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置 > 秒懂百科電腦配置

秒懂百科電腦配置

發布時間:2022-06-14 08:04:48

1. 電腦配置怎麼看才能看懂

電腦的配置,主要看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顯示器等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未來CPU會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響應速度。

2、顯卡:這項對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5、硬碟,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碟速度又因介面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說的串口)介面,早前的硬碟多是IDE介面,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介面的要慢些。
6、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

計算機是由硬體系統(hardware system)和軟體系統(software system)兩部分組成的。

傳統電腦系統的硬體單元一般可分為輸入單元、輸出單元、算術邏輯單元、控制單元及記憶單元,其中算術邏輯單元和控制單元合稱中央處理單元(Center Processing Unit,CPU)。

所謂軟體是指為方便使用計算機和提高使用效率而組織的程序以及用於開發、使用和維護的有關文檔。軟體系統可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

系統軟體System software,由一組控制計算機系統並管理其資源的程序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啟動計算機,存儲、載入和執行應用程序,對文件進行排序、檢索,將程序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等。實際上,系統軟體可以看作用戶與計算機的介面,它為應用軟體和用戶提供了控制、訪問硬體的手段,這些功能主要由操作系統完成。

解決各類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程序系統稱為應用軟體。從其服務對象的角度,又可分為通用軟體和專用軟體兩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腦配置

2. 電腦主機里的各個硬體名稱 圖片 用途

電腦主機里主要有:電源,主板,CPU,內存,顯卡,硬碟,光碟機。

1、電源:

電腦電源是把220V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並專門為電腦配件如主板、驅動器、顯卡等供電的設備,是電腦各部件供電的樞紐,是電腦的重要組成部分。

(2)秒懂百科電腦配置擴展閱讀

主機特點:

數據通信系統中的主機又不同於一般的單機系統,其主要特點是:

1、面向通信,具有通信處理的能力。在硬體方面,具有與通信控制器連接的輸入/輸出通道部件或匯流排介面。

系統軟體具有對中央處理器(CPU)硬體中斷的分析處理、輸入輸出控制和差錯恢復處理、程序的啟動和停止處理、多重處理和虛擬存儲器管理等功能。通信控製程序(即通信軟體)常與通信控制器相結合,控制用戶的聯機業務程序與遠程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

2、具有資料庫管理功能。資料庫是相互關聯的數據的集合,具有數據的共享性、獨立性和最小冗餘性的特點,並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計算機網的最重要應用之一,是網內主機之間建立地理上分散的資料庫,主機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持用戶訪問本地或遠地資料庫。

3、為保證高的可靠性,主機單機的可靠性要高,可設置備用機,或採取雙機工作方式。

3. 電腦硬體各部分介紹

電腦的基本硬體配置如下:

1、主板: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性能影響著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性能。

2、CPU:又稱中央處理器,是一個集成電路模塊,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一條指令的功能往往是由計算機中的部件執行一系列的操作來實現的,CPU要根據指令的功能,產生相應的操作控制信號,發給相應的部件,從而控制這些部件按指令的要求進行動作。

3、內存條:內存條是用來臨時存儲數據的,同樣安插在主板上,CPU可通過匯流排定址,並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電腦上任何一種輸入和任何一種輸出是通過內存才可以進行。內存條的性能指標取決於存儲容量、存取速度(存儲周期)、存儲器的可靠性。

4、硬碟:存放著用戶所有的數據信息,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用戶的操作體驗,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主要的參數。轉速的快慢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RPM)來表示,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5、顯示器:屬於電腦的I/O設備,即輸入輸出設備。通常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液晶會沿著溝槽配向,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和關的作用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以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

4. 電腦的配置都是什麼意思,各個都是起的是什麼作用

就是你電腦的基本構成硬體,參數就是它的技術質量,在某種程度上支持什麼東西,至於具體有什麼用這不好解釋,你不如網路一下,那個很詳細,比如你想知道cpu幹嘛的,就網路「cpu」看網路就行了。

5. 我這個配置可以玩戰地1么

你這個配置開最低畫質可以玩戰地1。
最低配置:
系統:
Windows 7,8.1,10,64位

CPU:
Core i5 6600K,AMD FX-6350

內存:
8G

顯卡:
nVidia GeForce® GTX 660(2GB),AMD Radeon™ HD 7850(2GB)

硬碟:
50GB
推薦配置:

