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自己組裝電腦行嗎 能弄壞嗎 大家說一說
當然可以,不過如果只是從視頻上看的話,第一次組裝可能有點困難。最好身邊有個老師指導一下。
⑵ 電腦配置可以隨便配置嗎
絕對不能!否則不兼容影響性能,倒是違反了DIY的本質了.
電腦整機配置基本原則
你想配置一台電腦嗎?決定整機配置的基本原則是:根據使用需求,選擇性能穩定、配置均衡、高性價比的配件,以實用、好用為目標。
在選擇配置時應注意不要過分強求CPU的檔次,而忽視內存、顯卡、音效卡、音箱等部件,從而造成配置不均衡。整機的性能不僅體現在CPU的主頻,還跟內存多少,主板的速度、穩定性,顯示卡的好壞有很大的關系。購買電腦不可能一步到位,其更新換代很快,性價比最高才是最合適的,只需留有適當的升級餘地即可。比如,普通一般家用電腦主要是學習、娛樂、上網這三大功能,其配置就無需非常高,只要能夠運行主流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並且滿足普通有應用即可。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購買電腦的開銷,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功能的閑置而造成的浪費。
我們可以先確定好預算,在有限的預算范圍內盡量挑選性價比高的部件,並努力做到對各零配件的預算分配保持均衡。比如,想玩最新的3D游戲的話,應該著重加強CPU、顯卡和內存;經常上網的話,一隻好「貓」是不可缺少的;而打字排版,只要考慮內存和硬碟的容量即可。
也可以大致設定一個預算上限,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個人喜好挑選配件。這樣除了可以突出某一方面性能外,還可以在條件允許時體驗一下最新的硬體設備,當然也需要注意保持各配件之間的性能大致相當。
⑶ 組裝電腦難嗎會不會弄壞配件
小心一點,不要使用蠻力,注意防水,對照說明書慢慢地接插好各介面和連接線。組裝好後,再次檢查,確認無誤才可以通電開機。可以網路搜索,買齊所有配件,網上多找找相關教程,或是視頻的,只要有耐心當然就不難了。
⑷ 電腦組裝連接錯誤能不能燒壞配置。
理論上連接錯誤是要燒配件的,但是實際操作中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當然,除非你直接把照明電接上。
⑸ 組裝電腦麻煩嗎不會組裝是不是容易搞壞零件我一點不懂,但想自己組裝,又怕搞壞零件,行嗎
不麻煩.如果你去電腦城裝電腦.都是人家給你裝好回來的.如果你想自己上網買配件自己裝,那也可以.只要注意別把CPU的腳弄彎就行.注意內存條的插法.就是主板接線有點麻煩.得看說明書.
⑹ 自己買硬體組裝的電腦,是不是經常壞
當然不是,PC的DIY出現很久了,如果經常壞哪還有人自己裝機
其實自己購買硬體組裝時注意一下就可以很好的裝機了,
1、cpu,主板,內存,這3件往往是配套購買的,主板要支持你選擇的cpu和內存
2、顯卡要選擇適合你用的,是游戲,還是辦公,還是圖形工作站。一般應用選個1000左右的就可以了,當然也有低端和高端可供選擇。
3、硬碟沒啥說的,要求性能可以弄塊固態提高系統整體運行速度,機械硬碟當存儲空間。
4、電源和機箱,買個好點的吧,這東西投資以後還能繼續用,錢富裕的話就買個高端的2、3千不算多,5、6百不算少,看消費能力吧
5、盡量買大廠,一二線廠商的產品,不光是用料好服務好,更主要的是兼容性好,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怪問題,這個往往是容易忽略的
