的信息進行評估。雖然各個廠家所用的軟體不同,但它們的ESP都有下述硬體:
* 轉向感測器。它監測轉向盤旋轉的角度,幫助確定汽車行駛方向是否正確。
* 車輪感測器。它監測每個車輪的速度,確定車輪是否在打滑。
* 側滑感測器。它記錄汽車繞垂直軸線的運動,確定汽車是否在打滑。
* 橫向加速度感測器。它對轉彎時產生的離心力起反應,確定汽車是否在通過彎道時打滑。
這些感測器還向控制裝置提供汽車在任何瞬間的運行狀況信息。但ESP無法對抗物理學定律,如果汽車跑得太快,在某些情況下仍可能出事故。 其實ESP算不上是新事物,它已經在梅賽德斯—賓士和寶馬等品牌的車上用了幾年,雪佛蘭•考維特、某些凱迪拉克車型和日本豪華車也用了,現在它已普及到了北美一些比較便宜的車型。如奧茲莫比爾的Intrigue、福特•福克斯和許多輕型卡車上。它的價格已不昂貴,消費者只需為之花大約500美元。隨著產量的增加,價格會進一步降低。到目前為止歐洲是ESP最大的市場,而且將繼續保持幾年。預計2004年,占歐洲輕型汽車年銷量三分之一的車(即500萬輛)將裝有ESP。
ESP在歐洲熱銷應歸功於「麋鹿試驗」。1997年10月,梅賽德斯—賓士公司邀請歐洲汽車媒體的記者們試駕它的新A級車。一位瑞典記者開車在一次迅速躲避撞車的急轉彎中翻車了。這樣的急轉彎操作就叫做「麋鹿試驗」,因為它模擬司機躲避突然出現在公路上的動物。這事被嚷嚷得滿城風雨,極大地敗壞了A級車的形象,廠家只好停產,在技術上重新策劃。 對該車所做的最大改進就是把ESP作為標准設備用到了車上,成功地把它從十分尷尬的境地中救出來了。這事也被吵吵得任人皆知,無形中為ESP做了一個不花錢的大廣告。對其在歐洲迅速崛起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考慮到當年ABS在美國推廣起來步履艱難,這次供應商們對ESP在北美的推出保持低調,不大張旗鼓。但該系統能減少翻車導致的死亡事故這一個大亮點吸引了華盛頓法規制訂者們的目光,他們深受運動多用途車翻車事故頻頻發生的困擾,正想著要為這種車制訂一個強制性的標准。
因此,即使廠家對ESP推廣不很賣力氣,美國政府也可能強制讓某些汽車使用。因為用戶的安全是件大事,單憑安全帶和氣囊還不足以保證安全。雖然目前北美對ESP的使用還剛剛起步,但它在美國汽車上安裝率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歐洲,預計6年內可經達到目前ABS的安裝率。2000年,在北美銷售的90%的輕型卡車和65%的轎車都裝了ABS。可以指望有朝一日ESP將使得美國運動多用途車的翻車事故大為減少。
ESP®的組成部件
,ESP®除用到了ABS和TCS的輪速感測器和液壓調節器之外,還包含包含了一個集成有側向加速感測器的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和方向感測器,這兩只感測器主要負責測量汽車圍繞其縱軸的回轉運動和記錄駕駛員的轉向意圖。
①帶有ECU的液壓調節器:增加或減少車輪制動器中的制動壓力
②輪速感測器:測量車輪的即時轉速
③轉向角感測器:用於記錄駕駛員的轉向意圖
④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和側向加速度感測器:測量汽車圍繞其縱軸的回轉運動和離心力
⑤與發動機管理系統進行通訊的設備
ESP®的工作方式
微處理器不斷比較實際工況和理想工況,一旦車輛表現出跑偏的趨勢,微處理器能迅速地進行干預。由於使用了邏輯運算以及專門為該車輛編制的數據,微處理器在不到1秒鍾的時間內就能給出必要的解決方案。它適時向制動器發出指令,使得每個車輪上的制動壓力都精準可靠,以達到糾正跑偏或側滑的效果。另外,從車輛動力學角度來說,當車輛的加速度達到臨界狀況時,ESP®還能降低發動機的輸出扭矩來抑制跑偏或側滑。
ESP®的實際作用:
1.行駛工況:在多變的路面上行駛
●沒有裝備ESP®
①車輛跑偏(轉向不足),即前輪向外偏離彎道,車輛失去控制。
②一旦駛入乾燥的瀝青路面,車輛就開始打滑。
●裝備有ESP®
車輛表現出轉向不足的趨勢,即將跑偏,增加右後輪制動力的同時降低發動機輸出扭矩至車輛保持穩定。
2.行駛工況:避讓障礙物
●沒有裝備ESP®
①緊急制動,猛打方向盤,車輛轉向不足。
②車輛繼續;中向障礙物,駕駛員反復打方向盤,以求控制車
輛,車輛避開障礙物。
③當駕駛員嘗試恢復正常行駛路線時,車輛產生側滑
●裝備有ESP®
①緊急制動,猛打方向盤,車輛轉向不足。
②增加左後輪制動力車輛按照轉向意圖行駛。
③恢復正常的行駛路線,車輛有轉向過度的傾向上施加制動力至車輛保持穩定。
3.駕駛員轉彎過快
●沒有裝備ESP®
①出現甩尾,企圖通過方向盤來調整方向輛側滑。
●裝備有ESP®
①車輛有甩尾的傾向,自動在右前輪上施加制動力至車輛保持穩定。
②車輛有甩尾的傾向,自動在左前輪上施加制動力至車輛保持穩定。
ESP®時刻監視著車輛的穩定性,始終對危險情況保持著高度的警惕,讓安全變得更為主動。不過,ESP®並非無所不能,只有駕駛員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在輪胎和地面之間有起碼的附著力,ESP®才能控制車輛保持穩定。因此,謹慎駕駛才是確保安全的最佳措施。
總結來說,ESP工作過程如下:
ESP分析:駕駛員通過對方向盤的操作,想向哪個方向行駛?