系統:
Windows 10,64位

CPU:
Core i7 4790,AMD FX-8350

內存:
16G

顯卡:
NVIDIA GeForce® GTX 1060(3GB),AMD Radeon™ RX 480(4GB)

硬碟:
50G
擴展:
《戰地1》是一款由EA DICE開發、Electronic Arts發行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類游戲,於2016年10月21日發行。

游戲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游戲中包含了很多系列元素的回歸,比如馬、火焰噴射器、雙翼飛機和齊柏林飛艇。

需要注意的是,該作為何稱做「戰地1」而非「戰地5」因為此作的內容設定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且戰地系列第一部並非稱做「戰地1」而稱做「戰地1942」,所以此作稱為「戰地1」。

目錄
【秒懂網路】一分鍾了解戰地1
94.1萬 47"
戰地1:凡爾賽宮外,德美兩軍拉鋸戰
7.9萬 6'8"
>
戰地1
特色詞條 | 本詞條按照特色詞條指南編輯並維護
貢獻維護者 ゼロルイズ
《戰地1》是一款由EA DICE開發、Electronic Arts發行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類游戲,於2016年10月21日發行。

游戲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游戲中包含了很多系列元素的回歸,比如馬、火焰噴射器、雙翼飛機和齊柏林飛艇。

需要注意的是,該作為何稱做「戰地1」而非「戰地5」因為此作的內容設定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且戰地系列第一部並非稱做「戰地1」而稱做「戰地1942」,所以此作稱為「戰地1」。

中文名
戰地1
原版名稱
Battlefield 1
游戲類型
第一人稱射擊
游戲平台
PC、XboxOne、PS4
所屬系列
《戰地》
地區
美國
開發商
EA DICE
發行商
Electronic Arts
發行日期
2016年10月21日
製作人
Julien Wera
內容主題
戰爭
玩家人數
單人、多人
游戲引擎
寒霜3引擎
分級
PEGI:16
ESRB:M
發行階段
正式版

6. 電腦配置主要看哪些

電腦配置主要看:|

一、CPU

計算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CPU的性能決定,而CPU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其運行程序的速度上。影響運行速度的性能指標包括CPU的工作頻率、Cache容量、指令系統和邏輯結構等參數。

1、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系。所以,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

2、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速度。通俗地說,在台式機中,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相信這點是很好理解的。

但對於伺服器CPU來講,超頻是絕對不允許的。前面說到CPU決定著主板的運行速度,兩者是同步運行的,如果把伺服器CPU超頻了,改變了外頻,會產生非同步運行,這樣會造成整個伺服器系統的不穩定。

3、匯流排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

有一條公式可以計算,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

4、倍頻系數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

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數據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主頻而得到高倍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數據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

一般除了工程樣版的Intel的CPU都是鎖了倍頻的,少量的如Intel酷睿2核心的奔騰雙核E6500K和一些至尊版的CPU不鎖倍頻,而AMD之前都沒有鎖。

7. 一般家庭電腦筆記本配置

網路



目錄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家用筆記本

家用筆記本,指的是性能中等的筆記本電腦。

中文名

家用筆記本

性能 

通常配備集成顯卡,提高便攜性.

外觀 

商用筆記本典型代表是IBM.

 數據安全 

 商用筆記本電腦比家用強一些.

商用家用區別

從外觀講

商用筆記本簡潔,流暢,沒有太多的裝飾,典型代表是IBM.

而家用筆記本可以豐富多彩一些,有的人還會自己塗裝.

性能上講

商用筆記本最顯著的特點是穩定,續航時間長.商用筆記本多數為集成顯卡,為的是系統穩定,電池能夠支撐更長的時間,因為經常移動.

另外,移動性也是商用筆記本最顯著的特點,一點不能太沉,大小通常在14'以下,

而家用的相對不強調這些.

如果你經常看IBM,SONY以及HP的配置你就會發現,這三個品牌是最早做筆記本也最典型的商用筆記本發起廠商.他們的配置大都集成顯卡,同時又很貴.但品質比較好一些.

游戲性能

商用筆記本不強調游戲性能,通常配備集成顯卡,提高便攜性.

數據安全

由於要經常移動,所以高端的商用筆記本電腦都備配放滾技術,固態硬碟等確保數據安全的配件.在數據安全上,商用筆記本電腦比家用強一些.