你提的這個問題,多注重一下第五條,基本上就不容易出現了。
一時半會兒就想到這些,以後補完
⑺ 打算自己買零件組裝太電腦,可我們老師說自己組裝的電腦用三五年就壞了,要是都用好配件也會這樣嗎
自己組裝電腦的確需要一定的硬體經驗,這個可以在網上查到,不是問題,至於你們老師說的也不盡然。我朋友就是做這個生意的,他秉承的原則就是都用好硬體,至於配置的電腦至今還沒哪個用戶說過了三五年就壞了的,都挺耐用,所以你大膽的去做吧。不過前提是要用一線品牌的散件。
⑻ 組裝的電腦是不是經常壞啊
組裝的電腦一般不會壞,一般他們推薦的配置兼容性都很好,配置也高。
⑼ 新手小白組裝電腦會出什麼問題
我個人建議您身邊還是要有一個懂行的人,應該是師傅一級的,別您自己弄壞了配件。最需要注意的是手上不能有靜電。
買好配件之後按步驟操作即可。
組裝步驟:
一、准備工作
1、裝機所需要的工具:十字螺絲刀
2、注意事項:在安裝前,先消除身上的靜電,比如用手摸一摸自來水管等接地設備;
對各個部件要輕拿輕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碟;安裝主板一定要穩固,同時要
防止主板變形,不然會對主板的電子線路造成損傷的。
3、足夠寬敞的活動空間
二、開始裝機
1、准備好所需的配件:CPU、內存、硬碟、主板、顯卡、光碟機、軟碟機、機箱、電源、滑鼠、鍵盤、顯示器。
2、開始安裝硬體:
CPU的安裝:CPU插座,它的一個角比其它三個角少一個插孔,CPU本身也是如此,所以CPU的接腳和插孔的位置是對應的,這就標明了CPU的安裝方向。安裝CPU時先拉起插座的手柄,把 CPU按正確方向放進插座,使每個接腳插到相應的孔里,注意要放到底,但不必用力給CPU施壓,然後把手柄按下,這樣,CPU就被牢牢地固定在主板上了,然後安裝上CPU風扇,風扇是用一個彈性鐵架固定在插座上的。當取下CPU時,先取下風扇;然後要先把手柄拉起來,再取下CPU。
安裝內存:安裝內存要小心不要太用力,以免掰壞線路,內存條上金屬接腳端有兩個凹槽,對應內存插槽上的兩個凸棱,所以方向容易確定。安裝時把內存條對准插槽,均勻用力插到底就可以了。同時插槽兩端的卡子會自動卡住內存條。取下時,只要用力按下插槽兩端的卡子,內存就會被推出插槽了。機箱的准備:打開機箱的外包裝,看,隨機箱會有許多附件,螺絲、檔片等,在安裝過程中,我們會一一用到它們的。大的鐵板用來固定主板,我們在此稱之為底板,上面的這些銅柱是用來固定主板的,現在的機箱在出廠時就已經將固定柱安裝好了;
安裝電源:現在電腦電源也分兩種,一是傳統的普通電源(AT電源),給普通結構的AT主板使用,二是新型的ATX電源,給新型的ATX結構的主板或者有ATX電源介面的主板使用,使用ATX電源的主板好處是可以實現軟體關機。安裝電源比較簡單,把電源放在電源固定架上,使電源後的螺絲孔和機箱上的螺絲孔一一對應,然後擰上螺絲。安裝軟碟機、硬碟和光碟機:先從面板上取下一個3寸槽口和一個5寸槽口的檔板,用來安裝軟碟機和光碟機。把光碟機安裝在5"固定架上,保持光碟機的前面和機箱面板齊平,在光碟機的每一側用兩個螺絲初步固定,先不要擰緊,這樣可以對光碟機的位置進行細致的調整,然後再把螺絲擰緊,這一步是考慮到面板的美觀。然後把小軟碟機放到3"固定架上,採用同樣的方法,保持軟碟機的前面和機箱面板齊平。先擰一側的螺絲,用力要適當,以免對部件造成損害。由於在機箱的另一側安裝螺絲不方便,需要將3寸固定架卸下來,去除固定架的螺絲並把它拉出;然後再固定軟碟機的另一側。下面要安裝硬碟,我們這里用的是3"的普通硬碟,也裝在3寸固定架上,或者說小軟碟機的下面。將硬碟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證硬碟正面朝上,介面部分背對面板。然後再固定螺絲,要用粗螺紋的螺絲。然後把帶有軟碟機和硬碟的固定架裝回到原位置。
