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置 > 組裝電腦業務包括哪些內容

組裝電腦業務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2-05-04 16:39:57

㈠ 電腦組裝工作的職責和范圍是什麼

你要認識各種配件,之後是組裝 ,做系統,安裝軟體 ,會調路由器,掐網線, 網路維護。剩下的就是邊干邊學了。其實很簡單的。找個人帶帶你用不上一個月就會。

㈡ 組裝電腦都有什麼組成,求回答詳細點。

組裝電腦的所有配件其實和品牌機是一樣的。有主板,CPU,CPU風扇,內存,硬碟,顯卡,機箱,電源,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這些都是一台電腦缺一不可的東西。音箱可以自己選擇,有或沒有都可以的。但主機箱裡面的東西是缺一不可的,缺少東西電腦就不亮。當然,組裝的電腦是根據個人的需要和要求來組裝,如果是辦公,家用上午那就要求低一些,那配置的電腦也不用太高,就完全夠用。那如果是打游戲或者做圖的話,對顯卡,CPU,內存的要求要高,那配置高,花的錢也就多一些。不知道我這么說,對你有沒有幫助。

㈢ 電腦組裝主要由哪些部分組

電腦配套的有:顯示器、滑鼠、鍵盤、攝像頭、耳機、音箱!電腦主機硬體有:處理器(也稱CPU)、CPU散熱器、CPU散熱器風扇、主板、內存、硬碟、顯卡、光碟機、機箱、電源!

㈣ 新手自己組裝電腦,詳細需要哪些東西,

  1. 硬碟(推薦SATA3或SSD)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2.主板(I7有好多種比如2600K是1155的3970X是2011的)

電腦機箱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分為商用主板和工業主板兩種。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主板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15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

3.內存(DDR3)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4.顯卡(不一定要,但是不推薦低端顯卡)

顯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全稱顯示介面卡,又稱顯示適配器,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顯卡接在電腦主板上,它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讓顯示器顯示出來,同時顯卡還是有圖像處理能力,可協助CPU工作,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 民用和軍用顯卡圖形晶元供應商主要包括AMD(超微半導體)和Nvidia(英偉達)2家。現在的top500計算機,都包含顯卡計算核心。在科學計算中,顯卡被稱為顯示加速卡。

5. 主機箱(推薦大一點的)

機箱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此外,電腦機箱具有屏蔽電磁輻射的重要作用。

6.光碟機(可選買就要買刻錄的)

光碟機拼音Guāngqū;光碟機,電腦用來讀寫光碟內容的機器,也是在台式機和筆記本攜帶型電腦里比較常見的一個部件。隨著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得光碟機在計算機諸多配件中已經成為標准配置。光碟機可分為CD-ROM驅動器、DVD光碟機(DVD-ROM)、康寶(COMBO)、藍光光碟機(BD-ROM)和刻錄機等。

7.電源(推薦500W或更高)

㈤ 組裝一台電腦,需要哪些配件配件功能是什麼

組裝一台電腦,需要的配件有主板、內存條、CPU、顯卡、硬碟、光碟機、音效卡、機箱等。

1、主板

電腦機箱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分為商用主板和工業主板兩種。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2、內存條

內存條是CPU可通過匯流排定址,並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內存條在個人電腦歷史上曾經是主內存的擴展。隨著電腦軟、硬體技術不斷更新的要求,內存條已成為讀寫內存的整體。我們通常所說電腦內存(RAM)的大小,即是指內存條的總容量。

3、CPU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

4、顯卡

顯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全稱顯示介面卡,又稱顯示適配器,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顯卡接在電腦主板上,它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讓顯示器顯示出來,同時顯卡還是有圖像處理能力,可協助CPU工作,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 民用和軍用顯卡圖形晶元供應商主要包括AMD(超微半導體)和Nvidia(英偉達)2家。現在的top500計算機,都包含顯卡計算核心。在科學計算中,顯卡被稱為顯示加速卡。

