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置 > 上世紀電腦列印機

上世紀電腦列印機

發布時間:2022-04-11 08:34:29

列印機是誰發明的

列印機是由約翰·沃特、戴夫·唐納德合作發明的。列印機正向輕、薄、短、小、低功耗、高速度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列印機的種類很多,按列印元件對紙是否有擊打動作,分擊打式列印機與非擊打式列印機。按列印字元結構,分全形字列印機和點陣字元列印機。按一行字在紙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列印機與行式列印機。按所採用的技術,分柱形、球形、噴墨式、熱敏式、激光式、靜電式、磁式、發光二極體式等列印機。

(1)上世紀電腦列印機擴展閱讀:

所有激光列印機、復印機,在工作的時候都會產生淡淡的臭氧。臭氧是一種氧化劑,低濃度的臭氧可通過消毒通風解決,但如果吸入過多則會造成呼吸道損傷,引起抵抗力下降、易感冒、哮喘等疾病。

正品激光列印機都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測,其產生的臭氧濃度低,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很多不合格的列印機和復印機,釋放的臭氧濃度過大,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

經常使用列印機的辦公室要注意通風和定期對空氣進行消毒,使用列印機時應盡量遠離機器,等列印完畢味道散去後再靠近。

② EPSON哪國的牌子

日本的牌子
生產的東西很復雜

參考資料:
美國市場從無到有

主持人:從你的履歷中得知,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丹羽先生就已經在美國市場建立了愛普生在海外的第一家公司。我們也知道,這段時間對於日本公司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黃金期,你覺得愛普生為什麼會把美國作為全球擴展的第一個主戰場?

丹羽:我們當時是抱著一種嘗試的態度來開拓這個市場的。因為愛普生是以技術起家的公司,海外發展首先要選擇相對成熟的市場。在你剛才說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美國市場也是美國科技產業開始逐步發展的時期。當時我們非常希望在這個相對成熟的市場中嘗試一下,了解愛普生產品能否被這個市場接受、能否在那裡銷售與發展。

主持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你記憶非常深刻?當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什麼?

丹羽:我去的時候就有一個信念——就是要把美國的業務拓展成功,這也是我必須要做到的。我要克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語言關,否則我無法工作。如果說當時有什麼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那就是為了學習英語,我開始不看日本報紙、不看日本電視、不聽日本廣播。所有和英語有關的東西,我會聽,所有和日語有關的東西我都不看。也正是這樣的種強化訓練使我的英語進步很快。

如何讓品牌揚名海外?

主持人:對於美國人來說,愛普生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品牌。那麼是如何讓美國人認識到愛普生這個品牌的呢?

丹羽:其實,愛普生品牌真正誕生是在1975年。正式進入美國市場也是在1975年。你知道,愛普生母公司是以製造手錶起家的公司,當時的品牌是精工手錶。那個時候公司的品牌也是精工,還沒有愛普生。

美國愛普生是當時有愛普生品牌後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家分公司,這也是我感到榮幸的地方。不過,我始終覺得愛普生的品牌不應該是一個日本品牌,而應該是一個國際化的品牌。所謂國際化,就是說對於日本用戶來說,它是一個日本品牌;對於中國用戶來講,它是一個中國品牌;對於美國用戶來講,它是一個美國品牌。當時我們也是本著這樣的出發點去做的。

主持人:很多人都把日本企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美國的海外拓展來比作中國企業目前的國際化。但是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中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像TCL、海爾這些廠家更多的是收購當地的品牌,然後在當地OEM,丹羽先生認為這是否是一個好的方法?

丹羽:當時我們在美國市場樹立愛普生品牌的時候,就是通過這兩種方法:一個是打自己的品牌,還有一種就是藉助其他有名的大廠商品牌影響力。我覺得無論是TCL還是海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客戶,而且還要讓目標客戶了解你的品牌強項在哪。

1981年,愛普生的品牌以列印機的形式進入美國市場。當時的情況和現在不同。在我們把愛普生的列印機產品推入美國市場的時候,是以PC周邊終端外圍設備的形式推入的。但同時,市場上還存在一個OEM我們的品牌——IBM。IBM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開始了計算機業務,同時也有一部分是列印機,當時他們的列印機就是從我們這里OEM的。所以,當時人們非常清楚市場上存在兩種產品。一種是有愛普生品牌的,愛普生自己的產品;還有一種就是IBM OEM過來的產品。

主持人:你在美國公司,從1973年到1981年之間有8年的時間。經過這8年的時間,愛普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品牌到最後在美國市場佔有了一席之地,都經歷了一些什麼樣的發展?另外在這8年期間,愛普生在美國市場的市場份額是多少?競爭對手又是誰呢?

