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系統 > 操作系統是電腦的靈魂

操作系統是電腦的靈魂

發布時間:2022-05-23 01:24:37

Ⅰ 計算機系統的靈魂是指什麼

電腦系統的靈魂是指軟體。
軟體(中國大陸及香港用語,台灣稱作軟體,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體被劃分為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軟體並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計算機(這里的計算機是指廣義的計算機)上運行的電腦程序,與這些電腦程序相關的文檔一般也被認為是軟體的一部分。
軟體,美國英語稱為software,國標中對軟體的定義為:與計算機系統操作有關的計算機程序、規程、規則,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檔及數據。
按應用范圍劃分,一般來講軟體被劃分為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
系統軟體是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體,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系統軟體使得計算機使用者和其他軟體將計算機當作一個整體而不需要顧及到底層每個硬體是如何工作的。
操作系統是一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與基石。操作系統身負諸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使用者與系統交互的操作介面。
支撐軟體是支撐各種軟體的開發與維護的軟體,又稱為軟體開發環境(SDE)。它主要包括環境資料庫、各種介面軟體和工具組。著名的軟體開發環境有IBM公司的Web Sphere,微軟公司Visual Basic等。
應用軟體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用途而被開發的軟體。它可以是一個特定的程序,比如一個圖像瀏覽器。也可以是一組功能聯系緊密,可以互相協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軟的Office軟體。也可以是一個由眾多獨立程序組成的龐大的軟體系統,比如資料庫管理系統。

Ⅱ 世界上第一個操作系統是如何編寫的

人家就問第一個操作系統是怎麼做出來的,樓下一堆人都沒說到點子上。
這個問題就像是沒有生產機器,那第一台機器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第一台計算機,或者稱之為打孔計算機,破譯機。它的作用就是讀0和1的不同排列組合,通過這些組合來解譯不同的意思。比如 0010代表什麼意思,1101代表什麼意思。這些是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的,就像是中國古代的算盤一樣,上面的運算元代表5,下面的運算元代表1是一個道理。
好了,開始就設定好這個解碼功能後,這台破譯機就可以讀信息了,它通過什麼讀呢?那時候沒有數據,沒有數字信號,只有模擬信號,它們就讀打孔紙。就是在紙上寫,然後打出一個一個孔,像卡紙一樣。設備就讀這個孔的排列,根據不同的排列去找這個排列代表了什麼,然後給出答案。這就是最初的計算機原理,非常簡單,它就是一個密碼解釋器,或者說是簡單的編譯器。
那時候就是用來算加減法等一些計算,它就是一個大型的計算器。
後來發展的復雜一些了,也就是增加了更多的0和1的組合來豐富機器的解釋庫,來計算更復雜的公式。
這時候你要問了,這些0和1的解釋庫是存在哪裡的?這就是為什麼以前的計算機房間那麼大個。它們是通過電子管的開和關來代表了0和1,通過電路給電子管通電,比如說那張紙打的孔,有一個像探頭一樣的東西,探測到那裡有一個孔,或者沒有孔,就給出電信號來控制不同的電子管組合的通路和斷路,最後給出結果。
比如我用紙戳一個1+1=?,我就戳一個(0000 0000 0000 0001)代表1(00001 001000 ....)代表+ (0000 0000 0000 0001)代表1,然後給機器讀,機器讀出來後,就會根據電子管的通斷組合,最後將結果反饋回來。一開始是用亮了多少盞燈來表示計算結果,有了顯示器後,才把它變成了顯示畫面。

顯示畫面其實也是有一個庫的,比如0001,你就給我顯示1,00010,你就給我顯示2,它會找對應的庫,這個庫一開始就用不同的電路
搭建做好,無非就是不同的電路通斷,電壓,電流等各種奇怪的組合來完成 。它自身有一套神奇的檢測機制,這個就不說了,我也說不清楚。
那麼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世界上第一個操作系統是怎麼出現的?就是用手在紙上寫出來的。
一開始不能算是系統,比如我要算一個公式,a /b +1+a+5*b,舉個例子,這個公式我要經常用,我不可能每次都要去戳很多紙,所以我只需要先做一個模板,然後留出一個空白,需要的時候,把a和b戳出來就可以了,這樣就很方便了。
後來這些公式越來越復雜,甚至是出現了不同的計算,比如說, 如果a<100,那麼就執行xxxx,如果a>100,就執行xxxx。然後這個模板就越做越大,需要戳的紙也越來越長。
好傢伙,後來實在戳不過來了,十個手指都戳破了,甚至計算機也運行不過來了,更復雜的運算根本做不了。不行,不能這樣下去了。
後來就開始有人研究了,電子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高科技,電子管也做得越來越小,最後用集成電路來控制開關,但是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可以運算的公式和能力也越來越強。其實還是不同的電子管組合成不同的開關,你以為這個組合就是幾個電子組的組合嗎?不,已經達到上億,上千億個電子管的組合了,這也是集成電路的優勢。

