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置 > 電腦主板的信號頻率有哪些

電腦主板的信號頻率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5-14 06:03:57

㈠ 主板的二分頻、4分頻、6分頻是怎麼回事

分頻作用是保證主板的外頻變化時PCI等外設的工作頻率能夠固定在標准頻率下,例如PCI的33MHz,也就是說當外頻變化時,這個分頻除以分頻數字,便能得到PCI的工作頻率。現在CPU外頻最高能夠取到200MHz,這樣當外頻為200MHz的時候,如果主板支持六分頻也就是說200除以6就得到PCI的標准頻率33MHz。主板要求支持高分頻,這是因為如果PCI、AGP等設備工作在非標准頻率下會對這些設備造成一定損害。

設計一個振盪器、分頻器,可實現2分頻、4分頻輸出的電路,每路分頻輸出,用發光二極體指示顯示;整盪器頻率及分頻指示以人眼能夠分辨為宜。

二分頻電路就是用同一個時鍾信號通過一定的電路結構轉變成不同頻率的時鍾信號。 二分頻就是通過有分頻作用的電路結構,在時鍾每觸發2個周期時,電路輸出1個周期信號。比如用一個脈沖時鍾觸發一個計數器,計數器每計2個數就清零一次並輸出1個脈沖。那麼這個電路就實現了二分頻功能。

四分頻就是通過有分頻作用的電路結構,在時鍾每觸發4個周期時,電路輸出1個周期信號。比如用一個脈沖時鍾觸發一個計數器,計數器每計4個數就清零一次並輸出1個脈沖,那麼這個電路就實現了四分頻功能。

㈡ 請告知PC中幾中頻率間的關系。

隨著電腦的日益普及,人們隨時都會聽到「頻率」這個技術參數,它是衡量系統運行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頻率高,說明系統運行速度快。但是不同設備運行在不同的頻率范圍,例如Hz(Hertz赫茲)、kHz(千赫茲)、MHz(兆赫茲)、GHz(吉赫茲)等。
頻率是指單位時間內脈沖信號的周期數。電腦中,時鍾頻率通常用「CLK」標記。為了保證電腦有條不紊地正常運行,電腦系統必須嚴格以時鍾脈沖頻率為基準進行工作。
一、時鍾頻率。電腦主板上有個晶振元件,當主板通電後它就會產生電振盪,產生一系列高頻率的脈沖。但是這些脈沖與電腦需要的頻率不匹配,因此需要將這些原始頻率輸入到時鍾頻率發生器晶元,變為電腦需要的各種工作頻率(簡稱為「分頻」或「倍頻」)。例如CPU前端匯流排頻率、內存匯流排頻率、AGP顯示匯流排頻率、系統工作時鍾等都是這樣獲得的。實際上,在CPU內部、顯卡、音效卡等設備上都有自己的晶振和時鍾發生器電路,產生時鍾頻率。
二、CPU主頻率。以一個Pentium 4 CPU(它的工作主頻率為1GHz)為例,1GHz說明每秒產生10億個時鍾脈沖信號,每個時鍾信號周期為1ns。Pentium 4 CPU有4條流水線運算單元,如果負載均勻,CPU在1個時鍾周期內可以進行4次二進制加法運算。這就意味著該Pentium 4 CPU每秒可執行40億條二進制加法運算。但如此驚人的運算速度不能完全為用戶服務,電腦硬體和*作系統本身還要消耗CPU的資源,例如動態內存刷新、鍵盤中斷掃描、屏幕界面顯示、內存分配調度等。CPU主頻率的高低是決定電腦的性能和價格水平的主要參數。
三、內存時鍾頻率與內存匯流排頻率。目前電腦使用的內存有PC133 SDRAM(同步動態內存)、PC266 DDRRAM(雙倍數據傳輸內存)、PC800 RDRAM(Rambus動態內存)等幾種類型。用戶應注意內存時鍾頻率與內存匯流排頻率的區別。內存時鍾頻率是指內存工作時的參考頻率;而內存匯流排頻率是指內存中數據傳輸的頻率。例如,PC133 SDRAM內存時鍾頻率為133MHz,它只能在時鍾脈沖的上升沿傳輸數據,即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只能傳輸1次數據,數據存取周期為7ns左右,數據傳輸率為1GB/s左右;PC266 DDRRAM內存能夠在時鍾脈沖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時傳輸數據,因此DDRRAM在一個時鍾周期內能夠傳輸2次數據,當內存時鍾頻率為133MHz時,內存匯流排頻率為266MHz,數據存取周期為3ns左右,數據傳輸率為2GB/s左右;PC800 RDRAM內存時鍾頻率為400MHz,時鍾脈沖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可以傳輸數據,因此一條內存通道的數據傳輸率為1.6GB/s,採用雙通道內存匯流排時,內存匯流排頻率達到800MHz,數據傳輸率可達3.2GB/s。
四、匯流排傳輸頻率。匯流排是指電腦內部數據傳輸的通道,匯流排製作在主板上,它由許多線路組成。電腦匯流排採用分層結構,運行頻率逐級降低。第一級為數據傳輸通道;第二級數據傳輸通道由內存匯流排與圖形匯流排組成;第三級數據傳輸通道是MCH(內存控制中心)與ICH2(輸入/輸出控制中心)之間的Hub控制匯流排;第四級數據傳輸通道是PCI匯流排及各種I/O介面。
五、顯示器刷新頻率。顯示器顯示的圖像是由顯示器內部電子槍發射的電子束掃描而成,電子槍發射的電子束每秒在屏幕上掃描的水平線數稱為「行頻」(或水平掃描頻率,單位為Hz)。行頻越高圖像的穩定性越好,行頻高製造工藝復雜,產品價格高,並且顯像管容易損壞。電子槍發射的電子束從屏幕左上角掃描到屏幕右下角,稱為「一場」(幀),即完成一次畫面掃描。電子槍每秒在屏幕上掃描完整畫面的次數稱為「場頻」(或垂直掃描頻率,Hz)。當「場頻」低於75Hz時,屏幕畫面將產生閃爍現象,長時間在這種狀態下工作,將嚴重影響使用者的視覺健康。
由此可見,頻率往往與數據傳輸速率有關。那麼是不是所有傳輸數據的設備都需要時鍾頻率呢?不一定,只有那些需要嚴格按照時序工作的設備才需要時鍾頻率,例如CPU、內存等。那些數據傳輸量不大,信號時序要求不嚴格的介面就不需要時鍾頻率,例如電腦的「串口」就不需要時鍾頻率。提高系統時鍾頻率可以提高整個電腦的性能,但提高頻率也必然帶來發熱、干擾等現象,影響穩定運行,尤其是進行CPU超頻應特別注意。

