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環境溫度低對電腦性能有沒有影響
一般計算機應工作在20-25℃環境下,現在的計算機雖然本身散熱性能很好,但過高的溫度仍然會使計算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散不出去,輕則縮短機器的使用壽命,重則燒毀計算機的晶元或其它配件,現在計算機硬體的發展非常的迅速,更新換代相當的快,計算機的散熱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溫度過低則會使計算機的各配件之間產生接觸不良的毛病,從而導致計算機不能正常工作,有條件的話,最好在安放計算機的房間安上空調,以保證計算機正常運行時所需的環境溫度。
『貳』 電腦配置低會影響CPU溫度嗎
因素很多,比如cpu風扇灰塵比較多,導致風扇運作不行,如果你是玩游戲的話,建議用一張獨立顯卡比較好,玩起來也是非常的hi,upu溫度如果高到90,就會自動關機,這是一個自我保護的程序!淡定淡定!
『叄』 溫度低會不會影響筆記本啟動速度
除非你家的溫度太低了,一般零下10°以內都不會對電腦開機造成問題,但是溫度高了就會出事了,你早上開機慢或許是你電腦的運行問題,可以嘗試用360開機優化給電腦洗個澡!,呵呵如果你對我的回答滿意請採納。謝謝
『肆』 溫度過低對電腦有影響嗎
會的
探討低溫對電腦的影響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超高速電腦必須在超低溫下才可正常運行,但個人電腦則不行。
一般來說,電子元件可以在低溫的環境下良好地運行,但溫度迅速下降時卻會使金屬部件產生不易處理的問題。
以磁碟驅動器為例,一般來講磁碟驅動器只能在5~55℃范圍的環境下工作,若低於這個溫度,由於金屬的鈍化,可能會造成數據讀寫的錯誤,而且軟磁碟片也會由於低溫而變得極為脆弱。
而且溫度過低還容易出現水汽的凝聚和結露的現象。為避免低溫所造成的困擾(尤其是北方城市),最好的辦法是在電腦開機之前,將電腦加溫至室溫並保持這個溫度。
電腦從冷的環境進入溫暖的環境以後,要過一個適應期才能開機,否則會產生結露現象,這些附著在電路板或元器件表面的小水珠,輕者腐蝕元器件和電路板,重者造成短路故障。據統計,溫度每超出正常溫度10℃,計算機的可靠性就下降25%。看來電腦也要防凍的說法,絕非戲言。
就元器件而言,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所和要求,分為軍用級、工業級和民用級三個等級。功能相同而等級不同的器件,價格相差數倍,它們主要差異就在抗惡劣環境的能力上。如果電腦的電路板上使用了低溫特性不太好的元件,就只有預熱一段時間,才能進入正常狀態。
一些計算機的電源風扇進入冬季後剛開機時呼呼作響,使用一段時間後噪音逐漸減弱。這是風扇軸承中的潤滑油冬季過於粘稠,導致阻力增大的緣故。環境溫度升高,故障便會自行消失。同樣的原因,硬碟在環境溫度很低時,由於軸承中潤滑劑凝固,碟片也會因阻力大而轉不起來,出現「找不到硬碟」的故障。
『伍』 氣溫低會不會影響電腦開機
大家都知道電腦怕熱,所以給CPU、電源上加了風扇。但你知道電腦也怕冷嗎?氣溫低,也會引發電腦故障。 大家都知道,冬天的氣溫很低,由於條件所限,我們不可能給計算機提供一個「恆溫」的工作環境,電腦在低溫環境下就出現了一些莫明其妙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剛開機時「嗡嗡」的響聲,一般是由於電源、CPU風扇軸承潤滑油凝固造成的,幾分鍾後軸承磨擦受熱潤滑油恢復常態,響聲即可消失。除此之外,計算機在低溫環境下還會引發其他一些故障。 一、主板不工作 單位年初新裝配了一個計算機機房,主要配置為i810T主板、賽揚3 1GHz wwCPU,幾個月來工作都很正常。自從進入冬季,計算機陸續出現故障,每天早晨開啟計算機時,總有幾台屏幕無顯示。打開機箱觀察,發現電源、CPU風扇轉速正常,電源指示燈也正常,而硬碟指示燈卻不亮。