丹羽: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是,從1973年到1981年期間我在美國開展的工作和從1990年到2002年開展的工作內容是不一樣的。在1973年到1981年這8年當中,我們主要是以OEM形式進入並逐漸擴大我們在美國的事業規模。產品集中在微型列印機和微型列印應用方面。

1981年到1987年這段時間當中,我們主要是以PC用列印機、CD-R這兩個產品為中心來進行市場推廣的,也就是針式列印領域拓展業務。我們知道惠普在1984年開始了他們的噴墨列印事業,而愛普生是在1987年的時候正式開展,晚於惠普,雖然當時我們的市場份額提升的很快,但仍未趕上我們在針打領域的優勢。

1990年到2002年,我們在美國市場主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如何把黑白列印機彩色化。從2000年到2002年的時候,我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根據市場應用的不同和市場的變化,設計出不同的列印機。比如說,我們的噴墨列印機就具備高色彩和高畫質。也正是因為我們的工作重心轉到這個領域,所以我們在這個領域的市場份額是很高的。

主持人:過去的二十年,大家都覺得愛普生最成功的方面就是讓大家了解到了愛普生的列印機,並進行了有效的品牌傳播。而現在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包括整個數碼影像市場又比較繁榮),愛普生又希望能讓大家了解到「EPSON = PHOTO」這個概念,對於愛普生來講,其品牌具有了更深刻的內涵。那麼,這是否是愛普生所面對的一個挑戰?

丹羽:我覺得現在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一個挑戰是「愛普生是一個列印機廠商」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了,而現在要把這個概念進行轉變。我們現在主推的是「EPSON = PHOTO」。我們的目標是要讓大家認識到愛普生不只是一個生產列印機的廠商,同時我們也生產顯示器和投影機,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12年醞釀上市的背後

主持人:去年愛普生剛剛上市,上市之後業績表現一直不錯,有很多報告把它推薦為2004年最值得購買的股票。過去的10年被稱為「日本經濟迷失的10年」。在這迷失的10年當中,愛普生的業務有沒有受到影響?在這10年歷史的延續當中,愛普生都經歷了哪些過程?

丹羽:我們為什麼會上市呢?是出於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擴大我們的業務,第二個目的是資金籌集的多樣化。在去年上市以後,我們公司的意識確實發生了轉變。因為在上市之前,我們是一家私人公司。上市之後,我們就成為了一種公眾化的公司。我們現在的持股人已經有將近4萬人,我們有義務必須滿足持股人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也是本著這樣的原則來開展我們各種業務工作的。

應該說不景氣是一個整體的狀況。過去的10年,不光是日本的經濟不景氣,其實在海外各國同樣也都發生了不景氣的現象。作為業務來講,即使在不景氣的狀態下,也會有需求。只要有市場需求,我們肯定是為了這個市場需求而存在的。因此,從整體來講,愛普生沒有受到日本、或者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

主持人:現在整個業界有這么一個看法,因為日本企業過於依賴歐美市場,以至於忽視了在亞洲,包括中國的機會。這種看法你是否認同?另外,你是如何看待現在來勢兇猛的韓國企業的競爭?

丹羽:這個順序的產生是源於市場是否成熟,是從我們的技術與產品是否和市場匹配這個方面來考慮的。其實我們在海外開拓上面,並沒誰先誰後之分。這可能要回到我們最初的話題。當初我們選擇美國市場是因為我們的技術和產品,和當時的美國市場是非常匹配的。在那個市場發展起來會比較順利。

也正因為此,我們在進入美國市場兩年之後,就轉入了歐洲市場,再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又轉入了亞洲市場。這都是有一個順序的。我們並沒有輕視亞洲市場的想法。

剛才,你也說到像三星等韓國企業,現在在市場上非常活躍。我們也看到了這一點。我想,他們在市場上非常活躍的表現,也正是源於他們對自己技術和產品優勢的一種認識,他們覺得在哪些市場上可以勝出,他們肯定先要將自己的技術和產品投入到這個市場上來。這也是他們對於不同市場採取不同產品策略的一種方式。

做數碼列印的領頭羊

主持人:從20世紀90年代到2002年,一方面,愛普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海外投資的戰略步伐,另一方面,列印機市場也完成了從傳統的黑白列印到彩色列印的轉變。在過去的1999年到2002年這段期間,愛普生有幾次重大的戰略調整?