安裝主板:主板上的CPU和內存要先安裝好,別忘了接CPU風扇的電源線。主板上一般有5到7個固定孔,它們的位置都符合標准,這點你不用擔心。在底板上有很多個螺釘孔,你要選擇合適的孔與主板匹配,選好以後,把固定螺釘旋緊在底板上;現在的大多機箱已經安裝了了固定柱,而且位置都是正確的,不用我們再單獨安裝了。然後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將主板上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等和機箱背面檔片的孔對齊,使所有螺釘對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個螺絲安裝好。總之,要求主板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
接插電源線:ATX電源比較方便,它的開關不是由電源直接引出的接線,而是在主板上,由主板控制。ATX電源有三種輸出接頭,這個比較大的是主板電源插頭,並且是單獨的一個,其中一側的插頭有卡子,安裝時不會弄反。連接時只要將插頭對准主板上的插座插到底就可以了。
接插數據線:新型的ATX主板上有一個軟碟機介面、兩個IDE口。IDE口是用來連接IDE設備的,一般是硬碟和光碟機。主板上的兩個IDE口,一個是主介面,一個是副介面。每個IDE口可以連接兩個IDE設備,所以,一台電腦最多可連接四個IDE設備。連接的時候要注意,不僅兩個IDE口之間有主次關系,接在同一個IDE口上的兩個IDE設備之間也有主次關系;主硬碟,也就是啟動硬碟必須作為主設備接到主IDE口上。比較新的主板沒有這樣嚴格的要求。在主板上,主IDE口一般用"Primary IDE"或"IDE 1"來表示。另一個用"Secondary IDE"或"IDE 2"表示。在主板的各個介面附近都標明了第一根針的位置,在接線之前先要弄清楚。我們用到的連接線有軟碟機線、硬碟線、滑鼠連介面和列印機連介面。硬碟數據線是40芯的,有3個接頭,它們不分順序。其中兩個接頭連接硬碟和光碟機,第三個接頭接到主板的主IDE介面上,不要接到副IDE口上。數據線上都有一根色線,一般為紅線,接線原則是色線對應介面上第一根針,主板上的介面和設備介面都是這樣。先接好主板這頭,再接光碟機,再接硬碟。現在的主板上都給這些介面加了一個帶有缺口的插座,正好和數據線接頭上的形狀相同,方向是不會搞錯的。
安裝顯示:主板上黑色槽是ISA插槽,白色插槽是PCI槽,還有一個棕色的是AGP插槽,專門用來插AGP顯示卡的。把顯示卡以垂直於主板的方向插入AGP插槽中,用力適中並要插到底部,保證卡和插槽的良好接觸。
安裝指示燈:現在機箱面板上的許多線頭空著,它們是干什麼的呢?它們是一些開關和指示燈,還有 PC喇叭的連線,它們要接在主板上。ATX結構的機箱上有一個總電源的開關接線,是個兩芯的插頭,它和Reset的接頭一樣,按下時短路,松開時開路,按一下,電腦的總電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關閉,但是你還可以在BIOS里設置為開機時必須按電源開關4秒鍾以上才會關機,或者根本就不能按開關來關機而只能靠軟體關機。硬碟指示燈的兩芯接頭,1線為紅色。在主板上,這樣的插針通常標著IDE LED或HD LED的字樣,連接時要紅線對1。接好後,當電腦在讀寫硬碟時,機箱上的硬碟燈會亮。有一點要說明,這個指示燈只能指示IDE硬碟,對SCSI硬碟是不行的。三芯插頭是電源指示燈的接線,使用1、3位,1線通常為綠色。在主板上,插針通常標記為Power,連接時注意綠色線對應於第一針( ) 。當它連接好後,電腦一打開,電源燈就一直亮著,指示電源已經打開了。
