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置 > 電腦哪些硬體是屬於外存的

電腦哪些硬體是屬於外存的

發布時間:2022-05-22 02:56:19

Ⅰ 計算機外存是指什麼外設和外存有什麼區別

計算機外存既是輸出設備,也是輸入設備。

外存儲器的功能是長期存放程序和數據。外存上的信息主要由操作系統來管理,外存一般只和內存進行信息交換。

計算機處理完成的結果可以存放到外存,計算機也可以通過內存將數據、指令信息從外存調人主機。

外設和外存區別如下:

1、處理對象不同。

內存和外存的本質區別是,一個是內部運行提供緩存和處理的功能,也可以理解為協同處理的通道;而外存主要是針對儲存文件、圖片、視頻、文字等信息的載體,也可以理解為儲存空間。

2、處理功能不同。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

3、分工不同。

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而外存為了擴大存儲容量,在計算機中還配備了存儲容量更大的磁碟存儲器和光碟存儲器,稱為外存儲器,簡稱外存。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1)電腦哪些硬體是屬於外存的擴展閱讀

計算機外存的特點:

外存儲器的特點是容量大,作為內存儲器的補充,就像紙和筆記本對大腦的補充一樣。它把大量的暫時不直接參與運算的數據、指令和中間結果存放起來,當需要時可以成批地補充給內存儲器,以參加運算。

正如我們的大腦可記住的東西有限,而筆記本可記錄的東西卻可以足夠多一樣,計算機外存儲器的容量也是足夠大的。

今天,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由磁碟機、磁帶機和軟磁碟機等擔任。充當外存儲器的磁帶機和軟磁碟機與我們所熟悉的錄音機原理一樣。

假如有一台錄音機,就可以用它錄制許許多多存儲數據的。一片軟盤或一盤磁帶滿了,可以再換一盤。這樣,就使得它的存儲能力相當大。

Ⅱ 計算機 硬碟 是屬於內存還是屬於外存


外存
,外存
作用:由於計算機的內存(RAM)在斷電後內容會自動消失,需要藉助外存來保存用戶長期使用的軟體和數據。
常見的外存有:硬碟、光碟等
內存一般採用半導體
存儲單元
,包括
隨機存儲器
(RAM),
只讀存儲器
(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只不過因為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儲器。內存就是
存儲程序
以及數據的地方,比如當我們在使用WPS處理文稿時,當你在鍵盤上敲入字元時,它就被存入內存中,當你選擇
存檔
時,內存中的數據才會被存入硬(磁)盤。

Ⅲ 電腦的外存是什麼

處理速度:內存快,外存慢. 存儲容量:內存小,外存大. 斷電後:內存RAM中的信息丟失,外存中的信息不丟失.

什麼是內存

什麼是內存呢?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內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既然內存是用來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那麼它是怎麼工作的呢?我們平常所提到的計算機的內存指的是動態內存(即DRAM),動態內存中所謂的「動態」,指的是當我們將數據寫入DRAM後,經過一段時間,數據會丟失,因此需要一個額外設電路進行內存刷新操作。具體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一個DRAM的存儲單元存儲的是0還是1取決於電容是否有電荷,有電荷代表1,無電荷代表0。但時間一長,代表1的電容會放電,代表0的電容會吸收電荷,這就是數據丟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對電容進行檢查,若電量大於滿電量的1/2,則認為其代表1,並把電容充滿電;若電量小於1/2,則認為其代表0,並把電容放電,藉此來保持數據的連續性。

從一有計算機開始,就有內存。內存發展到今天也經歷了很多次的技術改進,從最早的DRAM一直到FPMDRAM、EDODRAM、SDRAM等,內存的速度一直在提高且容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今天,伺服器主要使用的是什麼樣的內存呢?目前,IA架構的伺服器普遍使用的是REG�ISTEREDECCSDRAM,下一期我們將詳細介紹這一全新的內存技術及它給伺服器帶來的獨特的技術優勢。

外存包括一些老的軟盤、現在的優盤以及不怎麼常用的CD卡,MMC卡,CF卡,移動硬碟,光碟等。
軟盤是一個非常老的外部存儲盤,容量1.44M,讀寫速度慢,現已淘汰,除非特別情況下,沒有什麼人再用這個軟盤了;優盤,現在較為流行,容量從最當初的8M發展到現在的G級,現在流行的是128M-512M容量,讀取速度比優盤快好多,尤其是USB2.0介面的優盤;CD卡,MMC卡,CF卡,應用方面很多,數碼相機,MP4,數字DV等等,都用這個卡,速度也有快有慢之分,如果想讓電腦讀取這些卡的數據,一般需要一個多功能讀卡器,現在我見過最多的有32合1讀卡器;光碟是最常見的,這里不需要多說,需要光碟驅動器讀取,移動硬碟是最省錢的外部存儲器,與上面讀寫的外存卡相比,普通20G的也不過區區幾百元,採用USB2.0,速度非常快,缺點就是抗震遠不如上述幾種外存!