丹羽:在噴墨列印領域,是有一個黑白到彩色化的轉變。黑白很簡單,就是黑色和白色,而彩色化就不一樣了。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正發揮著我們在技術上獨特的優勢推進數碼領域的彩色化。

在2、3年以前,我們發現PHOTO(照片及成像)是市場的主流。所以我們就根據市場的主流進行了調整。主要是從技術如何和市場接軌、技術如何和市場配合這些方面進行了調整。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就是,過去一說到列印機,大家就考慮列印機是以PC外圍設備的形象出現的。但是,幾年前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進入到了PHOTO世界。在PHOTO世界,列印機也就不再受到任何限制,我們的列印機屬於數碼影像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PHOTO的世界是無限的,所以我們列印機的發展是不受任何約束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主持人:對於你來說,愛普生在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都成功以後, 你是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特殊性的?在「EPSON= PHTOT」的調整過程中,有沒有針對中國市場做出的一些和全球其他地區不一樣的舉措呢?

丹羽:為了開拓中國市場,我們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如,愛普生影藝坊只有在日本、新加坡和中國三個地方有。我們之所以要把愛普生影藝坊設立在中國,也是因為非常重視中國數碼影像市場的發展。而且現在中國的PHOTO時代已經到來了,我們希望在PHOTO的時代當中,能把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好的產品帶到中國,讓中國消費者滿意。另外,我們也聽說了我們的產品比較貴,尤其是墨盒價格可能會稍微貴一些的說法。

更主要的是,在產品推廣的過程中,我們聽到的反映是通過使用我們的產品,能夠使用戶產生愉悅的心情,他們在列印的過程當中是非常愉快的,這是我們最需要做的工作。

八卦老闆

現在,很多研究日本企業的專家發現,日本企業當中的高層基本上都是日本人。他們的文化似乎很難和其他國家人融合。請問,海外人才在愛普生高層當中,最高職位是什麼?現在在愛普生公司當中,還有很嚴格的等級制度嗎?

其實,我們公司當中並沒有特別排斥外國人。比如我們在歐洲的總部,是在阿姆斯特丹,它是一個地域總部,它的社長就是西班牙人。愛普生在歐洲有很多小國家有公司,其現地法人都是由當地的人來擔任最高級別的。在美國,愛普生的社長是美國人;在澳大利亞,也是澳大利亞當地人任最高的職位。從這方面來看,愛普生並沒有發生對外國人排斥的事情。另外,我們在選擇高職位的國外人員時,肯定要經歷一個過程。首先,他要對愛普生的體制非常地了解,只有在對公司理念和工作方式、戰略方向充分理解的基礎上,他們才能夠坐到這么高的職位,這肯定是要花時間的。

丹羽先生曾經多次開拓海外市場,在這些國家當中,你最喜歡哪個國家?

我最喜歡的國家應該是美國,因為我在那生活了19年。有一句話,就是長期在某處生活,那個地方就等於是第二故鄉了。所以,我覺得我對美國的感情比較深。另外,我們的總部在洛杉磯,而洛杉磯和紐約還是不一樣的,我主要喜歡的是洛杉磯。

怎樣平衡工作中的壓力?

工作時,我都是保持快樂工作的狀態和想法去做的。這也許和我的性格有關系。我的性格不是說有什麼事我就一個人在那裡自己想,而是把一大幫人集合起來,我們大家一起想,進行很好的交流。因為和大家經常一起交流,可以集思廣益共同完成我們的目標,所以我的工作是非常快樂的。

主持人的話

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強項

知道EPSON品牌由來的消費者不是很多。在夏日的一個午後,業界知名的愛普生全球副總裁丹羽憲夫再次來到北京,並接受了我的采訪,「日語里沒有『EPSON』這個詞,而是我們自己造出來的。因為EP-101是我們最開始的創始列印機,為了表達讓它(列印機事業)能夠子子孫孫發展下去的意思,所以我們了一個SON,這是我們自己造的一個詞。」作為愛普生第一個海外公司負責人,丹羽的事業從美國起步,業務自然是從列印機開始做起。