一開始是用紙來保存信息,但是前面說了,紙已經不夠用了,就開始出現了軟盤,光碟。光碟上的凹凸點,代表了0和1,其實就是存儲的介質發生了變化,後面發明了磁碟,發明了光碟,甚至是軟盤、機械硬碟,SSD等不同的儲存介質,這些其實就是保存的方式不同而已,其實它們保存的數據還是和打孔紙一樣,就是0和1的數據,只是相比紙而言,保存得更多,更方便,也更容易被機器讀取。
這時候保存的介質發生了變化 ,那麼讀取這些數據的那個探頭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像軟盤的磁頭,光碟的激光頭等。

當這種保存的介質從紙變成了硬碟後,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一開始寫這些孔的時候,是用筆和給紙戳一個窟窿來讓機器識別,現在要怎麼把0和1這種數據寫到磁碟里呢?這里就發明了鍵盤了,最初的鍵盤當然和現在不一樣,但是原理是一樣的。還是按一個鍵,給一個電信號,磁頭收到了電信號,會判斷是0還是1,如果是0,就是反磁,如果是1就是正磁。一開始的鍵盤,就是只有幾個鍵,1鍵和0鍵。
後來有人覺得整天打0和1太麻煩了,如果我要打a這個符號,我就要按(0000000000000000),按這么多下,我的手都要變成一指禪了,於是就發明更復雜的鍵盤,比如我要打a,b,c,d,我就一開始就設定好,我打a,就直接發送一串機器碼(0000000000000000),我要打b就發送一串機器碼(0000000000000001),類似這樣的。其實也是給鍵盤做好一個約定,我一開始就把一些特定的,經常使用到的符號或其他有代表性的字母、數字,把它們對應的0和1組合的機器碼先做成一個表格,存到鍵盤的識別庫里,我按哪一個字元,你就給我發送哪一個字元對應的機器碼就可以了,這樣我就不用從早到晚按0和1這兩個鍵,按個沒完。這么一設定,我就不用記太多的機器碼組合了,一開始就把這些組合給分門別類。
這樣發展到這里,鍵盤的雛形就出來了,也為匯編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匯編其實就是最接近或者它就是機器碼的一種組合語言,機器是可以直接識別出來。
前面說了,為了執行不同的公式和復雜的計算,就出現了這同的模板,只需要修改模板上的參數,就可以重復執行這些模板。
現在這些板從紙上存到了軟盤上,現在就更方便了。以前用紙的時候,用過一次,紙就沒用了,現在軟盤上的數據一直在,我只需要用磁頭把原來填的數據擦掉,重新寫個新的參數就可以了。你可以理解成當時在紙上我用鉛筆寫參數,用過一次,用橡皮擦給擦掉重復寫。但是紙是需要打孔的,打了孔,橡破擦也沒用,已經是一個孔了,你也補不上,所以那紙就廢掉了。
但是軟盤不一樣,軟盤是可以重復寫的。可以把磁消掉重新在那個位置寫一個新的參數,這樣就可以重復利用了。
後來這些模板越做越復雜,最後慢慢的發展成了一個小型的,有自己一些獨立功能的計算系統,這可以理解為,它有了系統的一些特性,但是還不算系統。
後來這些模板更強大了,有人覺得,因為需要更加強大的功能,一般的模板已經沒辦法滿足了,而且通過這種最原始的abcd來拼湊這些公式、模板,太累了。於是就有人開始寫中間解釋器。
怎麼理解呢?前面說了,一開始大家都是寫1和0組合,覺得太累了,於是把1和0的不同組合做成了一個庫,我只需要輸入1+1,abcd這種鍵盤上約定好的字母,鍵盤就發送對應的1和0組合給機器,機器就可以直接識別了。
現在需求越來越復雜,發現光打這些abcd,需要打越來越多的代碼,發現和之前打1和0一樣累了,怎麼辦呢?於是就有人打算再創一個中間庫,把這些abcd,1,2,3等組合做成一個庫,不同的組合代碼不同的意思,這就是從機器向交互語言的發展了初期了。
這個庫一開始還是用abcd等最初的那個鍵盤庫打上去的,當然做的也很累,但是只要這個庫完善好了,後面要繼續發展更高級的交互語言就簡單多了,以後所有交互語言寫出來的東西,都通過這個庫翻譯成機器語言庫,機器語言庫就可以識別了。
於是有了交互語言庫,大家就不用打太多的字元來拼湊成不同的模板了,因為交互語言庫有了不同的單片語合成更加有意義符號,人一看就懂,不需要那些零零散散的字母,沒有任何意義在裡面,還需要死記硬背。