5、硬碟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6、光碟機

光碟機拼音Guāngqū;光碟機,電腦用來讀寫光碟內容的機器,也是在台式機和筆記本攜帶型電腦里比較常見的一個部件。隨著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得光碟機在計算機諸多配件中已經成為標准配置。光碟機可分為CD-ROM驅動器、DVD光碟機(DVD-ROM)、康寶(COMBO)、藍光光碟機(BD-ROM)和刻錄機等。

7、風扇

電腦風扇又稱為散熱風扇,提供給散熱器和機箱使用。市面上一般的散熱風扇尺寸大小由直徑到30cm都有,厚度由6mm到76mm都有,而根據不同運作要求,可採用罕見的AC(交流,由家用插座取電)和常見的D電源(直流,經計算機火牛或主板取電),大多使用二相摩打(兩組銅線圈,共四單元),在轉速不高情況下有利於節約生產成本。

8、機箱

機箱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此外,電腦機箱具有屏蔽電磁輻射的重要作用。

㈥ 新手自己組裝電腦,詳細需要哪些東西

組裝電腦,除了購買好電腦需要的配件外,還需要准備十字螺絲刀。

電腦的配置如下。

主機部分:
1,CPU。計算機的心臟,負責運算;
2,顯卡、電腦的顯示核心,用於處理圖像數據。如果是游戲玩家或者圖形工作者,需要獨立顯卡。如果進用來上網,可以不購買獨立顯卡;
3,內存。用於CPU和硬碟交換數據,進行臨時存儲;
4,硬碟。計算機的所有文件均存儲到此;
5,主板。計算機的各部件安插在主板上協同工作;
6,電源。給各部件供電;
7,機箱。用於保護機箱內部的所有部件。

外設部分:
1,顯示器。用於顯示電腦的圖像;
2,鍵盤滑鼠。用於操作電腦;
4,音響。用於輸出聲音;
5,攝像頭。用於攝像、視頻聊天、拍照等;
6,話筒。用於輸入聲音、語音聊天等。

㈦ 組裝電腦需要哪些東西

1、首先是主板,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了,主板上有各種插槽,比如內存插槽,顯卡插槽、以及晶元組,購買主板要買大廠家的,是後面電腦正常運行的有力保障。

2、接著是顯卡和音效卡,這個要看電腦的用途,如果是一般的工作使用,一些文件的記錄保存,就可以用集成顯卡和音效卡,如果需要處理畫圖軟體或者看高清視頻等就需要獨立顯卡和音效卡了。

3、內存條,存放數據和程序的,這個大小影響到同時運行程序的個數以及速度,現在電腦一般配置2G以上。

4、網卡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上網的時候離不開的,選個一般的就可以了。

5、顯示器這個很重要,尺寸、解析度等參數直接影響到後面的使用效果,需要家庭看看電視休閑的,還是選擇一個大的顯示比較合適。

6、滑鼠、鍵盤這些如果不是游戲發燒級玩家,一般的鍵盤和滑鼠足夠滿足平常的應用了。

7、電源和機箱,電源非常重要,提供穩定的電壓和電流給各個部件,不穩定的電源直接導致電腦故障。

8、准備了以上部件,一台電腦基本上就可以組裝了,一些其他部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配置了,比如藍牙音響,麥克風、攝像頭等。

(7)組裝電腦業務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組裝電腦配件選購注意事項:

1、首先要重視質量

選組裝電腦,質量不能含糊。保證質量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品牌,二是真品。組裝電腦也一樣,用品牌配件,這個不能含糊。有了品牌,還要保證品牌是真的,假的品牌跟不是品牌沒多大差別,非品牌配件在做工和用料上是無法和品牌配件進行比擬的。

2、其次是售後服務和保障

只有好的保障,才能放心購買,要不然出問題就十分麻煩。一般選擇有三包服務承諾的,標明有三包服務的,真出了問題要投訴時,勝訴的幾率就比較大。在網上購買時,要看該店是否加入了淘寶保障計劃、商家信譽及評價。