只留下主板、內存、CPU,插上Debug故障診斷卡測試,LED顯示為00,說明主板根本沒有運行起來,把內存、電源、CPU換到正常啟動的計算機上測試都沒有問題。更為奇怪的是,如果不關閉電源,大約15分鍾以後,故障機又能恢復正常,此時切斷電源再開機,也能順利啟動,進入Windows 98系統後,一切正常。後來,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從最初的幾台計算機到十幾台。把主板拿到電腦城中去更換,在櫃台處每塊主板都能順利啟動,只得拿回來繼續使用。 單位機房位於頂樓,樓頂沒有經過保溫處理,雖然安裝有空調,一般只在上機時間才開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注意到,只要先開啟空調15分鍾以後再開啟計算機,所有故障機都能順利啟動,這才想到可能是由於機房中溫度低造成的。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斷,把故障機搬到有集中供暖的宿舍中使用,再也沒有出現故障現象。為進一步查找主板故障部位,找來一個吹風機,用加熱擋給主板加熱,當加熱到BIOS晶元附近時,主板順利啟動。由於自己的水平有限,無法進一步確定故障元件。估計是某個電阻或電容由於環境溫度太低,電氣參數值發生了變化,無法達到主板啟動所需供電要求。 通過查找資料知道,計算機對環境溫度有嚴格的要求,分為a、b、c級,要求最低的c級為10~35℃,而早晨機房中的溫度只有5℃左右,難怪電腦運行不起來。從此以後,先開空調30分鍾以後再開啟計算機電源,故障再沒出現過。 二、計算機找不到硬碟 朋友於今年夏天對自己的電腦進行了升級,主板為升技IS7(BIOS版本為1.4),由於資金有限沒有購買新的硬碟,使用的是從品牌機拆下來的希捷U5 20GB硬碟,一直都很正常。進入冬季以來,朋友反映剛開機時,偶爾找不到硬碟,重新啟動一次就能找到了,最近情況越來越糟,大概要重新啟動好幾次才能找到。趕到朋友家中,開機檢查,在內存自檢過後,檢測IDE設備時,只能找到三星52×光碟機,而無法找到硬碟,初步判斷數據線或硬碟出現問題。拆開機箱,把光碟機和硬碟的80芯數據線互換,再次開機,系統還是只能檢測到光碟機而檢測不到硬碟,看來硬碟數據線沒有問題,把自己帶來的希捷7200.7 80GB硬碟接到朋友的計算機上,順利識別出新硬碟,看來是朋友的硬碟壞了。此後的幾天,把20GB硬碟用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卻一直都很正常,並沒有出現主板找不到硬碟的情況,而把硬碟接回朋友的計算機問題依舊。 在朋友家多次開機實驗,把耳朵貼近硬碟同時觀察顯示器,感覺總是在主板偵測完IDE設備以後硬碟才出現高速轉動的聲音,推測可能是由於硬碟還沒有進入正常工作狀態,主板已完成IDE設備的檢測。對比朋友與筆者計算機的工作環境發現,朋友家住在一幢高層建築後面的平房中,冬天只是用電暖器供暖,房間的溫度很低,而自己家是在集中供暖的小區,室溫很高。從硬碟的結構分析,電機帶動硬碟碟片高速旋轉,通過磁頭臂的擺動讀取碟片數據信息,轉動部分的潤滑劑在低溫環境下很可能處於半凝固狀態,從硬碟加電開始運轉到完全進入正常狀態的時間比環境溫度較高時慢得多,而現在的主板都支持快速自檢功能,在硬碟還沒有進入正常狀態的情況下已經完成了IDE的檢測,當然無法找到硬碟。 開機進入BIOS對照主板說明書查看有關快速自檢功能的選項,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中有一項「Delay IDE Initial」,就是延緩IDE設備初試化的等待時間,可設置范圍為0-15,單位為秒,默認情況下為0。把數值設為15秒,保存退出重新啟動計算機,主板在檢測IDE設備之前並沒有等待15秒鍾,還是沒有找到硬碟。是不是主板BIOS有Bug呢!