這就有點像是古代的文言文,你一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然後去查一下文言文字典,這樣你才能知道他在說什麼。
現在你可以用白話言語來交流了,這樣就更輕鬆了,你可以直接和他對話。
至於機器聽不聽的懂你說的意思,這個不要緊,有解釋庫,你把解釋庫做好了,你說的每一句話會自動翻譯成機器語言,就可以了。
隨著語言的越來越強大,現在就可以寫出更加復雜的模板了,後來顯示器的發展越來越強大,讓這些模板出現了更豐富的畫面,其實它顯示什麼東西,也還是會有一個庫的,只要約定好,我返回的這串代碼代表了什麼東西,你就顯示什麼東西就可以了。甚至後來有了圖片。

其實圖片的顯示也有自己的一個約定,就是我返回什麼代碼,你就解析成什麼顏色點,然後不同的代碼組合,就會現出一大串的顏色點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有顏色的圖片和畫面。其實文字也是圖片的一種,就是一種圖信號。
回到模板上來,後來慢慢的,這些模板越來越強大,甚至有人開始動起心思,開始給這些模板加皮膚,加各種好看或者神奇的功能,讓它更加好用,於是最初始的系統就這么慢慢的發展起來了。
其實系統它不是突然就有的,是在整個機器的發展的過程中,慢慢的累積到一定程度後,順應發展而來的。

這些模板也是從最簡單的公式模板慢慢發展成了現在有了自己的界面,有了自己的獨立運算功能和各種娛樂功能等強大的系統。
最初的系統,也就是這些模板的誕生,其實是很辛苦的,它們需要有一定的積累,一些基礎的識別庫的完善,這些都是需要最初的那代人,一開始就約定好,然後慢慢地完善起來,然後高級的語言和系統才能通過這些庫來和機器交流。

Ⅲ 如何看待操作系統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地位

您好。操作系統是為裸機配置的一種系統軟體,是用戶和用戶程序與計算機之間的介面,是用戶程序和其它系統程序的運行平台和環境。它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計算機系統中的各種硬體和軟體資源,合理地組織計算機系統的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戶使用機器,發揮資源的作用。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靈魂和代表。操作系統這個重要的系統軟體跟其它軟體不同,其它軟體可能來去匆匆,它必須從機器打開電門直到關機一直在運行。操作系統軟體運行後可以控制和幫助其它軟體運行。謝謝,不明白請追問。

Ⅳ 啥是操作系統說通俗一點!最好打個比喻!第一個回答的我就採納!

操作系統就是電腦的靈魂,沒有靈魂,電腦這個「肉體」也就是「死屍」一具。1946年世界第一台計算機問世,那台計算機只能執行加減運算,那是純正的「計算」機器。那時還沒有操作系統一說,真要說操作系統的話,那「操作系統」就是人,全部由人來進行二進制的「輸入,輸出」,這里的輸入就是人工將數字轉換為二進制,然後「輸入」紙帶上(也就是在紙帶上打孔,打孔為1,不打為0),經計算機計算後,在「輸出」到紙帶上,輸出後再人工將紙帶上的二進制轉換為我們的十進制數字,
比喻:某人要出遠門到某地,他知道這個地方怎麼走,在沒有飛機和火車之前,他就只能走路騎馬,操作系統就好比火車飛機簡化了這個過程。不知道你看不看得懂,一般來講只要會用就行了,就像你要去北京你買張機票就可以了,至於飛機怎麼飛的火車怎麼跑的你不需要知道。

Ⅳ 操作系統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地位如何,具有什麼特點

操作系統在計算機系統中占據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硬體與所有其他軟體之間的介面,而且任何數字電子計算機都必須在其硬體平台上載入相應的操作系統之後,才能構成一個可以協調運轉的計算機系統。只有在操作系統的指揮控制下,各種計算機資源才能被分配給用戶使用。也只有在操作系統的支撐下,其他系統軟體如各類編譯系統、程序庫和運行支持環境才得以取得運行條件。沒有操作系統,任何應用軟體都無法運行。操作系統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計算機系統中的各種硬體和軟體資源,合理地組織計算機系統的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戶使用機器,發揮資源的作用。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靈魂和代表。操作系統這個重要的系統軟體跟其它軟體不同,其它軟體可能來去匆匆,它必須從機器打開電門直到關機一直在運行。操作系統軟體運行後可以控制和幫助其它軟體運行。

