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器配置一樣怎樣進行硬碟對拷第一次想這樣做系統請將步驟盡量詳細化
硬碟對拷操作方法很簡單,其操作方法如下:
1.把電腦1的機箱打開,取下硬碟,然後打開電腦2的機箱,把電腦1的硬碟接到電腦2上,使電腦2變成雙硬碟。
2.打開電腦2電源,進入CMOS設定主選單,用游標鍵選擇IDE硬碟自動偵測功能
(IDE HDD Auto Detection)按回車,然後一路按「Y」使其偵測到兩個硬碟,回到CMOS設定主選單後執行「SAVE &&
EXITSETUP」退出CMOS,進入操作系統。
3.打開「我的電腦」,你將發現電腦2上多了幾個盤符,即:如果原來電腦1有C、D、E盤,電腦2有C、D、E、F盤,此時電腦2則有C、D、E、F、G、H、I盤。但要注意,此時的D盤已不是電腦2的D盤,而是電腦1的C盤,E、F、G盤則對應原電腦2的D、E、F盤,H、I盤對應電腦1的D、E盤,知道這么一回事後,你就可以進行磁碟間數據的拷貝了。 4.數據拷貝完畢後,從電腦2上取下電腦1的硬碟接到電腦1上,裝好機箱,對電腦2則進行步驟2的操作,使電腦2又恢復到單硬碟狀態,這樣一切都OK了。 硬碟對拷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使用Ghost的對拷功能前,有許多的原理及概念要先理清,才不至於在操作過程中,仍舊是一團疑雲,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首先要知道的是,一塊全新的硬碟要先經過硬碟分區及格式化之後,才能存放文件或數據,這就好比是一塊未經開發的土地,得先做土地規劃,並區分用途(分區規劃),再完成道路水電公共設施的建設,然後才能確定各街道地址,門牌兩塊以上的硬碟.
2. 來源硬碟至少要有一個(含)以上的分區.
3. 對拷的時候, Ghost會自動為目的硬碟建立分號碼(格式化),最後才可以遷入居住.
但是現在的硬碟容量越做越大,系統也日趨復雜,因此Ghost定出了一套」游戲規則」,也時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1. 要使用」硬碟對拷」的功能,至少要安裝兩塊或者區並格式化,所以即使目的硬碟事先未建立分區與格式化,
Ghost也能對它寫入數據,而且來源硬碟如果有多個分區,
Ghost一樣可以全部拷貝到目的硬碟.但是目的硬碟要是有數據的話,將被完全覆蓋.
4. 來源硬碟的」總數據量」不能超過目的硬碟的」總容量」.千萬記住,一旦目的硬碟的容量裝不下來源硬碟的所有數據,就無法拷貝!
5. Ghost預設會將目的硬碟」所有」的空間用來建立分區,即使來源硬碟保留了部分空間未建立分區,
Ghost在拷貝時,預設是不會在目的硬碟保留同樣大小的空間不用的,而會自動調整分區的大小,把目的硬碟所有的容量都拿來使用(但是仍受到文件系統的限制----例如來源硬碟的分區若分為FAT16格式,則目的硬碟最大的分區只能到2GB). 假設A硬碟容量為6GB,只有一個4GB的分區,數據量有2GB,而B硬碟容量為5GB,如果硬碟對拷將A硬碟的數據拷到B硬碟,結果B硬碟產生一個5GB的分區,裡面儲存2GB的數據. 6. 來源硬碟與目的硬碟可以是不同容量.