而他一直工作的精工愛普生集團最早脫胎於1881年,一位名叫服部金太郎的年輕人在日本開設做手錶代理銷售生意的小店,120多年過去了,百年風雨洗禮之後,這家小店已成為年銷售額萬億日元,擁有員工八萬人的跨國集團,精工手錶和愛普生列印機這兩大品牌更是世人皆知。

回顧精工愛普生歷史,最可圈點的是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成就的不僅是後來舉世聞名的精工手錶,更為精工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天地——在計時裝置旁邊需要有一個列印裝置來列印數據結果。於是,微型點陣式列印產品問世,震驚了世界,也開啟了愛普生進軍列印領域的契機。

與當時所有知名的日本企業一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其業務迅速發展的必然手段。

「從進入愛普生公司開始,我就有一個願望,就是把愛普生品牌塑造成國際品牌,希望愛普生這個品牌能夠深入到當地用戶心目中去。」丹羽回憶當時自己的理想時,言語執著沉穩。1973年,27歲的丹羽遠赴美國,開始了愛普生全球化第一市場的開拓。當時,為了更好地學習英語,他要求自己不看不聽母語,很快渡過語言關。

1975年,他一手做起的愛普生第一個海外銷售網點——愛普生美國公司成立。回憶整個品牌發展過程,他坦言,當時依託「藍色巨人」IBM的品牌優勢做其OEM廠商是明智之舉。「在1973年到1981年這8年中,我們主要是以OEM形式進入並逐漸擴大我們在美國的事業規模。產品集中在微型列印機和微型列印應用方面。」說起當時的銷售,因沒有品牌優勢,除了靠工程師口頭傳播外,他和同事只有一家一家的去客戶處推銷有愛普生品牌的列印機。

成功地在美國塑造了愛普生品牌後,他先後創立了新加坡、澳大利亞、歐洲等海外公司,成為愛普生國際化征途上最為引人注目的高級管理者。「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客戶,而且還要讓目標客戶了解你的品牌強項在哪裡。目前中國的很多企業都在努力進行全球化的經營道路,這首先就要找到自己公司的強勢之處。只有這樣,用戶才會關注你們的公司,而對於廠家來講,只有明確了自己的優勢和用戶心目中品牌形象後,進行市場推廣工作才會更加有效。」對於目前國內企業的國際化浪潮,對於不斷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丹羽如此建議。