3、選擇適合的配置,才能真正適合自己

選配置主要看參數,一般的買家,也不用很專業,看主要的幾個參數就行了,主要是CPU主頻、內存容量、硬碟容量、顯示器尺寸、鍵鼠品牌、獨立顯卡。經常要打字或玩鍵盤游戲的,最好有個手感好和質量好的鍵盤,但如果沒有這方面的需要,贈送的鍵盤就夠用了。

4、價格當然不能也忽略

在價格上,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價格低得離譜的組裝電腦,其零配件極有可能是質量低劣的甚至是假貨。高配置組裝電腦用起來當然比較暢快,但價格也比較貴,而且過幾年隨著配件的更新換代也會變成一般的,所以要看自己需求,太低了不好用,太高了會浪費,適合就好。

㈧ 電腦組裝需要哪些東西

組裝電腦需要根據配置購買硬體。
主板,CPU,內存,硬碟,風扇,數據線,電源,機箱等,再准備一把十字螺絲刀即可。
但在硬體配置上有講究,需要根據需求進行搭配。

㈨ 電腦組裝及維護包括哪些

1.1 電腦的發展史 1.2 電腦的硬體系統 1.2.1 硬體系統分類 1.2.2 CPU 1.2.3 主板 1.2.4 存儲器 1.2.5 顯卡和顯示器 1.2.6 音效卡和音箱 1.2.7 機箱和電源 1.2.8 鍵盤和滑鼠 1.2.9 其他設備 1.3 電腦的軟體系統 1.3.1 操作系統 1.3.2 應用軟體 1.4 新手練兵——認識電腦中的硬軟體 1.5 自我提高 第2章 電腦的CPU 2.1 CPU的性能指標 2.1.1 CPU的頻率 2.1.2 CPU的位和字長 2.1.3 CPU的緩存 2.1.4 CPU的製造工藝 2.1.5 CPU的介面和內核 2.1.6 雙核 2.2 選購CPU的技巧 2.2.1 選購CPU的一般原則 2.2.2 如何鑒別CPU 2.3 推薦的CPU產品 2.3.1 高端CPU 2.3.2 中低端的CPU 2.3.3 低端的CPU 2.4 CPU的故障分析 2.5 自我提高 第3章 電腦的主板 3.1 主板的結構 3.1.1 主板的介面 3.1.2 主板的插座 3.1.3 主板的插槽 3.1.4 主板的晶元組 3.1.5 BIOS晶元和CMOS電池 3.1.6 主板的外部介面 3.2 選購主板的技巧 3.2.1 應用領域 3.2.2 主板的品牌 3.2.3 主板的做工 3.3 推薦的主板產品 3.3.1 高端主板 3.3.2 中低端的主板 3.3.3 低端的主板 3.4 主板的故障分析 3.4.1 常見主板故障的原因 3.4.2 常見的主板故障及解決方法 3.5 自我提高 第4章 電腦的存儲器 4.1 內存 4.1.1 內存的結構 4.1.2 內存的分類 4.1.3 選購內存的技巧 4.1.4 推薦的內存產品 4.1.5 內存的故障與分析 4.2 硬碟 4.2.1 硬碟的常見介面 4.2.2 推薦的硬碟產品 4.2.3 硬碟的故障分析與維修 4.3 移動存儲設備 4.3.1 U盤 4.3.2 移動硬碟 4.3.3 數據存儲卡 4.3.4 推薦的移動存儲設備 4.3.5 移動存儲設備故障與維修 4.4 光碟機和光碟 4.4.1 光碟機的結構 4.4.2 光碟機的種類 4.4.3 光碟機的選購技巧 4.4.4 光碟的種類 4.4.5 推薦的光碟機產品 4.4.6 光碟機的故障分析與維修 4.5 自我提高 第5章 電腦的顯卡和顯示器 