Ⅳ 計算機硬體的外存

PC常用的外存是軟磁碟(簡稱軟盤)和硬磁碟(簡稱硬碟),但是光碟、U盤、移動硬碟的使用也越來越普及。下面介紹常用的外存。 鍵盤(Keyboard)是常用的輸入設備,它是由一組開關矩陣組成,包括數字鍵、字母鍵、符號鍵、功能鍵及控制鍵等。每一個按鍵在計算機中都有它的惟一代碼。當按下某個鍵時,鍵盤介面將該鍵的二進制代碼送入計算機主機中,並將按鍵字元顯示在顯示器上。當快速大量輸入字元,主機來不及處理時,先將這些字元的代碼送往內存的鍵盤緩沖區,然後再從該緩沖區中取出進行分析處理。鍵盤介面電路多採用單片微處理器,由它控制整個鍵盤的工作,如上電時對鍵盤的自檢、鍵盤掃描、按鍵代碼的產生、發送及與主機的通訊等;鍵盤分為: 1.機械鍵盤(Mechanical)採用類似金屬接觸式開關,工作原理是使觸點導通或斷開,具有工藝簡單、噪音大、易維護、打字時節奏感強,長期使用手感不會改變等特點。
2.塑料薄膜式鍵盤(Membrane)鍵盤內部共分四層,實現了無機械磨損。其特點是低價格、低噪音和低成本,但是長期使用後由於材質問題手感會發生變化。已佔領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3.導電橡膠式鍵盤(Conctive Rubber)觸點的結構是通過導電橡膠相連。鍵盤內部有一層凸起帶電的導電橡膠,每個按鍵都對應一個凸起,按下時把下面的觸點接通。這種類型鍵盤是市場由機械鍵盤向薄膜鍵盤的過渡產品。
4.無接點靜電電容鍵盤(Capacitives)使用類似電容式開關的原理,通過按鍵時改變電極間的距離引起電容容量改變從而驅動編碼器。特點是無磨損且密封性較好。 滑鼠器(Mouse)是一種手持式屏幕坐標定位設備,它是適應菜單操作的軟體和圖形處理環境而出現的一種輸入設備,特別是在現今流行的Windows圖形操作系統環境下應用滑鼠器方便快捷。常用的滑鼠器有兩種,一種是機械式的,另一種是光電式的。 機械式滑鼠器的底座上裝有一個可以滾動的金屬球,當滑鼠器在桌面上移動時,金屬球與桌面摩擦,發生轉動。金屬球與四個方向的電位器接觸,可測量出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位移量,用以控制屏幕上游標的移動。游標和滑鼠器的移動方向是一致的,而且移動的距離成比例。
光電式滑鼠器的底部裝有兩個平行放置的小光源。這種滑鼠器在反射板上移動,光源發出的光經反射板反射後,由滑鼠器接收,並轉換為電移動信號送入計算機,使屏幕的游標隨之移動。其他方面與機械式滑鼠器一樣。
滑鼠器上有兩個鍵的,也有三個鍵的。最左邊的鍵是拾取鍵,最右邊的鍵為消除鍵,中間的鍵是菜單的選擇鍵。由於滑鼠器所配的軟體系統不同,對上述三個鍵的定義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滑鼠器左鍵可在屏幕上確定某一位置,該位置在字元輸入狀態下是當前輸入字元的顯示點;在圖形狀態下是繪圖的參考點。在菜單選擇中,左鍵(拾取鍵)可選擇菜單項,也可以選擇繪圖工具和命令。當作出選擇後系統會自動執行所選擇的命令。滑鼠器能夠移動游標,選擇各種操作和命令,並可方便地對圖形進行編輯和修改,但卻不能輸入字元和數字。 以上對常用的鍵盤和滑鼠作了介紹,下面簡要說明另外幾種輸入設備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光學標記閱讀機是一種用光電原理讀取紙上標記的輸入設備,常用的有條碼讀入器和計算機自動評卷記分的輸入設備等。
圖形(圖像)掃描儀是利用光電掃描將圖形(圖像)轉換成像素數據輸入到計算機中的輸入設備。一些部門已開始把圖像輸入用於圖像資料庫的建設中。如人事檔案中的照片輸入,公安系統案件資料管理,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工程設計和管理部門的工程圖管理系統,都使用了各種類型的圖形(圖像)掃描儀。
正在研究使計算機具有人的「聽覺」和「視覺」,即讓計算機能聽懂人說的話,看懂人寫的字,從而能以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接收信息。為此,人們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包括模式識別、人工智慧、信號與圖像處理等,並在這些研究方向的基礎上產生了語言識別、文字識別、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視覺等研究方向。語言和文字輸入技術的實質是使計算機從語言的聲波及文字的形狀領會到所聽到的聲音或見到的文字的含義,即對聲波與文字的識別。