Ⅵ 計算機操作系統說通俗點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讓電腦幹活的東西、電腦的靈魂、電腦基本的工作平台)別說什

計算機分為2大類:

  1. 硬體部分

[1]內部硬體:主板,CPU, 內存,顯卡,硬碟,電源。。。等

[2]外部硬體:滑鼠,鍵盤,攝像頭。。。等

2.軟體部分

[1]系統軟體:windows操作系統,紅旗操作系統,DOS操作系統,(某些針對性的操作系統)。。。等很多。

[2]應用軟體:我們平時在系統裡面使用的軟體,如:播放器,聊天軟體。。。。各種

操作系統:

計算機,只能識別0,1的二進制機器碼。

比如我們要打字:你好,並顯示在顯示器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東西,但並不是像我們看到的。他實際需要把我們要打 你好 的指令轉成二進制碼,然後傳遞到CPU申請處理,CPU經過處理,轉換顯示到我們能看懂的 你好。

由此可見,我們如果是非專業機器師是不可能完成這樣一個簡單的東西的。所以操作系統就是把我們要執行的東西轉換編譯成機器能識別的東西,經過處理後,操作系統又轉換成我們能明白,看懂的東西,幫助我們管理計算機處理我們的操作,這樣我們才能與計算機互動。。

操作系統有很多,它的主要目的是讓計算機操作者,即使是非專業人員也能對計算機進行操作和互動,更直觀,更人性化,更容易理解要執行的目的,而且看起來跟美觀。

Ⅶ 計算機操作系統說通俗點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讓電腦幹活的東西、電腦的靈魂)別說什麼工作原理,說的越簡

這樣解釋,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是為了方便人和電腦交流的中間產物。因為人沒辦法直接操作機器。所以需要操作系統把人的指令翻譯成機器語言。 電腦本身自帶的BIOS就是一種面向機器的操作系統,而像windows7是面向BIOS的操作系統

Ⅷ 操作系統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與基石。

操作系統的作用: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設備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

操作系統的類型非常多樣,不同機器安裝的操作系統可從簡單到復雜,可從行動電話的嵌入式系統到超級計算機的大型操作系統。許多操作系統製造者對它涵蓋范疇的定義也不盡一致,例如有些操作系統集成了圖形用戶界面,而有些僅使用命令行界面,而將圖形用戶界面視為一種非必要的應用程序。

(8)操作系統是電腦的靈魂擴展閱讀

操作系統理論研究者有時把操作系統分成四大部分:

1、驅動程序:最底層的、直接控制和監視各類硬體的部分,它們的職責是隱藏硬體的具體細節,並向其他部分提供一個抽象的、通用的介面。

2、內核:操作系統之最內核部分,通常運行在最高特權級,負責提供基礎性、結構性的功能。

3、支承庫:(亦作「介面庫」)是一系列特殊的程序庫,它們職責在於把系統所提供的基本服務包裝成應用程序所能夠使用的編程介面(API),是最靠近應用程序的部分。例如,GNU C運行期庫就屬於此類,它把各種操作系統的內部編程介麵包裝成ANSI C和POSIX編程介面的形式。

4、外圍:所謂外圍,是指操作系統中除以上三類以外的所有其他部分,通常是用於提供特定高級服務的部件。例如,在微內核結構中,大部分系統服務,以及UNIX/Linux中各種守護進程都通常被劃歸此列。

Ⅸ 為什麼計算機用戶都要使用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現代電腦必不可少的系統軟體,是電腦的靈魂所在。現代的電腦都是通過操作系統來解釋人們的命令,從而達到控制電腦的目的。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也是基於操作系統的。