5.1 顯卡 5.1.1 顯卡的結構 5.1.2 顯卡的選購方法 5.1.3 推薦的顯卡產品 5.1.4 顯卡故障分析與維修 5.2 顯示器 5.2.1 顯示器的種類 5.2.2 CRT顯示器的選購方法 5.2.3 LCD顯示器的選購方法 5.2.4 推薦的顯示器產品 5.2.5 顯示器的故障分析與維修 5.3 自我提高 第6章 電腦的音效卡和音箱 6.1 音效卡 6.1.1 音效卡的種類 6.1.2 音效卡的選購方法 6.1.3 推薦的音效卡產品 6.1.4 音效卡的故障與維修 6.2 音箱 6.2.1 音箱的種類 6.2.2 音箱的選購方法 6.2.3 推薦的音箱產品 6.2.4 音箱的故障與維修 6.3 自我提高 第7章 電腦的機箱和電源 7.1 機箱 7.1.1 機箱的種類 7.1.2 機箱的選購方法 7.1.3 推薦的機箱產品 7.2 電源 7.2.1 電源的介面和插頭 7.2.2 電源的選購方法 7.2.3 推薦的電源產品 7.2.4 電源的故障與維修 7.3 自我提高 第8章 電腦的鍵盤和滑鼠 8.1 鍵盤的概念 8.1.1 鍵盤的插頭 8.1.2 鍵盤的特色功能 8.1.3 鍵盤的選購方法 8.1.4 推薦的鍵盤產品 8.1.5 鍵盤的故障與維修 8.2 滑鼠的概念 8.2.1 滑鼠的插頭 8.2.2 滑鼠的種類 8.2.3 滑鼠的選購方法 8.2.4 推薦的滑鼠產品 8.2.5 滑鼠的故障與維修 8.3 自我提高 第9章 電腦的其他設備 9.1 列印機 9.1.1 列印機的種類 9.1.2 列印機的選購方法 9.1.3 推薦的列印機產品 9.1.4 列印機的故障分析與維修 9.2 掃描儀 9.2.1 掃描儀的分類 9.2.2 掃描儀的選購技巧 9.2.3 推薦的掃描儀產品 9.3 手寫板 9.3.1 手寫板的選購方法 9.3.2 推薦的手寫板產品 9.4 網卡 9.4.1 網卡的種類 9.4.2 推薦的網卡產品 9.4.3 網卡的故障及維修 9.5 視頻採集卡 9.5.1 視頻採集卡的種類 9.5.2 推薦的視頻採集卡產品 9.6 攝像頭 9.6.1 攝像頭的選購技巧 9.6.2 推薦的攝像頭產品 9.7 交換機 9.7.1 交換機的選購技巧 9.7.2 推薦的交換機產品 9.8 數碼相機 9.8.1 數碼相機的選購技巧 9.8.2 推薦的數碼相機 9.9 多功能一體機 9.9.1 多功能一體機的選購方法 9.9.2 推薦的多功能一體機 9.10 投影機 9.10.1 投影機的種類 9.10.2 投影機的選購技巧 9.10.3 推薦的投影機 9.11 自我提高 第10章 組裝電腦 10.1 電腦整機購置方案 10.1.1 購機技巧 10.1.2 推薦的購機方案 10.2 組裝前的准備工作 10.2.1 組裝所需的工具 10.2.2 准備工作 10.2.3 組裝電腦的注意事項 10.2.4 了解電腦組裝流程 10.3 電腦組裝流程圖解 10.3.1 拆卸機箱 10.3.2 安裝電源 10.3.3 安裝CPU和散熱器 10.3.4 安裝主板 10.3.5 安裝內存 10.3.6 安裝顯卡 10.3.7 安裝硬碟和光碟機 10.3.8 安裝網卡 10.3.9 連接機箱內部的線纜 10.3.10 整理機箱內的線纜 10.3.11 裝上機箱側面板 10.3.12 連接外設 10.3.13 開機測試 