PC喇叭的四芯插頭,實際上只有1、4兩根線,1線通常為紅色,它要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針上。這在主板上有標記,通常為Speaker。在連接時,注意紅線對應1的位置。
下面要把剩餘的槽口用擋片封好。然後要仔細檢查一下各部分的連接情況,確保無誤後,把機箱蓋蓋好,安裝好螺絲,這樣,主機的安裝過程就基本完成了。
注意事項:
電腦城裡面,CPU、內存、硬碟、光碟機、機箱電源等配件每個店都是互通互調的,這個你可以隨意開配置單,CPU內存硬碟光碟機價格也很亮。 現在的電腦城,一般大一點的店都不會用次品、假貨之類的敗壞自己的聲譽。但是他們會通過鼓吹你換你不熟悉的配件來高價宰你。比如你要的是飛利浦190SW9顯示器,他們有可能說這個沒貨,叫你換另一個你不知道的牌子和型號,那麼價格自然是他們說了算,等你把電腦抱回家再上網查價格,黃花菜都涼了。所以,你進一家電腦店之前要先問清楚他們代理的是什麼牌子的主板、顯卡和顯示器。配電腦要記住一條真理:要根據你的配置單來選代理的店,而不是到了店裡再重新調整配置單,不然鐵定被宰!你在報價單子上的價格不一定就是買回來的實際價格,商家為了拉攏顧客也肯定會在報價的時候故意降低價格的。所以不要以為你的預算不夠,忙著看報價不如多看看那些奸商們的慣用伎倆。配機子第一次別帶錢,拿著你的配置單叫商家給你報價~千萬別告訴他們你沒錢,就說你要現配。當他把價格寫好之後,拿著他給你的單子給別家看,第二家為了攬生意一定比第一家低,如此周而復始,只要你臉皮夠厚,絕對不花冤枉錢。給你寫配置單時,要注意他們寫的越不清楚的地方就是他們最可能黑你的地方,所以別給他們迴旋的餘地,比如:機箱和電源,人們往往不會太注意。寫單子的時候他們就往往一帶而過,當你機裝到一半,不能退的時候。他們就利用這些「不起眼」的配件來卡你的油水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當你已經談好單子,馬上要進行組裝時,商家往往會向你所要定金。你可以給,不過要跟他說明一點,就是如果商家以缺貨為理由要求更改配置單的配置時,你有權利中止交易並拿回押金。東西拿來了要好好驗貨,你把它的價格壓得太低,人家難免會拿假貨來哄,把你配置的東西在太平洋網站或中關村那裡下載一些圖片,以便到時候比對,內存一定要看,電源和CPU(假的有打磨痕跡)也看看。奸商們也就那麼幾個慣用伎倆,掌握了,他拿你沒轍。好機子,不光是靠配置單配的,要打好和姦商的一場硬仗,才能如願以償。
⑽ 組裝電腦會比較容易壞嗎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看具體情況。
品牌電腦由於有品控,質量相對來說更有保障一些,但是相對來說也會比自己diy要貴一點。
自己組裝關鍵在於配件的選購,選到好的配件,自己組裝一下(組裝很簡單,)只要操作得當,電腦一樣可以用很久。關鍵是不要買到翻新配件,水洗配件等等以次充好的配件,還有就是盡量選大品牌質量有保證的,小品牌不是說不好,自己不懂的話容易選到不好的。
直接買別人組裝的話,貓膩比較多,便宜的組裝機用翻新配件比較多,這就不好把握了。
建議找個懂電腦的朋友幫你,買配件回來自己配。(配件也有1~3年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