㈢ 電腦主板晶振是什麼規格

電腦主板上的有四大類晶振:

1、時鍾晶振:時鍾晶振和時鍾產生成電路相連,頻率為14.318MHz,這種晶振損壞後,會造成主板不能啟動的故障。正常工作時,兩個引腳之間的電壓為1~1.6V。

2、實時晶振:實時晶振和南橋晶元相連,頻率為32.768kHz,這種晶振損壞後,會造成時間部准確或不能啟動的故障。正常工作時,兩個引腳之間的電壓為0.5V左右。

3、音效卡晶振:音效卡晶振和音效卡晶元相連,頻率為24.576 MHz,這種晶振損壞後,會造成聲音變質或者無聲的故障。正常工作時,兩個引腳之的電壓為1~2.1V。

4、網卡晶振:網卡晶振和網卡晶元相連,頻率為25. 000 MHz,這種晶振損壞後,會造成網卡功能工作的故障。正常工作時,兩個引腳之間的電壓為1.1~2.1V。

(3)電腦主板的信號頻率有哪些擴展閱讀

晶振和時鍾晶元共同組成主板的時鍾發生器,主板上的多數部件額時鍾信號,由時鍾發生器提供,時鍾發生器是主板時鍾電路的核心,如同主板的心臟。

電腦中最不可缺少的為晶振,在主板內最少藏有2~3個石英晶振,甚至是更多。電腦主板常用的是圓柱晶振,最常規的頻點為32.768KHZ,是數字電路板上最常見的了。

圓柱晶振最常規的體積,3*9mm,3*10mm,3*8mm,2*6mm,1*5mm,1*4mm,其作用在於產生原始的時鍾頻率,這個頻率晶振經過頻率發生器的放大縮小後就成了電腦中各種不同的匯流排頻率。

閱讀全文

與電腦主板的信號頻率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耐爾平板電腦游戲下載 瀏覽:481
電腦怎麼在游戲里打開文件夾 瀏覽:494
電腦回扣多少 瀏覽:166
電腦寫字板縮放級別怎麼設置 瀏覽:815
平板電腦進灰 瀏覽:755
平板電腦取消密碼 瀏覽:596
電腦wifi能用網頁打不開 瀏覽:244
電腦沒wifi怎麼直播 瀏覽:864
打開電腦主機後黑屏怎麼回事 瀏覽:959
平板電腦返回鍵 瀏覽:660
如何在電腦上把硬碟分區 瀏覽:203
win10的電腦配置 瀏覽:915
蘋果電腦固定系統欄 瀏覽:520
台式電腦顯示無線網很弱 瀏覽:106
電腦台式連接wifi怎麼連接 瀏覽:345
平板電腦列印軟體 瀏覽:895
米4手機如何連接電腦連接 瀏覽:786
電腦屏幕上有東西黏住了怎麼辦 瀏覽:241
如何電腦連接寬頻 瀏覽:795
電腦初始化後軟體沒了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