Ghost會自動調整硬碟分區大小,但只限於FAT16,FAT32.NTFS三種格式,對於其他,如OS/2的HPFS,LINUX的EXT/2或是多重開機系統等格式,就無法使用此項功能. 又假設我們有一塊C硬碟,容量為5GB,並且有兩個分別為1.5GB和2GB的分區(FAT32格式),都已經裝滿數據了.用一塊10GB的D硬碟來拷貝,結果D硬碟產生4.3GB和5.7GB的分區,裡面分別儲存1.5GB和2GB的數據. 但是要注意分區的容量不能低於數據量,萬一正好遇到這種情況,那是不是就不能拷貝了呢?不是的,
Ghost會自動調整分區容量,但有個限制:一旦各分區的總數量大過目的硬碟的總容量,
Ghost就無能為力了.另外,假如您不滿意Ghost的配置,或是另有規劃的話,也可以自行設置分區的容量. 一分鍾學會硬碟對拷
當你需要把一台電腦硬碟上的數十兆數據或者更龐大的程序、圖庫等拷貝到另一台電腦硬碟中,你該怎麼辦?是不是用最原始的辦法——把數據壓縮後再通過1.44M的軟盤復制?如果面對幾百M的數據,你還是用此種方法,那麼你便成了「愚公移山」,需要大量的時間或者根本不可能實現。然而,硬碟對拷卻能使你短時間內完成「移山」工作。 硬碟對 拷操作方法很簡單,其操作方法如下:
1.把電腦1的機箱打開,取下硬碟,然後打開電腦2的機箱,把電腦1的硬碟接到電腦2上,使電腦2變成雙硬碟。
2.打開電腦2電源,進入CMOS設定主選單,用游標鍵選擇IDE硬碟自動偵測功能(IDE HDD Auto
Detection)按回車,然後一路按「Y」使其偵測到兩個硬碟,回到CMOS設定主選單後執行「SAVE && EXITSETUP」退出CMOS,進入操作系統。
3.打開「我的電腦」,你將發現電腦2上多了幾個盤符,即:如果原來電腦1有C、D、E盤,電腦2有C、D、E、F盤,此時電腦2則有C、D、E、F、G、H、I盤。但要注意,此時的D盤已不是電腦2的D盤,而是電腦1的C盤,E、F、G盤則對應原電腦2的D、E、F盤,H、I盤對應電腦1的D、E盤,知道這么一回事後,你就可以進行磁碟間數據的拷貝了
❷ 如何把舊硬碟里的文件拷貝到新配置的電腦里
一般的光碟的話你只要全選裡面的內容,復制下來粘貼到電腦硬碟就ok了
但有些光碟是被防寫的,有些內容看不到,就需要用dos命令來進行復制粘貼了
開始菜單——運行——cmd——進到光碟所在的盤的根目錄,如h盤,就是cd
h:
先dir
/a一下看一下,應該是看不到隱藏內容的,然後
cd
mpegav
進入到這個文件夾的目錄下面,你會看到兩個文件avseq01.dat
avseq02.dat,你把這兩個文件復制過去就ok了,命令是
g:\mpegav
*.*
d:\123
,這個命令中,d:\123是你電腦硬碟上要存放這些東西的路徑,這里就是指d盤的123這個文件夾
你先這樣做著看看,有什麼問題的話再問我
❸ 整個更換電腦,怎樣將數據全部轉移,包括操作系統數據
會比較復雜,還是建議直接轉移數據。
============
1、硬碟克隆與備份(在筆記本中)
硬碟的克隆就是對整個硬碟的備份和還原。選擇菜單Local→Disk→To Disk,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源硬碟(第一個硬碟),然後選擇要復制到的目標硬碟(第二個硬碟)。注意,可以設置目標硬碟各個分區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動對目標硬碟按設定的分區數值進行分區和格式化。選擇 Yes 開始執行。
Ghost 能將目標硬碟復製得與源硬碟幾乎完全一樣,並實現分區、格式化、復制系統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標硬碟不能太小,必須能將源硬碟的數據內容裝下。
Ghost 還提供了一項硬碟備份功能,就是將整個硬碟的數據備份成一個文件保存在硬碟上(菜單 Local→Disk→To Image),然後就可以隨時還原到其他硬碟或源硬碟上,這對安裝多個系統很方便。使用方法與分區備份相似。
2、備份還原(在台式機中)
如果硬碟中備份的分區數據受到損壞,用一般數據修復方法不能修復,以及系統被破壞後不能啟動,都可以用備份的數據進行完全的復原而無須重新安裝程序或系統。當然,也可以將備份還原到另一個硬碟上。
要恢復備份的分區,就在界面中選擇菜單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彈出窗口中選擇還原的備份文件,再選擇還原的硬碟和分區,點擊 Yes 按鈕即可
3、重新更新驅動(在台式機中)
進入安全模式下,所有驅動都需要卸載。然後下載台式機的驅動,重新安裝。
❹ 如何將舊電腦中的全部文件復制到新電腦中,包括操作系統
將舊電腦中的系統和全部文件復制到新電腦中,能夠實現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耗費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因為備份/還原、拷貝文件的過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所以要有針對性。新舊兩台電腦硬體配置相同這種情況可以直接對換一下硬碟,或者通過直接將舊電腦的硬碟數據Ghost備份,然後在新電腦上進行Ghost恢復。
如果通過移動硬碟拷貝其他系統盤符的文件時,碰到無法拷貝的情況,可以進入PE系統拷貝。總結將舊電腦的系統和全部文件復制到新電腦中,實際是一件特別繁瑣的事,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電腦小白建議請非常懂電腦的專業人士進行操作,畢竟數據無價。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認同我的看法,請點個贊再走,感謝!喜歡我的,請關注我,再次感謝!
