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腦配置問題,求高手
別說你的穿越熱血,就是魔獸永恆之塔特效全開照玩不卡,以後升級只需要換顯卡就可以。這個配置未來3年內不會很落後,三大件(CPU主板顯卡)別聽攢機商說換別的他們推薦的是因為利潤最高!
CPU:AMD 速龍II X2 250(盒)420 主頻2.9G
AMD新雙核 集成2MB 二級緩存 性價比出色。
主板 斯巴達克 BA-150 ¥400
770獨立晶元組,搭配獨立顯卡 穩定 和兼容更加出色。
內存 威剛2GB DDR3 1333(萬紫千紅)280
DDR3 1333 2G 現在的主流配置。絕不推薦金士頓DDR3 1333內存,真貨稀缺拿貨難,假貨是主流!
硬碟 西部數據 500GB 7200. 16M(串口/散)300
500G硬碟
顯卡索泰(Zotac)GT240-512D5 毀滅者 HA 650/4000MHZ 512M/128Bit DDR5 PCI-E 600
玩現在的主流3D網路游戲沒問題。
機箱 100
隨便了,如果有老機箱能用 就接著用。
電源 大水牛(BUBALUS)電源 450京牛版 PP450WJD 額定350W 170
國內一線 電源品牌 ,額定功率350W 完全能滿足你的供電需求。
鼠鍵套 清華同方(TSINGHUA TONGFANG)3D光電套件TF-K040升級版 單價:45.00
顯示器:宏碁(eMachines)E203HVb 20英寸16:9寬屏液晶 760
音箱輕騎兵3306 180 5寸炮
合計金額約 3265元
㈡ 請教電腦高手關於電腦配置
這個配置非常的辣雞,e5的CPU適合多開,玩游戲不行,主板是雜牌子,內存是伺服器的,顯卡960的,不建議你去購買,給你推薦個配置
CPU i5 9400f原盒
散熱 酷冷至尊t400i
主板 華碩h310m-k R2.0
內存 鎂光16g 8gx2 2400
硬碟 金士頓240g固態硬碟
顯卡 七彩虹1660ti-6g
電源 鑫谷額定500w,
你覺的配置可以嗎?
㈢ 關於電腦的配置,請教電腦高手。
看我貼圖的兩個附件,電腦的兩大件CPU和顯卡的排名,
你的貼圖除了CPU的廠家和主頻都反映不出來,請用魯大師評測,
其實也不用評測了,都是過季的產品相當爛
㈣ 請教電腦配置問題,高手請進
先說下整機配置不錯,算是高端配置。只是注意以下:
1》主板和cpu有可能不可以用,主板華碩 P7P55D LE實用於i5和i7cpu平台,intel平台。有可能針孔數不一,建議換上amd主板比如華碩 M4A78T-E參考價1285。
2》七彩虹逸彩250-GD3 冰封騎士3F 1G T08總體性能什麼的都不錯,唯一讓人不舒服的是散熱器的聲音,如果你要上N卡,讓我推薦我建議換上影馳 9800GT黑將版參考價799或影馳 GTS250虎將版參考價899(這款顯卡主要缺點還是散熱)
如果上a卡。建議用藍寶石的。
3》顯示器不建議上三星的,原因有3.1:價格比高。2:水貨多。3:保修期1年。你可以考慮換aoc的。在價格上比較合意,質量嘛應該可以畢竟最大顯示器廠家嘛。保修期3年。
值得稱贊的是amd配置知道更換散熱器,看樣你也是有點懂行的,那其他零部件我就不多說了,祝早日組裝成功。
當然要是還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大可網路信息給我。
暈。是我打字打的慢還是什麼的。發上去都以有機位網友回答了。樓主還又補充問答了。郁悶。。
樓主慢點啊。。我打字慢。。
問題補充:
你原本是要上amd配置。你更換了cpu要換intel配置的話,建議以下更換。
cpu:Intel 酷睿2雙核 E8400(盒) 1080當然你有條件可以直接上到i5或i7cpu不建議上9550.比如i5的Intel 酷睿 i5 750(盒) 1360 ,i7的Intel 酷睿i7 930(盒) 2100。至於換主板還是cpu就看你配什麼平台了,主板換了基本就是amd平台,cpu換了intel平台。
補充問答:
第二款無疑是款高端電腦,又一電腦發燒友誕生!!!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