未來發展

不過隨著INTEL移動新平台的出現,商用筆記本電腦跟家用的差別已經越來越小.因為新平台的功耗更低,即使配備獨立顯卡等配置,功耗也很低,又小,性能有強悍的商用筆記本電腦,跟家用筆記本(通常是14'或者15'),已經沒有多大差別了.

猜你關注

十大筆記本電腦排名

游戲筆記本電腦排行

十大筆記本排名

家用筆記本電腦排名

廣告

開工大吉,戴爾限時直降3000元

戴爾筆記本電腦 限時特惠!採用第八代智能英特爾R酷睿TMi7處理器。戴...

戴爾(中國)有限公司7年認證

筆記本電腦m17x ,m17x限時特惠...

筆記本電腦m17x 限時特惠,至尊威力當仁不讓,採用第八代智能英特爾R...

戴爾(中國)有限公司7年認證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網路信譽V保障計劃

hot耍龍燈:祈禱龍的保佑

內容均由網友貢獻,網路無任何收費代編服務

網路吧 意見反饋 權威合作 網路協議



詞條目錄

網路名片

商用家用區別

從外觀講

性能上講

游戲性能

數據安全

未來發展

8. 硬體配置和軟體配置分別是什麼

1、硬體配置:表示負載均衡產品的硬體基本配置,如CPU、內存、硬碟等參數的指標。


2、軟體配置:軟體生存周期各個階段活動的產物。


1、硬體配置包括:CPU,硬碟,內存,主板,顯卡等。


2、軟體配置包括:


(1)、與合同、過程、計劃和產品有關的文檔和資料;


(2)、源代碼、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


(3)、相關產品,包括軟體工具、庫內的可重用軟體、外購軟體及顧客提供的軟體等。




(8)秒懂百科電腦配置擴展閱讀:


軟體配置管理過程


配置管理是通過技術或行政手段對軟體產品及其開發過程和生命周期進行控制、規范的一系列措施。


配置管理的目標是記錄軟體產品的演化過程,確保軟體開發者在軟體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都能得到精確的產品配置。


配置管理過程是對處於不斷演化、完善過程中的軟體產品的管理過程。其最終目標是實現軟體產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可控性,使產品極大程度地與用戶需求相吻合。通過控制、記錄、追蹤對軟體的修改和每個修改生成的軟體組成部件來實現對軟體產品的管理功能。


9. 電腦CPU,內存,顯卡,各有什麼作用

1、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CPU 自產生以來,在邏輯結構、運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發展。

2、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

3、顯卡(英語:Video card、Display card、Graphics card、Video adapter),是個人計算機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顯示器,並向顯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計算機主板的重要組件,是「人機」的重要設備之一,其內置的並行計算能力現階段也用於深度學習等運算。



(9)秒懂百科電腦配置擴展閱讀:

CPU出現於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處理器架構設計的迭代更新以及集成電路工藝的不斷提升促使其不斷發展完善。從最初專用於數學計算到廣泛應用於通用計算,從4位到8位、16位、32位處理器,最後到64位處理器,從各廠商互不兼容到不同指令集架構規范的出現,CPU 自誕生以來一直在飛速發展。CPU發展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通常將其分成 六個階段。

閱讀全文

與秒懂百科電腦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如何下載應用教學過程 瀏覽:785
win10設置電腦上電自動啟動 瀏覽:769
辦公桌的列印機和電腦怎麼收納 瀏覽:364
ps軟體對電腦配置 瀏覽:639
平板電腦如何查看appstore密碼 瀏覽:642
電腦過熱原因有哪些 瀏覽:397
電腦打字格式怎麼調 瀏覽:6
電腦硬碟東芝的好還是希捷的好 瀏覽:296
移動硬碟可以直接玩電腦游戲嗎 瀏覽:630
怎樣才能把列印機連接在電腦上 瀏覽:372
電腦主板型號看哪個好 瀏覽:751
蘋果一秒語音軟體 瀏覽:766
平板筆記本電腦報價 瀏覽:270
電腦備案在哪裡備案 瀏覽:789
蘋果手機音樂軟體下載 瀏覽:722
wifi卡代表電腦卡嗎 瀏覽:392
電腦和電視wifi連接電腦 瀏覽:391
電腦4核多少錢 瀏覽:895
怎樣用u盤克隆電腦系統 瀏覽:24
電腦開機黑屏左上角有一條線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