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置 > 直流電腦的介面有哪些

直流電腦的介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4 15:39:49

㈠ 電腦介面都有哪些

通常是主板上的介面。
1-PS/2 滑鼠鍵盤介面
2-數字音頻輸出/輸入介面
3-VGA 視頻輸出介面
4-1394火線介面
5- RJ-45 網路介面
6-中置/低音音頻輸出介面
7-後置音頻輸出(黑色)介面
8-音頻輸入介面
9-耳機/音頻輸出(淺綠色)介面
10-麥克風介面
11-音頻輸出介面
12 - USB介面
13-DVI視頻輸出介面(顯示器)
14-電源介面

筆記本電腦常見的介面有哪些,有什麼作用

一、筆記本電源介面
筆記本電源介面是必備介面,作用就是為筆記本供電,電池充電,筆記本電源介面一般常見的有圓形電源介面、方形電源介面、USB Type-C電源介面,千萬不要將方形電源介面誤認為USB介面。其中圓形介面最為普遍,因為規格的不同,圓形介面的孔徑也有所差異。
圓形電源介面
方形電源介面
USB Type-C形電源介面
二、筆記本USB介面
USB介面是電腦中最常見的介面,目前常見的USB介面有USB 2.0、3.0、3.1版本,版本越高代錶速度越快,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USB 3.1 Gen 1的速度就和USB 3.0一樣,都是5Gb/s。常見的USB介面外觀有Type-A和Type-C兩種,Type-A最為常見,Type-C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介面,Type-C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支持正反插,不用看介面是否插錯,非常方便。
USB Type-A介面
USB Type-C介面
Type-C還有一種特殊形態,那就是雷電3。雷電3介面不僅能夠作為常規的USB介面傳輸數據,還能作為視頻輸出介面外接顯示器,甚至還可以為筆記本或者外接設備供電,是一種非常全面的介面。一般雷電3介面旁邊都會有一個小閃電的標志,用戶可以根據這個標志來分辨。

台式電腦所有介面的名稱

主板外部介面,看圖識介面。

1、音頻輸出輸入介面,音效卡7.1集成介面,綠色音頻輸出,藍色音頻輸入。

2、集成網網卡介面。

3、主板USB介面,一般有4個,用於接入USB外部硬體設備。

4、DVI介面,用於數字顯示器的介面。

5、VGA介面,顯示器介面。

6、1394I介面,一種類似USB介面的高速傳輸介面。

7、COM介面,用於串口通信。

8、PS/2介面,綠色接入PS/2介面滑鼠,紫色接入PS/2介面鍵盤。

(3)直流電腦的介面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早期的PC機中,串列介面是由一塊獨立的IC晶元實現的,如Intel8250,實現串列通信的功能部件被稱為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

·在近代PC機中,將UART和其他的標准介面電路集成在一起,被稱為SuperI/O晶元。SuperI/O晶元被集成到了南橋晶元(或ICH)中。

㈣ 什麼是電腦介面常用介面有哪些呀

一、 並行介面

並行介面又簡稱為「並口」。目前,計算機中的並行介面主要作為列印機埠,使用的不再是36 針接頭而是25 針D 形接頭。所謂「並行」,是指8 位數據同時通過並行線進行傳送,這樣數據傳送速度大大提高,但並行傳送的線路長度受到限制 ,因為長度增加,干擾就會增加,數據也就容易出錯。現在有5 種常見的並口:4 位、8 位、半8 位、EPP 和ECP,大多數PC 機配有4 位或8 位的並口,支持全部IEEE1284 並口規格的計算機基本上都配有ECP 並口。