換上我的80GB硬碟,以最快的速度安裝好系統,驅「貓」到「驅動之家」,在 http://www.mydrivers.com/dir74/d29987.htm頁面中找到了升技IS7的最新1.5版BIOS,下載刷新,換回20GB硬碟,再次把「Delay IDE Initial」 數值設為15秒,重新啟動,檢測完內存系統停頓,15秒後才開始檢測IDE設備,順利識別出U5 20GB硬碟。 三、液晶顯示器無顯示 由於工作需要,單位給配備了一台奇麗CMV-1515液晶顯示器,幾個月來工作都很正常。進入冬季,液晶顯示器卻出現了問題。在開機時,屏幕上出現類似雜波干擾的光柵閃爍,同時還能聽到像繼電器「喀噠喀噠」的吸合聲。此時主機的硬碟燈還在閃爍,一會兒從音箱中發出進入桌面的聲音,看來系統還在運行。換用旁邊的一台普通CRT顯示器,圖像顯示正常,再把液晶顯示器換到旁邊的主機上,故障依舊,看來是液晶顯示器的問題了。 打車到電腦城更換,在經銷商那裡液晶顯示器卻顯示正常。經過咨詢得知,液晶顯示器需要適宜的工作環境,在說明書中也標明正常工作的環境溫度為5℃~35℃,濕度20%~80%。而單位辦公室里早晨的最低溫度也就在5℃左右。回單位實驗,打開空調當環境溫度達到20℃時,再打開液晶顯示器,屏幕顯示正常,看來當初液晶顯示器無顯示就是溫度太低的原因。 一般我們只注意在夏天給電腦降溫,防止高溫引起的硬體故障,沒想到冬天電腦也需要保暖,否則低溫也會使我們的電腦罷工,給電腦創造一個「冬暖夏涼」的環境吧,讓電腦舒舒服服地為我們工作.
『陸』 溫度太低對電腦運行速度是否有影響
不會的,低溫對於電腦配件沒有影響,低溫主要會影響電腦電池供電,如果是插電供電則沒有關系,電子產品跟線路只要通電就會正常工作,冬季電腦運行慢可能跟電腦系統有關,找一個殺毒軟體清理一下機器再試
『柒』 溫度低是不是會影響筆記本電腦使用
會的,溫度過低可能損壞筆記本電腦的電池。
在使用筆記本電腦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外界溫度的變化。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低溫對筆記本電池的損傷很大。由於鋰離子電池的容量會隨著溫度的下降而減少,在零度時電池容量會減少20%,零下十度左右時電池容量甚至可能會減少一半。這樣使用電池一兩次可能不會對其壽命有太大影響,但如果長期在低溫環境下使用筆記本電腦,就可能對電腦的電池造成永久性傷害。
(7)溫度低對電腦配置的影響擴展閱讀:
使用筆記本電腦時的這幾個操作可以節省筆記本的電量:
1、在保證眼睛舒適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屏幕的亮度。
2、適當降低電腦音量,或者關閉揚聲器、使用耳機收聽。
3、停止一切不必要軟體、硬體的運行。
4、盡量減少游戲、視頻的使用頻率,因為圖形和聲音密集型程序會更快地耗盡電池。
5、若在一定時間內不使用電腦,應將其切換為待機狀態。
『捌』 溫度對電腦有沒有影響
如果你的電腦配置得比較好的話,在一般的情況下,僅從溫度上來說,低的可以從零度左右(有一些說明書上標明可以在-20度);高的可以在零上40度左右(有一些說明書上標明可以在42度)。當然如果溫度過低時開機應該讓機器加上電預熱一會兒,或者開機後再預熱一會兒都對計算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當室內溫度過高時,計算機出現了突然自行啟動或者是死機的現象,要查找計算機內是否有過熱的硬體,或是機內有風扇散熱的硬體上灰塵太多,要進行清理或更換大一些的機內風扇。
計算機的使用雖然溫度是一些直接的影響,但使用環境中的電磁場、濕度、腐蝕氣體等對其影響是更大的,溫度反而不是致命的問題,無論溫度過高或過低,計算機內的保護電路都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對其它的防護就不是很有效了。
『玖』 溫度太低對電腦的影響
溫度低對電腦影響不大!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就好了
乾脆一起告訴你有關電腦的保養!!!