③ 3d列印機的發展簡史

3D列印思想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並在20世紀80年代得以發展和推廣。3D列印是科技融合體模型中最新的高「維度」的體現之一,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把它稱作「上上個世紀的思想,上個世紀的技術,這個世紀的市場」。
19世紀末,美國研究出了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隨後產生了列印技術的3D列印核心製造思想。
20世紀80年代以前,三維列印機數量很少,大多集中在「科學怪人」和電子產品愛好者手中。主要用來列印像珠寶、玩具、工具、廚房用品之類的東西。甚至有汽車專家列印出了汽車零部件,然後根據塑料模型去訂制真正市面上買到的零部件。
1979年,美國科學家RF Housholder獲得類似「快速成型」技術的專利,但沒有被商業化。
20世紀80年代已有雛形,其學名為「快速成型」。20世紀80年代中期,SLS被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卡爾Deckard博士開發出來並獲得專利,項目由DARPA贊助的。
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列印出三維效果的列印機,並已將其成功推向市場,3D列印技術發展成熟並被廣泛應用。普通列印機能列印一些報告等平面紙張資料。而這種最新發明的列印機,它不僅使立體物品的造價降低,且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未來3D列印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
1995年,麻省理工創造了「三維列印」一詞,當時的畢業生Jim Bredt和Tim Anderson修改了噴墨列印機方案,變為把約束溶劑擠壓到粉末狀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把墨水擠壓在紙張上的方案。
2003年以來三維列印機的銷售逐漸擴大,價格也開始下降。 家用3D列印機
德國發布了一款迄今為止最高速的納米級別微型3d列印機——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這款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3D列印機,能製作納米級別的微型結構,以最高的解析度,快速的列印寬度,列印出不超過人類頭發直徑的三維物體。
最小的3D列印機
世上最小的3D列印機來自維也納技術大學,由其化學研究員和機械工程師研製。這款迷你3D列印機只有大裝牛奶盒大小,重量約3.3磅(約1.5公斤),造價1200歐元(約1.1萬元人民幣)。相比於其他的列印技術,這款3D列印機的成本大大降低。研發人員還在對列印機進行材料和技術的進一步實驗,希望能夠早日面世。
最大的3D列印機
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科研團隊經過十多年努力,實現重大突破,研發出全球最大的「3D列印機」。這一「3D列印機」可加工零件長寬最大尺寸均達到1.2米。從理論上說,只要長寬尺寸小於1.2米的零件(高度無需限制),都可通過這部機器「列印」出來。這項技術將復雜的零件製造變為簡單的由下至上的二維疊加,大大降低了設計與製造的復雜度,讓一些傳統方式無法加工的奇異結構製造變得快捷,一些復雜鑄件的生產由傳統的3個月縮短到10天左右。
大連理工大學參與研發的最大加工尺寸達1.8米的世界最大激光3D列印機進入調試階段,其採用「輪廓線掃描」的獨特技術路線,可以製作大型工業樣件及結構復雜的鑄造模具。這種基於「輪廓失效」的激光三維列印方法已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該激光3D列印機只需列印零件每一層的輪廓線,使輪廓線上砂子的覆膜樹脂碳化失效,再按照常規方法在180℃加熱爐內將列印過的砂子加熱固化和後處理剝離,就可以得到原型件或鑄模。這種列印方法的加工時間與零件的表面積成正比,大大提升列印效率,列印速度可達到一般3D列印的5—15倍。
彩印3D列印機
2013年5月上市了這種類型的3D列印機新產品「ProJet x60」系列。ProJet品牌主要有四種造型方法的裝置。其餘三種均是使用光硬化性樹脂的類型,包括用激光硬化光硬化性樹脂液面的類型、從噴嘴噴出光硬化性樹脂後照射光進行硬化的類型(這種類型的造型材料還可以使用蠟)、向薄膜上的光硬化性樹脂照射經過掩模的光的類型。高端機型ProJet 660Pro和ProJet 860Pro可以使用CMYK(青色、洋紅、黃色、黑色)4種顏色的粘合劑,實現600萬色以上的顏色ProJet 260C和ProJet 460Plus使用CMY三種顏色的粘合劑)。
3D列印機器人
2013年11月23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展出3D列印機器人,這是一台遠程體感控制服務機器人,最主要的功能是照顧老人。很多老人行動不便,有了機器人助手,只要對著攝像頭做出手勢,機器人就能模仿動作去做家務。

④ 小朋友問我為什麼上世紀九十年代列印掃描一體機銷量非常小,如何回答

小朋友問你為什麼上世紀90年代列印掃描一體機銷量非常小。你可以告訴他,上世紀90年代科學技術還沒有現在這么發達,列印掃描一體機價格也沒有這么便宜。那時候掃描一體列印機屬於非常尖端的辦公用品,價格非常的昂貴。而且國內無法生產基本上都是進口的。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的單位是買不起來的,所以銷量也非常小。

⑤ 為什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針式列印機慢吞吞

當時因為技術原因 針打也都是9針的、(12針) 所以列印速度不如現在24針的快 也就是說列印文檔就是靠那些針在點擊色帶在紙上形成文字 ,如果針越多列印效率相對越快 。

回答不盡祥細 但希望能為你解疑!

⑥ 世界上第一個電腦列印機

世界上第一台針式列印機是由Centronics公司推出的,可由於當時技術上的不完善,沒有推廣進入市場,所以幾乎沒有人記住

它。一直到了1968年9月由日本精工株式會社推出EP-101針式列印機,這才是被人們譽為第一款商品化的針式列印機。

世界上第一台噴墨列印機出生於1984年的HP公司。

60年代末Xerox公司發明第一台激光列印機

1992年聯想集團與激光列印機的發明者——美國XEROX公司合作,研製第一代中文激光列印機;

目前市場主流除了噴墨和激光列印機之外,還有熱轉印列印機,它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⑦ 一部上世紀90年代的活字列印機現在值多少錢