標准並行口指4 位、8 位和半8 位並行口。4 位口一次只能輸入4 位數據,但可以輸出8 位數據;8位口可以一次輸入和輸出8 位數據。EPP 口(增強並行口)由Intel 等公司開發,允許8 位雙向數據傳送,可以連接各種非列印機設備,如掃描儀、LAN 適配器、磁碟驅動器和CD-ROM 驅動器等。ECP 口(擴展並行口)由Microsoft 、HP 公司開發,能支持命令周期、數據周期和多個邏輯設備定址,在多任務環境下可以使用MA(直接存儲器訪問)。目前幾乎所有Pentium 級以上的主板都集成了並行口,並標注為Par-allel 1 或LPT 1,這是一個25 針的雙排針插座。

2.中斷處理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CPU 不再被動等待,而是一直執行其他程序,一旦外設交換數據准備就緒,就向CPU提出服務請求。CPU 如果響應該請求,便暫時停止當前執行的程序,執行與該請求對應的服務程序,完成後,再繼續執行原來被中斷的程序。中斷處理方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不但為CPU 省去了查詢外設狀態和等待外設就緒的時間 ,提高了CPU 的工作效率,還滿足了外設的實時要求。但是需要為每個設備分配一個中斷號和相應的中斷服務程序,此外還需要一個中斷控制器(I/O 介面晶元)管理I/O 設備提出的中斷請求,例如設置中斷屏蔽 、中斷請求優先順序等,這樣將會加重系統的負擔。此外中斷處理方式的缺點是每傳送一個字元都要進行中斷,啟動中斷控制器,還要保留和恢復現場以便能繼續原程序的執行,系統的工作量很大,這樣如果需要大量數據交換,系統的性能會很低。

3.DMA(直接存儲器存取)傳送方式

DMA 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採用一個專門的硬體電路——DMA 控制器控制內存與外設之間的數據交流,無須CPU 介入 ,從而大大提高了CPU 的工作效率。在進行DMA 數據傳送之前,DMA 控制器會向CPU 申請匯流排控制權。如果CPU 允許,則將控制權交出,因此在數據交換時,匯流排控制權由DMA 控制器掌握,在傳輸結束後,DMA 控制器將匯流排控制權交還給CPU,所以現在採用DMA 方式的設備CPU 佔用率都比較低。

不過由於計算機的外圍設備品種繁多,而且大多採用了機電傳動設備,因此現在CPU 在與I/O 設備進行數據交換時仍存在以下問題:

(1)速度不匹配。I/O 設備的工作速度要比CPU 慢許多,而且由於種類的不同,他們之間的速度差異也很大,例如硬碟的傳輸速度就要比列印機快出很多。

(2)時序不匹配。各個I/O 設備都有自己的定時控制電路,以自己的速度傳輸數據,無法與CPU 的時序取得統一。

(3)信息格式不匹配。不同的I/O 設備存儲和處理信息的格式不同,例如可以分為串列和並行兩種,也可以分為二進制格式、ACSII 編碼和BCD 編碼等。

(4)信息類型不匹配。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造成計算機實際使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串列介面

計算機的標准介面叫做串列介面,簡稱為「串口」。現 在的PC 機一般有兩個串列口COM 1 和COM 2 。串列口不 同於並行口之處在於它的數據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 地傳送出去的。 雖然這樣速度會慢一些,但傳送距離較並行口更長, 因此若要進行較長距離的通信時,應使用串列口。通常 COM 1 使用的是9 針D 形連接器,而COM 2 有的使用的是 老式的DB25 針連接器。

三、USB 介面

USB 即「Universal Serial Bus 」,中文名稱為通 用串列匯流排。這是近兩年逐步在PC 領域廣為應用的新型介面技術。理論上講,USB 技術由3 部分組成:具備USB 介面的PC 系統、能夠支持USB 系統軟體和使用USB 介面 的設備。

自從微軟推出Win9x 以後,USB 進入實用階段。據 Dataquest 公司統計結果顯示,僅1999 年全球已有1 億台USB 設備售出,而這個數字到2000 年已增加到1 億 5000 萬台,預計到2001 年這個數字至少還會在這個基礎上翻一番。