1.電腦應放置於整潔的房間內。灰塵幾乎會對電腦的所有配件造成不良影響,從而縮短其使用壽命或影響其性能。
2.電腦應擺放在寬敞的空間內,周圍要保留散熱空間,不要與其它雜物混放。
3.電腦周圍嚴禁磁場。磁場會對顯示器、磁碟等造成嚴重影響。音箱盡量不要置於顯示器附近,不要將磁碟放置於音箱之上。
4.不要在電腦桌上放置茶杯,更不能將其置於主機、顯示器、鍵盤之上,一旦水灑,後果嚴重。
5.電腦工作時不要搬動主機箱或使其受到沖擊震動,對於硬碟來講這是非常危險的動作。
6.硬碟讀盤時不可以突然關機或斷電。如果電壓不穩或經常停電,您可以購買UPS來應對。
7.環境乾燥的情況下,應謹防靜對電腦配件的影響。此時您若需直接接觸電路板,請首先對自身放電(例如用手摸摸水管等)或採取其它絕緣措施(如:戴上接地手套)。
8.不要對各種配件或介面在開機的狀態下插拔(支持熱插拔的設備除外),否則,可能會造成燒毀相關晶元或電路板的嚴重後果。
9.應定期對電源、光碟機、軟碟機、機箱內部、顯示器、鍵盤、滑鼠等進行除塵。如果不便自行處理的話,可請專業人士來完成。但您應該知道顯示器內有高壓電路,不可魯莽行事。
10.不要用酒精或洗衣粉等擦拭顯示器屏幕,如果有需要您可以用清水,但清水一定要吸附於紙巾或抹布之上,不可以讓清水流進任何配件之內。
11.不要頻繁地開關機,且開關機每次應間隔片刻時間。
12.機箱內不可以混入螺絲釘等導電體,否則極容易造成機箱內的板卡短路,產生嚴重後果。
13.應妥善保管電腦各種板卡及外設的驅動光碟及說明書,尤其是主板說明書。
14.不要連續長時間地使用光碟機,如聽歌、看影碟等。您可以將歌碟、影碟等拷到硬碟上來欣賞。
15.電腦在長時間沒有使用的情況下,建議您定期開機運行一下,以便驅除其內的潮氣。
如何保養和維護好一台電腦,最大限度地延長使用壽命,是我們廣大電腦愛好者非常關心的話題。
一、環境
環境對電腦壽命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電腦理想的工作溫度應在10℃~35℃,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計算機配件的壽命,條件許可時,計算機機房一定要安裝空調,相對濕度應為30%~80%,太高會影響CPU、顯卡等配件的性能發揮,甚至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如:在南方天氣較為潮濕,最好每天使用電腦或使電腦通電一段時間。有人認為使用電腦的次數少或使用的時間短,就能延長電腦壽命,這是片面、模糊的觀點;相反,電腦長時間不用,由於潮濕或灰塵、汗漬等原因,會引起電腦配件的損壞。當然,如果天氣潮濕到一定程度,如:顯示器或機箱表面有水汽,此時絕對不能給機器通電,以免引起短路等不必要的損失。濕度太低易產生靜電,同樣對配件的使用不利。另外,空氣中灰塵含量對電腦影響也較大。灰塵太大,天長日久就會腐蝕各配件、晶元的電路板;含量過小,則會產生靜電反應。所以,計算機室最好有抽濕機和吸塵器。
電腦對電源也有要求。交流電正常的范圍應在220V±10%,頻率范圍是50Hz±5%,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統。條件允許時,使用UPS來保護電腦,使得電腦在市電中斷時能繼續運行一段時間。
二、使用習慣