10.4 新手練兵——更換顯卡 10.5 自我提高 第11章 設置電腦的BIOS 11.1 BIOS基礎知識 11.1.1 BIOS和CMOS 11.1.2 BIOS分類 11.1.3 進入BIOS的方法 11.1.4 BIOS中的常用操作 11.2 認識BIOS的常用選項 11.3 設置Phoenix-Award BIOS 11.3.1 設置系統時間 11.3.2 設置磁碟引導順序 11.3.3 啟動病毒防護功能 11.3.4 設置BIOS密碼 11.4 升級BIOS 11.5 新手練兵——設置時間並更換密碼 11.6 自我提高 第12章 硬碟的分區和格式化 12.1 了解硬碟的分區和格式化 12.1.1 硬碟分區的相關知識 12.1.2 硬碟的格式化 12.2 使用Fdisk分區 12.2.1 創建主分區 12.2.2 創建擴展分區 12.2.3 創建邏輯分區 12.2.4 激活主分區 12.2.5 查看分區信息 12.3 格式化硬碟分區 12.4 用Disk Genius調整硬碟分區 12.5 新手練兵——隔離硬碟壞道 12.6 自我提高 第13章 安裝必要的軟體 13.1 安裝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 13.1.1 認識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 13.1.2 全新安裝Windows Vista 13.1.3 升級安裝Windows Vista 13.1.4 激活Windows Vista 13.2 安裝驅動程序 13.3 安裝應用程序 13.4 新手練兵——安裝攝像頭驅動和QQ 13.5 自我提高 第14章 防範與殺除病毒 14.1 認識病毒 14.1.1 電腦病毒的危害 14.1.2 電腦病毒的特點 14.1.3 電腦病毒的種類 14.2 黑客的攻擊方式 14.3 保障系統安全的方法 14.4 用殺毒軟體殺毒 14.4.1 設置實時監控功能 14.4.2 掃描和查殺病毒 14.4.3 升級殺毒軟體 14.5 用防火牆保護電腦 14.6 更新Windows Vista 14.7 新手練兵——對電腦進行安全維護 14.8 自我提高 第15章 Windows Vista應用技巧 15.1 系統備份 15.1.1 使用Ghost備份與還原系統 15.1.2 用Windows Vista的系統還原功能 15.2 磁碟清理 15.3 磁碟碎片整理 15.4 使用優化大師優化系統 15.4.1 自動優化 15.4.2 優化內存 15.4.3 系統磁碟醫生 15.5 新手練兵——優化及備份系統 15.6 自我提高 第16章 硬體的優化和維護 16.1 CPU的優化與維護 16.1.1 CPU的超頻 16.1.2 清潔CPU散熱器 16.2 主板的軟體監控 16.3 內存雙通道使用 16.4 硬碟跳線設置 16.5 顯卡超頻 16.6 顯示器的維護 16.7 光碟機的優化與維護 16.7.1 調高激光頭功率 16.7.2 刷新光碟機固件 16.7.3 光碟機的維護技巧 16.8 音箱的維護 16.9 電源的維護 16.10 鍵盤的維護 16.11 滑鼠的維護 16.12 列印機的維護 16.12.1 噴墨列印機的維護 16.12.2 激光列印機的維護