USB 設備有兩種不同的連接器,稱為A 系列和B 系 列。A 系列連接器主要是為那些要求電纜保留永久連接 而設計的,比如集線器、鍵盤和滑鼠。大多數主板上的 USB 介面都是A 系列連接器。B 系列連接器是為那些需要可以分離電纜的設備二設計的。如列印機、掃描儀、Modem 等。物理的USB 插頭是小型的,與典型的串 口或並口電纜不同,插頭不是通過螺絲和螺母連接。

理論上USB 可以串列連接127 個設備,但在實際應用測試中,也許串聯3 ~4 個設備就已經力不從心了。

而且,作為USB 產品本身,只有鍵盤具備輸入、輸出雙頭設計,其 他產品一律只有一個輸入介面,所以就無法再連接另外一個USB 設 備。此時如果需要進行多個USB 設備的連接,就需要一個連接的橋 梁——USB HUB 。

目前的ATX 主板一般只有兩個內建的USB 介面(815E 晶元組將 此數量提升了一倍),但要連接4 個甚至4 個以上的USB 設備就必 須加裝USB HUB,通過USB HUB 來擴充USB 介面數量。

USB HUB 可以連接USB 設備,同時也可以串接另外一個USB HUB 。但是USB HUB 連續串接時不能超過三個,也就是說,不能 在第3 個被串聯的USB 介面上再串接USB HUB 。

USB HUB 的安裝步驟如下:

首先應開啟主板上的USB 介面。檢查 CMOS SETUP 中的USB 選項,如果是選擇為 Disabled,請將此選項改成Enabled,存 儲後進入Windows 便可找到USB 控制器。一 般的HUB 有一對二、一對四和一對五3 種 類型。所謂一對二,就是通過原來的一個 USB 介面,擴充出兩個USB 介面。說是一 對二,但由於會佔用原先的一個USB 口, 因此雖然擴充出兩個介面,但實質上只多出一個USB 介面。依此類推,一對四便可多出三個USB 介面,而一對五則可多出四個USB 介面(介面越多HUB 的價格當然也就越高,相應的耗電量也會增加)。以一對四的USB HUB 安裝舉例,這種USB HUB 有1 個輸入接頭和4 個輸出接頭。輸出接頭與輸入接頭的形狀不一樣,很容易區分。

同時,隨HUB 一般都會提供一條連接USB 裝置的導線,導線接頭一端用來連接USB 裝置(或USB HUB)的輸入端。導線的另一端接頭則是用來與USB HUB 輸出端連接的部分,依次對接安裝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許多USB 設備本身已經具備了USB HUB 的功能。比如某些顯示器,其機殼背面有4 個USB輸出接頭(當然,還有一個是USB 輸入接頭),所以這台顯示器也可承擔一個USB HUB 的責任。還有一點就是電源,一對二的USB HUB 通常沒有外接電源,而一對四的USB HUB 則大部分附帶電源適配器,不過一對四的USBHUB就算不接電源,也是可以工作的,只是每個介面只能供電約100mA 左右,而一旦接上電源適配器,則可提升至500mA 左右。

目前最新的USB 標准為USB 2.0,它與上一版本的最大區別就是速度大幅提升。USB 2.0 數據傳輸率將達到480Mbit/s,整整比USB 1.1 超出40 倍。同時USB 2.0 保持了很好的兼容性,數據電纜和介面與以前的介面相同。換言之,USB 2.0 設備可以插在USB 1.1 介面上,而USB 1.1 設備也能夠插在USB 2.0介面上使用。

時至今日,USB 已經在PC 機的多種外設上得到應用。輸出設備方面 ,包括掃描儀、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音頻系統、顯示器等等。掃描儀、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像機是最早使用USB 技術的產品,這幾種產品主要還是利用USB 的高速數據傳輸能力。輸入設備方面,USB 鍵盤、滑鼠器以及游戲桿都表現得極為穩定,很少出現問題。此外還有DSL 的USB 「貓」、IOMEGA 的USB ZIP 驅動器以及eTek 的USB PC網卡等等。如今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電腦都帶有USB 介面,這並不是說筆記本電腦可以從USB 介面中獲得多大的好處,關鍵在於那些經常在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傳輸數據的用戶,可以使用USB 介面提高工作效率。