良好的個人使用習慣對電腦的影響也很大。請正確執行開、關機順序。開機的順序是:先外設(如:列印機、掃描儀、UPS電源、MODEM等),顯示器電源不與主機電源相連的,還要先打開顯示器電源,然後再開主機;關機順序則相反:先關主機,再關外設。其原因在於盡量地減少對主機的損害,因為在主機通電時,關閉外設的瞬間,會對主機產生較強的沖擊電流。關機後一段時間內,不能頻繁地開、關機,因為這樣對各配件的沖擊很大,尤其是對硬碟的損傷更嚴重。一般關機後距下一次開機時間至少應為10秒鍾。特別要注意當電腦工作時,應避免進行關機操作。如:計算機正在讀寫數據時突然關機,很可能會損壞驅動器(硬碟、軟碟機等);更不能在機器正常工作時搬動機器。關機時,應注意先退出Windows 95/98操作系統,關閉所有程序,再按正常關機順序退出,否則有可能損壞應用程序。當然,即使機器未工作時,也應盡量避免搬動計算機,因過大的震動會對硬碟、主板之類配件造成損壞。
三、硬體故障
一般情況下,一台剛安裝完畢的計算機出現故障的可能性較大,機器運行一段時間後,其故障率相對降低。對於硬體故障,我們只要了解各種配件的特性及常見故障排除的方法,就能逐一排除各個故障。
1.接觸不良的故障 接觸不良一般反映在各種板、卡、內存、CPU等與主板的接觸不良,或電源線、數據線、音頻線等的連接不良。其中各種介面卡、內存與主板接觸不良的現象較為常見,通常只要更換相應的插槽位置或用橡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
2.未正確設置參數 CMOS參數的設置主要有硬碟、軟碟機、內存的類型,以及口令、機器啟動順序、病毒警告開關等等。由於參數未設置或設置不當,系統均會提示出錯的警告。
3.硬體本身故障 硬體出現故障,除與其自身的質量有關外,也可能是因負荷太重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如電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頻使用等,均可能引起計算機的故障。
四、軟體故障
軟體故障通常是由硬體驅動程序安裝不當引起的。
1.未安裝驅動程序或驅動程序間產生沖突 則會在Windows 95/98操作系統下的資源管理器中發現一些標記,其中「?」表示未知設備,通常是設備沒有正確安裝;「!」表示設備間有沖突,「×」表示所安裝的設備驅動程序不正確。
2.病毒防治 病毒對電腦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輕則影響機器速度,重則破壞文件或造成死機。為方便隨時對電腦進行保養和維護,必須准備一些必要的工具,如干凈的DOS啟動盤或Windows 98啟動盤,以及KV300殺病毒、Norton工具軟體等,以應付系統感染病毒或硬碟不能啟動時使用。此外還應准備各配件的驅動程序,如光碟機、音效卡、顯示卡、MODEM等。
『拾』 溫度對電腦的影響
一是:電壓不穩對電腦(不管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都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經常出現電壓不穩的現象會導致電腦的硬體發生損壞,直接影響是對電腦的硬碟,其次是電源部分(包括主板上的電源部分),電壓過高特別是瞬間高壓的情況下,不只是燒掉一個電源的問題,有可能會損壞至CPU和內存條,甚至硬碟,電壓過低或電壓不穩會導致電腦重啟,重啟時電腦硬體最容易損壞的是硬碟,一個硬碟經常在非正常關機的情況下使用,壽命會相當短,硬碟的這種損壞屬於物理損壞,重要數據挽回是相當難的.所以得務必注意.