從我從事電腦行業來還么組裝過這樣的電腦,對於樓主來說是個優越感,而對於我來說無不是個興奮感。。。
1:Intel酷睿i7 870無論在主頻 外頻 倍頻 還是一級緩存還是2級3級和個個性能 和cpu自帶特點來說都對的起他這價位,當然價位比下去點對於大多發燒友來說無疑是個吸引。
2:主板,如果我選擇我還是選華碩的,雖然樓上說的很透徹,把一線主板3大品牌都一一對比嘍下,單說他們的價位比其實套同等產品上相差的都不是很大,那也就沒什麼價格比可說,只能說明微星在款項上比較多在價位上就的選擇也就相對的大些。光一選擇x58的板子的話,以價位比選擇我說不定還會上三線品牌華擎X58。。因為樓主選擇的是P55板子那我就不多議論X58的嘍。。樓主這款板子可以不去多考慮了。
3:以樓主這三款顯卡做選擇個人第一是去掉華碩的卡,光一小七和影馳的做選擇,在這樓主如果選擇的是影馳唯一注意的是在組轉或在拿貨時注意是否有假,注意是骨灰黑將還是黑將就可以了。
4:內存 滑鼠 鍵盤 光碟機 音響 方向盤 散熱器 電源 機箱 音效卡這幾零部件來說樓主都是以高端高價位做選擇。無論性能,質量等都說的過去,甚至可以說「完美」不過如果。。。內存在性能質量上可以選擇威剛的,因為金斯頓的水貨不能說多來說明了,應該說是頭多。還有以我來配置的話單一光碟機不會上那麼好的,只要不是工作需要,在說散熱器,這款配置在散熱方面是沒的說的,大可沒必要更換掉原有散熱器,當然啦樓主追求完美那也是可以的啦,如此高的配置也對的起樓主的重視嘛,在說這幾款機箱無論選擇哪款在風向的流動性上都不錯,至於任何得到最好的風力流動性那就要看在組裝時的安裝和改進嘍,最簡單的改進就是在機箱內安裝幾個散熱風扇。要是建議個人比較喜歡Tt Element G。
5:顯示器個人建議飛利浦的。單一保修3年就行而三星只有一年。
最後樓主不要再多考慮了,這樣的配置用一個字說明:「非常行!!!」
㈤ 電腦配置問題++++請教各位高手
你的配置剛4223元,還有2000多塊的升級空間哦,建議cpu換成四核的:Intel
Core
2
Quad
Q6600=1570元,主板換成X38的:技嘉
GA-EX38-DS4=1699元,在加一條內存,組雙通道的。400W的電源夠用。
㈥ 關於電腦配置的問題請教各位電腦高手!!!麻煩各位高手了!在此先謝謝各位啊 !
聯想的Y460是目前最火的筆記本,你可以看看。
針對你的問題再回答下,如果覺得可以希望採納。
1.什麼牌子的電腦不是很重要,聯想,惠普什麼的都可以,關鍵是那個型號的筆記本最適合! 至於售後這些,一般不需要太擔心。
2.現在CPU一般都用的Intel的I系列,一般是I3,比如I3 330M這些或者I3 350M或者I5 430M等等,高級的用的是I5系列,也有最高端的I7;至於其他CPU都是上一代的了,或者更老的,而AMD的CPU在筆記本上表現不怎麼樣,就不說了。
至於同一系列好壞,一般看數字大小。比如I3 330M就比I3 350M差,不同型號不能這么比!
3.顯示晶元,現在的HD5650 還不錯,至於G310M的顯卡,用的是9300GS,8400GS的晶元,可以說是很垃圾的顯卡,是個臭名昭著的馬甲,具體你可以網路看看,非常不建議你選擇,已經離主流配置很遠了。
4.HD4330跟G310M半斤八兩吧,都是最低端的那種,用這個還不如集成顯卡。
現在HD5XXX系列的顯卡才是新的,4開頭的都是上一代了。
5.內存,DDR3很顯然比DDR2要好,現在主流是DDR3。
6.解析度,這個不一定,台式機跟筆記本不大一樣,也不是很重要。顯示器大些解析度就高點,一般筆記本主流解析度是 1280*800或者1366*768,也有1024*768的,當然要是高級的還有1440*900的。
看你問的這些應該對電腦不怎麼明白,所以最好帶懂的朋友去買。
如果不行,自己去的話,先看好型號,然後直接去電腦城買,不要聽他們忽悠說這電腦不好,給你推薦其他的或者什麼。 看準什麼就是什麼! 也可以用
魯大師或者CPUZ看(具體網路搜吧)
本人第一次買筆記本也被奸商騙了,所以很是憤怒! 顯卡 CPU 內存要看型號,而不是看雙核 多少顯存,多少內存!
寫了很多,望採納!