㈩ 電腦組裝與維修包括哪些

希望對你有幫助!!!
1.1 電腦的系統組成
1.1.1 電腦的硬體系統組成
1.1.2 電腦軟體系統
1.2 購機前的准備工作
1.2.1 明確需求
1.2.2 了解行情動態
1.2.3 權衡性能和價格
1.2.4 確定心目中的理想配單
1.3 典型配置方案
1.3.1 專業級圖形設計電腦
1.3.2 游戲玩家型電腦
1.3.3 商務辦公型電腦
1.3.4 校園學生型電腦
1.3.5 家庭多媒體娛樂型
1.4 上機練習與習題
1.4.1 選擇題
1.4.2 填空題
1.4.3 簡答題
第2章 CPU和散熱器
2.1 CPU的工作原理
2.2 CPU的外觀與構造
2.2.1 內核
2.2.2 基板
2.2.3 填充物
2.2.4 封裝
2.2.5 CPU的介面
2.3 CPU的性能指標
2.4 主流CPU簡介
2.4.1 Intel公司的CPU
2.4.2 AMD公司的CPU
2.5 CPU的選購
2.5.1 認清頻率與性能的關系
2.5.2 按需選購CPU
2.6 CPU散熱器的選購
2.6.1 CPU散熱器的技術參數
2.6.2 選購合適的散熱器
2.7 上機練習與習題
2.7.1 選擇題
2.7.2 填空題
2.7.3 簡答題
第3章 主板
3.1 認識主板
3.1.1 主板構成
3.1.2 晶元組的作用和分類
3.1.3 主板新技術
3.2 選購主板的原則
3.2.1 根據周邊硬體選擇合適的晶元組
3.2.2 適用的才是最好的
3.2.3 關於主板的質量和性能
3.2.4 品牌與服務
3.3 主板的選購
3.3.1 主板的布局與設計
3.3.2 主板的做工用料
3.4 整合主板的選購
3.5 上機練習與習題
3.5.1 選擇題
3.5.2 填空題
3.5.3 簡答題
第4章 內存
4.1 認識內存
4.1.1 內存的種類
4.1.2 內存的結構
4.1.3 計算內存帶寬
4.2 內存的選購
4.2.1 內存選購的原則
4.2.2 內存的性能指標
4.2.3 判斷優劣
4.3 上機練習與習題
4.3.1 選擇題
4.3.2 簡答題
第5章 顯卡與顯示器
5.1 認識顯卡
5.1.1 顯卡的工作原理
5.1.2 顯卡的硬體結構
5.2 顯卡的選購
5.2.1 顯卡的選購原則
5.2.2 選購注意事項
5.3 顯示器基礎知識
5.3.1 顯示器的分類
5.3.2 CRT顯示器的技術參數
5.3.3 LCD顯示器的工作原理和技術參數
5.4 顯示器的選購
5.4.1 LCD與CRT的對比
5.4.2 傳統CRT顯示器的選購
5.4.3 LCD顯示器的選購
5.5 上機練習與習題
5.5.1 選擇題
5.5.2 填空題
5.5.3 簡答題
第6章 外部存儲設備
6.1 硬碟
6.1.1 硬碟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6.1.2 硬碟的結構
6.1.3 硬碟的性能指標
6.1.4 硬碟的選購
6.2 移動硬碟
6.2.1 移動硬碟的特點
6.2.2 選購注意事項
6.3 軟碟機
6.4 光碟驅動器
6.4.1 光碟機的分類
6.4.2 光碟機的介面
6.4.3 光碟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6.4.4 光碟驅動器的性能與技術指標
6.4.5 光碟機的選購
6.4.6 CD-R/RW刻錄機的選購
6.4.7 DVD刻錄機的選購
6.4.8 康寶的選購
6.5 上機練習與習題
6.5.1 選擇題
6.5.2 填空題
6.5.3 簡答題
第7章 音效卡和音箱
7.1 聲
7.1.1 音效卡的工作原理
7.1.2 音效卡的分類
7.1.3 音效卡的結構
7.1.4 音效卡的技術指標
7.1.5 板載音效卡
7.1.6 CNR音效卡
7.1.7 音效卡的選購
7.2 音箱
7.2.1 音箱的分類
7.2.2 音箱的構成
7.2.3 音箱的技術參數
7.2.4 音箱的選購
7.3 上機練習與習題
7.3.1 選擇題
7.3.2 填空題
7.3.3 簡答題
第8章 機箱與電源
8.1 機箱
8.1.1 機箱的分類
8.1.2 機箱的結構
8.2 機箱的選購
8.2.1 劣質機箱的危害
8.2.2 購買機箱的注意事項