1、首先檢查一下列印機當前是否已經被設置為「暫停列印」,如果是的話,無論怎樣向列印機發送列印命令,列印機肯定不會接受列印命令的,要想讓列印機能接受用戶的響應的話,可以取消「暫停列印」這個設置;在取消這個設置時,大家可以先打開列印機操作窗口,然後用滑鼠右鍵單擊當前系統中安裝的列印機的程序圖標,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大家就可以看到「暫停列印」命令項前面有一個勾號,只要再用滑鼠單擊一下該命令選項,就能取消「暫停列印」這個設置了。
2、檢查一下與電腦連接的列印機是否已經被設置為默認的列印機,由於在許多Windows程序中,單擊「列印」命令時,程序會將當前打開的頁面內容傳送到默認的列印機上,要是大家使用的列印機事先沒有被設置為默認列印機的話,那麼列印內容就無法傳送到當前安裝的列印機上,文檔自然也就無法列印了。
此時,大家可以先打開列印機操作窗口,並用滑鼠右鍵單擊對應的列印機圖標,從隨後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設為默認值」命令,就可以將列印機設置為所有Windows程序使用的默認列印機了。
3、檢查列印機是否已經處於聯機狀態,如果列印機還沒有聯機的話,列印機自然是無法工作的。要讓列印機處於聯機狀態的話,必須確保列印機的電源已經接通,列印機的電源開關必須打開,列印機的紙張必須正確放置好,列印機中的墨粉、墨盒或者色帶必須有效,以及確保當前列印機沒有出現卡紙現象。
當然看一個列印機是否已經聯機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一下列印機控制面板上的「Online」指示燈是否亮著。
4、檢查一下當前程序到底要使用列印機的哪個埠,檢查時可以在Windows系統桌面上,先依次單擊「開始」/「設置」/「控制面板」/「列印機」,然後在打開的列印機窗口中,找到對應的列印機圖標,並用滑鼠右鍵單擊它,然後選擇快捷菜單中的「屬性」命令,在彈出的列印機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詳細資料」標簽,在該標簽頁面下的「列印到以下埠」設置項中,檢查列印機是否已經被設置到適當的列印埠。
通常列印機的埠設置為「Lpt1:列印機埠」,有些特殊類型的列印機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列印埠,此時大家一定要檢查對應列印機的使用手冊,根據手冊中的使用要求,來給列印機設置合適的列印埠。
5、確保應用程序在輸出列印內容時要正確,不然應用程序輸出出現問題時,就會導致輸出內容無法列印。在檢查應用程序輸出到底是否正確時,可以採用通過其他程序列印文檔的方法來進行驗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記事本」程序來列印測試文檔,測試時可以按照如下步驟來進行操作:
首先打開記事本程序窗口,在窗口中打開已經存在的任意一個文本文件或者自行在程序窗口輸入幾行測試內容,然後單擊該程序菜單欄中的「列印」命令,如果列印機能正常工作,那麼用戶原來使用的應用程序肯定在輸出時有問題,大家可以試著重新安裝一下該使用程序。
6、試著重新啟動列印機。如果與列印機相連的電腦配置比較低,那麼在某個時刻向列印機發送的列印內容很多的話,列印機中的內存或者電腦中的內存就會來不及處理這些眾多的列印任務,此時列印機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對任何列印任務都不響應。如果大家能夠重新啟動一下列印機或者電腦的話,那麼堵塞在列印機內存中的列印任務就會被清除,說不定列印機遇到的其他列印故障在列印機重新啟動後都有可能消失。
7、檢查一下列印機是否已經進行了超時設置,一旦設置的話,列印機在接受到列印命令後,不會直接將輸出內容列印出來,而是在指定的時間才能進入聯機狀態,進行列印動作。檢查超時設置時,大家只要按照上面的操作方法,打開列印機屬性窗口,然後單擊該窗口中的「詳細資料」標簽,在這個標簽頁面下,大家可以增加各項「超時設置」值,當然「超時設置」值是不能用於網路列印中的。
8、進行了上面的檢查和驗證後,如果列印機還沒有任何反應的話,大家要試著重新安裝列印機驅動程序,因為列印機驅動程序一旦損壞,就可能出現文檔無法列印的現象。
在重新安裝列印機驅動程序時,首先在列印機窗口中,單擊列印機的圖標,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刪除命令,當系統提示是否要「刪除這台列印機的專用文件」時,大家可以直接單擊確定按鈕;然後再在列印機窗口中,用滑鼠雙擊「添加列印機」圖標,並按照列印機的添加向導對話框的提示,來完成列印機驅動程序的重新安裝工作。要是在列印機驅動程序安裝後,列印機能夠正常工作的話,就說明列印機無法響應的故障是由列印機驅動程序引起的。