㈦ 電腦配置問題!!!求高手詳解!!!!!
第一,你這兩個配置當然選2比較好,就目前的AMD水平來說,AMD 羿龍 II X4 955與Intel Core i7 2600來說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I7 2600要比AMD的任何四核的CPU都強得多。
第二,顯卡的話沒必要搞什麼GT580的,就搞個GT460就非常不錯了,GT550、GT580這類顯卡實際上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好,而且你也用不了這么好。就目前的網路游戲來說,還是用不到GT580這樣的顯卡。
第三,電源就用個額定350W左右的就足夠了,不要聽一些毫無根據的人亂說要多少百瓦的,我給你一個最有科學根據的計算方法你,自己去算算就知道了,網址如下,算完後就知道用多少的電源合適了,不過適當預多些總是好的,牌子嘛就用比較有名的如:航嘉、長城、酷冷至尊、安鈦克、TT等等比較有名的質量比較有保證。
最有科學根據的電源功耗計算方法:
http://www.huntkey.com/Support/pwcount.aspx
㈧ 高分懸賞!電腦配置問題(熟悉電腦硬體的高手進)
就描述和圖片,
1.電腦沒有性價比一說,一分錢一分貨。價格方面不用看。
2.兼容性不用管,肯定能用
3.運行速度?指什麼?開機速度取決於硬碟速度,能用什麼取決於CPU和顯卡性能
4.玩游戲主要看顯卡性能,這個顯卡可以玩大部分網游和部分單機。
5.不是,這個分區隨你,主要看你管理的需求。
6.機箱不管,能用就行,電源一定得好,都是一般的電源,有條件不要。內存一樣。
最後這種都是二手組裝的,不如自己買來組,性質一樣。
不懂繼續問,滿意請採納。
㈨ 關於電腦配置的問題!!請高手指點!!!
個人覺得處理器和內存和顯卡,cpu一般看主頻和二級緩存,內存看速度一般主流的有DDR2 667、800MHZ還有DDR3 1066MHZ的,當然越快越好;還有就是顯卡,一般注意顯存和位寬,另外考慮散熱等因素。
雖然分很低,我另外幫你搜了下:詳細點的:
處理器和內存
顯卡和顯存
其次,顯示器的性能,音效卡的性能.
回答者:satriani299 - 秀才 二級 4-14 17:32
要分兩點考慮:
如果是買電腦,那要綜合考慮一下,主要確保主板的擴展性,其次CPU+內存+硬碟(這三個是比較影響性能的),如果喜歡玩游戲就再加上顯卡,再然後是其他的配件。
如果是已經買到手的電腦,那最簡單的辦法是用軟體測試。
回答者:fterry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14 17:49
CPU,內存,顯卡,硬碟,不管哪個都要好還得兼容性好
回答者:種麥人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14 17:56
電腦常見性能指標
一、CPU主要性能指標
(1)主頻,也就是CPU的時鍾頻率,簡單地說也就是CPU的工作頻率。
一般說來,一個時鍾周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所以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於各種CPU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並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性能。至於外頻就是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而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頻=外頻×倍頻。我們通常說的賽揚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頻而言的。
(2)內存匯流排速度或者叫系統總路線速度,一般等同於CPU的外頻。
內存匯流排的速度對整個系統性能來說很重要,由於內存速度的發展滯後於CPU的發展速度,為了緩解內存帶來的瓶頸,所以出現了二級緩存,來協調兩者之間的差異,而內存匯流排速度就是指CPU與二級(L2)高速緩存和內存之間的工作頻率。
(3)工作電壓。工作電壓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電壓。
早期CPU(386、486)由於工藝落後,它們的工作電壓一般為5V,發展到奔騰586時,已經是3.5V/3.3V/2.8V了,隨著CPU的製造工藝與主頻的提高,CPU的工作電壓有逐步下降的趨勢,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經採用1.6V的工作電壓了。低電壓能解決耗電過大和發熱過高的問題,這對於筆記本電腦尤其重要。
(4)協處理器或者叫數學協處理器。在486以前的CPU裡面,是沒有內置協處理器的。