四、IEEE 1394 介面

IEEE 1394 介面具有高速、可熱插拔等特點,在視 頻系統中被廣泛應用。由於電腦的飛速發展,現在已經在PC 機上看到1394 的身影了,如技嘉推出的GA-6VX7- 1394 主板就具有3 個1394 介面。IEEE 1394 的主板可廣 泛利用在各種視頻系統中,可通過IEEE 1394 介面簡單 地將數碼相機(VCR)里的數據直接送到PC 機里進行處理, 或通過IEEE 1394 介面傳輸到1394 硬碟里保存。而且 IEEE 1394 介面還可以用於網路連接,所有的設備均可通過IEEE 1394 介面高速傳輸數據。

可以預見,隨著USB 和IEEE 1394 介面的發展,以後機箱後面的介面種類有可能會大大減少,也許除了這兩種介面以外不會再有其他介面了。

五、磁碟介面

1.IDE 介面

IDE 介面也叫ATA 介面,只可以接兩個容量不 超過528MB 的硬碟驅動器。IDE 介面的成本很低, 因此在386 、486 時期非常流行。但大多數IDE 接 口不支持DMA 數據傳送,只能使用標準的PC I/O 埠指令來傳送所有的命令、狀態和數據。

2.EIDE 介面

EIDE 介面較IDE 介面有了很大改進,是目前 最流行的介面。首先它所支持的外設不再是2 個, 而是4 個。其支持的設備除了硬碟,還包括CD- ROM 驅動器和磁碟備份設備等。 其次,EIDE 標准取消了528MB 的容量限制,並 有更高的數據傳送速率和更低的系統資源佔用率。

3.SCSI 介面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介面又稱為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在伺服器和圖 形工作站中被廣泛採用。除了硬碟使用這種介面 以外,SCSI 介面還可以連接CD-ROM 驅動器、掃描 儀和列印機等。

SCSI 介面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可同時連接7 個外設;

(2)匯流排配置為並行8 位、16 位或32 位;

(3)支持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SCSI 通常可以達到5MB/s,FAST SCSI(SCSI-2)能達到10MB/s,最新的SCSI-3 甚至能夠達到40MB/s;

(4)成本比IDE 和EIDE 介面高很多,而且SCSI 介面硬碟必須和SCSI 介面卡配合使用,SCSI 介面卡
也比IED 和EIDE 介面貴很多;

(5)SCSI 介面是智能化的,可以彼此通信而不增加CPU 的負擔。在IDE 和EIDE 設備之間傳輸數據時,CPU 必須參與,而SCSI 設備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是主動運行的,能在SCSI 匯流排內部執行具體步驟,直至完成再通知CPU 。

此外還有藍牙介面,紅外線介面

㈤ DC插孔是什麼

DC插孔是一種與電腦顯示器等專用電源相配的插口,給使用設備提供直流供電。


應用於:

1.影音產品:MP3、MP4、DVD.音響;

2.數碼產品: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

3.遙控器:車輛、點卷門、家庭防盜產品之遙控器;

4.通訊產品:手機、車載話機、電話機、樓宇設備、PDA等;

5.家用電器:電視機、微波爐、電飯煲、電風、電子人體秤、電子脂肪秤、電子廚房秤等;

6.安防產品:可視對講機、監視器等;

7.玩具:電子玩具等;

8.電腦產品:攝像頭、錄音筆等;

9.健身器材:跑度機、按摩椅等;

10.醫療器材:血壓計、體溫計、醫院呼叫系統等。

㈥ 在電腦顯示器上插口有寫DC一ⅠN是什麼插囗

在電腦顯示器上插口有寫DC一ⅠN。這個查看就是外接電源的插囗。通過這個插口可以外接直流電源使用的。在使用外接電源的時候要注意直流電壓的大小。連接規定的直流電顯示器就可以正常工作的。

㈦ DC插口是什麼

就是DC插座.