⑧ 全球第一台PC用主流針式列印機是誰發明的

是愛普生公司發明的

基礎----1964年,奧林匹克世界運動大會在東京舉行。當時專門負責提供計時產品的愛普生公司特別研發出了水晶精密計時表951和列印型計時碼表。這兩項產品不但在當時大放光彩,也為日後公司進行轉型和多元化經營帶來了深厚的研發基礎和契機。

孕育----全球第一台小型電子列印機
20世紀60年代,電子計算機產業迅速崛起。愛普生公司結合了由手錶發展出的精密加工技術的經驗和資源,經過4年半的研究時間,於1968年9月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小型電子列印機EP-101,給全球的電子計算機產業帶來了相當的影響和震撼。愛普生公司向列印機領域邁進了一大步,而這款產品也同時孕育了EPSON名字的由來。

發展----全球第一台PC用主流針式列印機
1978年,愛普生公司發布了針式列印機(7針)TP-80,產品大獲好評。 1980年,MP-80(9針)面世,同樣在全球引起了轟動,第二年,MP-80在日本的市場佔有率高達60%以上,在美國市場也獲得了高度的評價,逐漸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台適用於PC產品的主流針式列印機。

⑨ 列印機的歷史沿革

列印機是由約翰·沃特(JohnVaught)、戴夫·唐納德發明的(他們兩個合作發明了列印機) 。將計算機的運算結果或中間結果以人所能識別的數字、字母、符號和圖形等,依照規定的格式印在紙上的設備。列印機正向輕、薄、短、小、低功耗、高速度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互聯網路的飛速發展,有人預言無紙時代即將來臨,列印機的末日已到。然而全球紙張消費量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長,列印機的銷量以平均接近8%的速度在增加。這一切都預示著列印機不但不會消失,而且會發展越來越來快,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寬廣。從1885年全球第一台列印機的出現,到後來各種各樣的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它們在不同的年代各領風騷,今天讓我們尋覓歷史的足跡,從技術、品牌與產品、應用市場及目標消費者三個方面,回顧噴墨列印機的光輝歷史,同時對噴打未來的發展趨勢作簡單分析。
一、技術
噴墨列印機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是先產生小墨滴,再利用噴墨頭把細小的墨滴導引至設定的位置上,墨滴越小,列印的圖片就越清晰。基本原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操作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正如微積分原理也並不復雜,復雜是的如何運用一樣。下面介紹噴墨列印機幾次技術突破具有歷史意義的紀事。
時間 事件紀要
1976年 全球第一台噴墨列印機誕生。
1976年 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問世。
1979年 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問世。
1980年8月Canon公司第一次將其氣泡噴墨技術應用到其噴墨列印機Y-80,從此開始了噴墨列印機的歷史。
1991年 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出現。
1994年 微壓電列印技術問世。
列印機
1996年 Lexmark利用EXCIMER氬(ARGON)/氟(FLUMRINE)雷射切割技術推出全世界第一台1200*1200dpi超高解析度彩色噴墨列印機 Lexmark CJ7000
1998年 全球第一款同時具有1440dpi的最高解析度和六色列印功能的彩色噴打EPSON Stylus Photo 700面世
1998年 全球首款7色照片列印機Canon BJC-7100誕生
1999年 第一台不使用計算機可打A4照片的彩色噴墨列印機EpsonIP-100橫空出世
2000年 第一款支持自動雙面列印的彩色噴墨列印機HP DJ970Cxi誕生。
2003年 全球第一款應用八色墨水技術的數碼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7960問世
2005年春 全球首款9色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8758誕生
噴墨列印技術早在1960年就有人提出,但過了16年第一部商業化噴墨列印機才誕生在IBM,原始的BM4640採用歐洲瑞典路德工業技術學院的教授 Hertz 和他的同僚所開發,稱之為連續式噴墨技術。所謂連續式噴墨,是無論印紋或非印紋,都以連續的方式產生墨滴,再將非印紋的墨滴回收或分散。但此技術幾乎是用滴的方式將墨點印到紙上,效果之差可以想像,因此在現實中毫無實用價值。
1976年,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問世
與IBM4640同年,西門子科技的三位先驅研究者Zoltan, Kyser 和 Sear在同年研發發展成功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EPSON 技術的前身),並將其成功運用在 Seimens Pt-80上,此款列印機在1978年量產銷售,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商業價值的噴墨列印機。1979年,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問世
日本佳能的研究員成功地研究出 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此技術利用加熱組件在噴頭中將墨水瞬間加熱產生氣泡形成壓力,從而墨水自噴嘴噴出接著再利用墨水本身的物理性質冷卻熱點使氣泡消褪,藉此達到控制墨點進出與大小之雙重目的。這里引用該公司的一個小故事,1977年7月的一天,東京目黑區的Canon 產品技術研究所的第22研究室的遠藤一郎,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偶然將加熱的烙鐵放在注射針的附件上時,從注射針上迅速地飛出了墨水。受此啟發,2年後發明了氣泡式噴墨技術。
與此同時,惠普也發明了與之本質相同的技術,HP和Canon 都不約而同地宣稱是自己的研究人員率先發明了噴墨列印技術,以此建立自己在噴墨列印領域的地位。不過「氣泡」這一概念已被佳能搶去,惠普只好將此命名為Thermal Ink-Jet。
1991年,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出現
惠普HP deskjet 500C是全球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1994年6月,國內才出現經本土改造過的產品HP DeskJet 525Q。HP DesignJet是惠普公司首次將其熱噴墨列印技術應用到大幅面列印機中,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單色大幅面噴墨列印機。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的出現都是噴墨列印機史上最為重要的里程碑。
1994年,微壓電列印技術問世
早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愛普生就開始了壓電技術的研究,歷經將近20年,終於成功地將微壓電列印技術應用於列印機領域,實現了產品化。微電壓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許多微小的壓電陶瓷放置到噴墨列印機的列印頭噴嘴附近,利用墨水在電壓作用下會發生形變的原理,使噴嘴中的墨汁噴出,在輸出介質表面形成圖案。
此後,愛普生的智能墨滴變換技術、自然色彩還原技術、超精微墨滴技術等;佳能的專業照片優化技術、四重色控技術等;惠普的富麗圖分層技術、智能色彩增強技術等。均進一步提升了噴墨列印機的技術含量。