由於協處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負責浮點運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機CPU的浮點運算性能都相當落後,自從486以後,CPU一般都內置了協處理器,協處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於增強浮點運算。現在CPU的浮點單元(協處理器)往往對多媒體指令進行了優化。比如Intel的MMX技術,MMX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的縮寫。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為增強Pentium CPU在音像、圖形和通信應用方面而採取的新技術。為CPU新增加57條MMX指令,把處理多媒體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5)流水線技術、超標量。流水線(pipeline)是 Intel首次在486晶元中開始使用的。
流水線的工作方式就象工業生產上的裝配流水線。在CPU中由5~6個不同功能的電路單元組成一條指令處理流水線,然後將一條X86指令分成5~6步後再由這些電路單元分別執行,這樣就能實現在一個CPU時鍾周期完成一條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運算速度。超流水線是指某型 CPU內部的流水線超過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 pro的流水線就長達14步。將流水線設計的步(級)數越多,其完成一條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適應工作主頻更高的CPU。超標量是指在一個時鍾周期內CPU可以執行一條以上的指令。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難想像的,只有Pentium級以上CPU才具有這種超標量結構;這是因為現代的CPU越來越多的採用了RISC技術,所以才會超標量的CPU。
(6)亂序執行和分枝預測,亂序執行是指CPU採用了允許將多條指令不按程序規定的順序分開發送給各相應電路單元處理的技術。
分支是指程序運行時需要改變的節點。分枝有無條件分支和有條件分支,其中無條件分支只需要CPU按指令順序執行,而條件分支則必須根據處理結果再決定程序運行方向是否改變,因此需要「分支預測」技術處理的是條件分支。
(7)L1高速緩存,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級高速緩存。在CPU裡面內置了高速緩存可以提高CPU的運行效率。
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採用回寫(Write Back)結構的高速緩存。它對讀和寫操作均有可提供緩存。而採用寫通(Write-through)結構的高速緩存,僅對讀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計算機中基本採用了回寫式高速緩存。
(8)L2高速緩存,指CPU外部的高速緩存。
Pentium Pro處理器的L2和CPU運行在相同頻率下的,但成本昂貴,所以Pentium II運行在相當於CPU頻率一半下的,容量為512K。為降低成本Intel公司曾生產了一種不帶L2的CPU名為賽揚。
(9)製造工藝。
Pentium CPU的製造工藝是0.35微米, PII和賽揚可以達到0.25微米,最新的CPU製造工藝可以達到0.18微米,並且將採用銅配線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頻率。
二、內存主要性能指標
內存對整機的性能影響很大,許多指標都與內存有關,加之內存本身的性能指標就很多,因此,這里只介紹幾個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指標。
(1)速度。
內存速度一般用於存取一次數據所需的時間(單位一般都 ns)來作為性能指標,時間越短,速度就越快。只有當內存與主板速度、CPU速度相匹配時,才能發揮電腦的最大效率,否則會影響 CPU 高速性能的充分發揮。FPM 內存速度只能達到 70~80ns,EDO 內存速度可達到 60ns,而 SDRAM 內存速度最高已達到 7ns。
存儲器的速度指標通常以某種形式的印在晶元上。一般在晶元型號的後面印有-60、-70、-10、-7等字樣,表示起存取速度為60ns、70ns、10ns、7ns。ns和 MHz之間的換算關系如下:
1ns=1000MHz 6ns=166MHz 7ns=143MHz 10ns=100MHz
(2)容量。
內存是電腦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於外存而言的。而 Windows 系統、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碟等外存上的,必須把它們調如內存中運行才能使用,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游戲,其實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通常把要永遠保存的、大量的數據存儲在外存上,而把一些臨時或少量的數據和程序放在內存上。內存容量是多多益善,但要受到主板支持最大容量的限制,而且就是目前主流電腦而言,這個限制仍是阻礙。單條內存的容量通常為 128MB、256MB、最大為 512MB,早期還有 64MB、32MB、16MB 等產品。
(3)內存的奇偶校驗。