Ⅳ 外存屬於硬體系統的哪一部分

計算機是可以存儲、檢索和操縱數據的電子設備。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應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計算機軟體兩大部分。計算機硬體是指計算機系統的物理設備,也稱為硬設備。計算機硬體是支撐計算機工作的物質基礎,沒有足夠的硬體支持,軟體也就無法正常地工作。但只有計算機硬體而沒有軟體,此時的計算機稱為裸機。要計算機正確地運行並解決各種問題,必須給裸機編制各種軟體。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程中,計算機硬體和計算機軟體,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缺一不可。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看插入的圖片
主存、內存、外存的區別:
>主存: 它可以理解為我們電腦主機上的「硬碟」我們需要長期保存的東西都存在它上面,因為它屬於ROM斷電後的面存儲的資料不會丟失。
>內存: 他是RAM(隨機讀寫存儲器) 它和硬碟相比,他的輸入輸出速度要快的多,因為CPU中的ALU(虛擬寄存器)速度要比硬碟速度快,所以需要內存用來給CPU和硬碟之間進行溝通 。簡單的說內存起的就是作橋梁的作用。
>外存: 像光碟、閃盤(優盤)、這些都屬於外存(儲器)。
存儲器:
主存儲器存儲那些即將加工或正在加工的數據和指令集。
存儲器的容量以位元組(8位二進制數位)表示,縮寫為B。1KB表示210即1024個位元組,記為1KB。一個容量為640KB的存儲器具有640×1024B,即655360位元組的容量。1024KB為1兆位元組,用1MB表示。1024MB為1GB,1024GB為1TB。
主存儲器分為兩類:只讀存儲器和隨機存儲器。
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ROM)存儲的內容可永久保存,當計算機關掉電源後也不會丟失,但它存儲的內容只能讀出不能寫入。
RAM是可讀可寫的存儲器,在任何時候、任何內存地址上的數據都可以讀出或寫入。RAM的存儲容量比ROM大,但計算機斷電後,RAM上存儲的內容都會消失。

Ⅵ 常見的外部存儲設備有哪些

常見的外部存儲設備有以下幾種:

一、硬碟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內有sata固態、m.2固態、pci-e固態,而m.2固態又有nvme的m.2和sata的m.2)、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內有3.5寸、2.5寸的,還有5400轉和7200轉)、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

二、軟盤

軟盤(Floppy Disk)是個人計算機(PC)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質。軟盤的讀寫是通過軟盤驅動器完成的。軟盤驅動器設計能接收可移動式軟盤,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為1.44MB的3.5英寸軟盤。

軟盤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裝可卸、攜帶方便。作為一種可移貯存方法,它是用於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動的小文件的理想選擇。

三、移動硬碟

移動硬碟(Mobile Hard disk)顧名思義是以硬碟為存儲介質,計算機之間交換大容量數據,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移動硬碟多採用USB、IEEE1394等傳輸速度較快的介面,可以較高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

因為採用硬碟為存儲介質,因此移動硬碟在數據的讀寫模式與標准IDE硬碟是相同的。截至2015年,主流2.5英寸品牌移動硬碟的讀取速度約為50-100MB/s,寫入速度約為30-80MB/s。

四、光碟

光碟是以光信息做為存儲的載體並用來存儲數據的一種物品。分不可擦寫光碟,如CD-ROM、DVD-ROM等;和可擦寫光碟,如CD-RW、DVD-RAM等。

光碟是利用激光原理進行讀、寫的設備,是迅速發展的一種輔助存儲器,可以存放各種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和動畫等多媒體數字信息。

五、U盤

U盤,全稱USB快閃記憶體檔,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種使用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

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於朗科科技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介面進行連接。U盤連接到電腦的USB介面後,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後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於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諧音的「U盤」。

Ⅶ 計算機硬體的基本組成是什麼

計算機硬體系統均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構成。

1、運算器:算術運算和邏輯運行的實際執行部件。

2、控制器:統一指揮和控制計算機各部件按時序協調操作的部件。

3、內部存儲器按其存儲信息的方式可以分為只讀存儲器ROM(Read Only Memory)、隨機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4、輸入設備:鍵盤、滑鼠、掃描儀、光筆。

5、輸出設備:顯示器、音箱、列印機、繪圖儀。

(7)電腦哪些硬體是屬於外存的擴展閱讀

運算器主要由算術邏輯部件、通用寄存器組和狀態寄存器組成。

1、算術邏輯部件ALU。ALU主要完成對二進制信息的定點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各種移位操作。ALU能處理的數據位數(即字長)與機器有關。