DC插座是一種與電腦顯示器專用電源相配的插座,它是由橫向插口、縱向插口、絕緣基座、叉型接觸彈片、定向鍵槽組成,兩只叉型接觸彈片定位在基座中心部位,成縱橫向排列互不相連。叉型接觸彈片一端為接線口,外露在基座圓柱體頂面,供連接輸入電源軟線或軟纜用,叉型接觸彈片另一端由基體互連的兩只彈性臂組成,設置在DC插頭插入方向絕緣基座插孔內,供給電腦顯示器之用,使之正常工作。



(7)直流電腦的介面有哪些擴展閱讀:

DC插座技術指標

接觸電阻:Contact Resistance ≤0.03mmΩ

額定負荷:Rated Load 30V DC 0.5A

絕緣電阻:Insulation Resistance ≥100MΩ

插拔力: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Force 3N~30N

耐壓:Withstand Voltage 500V,AC/min 電器壽命:Life 5000次

溫度范圍:Temperature -40~+70℃

㈧ 電腦電源介面有哪些

一般有硬碟電源介面、CPU風扇電源介面、主板電源介面等,各介面有自己的規格和方向,規模和方向不對是插不上去的。

㈨ 電腦電源介面有哪些類型分別有什麼用,詳細些

24針(20+4):主板供電,直接插於主板上的24眼供電口上,為主板和主板上的各類無獨立供電的設備提供電源方4Pin:CPU供電,插於主板上,直接對CPU進行供電橫4Pin(D型口):對光碟機,軟碟機等機箱位設備進行供電6Pin(雙排,每排3Pin):獨立顯卡供電8Pin(雙排,每排4Pin):大功率獨立顯卡供電SATA供電:對硬碟進行供電小3Pin、4Pin:對某些特殊設備進行供電,比如機箱風扇,機箱前面板燈,機箱內部照明等等其中對於小功率電源來說,是不存在6Pin和8Pin這兩個東西的,因為它本身無法供給大功率顯卡,所以也就沒有設計這樣的介面。還有小3Pin、4Pin這樣的供電口,只有極少數的品牌電源擁有,一般都與其品牌下的機箱相配套,價格都比較高昂