❺ 數據備份用的電腦配置
我有一台家用的伺服器,用千兆交換機連接,單網卡。24小時BT下載,3台主機直接連到伺服器上看高清,裝游戲等。完全不會有問題。而我的配置是
ATOM D525+2G內存+40G系統盤+1.5T從盤x2。你覺得夠滿足你們公司需要了不?
❻ 兩台不同配置的電腦,如何把一台電腦上的所有數據轉移到另一台電腦上
思就是計算機在啟動的時候首先讀光碟機,這樣的話如果光碟機中有具有光啟功能的光碟就可以趕在硬碟啟動之前讀取出來(比如從光碟安裝系統的時候)。
設置方法:
1.啟動計算機,並按住DEL鍵不放,直到出現BIOS設置窗口(通常為藍色背景,黃色英文字)。
2.選擇並進入第二項,「BIOSSETUP」(BIOS設置)。在裡面找到包含BOOT文字的項或組,並找到依次排列的「FIRST」「SECEND」「THIRD」三項,分別代表「第一項啟動」「第二項啟動」和「第三項啟動」。這里我們按順序依次設置為「光碟機」「軟碟機」「硬碟」即可。(如在這一頁沒有見到這三項E文,通常BOOT右邊的選項菜單為「SETUP」,這時按回車進入即可看到了)應該選擇「FIRST」敲回車鍵,在出來的子菜單選擇CD-ROM。再按回車鍵
3.選擇好啟動方式後,按F10鍵,出現E文對話框,按「Y」鍵(可省略),並回車,計算機自動重啟,證明更改的設置生效了。
第二步,從光碟安裝XP系統
在重啟之前放入XP安裝光碟,在看到屏幕底部出現CD字樣的時候,按回車鍵。才能實現光啟,否則計算機開始讀取硬碟,也就是跳過光啟從硬碟啟動了。
XP系統盤光啟之後便是藍色背景的安裝界面,這時系統會自動分析計算機信息,不需要任何操作,直到顯示器屏幕變黑一下,隨後出現藍色背景的中文界面。
這時首先出現的是XP系統的協議,按F8鍵(代表同意此協議),之後可以見到硬碟所有分區的信息列表,並且有中文的操作說明。選擇C盤,按D鍵刪除分區(之前記得先將C盤的有用文件做好備份),C盤的位置變成「未分區」,再在原C盤位置(即「未分區」位置)按C鍵創建分區,分區大小不需要調整。之後原C盤位置變成了「新的未使用」字樣,按回車鍵繼續。接下來有可能出現格式化分區選項頁面,推薦選擇「用FAT32格式化分區(快)」。按回車鍵繼續。
系統開始格式化C盤,速度很快。格式化之後是分析硬碟和以前的WINDOWS操作系統,速度同樣很快,隨後是復制文件,大約需要8到13分鍾不等(根據機器的配置決定)。
復制文件完成(100%)後,系統會自動重新啟動,這時當再次見到CD-ROM.....的時候,不需要按任何鍵,讓系統從硬碟啟動,因為安裝文件的一部分已經復制到硬碟里了(註:此時光碟不可以取出)。
出現藍色背景的彩色XP安裝界面,左側有安裝進度條和剩餘時間顯示,起始值為39分鍾,也是根據機器的配置決定,通常P4,2.4的機器的安裝時間大約是15到20分鍾。
此時直到安裝結束,計算機自動重啟之前,除了輸入序列號和計算機信息(隨意填寫),以及敲2到3次回車之外,不需要做任何其它操作。系統會自動完成安裝。
第三步,驅動的安裝
1.重啟之後,將光碟取出,讓計算機從硬碟啟動,進入XP的設置窗口。
2.依次按「下一步」,「跳過」,選擇「不注冊」,「完成」。
3.進入XP系統桌面。