為檢驗內存在存取過程中是否准確無誤,每 8位容量配備 1位作為奇偶校驗位,配合主板的奇偶校驗電路對存取數據進行正確校驗,這就需要在內存條上額外加裝一塊晶元。而在實際使用中,有無奇偶校驗位對系統性能並沒有影響,所以,目前大多數內存條上已不在加裝校驗晶元。
(4)內存電壓。
FPM 內存和 EDO 內存均使用 5V 電壓,SDRAM 使用 3.3V電壓,而 DDR 使用 2.5V 電壓,在使用中注意主板上的跳線不能設置錯。
(5)數據寬度和帶寬。
內存的數據寬度是指內存同時傳輸數據的位數,以bit為單位;內存的帶寬是指內存的數據傳輸速率。
(6)內存的線數。
內存的線數是指內存條與主板接觸時接觸點的個數,這些接觸點就是金手指,有 72線、168線和184線等。72線、168線和184線內存條數據寬度分別為 8位、32位和64位。
(7)CAS
CAS 等待時間指從讀命令有效(在時鍾上升沿發出)開始,到輸出端可以提供數據為止的這一段時間,一般是 2個或 3個時鍾周期,它決定了內存的性能,在同等工作頻率下,CAS 等待時間為 2 的晶元比 CAS 等待時間為 3 的晶元速度更快、性能更好。
(8)額定可用頻率(GUF)
將生產廠商給定的最高頻率下調一些,這樣得到的值稱為額定可用頻率 GUF。如 8ns 的內存條,最高可用頻率是 125MHz,那麼額定可用頻率(GUF)應是 112MHz。最高可用頻率與額定可用頻率(前端系統匯流排工作頻率)保持一定餘量,可最大限度地保證系統穩定地工作。
三、顯卡主要性能指標
顯卡的主要性能指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刷新頻率:指圖象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即屏幕上每秒鍾顯示全畫面的次數,其單位是Hz。75Hz以上的刷新頻率帶來的閃爍感一般人眼不容易察覺,因此,為了保護眼睛,最好將顯示刷新頻率調到 75Hz以上。但並非所以的顯卡都能夠在最大分辨綠下達到 75Hz 以上的刷新頻率(這個性能取決於顯卡上 RAM-DAC 的速度),而且顯示器也可能因為帶寬不夠而不能達到要求。一些低端顯示卡在高解析度下只能設置刷新頻率為 60Hz
(2)色彩位數(彩色深度):圖形中每一個像素的顏色是用一組二進制樹來描述的,這組描述顏色信息的二進制數長度(位數)就稱為色彩位數。色彩位數越高,顯示圖形的色彩越豐富。通常所說的標准 VGA 顯示模式是 8位顯示模式,即在該模式下能顯示 256種顏色;增強色(16位)能顯示 65 536種顏色,也稱 64K色;24位真彩色能顯示 1677萬種顏色,也稱 16M色。該模式下能看到真彩色圖像的色彩已和高清晰度照片沒什麼差別了。另外,還有 32為、36位和42為色彩位樹。
(3)顯示解析度(ResaLution):是指組成一幅圖像(在顯示屏上顯示出圖像)的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乘積。顯示解析度越高,屏幕上顯示的圖像像素越多,則圖像顯示也就越清晰。顯示解析度和顯示器、顯卡有密切的關系。
顯示解析度通常以「橫向點數×縱向點數」表示,如1024×768。最大解析度指顯卡或顯示器能顯示的最高解析度,在最高解析度下,顯示器的一個發光點對應一個像素。如果設置的顯示解析度低於顯示器的最高解析度,則一個像素可能由多個發光點組成。
(4)顯存容量:顯卡支持的解析度越高,安裝的顯存越多,顯卡的功能就越強,但價格也必然越高。
四、CRT顯示器主要性能指標
(1)顯像管的尺寸: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14、15、17英寸,注意,這里說的長度是指顯示器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單位為英寸(1英寸=25.4毫米)。雖然顯示器通常用15英寸、17英寸這樣的指標來衡量屏幕大小,實際上它們的顯示尺寸並不一樣。最大的可視圖像尺寸(Viewable Image Size,縮寫VIS)大小取決於CRT的可用顯示尺寸和顯示器前面板開口大小。一般15英寸CRT的VIS在13.8~14英寸左右,17英寸CRT的VIS大約為15.5~16英寸左右。因此,在選好顯示器的尺寸時,還要注意看一下它標稱的最大顯示面積。
(2)點距:點距(或條紋間距)是顯示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硬體指標。所謂點距,是指一種給定顏色的一個發光點與離它最近的相鄰同色發光點之間的距離,這種距離不能用軟體來更改,這一點與解析度是不同的。在任何相同解析度下,點距越小,顯示圖像越清晰細膩,解析度和圖像質量也就越高。如今家用顯示器大多採用0.28mm點距,採用0.25mm有SONY的特麗瓏和三菱的鑽石瓏,0.26mm(明基和部分飛利浦)和0.27mm的也不少,象三星750S採用0.22mm的點距,完全可以滿足各種行業的需要。對於普通用戶而言,點距在0.28mm以下的顯示器就可以考慮了。
(3)解析度:解析度(Resolution)就是指構成圖像的像素和,即屏幕包含的像素多少。它一般表示為水平解析度(一個掃描行中像素的數目)和垂直解析度(掃描行的數目)的乘積。比如1024×768,表示水平方向最多可以包含1024個像素,垂直方向是768像素,屏幕總像素的個數是它們的乘積。解析度越高,畫麵包含的像素數就越多,圖像越細膩清晰。顯示器的解析度受顯示器的尺寸、顯像管點距、電路特性等方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