ESP檢測:車輛的行駛方向是什麼?
ESP干預:有針對性地對各個車輪實施制動。
ESP與ABS、TCS有什麼區別?
ESP提高了所有行駛條件下的主動安全,特別是在轉彎時,即側向力起作用時,ESP使車輛穩定並保持安全行駛。而ABS和TCS僅僅在縱方向上起作用。ESP不僅用到了ABS和TCS的所有部件,還包含了一個集成有側向加速感測器的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和方向感測器。
H. KRD伺服糾偏控制器怎麼用
天機傳動-KRD伺服糾偏控制器伺服電機一體機的原理如下:
1、由糾偏感應器B發出紅外光/超聲波/激光/可見光監測卷材的運行,將信號發送給控制器A。
2、控制器發現卷材有位置漂移後,根據控制者預先設定的指令,通過驅動器D控制糾偏框架C擺動,糾正卷材位置。
3、卷材自動糾偏系統使用光電感測器,檢測卷材邊緣位置,將測得的位置誤差信號送入控制器,經過控制單元判斷處理後,控制驅動電機,將發生偏差位置的卷材糾正到正確的位置。
糾偏系統提供幾種不同的檢測方式:
2、檢邊、跟線或對中。
3、其驅動系統使用低速同步、變頻調速、步進及伺服電機驅動,驅動行程與卷材偏移量成嚴格的比例關系。
4、系統還可以配合不同的探頭使用,以適合檢測不同卷材的需要,如:紅外線光電、模擬量紅外線光電等。
5、微電腦數字式控制器為系統各項功能提供精確的控制。
I. 自動糾偏裝置糾偏工作原理
自動糾偏裝置器是一種批改卷材在向前運動中呈現的側邊差錯的機械設備,位移式糾偏是經過更改卷材在進口和出口跨度來完成卷材側邊批改。
自動糾偏裝置糾偏作業原理
由糾偏感應器B宣布紅外光/超聲波/激光/可見光監測卷材的工作,將信號發送給操控器A。操控器發現卷材有方位漂移後,依據操控者預先設定的指令,經過驅動器D操控糾偏框架C搖擺,糾正卷材方位。卷材主動糾偏體系運用光電感測器,檢測卷材邊際方位,將測得的方位差錯信號送入操控器,經過操控單元判斷處理後,操控驅動電機,將發生偏差方位的卷材糾正到正確的方位。
FIFE糾偏體系供給幾種不同的檢測方法:檢邊、跟線或對中。 其驅動體系運用低速同步、變頻調速、步進及伺服電機驅動,驅動行程與卷材偏移量成嚴厲的比例關系。體系還能夠配合不同的探頭運用,以適合檢測不同卷材的需求,如:紅外線光電、模擬量紅外線光電等。微電腦數字式操控器為體系。
自動糾偏裝置糾偏作業具有作業安穩,高准確,反響靈敏,耐久經用及裝置調試簡單的特色,廣泛應用於:包裝機械,印刷機械,標簽設備,紙處理加工設備,塑料和橡膠機械,紡織設備,金屬加工設備,衛生用品生產線等新興職業的生產流水線中。
自動糾偏裝置糾偏作業的效果
自動糾偏裝置糾偏操控器是電子糾偏體系的心臟。和適當的感應器、驅動器、等糾偏組件組合,自動糾偏裝置糾偏能夠供給高精度、均衡、閉環、有著高動態響應的伺服體系。
以 下 是 天 機 傳 動 自 動 糾 偏 裝 置 糾 偏 工 作 原 理 圖:
J. 塑料印刷機械誰的好
塑料印刷機很多種:有電腦自動套色凹版印刷機、四色柔性凸版印刷機、四至八色柔性凸版印刷機、雙色柔性凸版印刷機、凹版印刷機、吹膜印刷機等。
特點:1、電腦自動套色對版系統,套色精確;
2、電腦自動糾偏控制系統,自動糾偏;
3、磁粉制動器、磁粉離合器、力矩電機、恆張力控制;
4、收放料軸採用氣漲軸,裝卸操作方便。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想了解更清楚可以去咨詢相關廠家,會一一為你解答:廣州地區的一個塑料機械廠家,*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