4.在桌面上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屬性」,選擇「顯示」選項卡,點擊「自定義桌面」項,勾
選「我的電腦」,選擇「確定」退出。
5.返回桌面,右鍵單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選擇「硬體」選項卡,選擇「設備管理器」,裡面是計算機所有硬體的管理窗口,此中所有前面出現黃色問號+嘆號的選項代表未安裝驅動程序的硬體,雙擊打開其屬性,選擇「重新安裝驅動程序」,放入相應當驅動光碟,選擇「自動安裝」,系統會自動識別對應當驅動程序並安裝完成。(AUDIO為音效卡,VGA為顯卡,SM為主板,需要首先安裝主板驅動,如沒有SM項則代表不用安裝)。安裝好所有驅動之後重新啟動計算機。至此驅動程序安裝完成
❼ 如何把電腦硬碟的數據完整拷到另一個電腦硬碟,並且插上新硬碟後,裝在硬碟裡面的軟體仍可以繼續使用
你這樣的情況,是不能直接復制粘貼的,這樣簡單的操作是沒有用的。
這樣的情況,你可以在新的硬碟當中做一個備份。你可以用一鍵ghost,用它在電腦上備一個備份到新的硬碟當中。
之後如果舊硬碟不用取舊硬碟,之後恢復一下系統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兩台電腦的配置需要一樣,不然的話,電腦由於驅動的不同,會無法啟動電腦的。
❽ 怎樣拷貝電腦系統
親,系統是無法拷貝的,只有重新安裝系統。
新配電腦裝系統怎麼裝?很多人會選擇買硬體自己配電腦,新配的電腦一般沒有系統,需要自己給新配的電腦裝系統。那麼自己配的新電腦怎麼裝系統呢?由於新配電腦沒有系統,需要用u盤或光碟來安裝,其中U盤安裝比較普遍,這邊就以U盤安裝win7破解版為例,教大家新配的電腦安裝系統方法。
安裝須知:
1、新配電腦沒有系統,需要藉助另一台可用電腦製作U盤啟動盤
2、一般運行內存2G及以下裝32位(x86)系統,內存4G及以上,裝64位(x64)系統
一、准備工作
1、可用電腦一台,U盤一個
2、系統鏡像下載:win7 64位旗艦版
3、4G及以上U盤:大白菜u盤製作教程
二、啟動設置:怎麼設置開機從U盤啟動
新配的電腦怎麼裝系統的教程就是這樣了,由於電腦沒有系統不能啟動,需要通過U盤啟動盤引導安裝,有需要的用戶可以學習下這個教程。
❾ 復制文件時的速度跟電腦的什麼配置有關
主要是硬碟的讀寫速度,硬碟就是存儲的部件。此外還和你CPU性能有關。如果你是復制進手機、MP4
U盤什麼的
那還和你的那些設備有關系,對了,如果是復制進mp4Z之類的,還和你插的USB借口有關,電腦主機後面的USB傳輸更快。如果滿意請採納
謝謝
❿ 如何將一台電腦上的數據傳到另一台電腦上
好像也行!其實最好的有三點方法:
1、用大容量的移動硬碟。(至少得20G向上,不然來來回回太煩了,有點麻煩)
2、用一根雙絞線(就是反線的網線)連接兩台電腦的網卡(前提是你兩台電腦都有網卡),電腦共享後拷貝。
3、把一台電腦的硬碟拆下裝到另一台電腦上,注意設置主從跳線,(有操作系統的設置成主)然後進操作系統直接拷貝就行!!
建議:選第二種方案,簡單、快速,無風險!不會連接的話可以到網上查一下具體兩機互聯的方法!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