8.3 電源
8.3.1 電源的工作原理
8.3.2 電源的分類
8.3.3 選購注意事項
8.4 上機練習與習題
8.4.1 選擇題
8.4.2 填空題
8.4.3 簡答題
第9章 鍵盤和滑鼠
9.1 鍵盤基礎知識
9.1.1 鍵盤的工作原理
9.1.2 鍵盤的結構
9.1.3 鍵盤的分類
9.1.4 新型鍵盤
9.2 鍵盤的選購
9.3 滑鼠的選購
9.3.1 滑鼠的分類
9.3.2 選購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9.4 上機練習與習題
9.4.1 選擇題
9.4.2 填空題
9.4.3 簡答題
第10章 網路設備
10.1 網卡
10.1.1 網卡的分類
10.1.2 網卡的外部介面類型 .
10.1.3 網卡的選購
10.2 網線
10.2.1 網線的分類
10.2.2 雙絞線的選購
10.2.3 水晶頭的選購
10.3 集線器
10.3.1 集線器基礎
10.3.2 集線器的選購
10.4 交換機
10.4.1 交換機基本知識
10.4.2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別
10.4.3 交換機選購的注意事項
10.5 數據機
10.5.1 Modem的工作原理
10.5.2 Modem的分類
10.5.3 選購注意事項
10.6 ADSL Modem
10.6.1 ADSL工作原理及其特點
10.6.2 ADSL Modem的選購
10.7 無線網路設備
10.7.1 無線網路的特點
10.7.2 無線網路的設備選購
10.8 上機練習與習題
10.8.1 選擇題
10.8.2 填空題
10.8.3 簡答題
第11章 其他外部設備
11.1 掃描儀
11.1.1 掃描儀的工作原理
11.1.2 掃描儀的分類
11.1.3 掃描儀的介面
11.1.4 掃描儀的性能與技術參數
11.1.5 掃描儀的選購
11.2 列印機
11.2.1 列印機的分類
11.2.2 噴墨列印機的選購
11.2.3 激光列印機的選購
11.3 數碼相機
11.3.1 數碼相機的性能指標
11.3.2 數碼相機的選購
11.3.3 配件的選購
11.4 數字攝像頭的選購
11.5 上機練習與習題
11.5.1 選擇題
11.5.2 填空題
11.5.3 簡答題
第12章 組裝電腦
12.1 檢查配件的搭配
12.1.1 CPU與晶元組/主板的搭配
12.1.2 內存與主板配合
12.1.3 電源與主板配合
12.1.4 顯卡與主板配合
12.1.5 CPU風扇與CPU配合
12.2 跳線、DIP開關與插針
12.3 做好安裝前的准備工作
12.4 組裝最小系統
12.4.1 將CPU裝入主板
12.4.2 安裝CPU散熱器
12.4.3 安裝內存
12.4.4 安裝顯卡
12.4.5 設定跳線
12.4.6 連接電源
12.4.7 測試最小系統
12.5 完成組裝
12.5.1 固定主板
12.5.2 固定顯卡
12.5.3 安裝其他擴展卡
12.5.4 安裝驅動器
12.5.5 安裝電源
12.5.6 連接各類連線
12.6 加電自檢
12.7 上機練習與習題
12.7.1 填空題
12.7.2 簡答題
第13章 BIOS設置與硬碟分區
13.1 認識BIOS
13.2 BIOS設置
13.2.1 進入BIOS設置程序
13.2.2 BIOS設置
13.3 硬碟分區
13.3.1 分區格式
13.3.2 分區與格式化硬碟
13.3.3 格式化硬碟
13.4 上機練習與習題
13.4.1 選擇題
13.4.2 填空題
13.4.3 簡答題
第14章 安裝操作系統
14.1 製作與使用啟動盤
14.1.1 製作啟動盤
14.1.2 使用啟動盤
14.2 安裝Windows XP操作系統
14.2.1 安裝前的准備工作
14.2.2 安裝Windows XP
14.3 安裝驅動程序
14.3.1 安裝即插即用設備的驅動程序
14.3.2 安裝非即插即用設備的驅動程序
14.3.3 其他安裝方法
14.4 上機練習與習題
14.4.1 填空題
14.4.2 簡答題
第15章 正確使用與保養
15.1 電腦操作時應注意的問題
15.2 常用保養工具