Ⅹ 電腦為什麼要有操作系統

電腦是由硬體和軟體組成的,缺了任何一樣都無法運行。我們對電腦進行操作,都是利用操作系統來完成。最初的電腦沒有操作系統,人們通過各種操作按鈕來控制計算機,後來出現了匯編語言,並將它的編譯器內置到電腦中,操作人員通過有孔的紙帶將程序輸入電腦進行編譯。這些將語言內置的電腦只能由操作人員自己編寫程序來運行,不利於設備、程序的共用。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就出現了操作系統,這樣就很好實現了程序的共用,以及對計算機硬體資源的管理,使人們可以從更高層次對電腦進行操作,而不用關心其底層的運作。 操作系統是現代電腦必不可少的系統軟體,是電腦的靈魂所在。現代的電腦都是通過操作系統來解釋人們的命令,從而達到控制電腦的目的。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也是基於操作系統的。 一、操作系統誕生——盤古開天地 最初的操作系統出現在IBM/704大型機上,而微型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則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CP/M。 CP/M是加里.基爾達爾領導的Digisat Reseach公司為8位機開發的操作系統,它能夠進行文件管理,具有磁碟驅動裝置,可以控制磁碟的輸入輸出、顯示器的顯示,以及列印的輸出,它是當時操作系統的標准。 二、操作系統遠古霸主——DOS DOS似乎只有現在的老鳥有過接觸,新學電腦的人對DOS只是一知半解。它曾經佔領了個人電腦操作系統領域的大部分,全球絕大多數電腦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由於DOS系統並不需要十分強勁的硬體系統來支持,所以從商業用戶到家庭用戶都能使用。雖然用現在的眼光看它不是出色的操作系統,但微軟軟體向下兼容的特點,決定了Windows出問題的時候,很多時候需要在DOS下才能得到解決,因此了解與學習DOS還是很有必要的。點擊了解DOS操作系統…… 三、操作系統當代大亨——Windows 從微軟1985年推出Windows 1.0以來,Windows系統經歷了十多年風風雨雨。從最初運行在DOS下的Windows 3.x,到現在風靡全球的Windows 9x、Windows 2000,Windows幾乎代替了DOS曾經擔當的位子,成為了新一帶的操作系統大亨。其普及性也就不用小編多言了。點擊了解Windows操作系統…… 四、誘人的小企鵝——Linux Linux是目前十分火爆的操作系統。它是由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一個大學生Linus B. Torvolds在1991年首次編寫的。標志性圖標是一個可愛的小企鵝。由於其源代碼的免費開放,使其在很多高級應用中佔有很大市場。這也被業界視為打破微軟Windows壟斷的希望。點擊了解Linux操作系統…… 五、神奇的精靈——FreeBSD FreeBSD是一種運行在x86平台下的類Unix系統。它以一個神話中的小精靈作為標志,由BSD Unix系統發展而來,加州伯克利學校(Berkeley)編寫,第一個版本由1993年正式推出。BSD Unix和Unix System V是Unix操作系統的兩大主流,以後的Unix系統都是這兩種系統的衍生產品。這款操作系統主要應用於網路伺服器端,不太適合個人用戶。點擊了解FreeBSD操作系統…… 六、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BeOS 如果說Windows是現代辦公軟體的世界,Unix是網路的天下,那BeOS就稱得上是多媒體大師的天堂了。BeOS以其出色的多媒體功能而聞名,它在多媒體製作、編輯、播放方面都得心應手,因此吸引了不少多媒體愛好者加入到BeOS陣營。由於BeOS的設計十分適合進行多媒體開發,所以不少製作人都採用BeOS作為他們的操作平台。點擊了解BeOS操作系統…… 七、總結 看完以上內容,我相信大家對個人電腦上的幾種常見操作系統已有比較詳細的了解了吧。在增加知識的同時,大家快去選擇一款最適合自己的操作系統吧。

閱讀全文

與操作系統是電腦的靈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修改電腦觸屏 瀏覽:911
電腦安裝東西是在d盤哪 瀏覽:631
電腦如何插u盤圖片 瀏覽:636
手機軟體教學 瀏覽:263
萬能手機遙控器軟體 瀏覽:38
電腦說書軟體 瀏覽:399
電腦顯示屏幕上怎麼沒有文件夾 瀏覽:277
蘋果導入電腦空文件夾 瀏覽:199
電腦如何下載應用教學過程 瀏覽:785
win10設置電腦上電自動啟動 瀏覽:769
辦公桌的列印機和電腦怎麼收納 瀏覽:365
ps軟體對電腦配置 瀏覽:639
平板電腦如何查看appstore密碼 瀏覽:642
電腦過熱原因有哪些 瀏覽:397
電腦打字格式怎麼調 瀏覽:6
電腦硬碟東芝的好還是希捷的好 瀏覽:296
移動硬碟可以直接玩電腦游戲嗎 瀏覽:630
怎樣才能把列印機連接在電腦上 瀏覽:372
電腦主板型號看哪個好 瀏覽:751
蘋果一秒語音軟體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