㈩ 電源介面都有哪些類型

電源介面類型
眾所周知,隨著電腦配件性能的日新月異,其更新換代的速度也相當驚人。因此為了給這些配件提供動力支持,電源的介面類型和標准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五花八門:電源的介面類型
對於一款主流電源來說,它提供的介面類型和數量不但需要滿足當前主流平台的應用需求,而且還應該為用戶將來升級留出一定的擴展空間。這也是消費者在選擇電源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主流電源提供的各種介面類型中,光是常見的就有七八種之多。
20+4pin主供電介面:目前絕大多數電源的主供電介面都採用的是這種設計,因為這樣可以同時滿足24pin新主板和部分20pin老主板的供電需要。可以被靈活搭配的4pin介面主要用於給CPU供電。
小4pin主供電介面:和20+4pin主供電介面中的4pin介面功能相同,專門為給功率較大的CPU提供電力而設計。
4+4pin或8pin主供電介面:隨著多核CPU的出現,4pin介面已經難以滿足部分高端CPU的供電需求,於是出現了4+4pin或是直接固化成8pin的CPU供電介面。
6pin PCI-E顯卡供電介面:可用於目前大部分主流PCI-E顯卡的外接供電,以彌補PCI-E插槽的供電不足。
6+2pin PCI-E顯卡供電介面:隨著獨立顯卡性能的不斷增強,其功耗也水漲船高。為了給性能強勁的高端顯卡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6+2pin的PCI-E顯卡供電介面也開始出現。
大4pin D型供電介面:過去幾年中最常見的供電介面類型,主要為並行介面的硬碟、光碟機等各種IDE設備和機箱風扇提供電力。不過在SATA設備普及之後,其地位也相應地被SATA 15pin供電介面所取代。
小4pin D型供電介面:主要用於給CPU風扇提供電力。
SATA 15pin供電介面:當前最常見的L型15pin SATA設備供電介面,用於串列介面的硬碟、光碟機等SATA設備的供電。
SATA 5pin供電轉介面:在各種電源介面中相對較為少見。購買SATA硬碟或光碟機時,部分廠家會附贈一條轉接線,一頭用於連接電源的5pin供電轉介面,另一頭則是常見的L型15pin供電介面。
20+4pin、4pin、4+4pin供電介面及對應的主板電源插座
SATA 15pin、大4pin D型供電介面及對應的SATA硬碟電源插座
6Pin供電介面及對應的顯卡電源插座
各司其職:電源各路輸出的應用
主機中的電腦配件使用的都是低壓直流電,但是不同配件需要的電壓和電流也各不相同。為了滿足不同設備的供電需求,電源也相應地提供了+3.3V、+5V、+12V等多路輸出。+3.3V:早期的AT電源上並沒有+3.3V輸出,在奔騰Ⅱ誕生之後的ATX規范中才加入了這一輸出標准。這是因為主板供電由+5V降到+3.3V後,大大降低了主板的功耗和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主要用於驅動主板晶元組、AGP及PCI設備。+5V:主要用於驅動硬碟、光碟機、軟碟機、主板晶元組、內存、AGP、PCI設備以及鍵盤、滑鼠等外設。+12V:主要用於CPU的供電,此外還包括驅動各種硬碟和光碟機的電機、散熱風扇。隨著CPU的功耗日益增大,系統對電源+12V供電的要求也在不斷遞增,專門增加的4Pin或8pin主供電介面就是用來給主板提供+12V電壓的。-12V:用於某些串口的放大電路,不過電流要求較低,輸出電流通常小於1A。-5V:主要用於驅動軟碟機和某些ISA板卡電路,因此已經被主流系統淘汰。+5VSB:表示+5V Standby,指在系統關閉之後仍然保留一個+5V的等待電壓,用於實現遠程MODEM喚醒或者網路喚醒功能。最早的ATX 1.0版只要求+5VSB供電電流到達0.1A,但是隨著CPU和主板功耗的大幅提升,目前主流電源的+5VSB輸出一般都可以達到2A甚至更高。例如3C認證就要求+5VSB輸出的供電電流不得小於2A。在許多品牌電源的銘牌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廠家對電源各路輸出的供電電流都做出了明確標注。消費者可以一目瞭然,自然也能買得放心。
正規電源的銘牌上通常都標明了各路輸出的供電電流

閱讀全文

與直流電腦的介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強北新筆記本電腦 瀏覽:378
筆記本電腦按鍵掉了但沒失靈 瀏覽:735
激活蘋果但是下載不了軟體 瀏覽:737
免費祭祀網站 瀏覽:456
蘋果手機外接u盤軟體 瀏覽:888
測試普通話的手機軟體 瀏覽:903
win7電腦安裝軟體被阻止了 瀏覽:93
電腦開機後幾分鍾很卡 瀏覽:905
如何將電腦的所有文件刪除 瀏覽:220
裝系統失敗了電腦啟動不了 瀏覽:443
買電腦在哪個網站好 瀏覽:975
diyi5電腦多少錢 瀏覽:411
電腦啟動操作系統丟失 瀏覽:726
電腦開機就突然死機 瀏覽:193
文件如何在電腦上保存 瀏覽:545
電腦設置里沒有應用程序 瀏覽:971
攀升筆記本電腦怎樣設置Bois啟動 瀏覽:921
八億時空電腦主機多少錢 瀏覽:168
彩虹蘋果照片軟體 瀏覽:203
新電腦win10換win7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