大家建議使用UPS,UPS其實是叫不間斷電源,但是大家在購買時務必要對想購買的產品進行檢測,市面上絕大多數的UPS輸出電壓都較高,有超過230V的跡象(80%產品有以上情況,包括山特牌).電腦使用的電壓過高時間過常對電腦硬體也有影響,這點大家也得注意. 二是:溫度對電腦的影響A、高溫對電腦的影響
溫度過高會使元器件和集成電路產生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從而加快半導體材料的老化,並在內部引起暫時的或永久的微觀變化。實際上,當環境溫度超過26℃時,內存中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開始出現,邏輯運算的結果,算術運算的結果,甚至磁碟上的數據都可能出現錯誤。一般情況下,室溫控制在下列范圍比較合適:
開機時18~24℃ 停機時0~40℃
電腦晶元和許多部件對溫度非常敏感,環境溫度太熱,且無通風冷卻條件,可使元器件內部溫度太高而發生老化。高溫還會導致軟磁碟的物理變化,致使軟磁碟損壞而損壞磁頭。部件的溫度過高是產生故障及造成衰老的主要原因。通常熱量的產生並不是來自整個部件,而是部件里某些特定的區域,例如CPU、電源電路等。可讀寫存貯器(RAM)晶元是最容易因高溫而造成故障的元件。熱會使元件產生軟性錯誤(Soft Error)而使數據漏失或錯誤,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熱破壞(ThremalWipeout)效應(或稱熱效應)如:溫度過高後經常出現讀寫錯誤。除此之外,熱量也會造成磁碟損壞,磁碟和唱片一樣,如果放置在高溫的地方或讓陽光直接照射,一定會彎曲變形;一旦彎曲變形,貯存在磁碟里的數據便再也無法順利讀出。如果用兩塊玻璃把磁碟夾住,放在陽光下照射,這樣也許可以使磁碟恢復原狀,但是用這種方法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B、低溫對電腦的影響
探討低溫對電腦的影響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超高速電腦必須在超低溫下才可正常運行,但個人電腦則不行。一般來說,電子元件可以在低溫的環境下良好地運行,但溫度迅速下降時卻會使金屬部件產生不易處理的問題。以磁碟驅動器為例,一般來講磁碟驅動器只能在5~55℃范圍的環境下工作,若低於這個溫度,由於金屬的鈍化,可能會造成數據讀寫的錯誤,而且軟磁碟片也會由於低溫而變得極為脆弱。而且溫度過低還容易出現水汽的凝聚和結露的現象。為避免低溫所造成的困擾(尤其是北方城市),最好的辦法是在電腦開機之前,將電腦加溫至室溫並保持這個溫度。電腦從冷的環境進入溫暖的環境以後,要過一個適應期才能開機,否則會產生結露現象,這些附著在電路板或元器件表面的小水珠,輕者腐蝕元器件和電路板,重者造成短路故障。據統計,溫度每超出正常溫度10℃,計算機的可靠性就下降25%。看來電腦也要防凍的說法,絕非戲言。
就元器件而言,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所和要求,分為軍用級、工業級和民用級三個等級。功能相同而等級不同的器件,價格相差數倍,它們主要差異就在抗惡劣環境的能力上。如果電腦的電路板上使用了低溫特性不太好的元件,就只有預熱一段時間,才能進入正常狀態。
一些計算機的電源風扇進入冬季後剛開機時呼呼作響,使用一段時間後噪音逐漸減弱。這是風扇軸承中的潤滑油冬季過於粘稠,導致阻力增大的緣故。環境溫度升高,故障便會自行消失。同樣的原因,硬碟在環境溫度很低時,由於軸承中潤滑劑凝固,碟片也會因阻力大而轉不起來,出現「找不到硬碟」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