15.3 CPU及其風扇的維護
15.4 硬碟的使用與維護
15.5 軟盤驅動器的保養
15.6 光碟驅動器的保養
15.7 CRT顯示器的保養
15.7.1 使用環境
15.7.2 正確使用顯示器
15.7.3 定期清潔
15.8 液晶顯示器的連接與保養
15.8.1 正確連接
15.8.2 保養
15.9 電源的保養
15.10 滑鼠的使用與保養
15.11 鍵盤的使用與保養
15.12 上機練習與習題
15.12.1 填空題
15.12.2 簡答題
第16章 電腦故障與檢修基礎
16.1 故障產生原因與分類
16.1.1 硬體故障
16.1.2 軟體故障
16.1.3 病毒故障
16.1.4 人為故障
16.1.5 假故障
16.2 硬體故障檢修的流程
16.3 硬體故障的定位方法
16.3.1 清潔法
16.3.2 直接觀察法
16.3.3 拔插法
16.3.4 替換法
16.3.5 比較法
16.3.6 敲打法
16.3.7 測量法
16.3.8 程序診斷法
16.3.9 升、降溫法
16.3.10 綜合法
16.4 故障檢修中應注意的安全措施
16.5 上機練習與習題
16.5.1 填空題
16.5.2 簡答題
第17章 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案
17.1 POST自檢與開機故障處理
17.1.1 POST檢測的過程
17.1.2 POST自檢代碼的含義
17.1.3 POST報警聲響的含義
17.1.4 自檢過程中的故障
17.1.5 判斷BIOS是否已經損壞
17.2 常見死機故障及處理
17.2.1 排除系統假死機現象
17.2.2 排除病毒和殺毒因素引起的死機現象
17.2.3 不同階段死機的處理方法
17.2.4 越來越頻繁的死機現象
17.2.5 排除軟體安裝及配置問題引起的死機
17.2.6 系統啟動過程中的死機現象
17.2.7 排除因使用、維護不當引起的死機
17.2.8 排除因系統配置不當引起的死機
17.2.9 排除因硬體安裝不當引起的死機
17.2.10 排除因硬體品質不良引起的死機
17.2.11 系統黑屏故障的排除
17.3 不能啟動故障
17.3.1 系統級開機口令保護
17.3.2 硬碟不能啟動,通過軟碟機、光碟機或網路伺服器仍能啟動
17.3.3 系統有效驅動器均不能啟動
17.4 主板BIOS升級與失敗處理
17.4.1 找到主板BIOS的刷新程序和BIOS文件
17.4.2 升級前的准備工作
17.4.3 開始刷新
17.4.4 升級須要注意的問題
17.4.5 升級失敗的處理
17.5 顯卡BIOS升級與故障恢復
17.6 配件故障及解決方法
17.6.1 主板故障
17.6.2 內存故障
17.6.3 顯卡故障
17.6.4 音效卡故障
17.6.5 顯示器故障
17.6.6 硬碟故障
17.6.7 光碟機故障
17.6.8 軟碟機故障
17.6.9 光機式滑鼠故障
17.6.10 光電滑鼠故障
17.6.11 鍵盤故障及其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

與組裝電腦業務包括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上用什麼汽車導航軟體 瀏覽:283
電腦上apk如何用 瀏覽:48
電腦計費管理在哪裡 瀏覽:174
家用電腦配置推薦2016 瀏覽:75
蘋果電腦裝上win7 瀏覽:663
佳能怎樣安裝列印機到電腦的步驟 瀏覽:121
蘋果6s無法安裝軟體 瀏覽:126
平板怎麼能設置成電腦 瀏覽:503
電腦半個屏幕黑屏 瀏覽:674
手機下載什麼安全軟體 瀏覽:864
電腦硬碟壞了很卡 瀏覽:332
自動連接電腦應該打開哪個軟體 瀏覽:732
電腦分享屏幕給電視 瀏覽:920
電腦qq怎麼設置皮膚 瀏覽:705
電腦屏幕怎麼移植到手機上 瀏覽:720
開車網站免費有疼痛 瀏覽:776
安卓手機一鍵root軟體 瀏覽:693
電腦老版本怎麼刪除軟體 瀏覽:971
電腦xp系統免費錄音軟體 瀏覽:345
電腦連接電信wifi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