⑩ 上世紀買的聯想天禧電腦,自帶了一台列印機和一套掃描儀,現在還有配套數據線么有驅動么以及墨盒等

並口介面,看是幾針的?買是能買到,就是比較少了。先試試吧,上世紀的,有點嗆。配套的配件你去售後問問,看能不能訂到。驅動的話,官網上要是沒有那就沒有了。我估計都不行了,電腦現在更新很快,就算你這下來都可以,估計運行速度也不快,個方面要求看能達到不,實在不行換個算了

閱讀全文

與上世紀電腦列印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玩仁王要什麼配置 瀏覽:891
重裝電腦系統的方法 瀏覽:952
u盤換了電腦顯示被加密 瀏覽:437
ps運行電腦配置 瀏覽:194
電腦怎麼自動更新系統 瀏覽:277
免費在線閱讀書籍的網站 瀏覽:889
電腦跳廣告自動安裝軟體怎麼處理 瀏覽:798
電腦如何用ppt製作生日視頻 瀏覽:919
電腦設置u盤啟動滴一聲就關機 瀏覽:603
哪個二手平台有好電腦 瀏覽:740
蘋果電腦如何照相 瀏覽:563
老電腦怎麼打開wifi上網 瀏覽:74
為啥一開機電腦就散熱風扇就開始散熱 瀏覽:645
台式電腦怎麼用u盤設置系統還原 瀏覽:643
電腦刺綉最貴多少錢 瀏覽:644
蘋果電腦ps快捷鍵大全 瀏覽:621
一台電腦連接三個顯示器怎麼設置 瀏覽:956
手機熱點wifi軟體 瀏覽:845
電腦里怎麼打 瀏覽:883
電腦上下了釘釘為什麼安裝不了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