2、通用寄存器組:近期設計的機器的運算器都有一組通用寄存器。主要用來保存參加運算的操作數和運算的結果。

3、狀態寄存器:狀態寄存器用來記錄算術、邏輯運算或測試操作的結果狀態。程序設計中,這些狀態通常用作條件轉移指令的判斷條件,所以又稱為條件碼寄存器。

Ⅷ 計算機外部設備有哪些

(一)輸入設備:

1.鍵盤:鍵盤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輸入設備,通過鍵盤可以將英文字母、數字、標點符號等輸入到計算機中,從而向計算機發出命令、輸入數據等。

2.滑鼠:滑鼠,計算機的一種輸入設備,也是計算機顯示系統縱橫坐標定位的指示器,因形似老鼠而得名(港台作滑鼠)。其標准稱呼應該是「滑鼠器」,英文名「Mouse」,滑鼠的使用是為了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便快捷,來代替鍵盤那繁瑣的指令。

(二)輸出設備:

1.顯示器:顯示器(display)通常也被稱為監視器。顯示器是屬於電腦的I/O設備,即輸入輸出設備。它是一種將一定的電子文件通過特定的傳輸設備顯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顯示工具。

2.列印機: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需要把我們在電腦里做好的文檔和圖片列印出來,這就需要依靠列印機,那麼列印機一般是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幾種最為常用。

(三)外存儲器:

1.硬碟存儲器:硬碟存儲器(硬碟)是指記錄介質為硬質圓形碟片的磁表面存儲設備。在計算機中,硬碟是必備的外存設備。它具有存儲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等特點。隨著硬碟製作工藝水平的提高,其價格越來越低,性價比越來越高。

2.移動存儲器:移動硬碟由硬碟和硬碟盒組成。移動硬碟通常有兩種規格:3.5英寸和5.25英寸,分別對應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的硬碟。常用的是3.5英寸硬碟,它的體積和重量較小,更便於攜帶。移動硬碟一般採用USB介面,數據傳輸速度快。

(8)電腦哪些硬體是屬於外存的擴展閱讀

計算機外部設備的功能:

1.實現人機交互。外部設備是人機交互的信息傳遞工具。無論使用計算機做什麼工作,人們都需要和計算機直接交互。鍵盤、滑鼠和顯示器一起組成了最重要的人機交互界面,方便了用戶使用計算機,提高了計算機的工作效率,也加快了計算機的推廣和應用。

2.實現信息轉換。外部設備是數據信息的轉換工具。人與計算機交互過程中的信息形式主要是文字、圖形、圖像和聲音,而計算機處理的是二進制數據。因此,需要通過外部設備事先將各種形式的信息轉換為二進制數據,交給計算機進行處理,處理的結果則需要再次轉換為人們易於接受的信息形式。

3.實現數據存儲。計算機處理、存儲和管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可能都存儲在主存中,通常需要海量的數據存儲裝置。網路存儲具有共享數據的優勢,隨著雲存儲技術的進步和普及,計算機系統數據存儲的方式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4.促進計算機應用領域的拓展。隨著計算機應用的發展,輸入/輸出設備作為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了各個領域。圖形輸入/輸出設備的出現,對計算機輔助設計提供了有力支持;圖像處理設備、語音處理設備的出現都為計算機拓展了新的應用領域。

Ⅸ 計算機常用的外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有哪些

外存儲器:包括硬碟,U盤,存儲等非計算機本身的存儲數據的介質。輸入設備:包括鍵盤,滑鼠,掃描槍等一些將信息傳遞給計算機並計算機能夠接收到的設備。輸出設備:最常見的就是顯示器,將計算機的計算結果顯示出來的設備。以上都屬於計算機的硬體系統。

PC機常見的外存儲器有軟盤存儲器、硬碟存儲器、光碟存儲器等。磁碟有軟磁碟和硬磁碟兩種。光碟有隻讀型光碟CD-ROM、一次寫入型光碟WORM和可重寫型光碟MO三種。

輸入設備是人或外部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一種裝置,用於把原始數據和處理這些數的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計算機能夠接收各種各樣的數據,既可以是數值型的數據,也可以是各種非數值型的數據。

輸出設備是對將外部世界信息發送給計算機的設備和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外部世界的設備的總稱。這些返回結果可能是作為使用者能夠視覺上體驗的,或是作為該計算機所控制的其他設備的輸入。

(9)電腦哪些硬體是屬於外存的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軟體系統:

1、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可以看作用戶與計算機的介面,它為應用軟體和用戶提供了控制、訪問硬體的手段,這些功能主要由操作系統完成。此外,編譯系統和各種工具軟體也屬此類,它們從另一方面輔助用戶使用計算機。下面分別介紹它們的功能。

2、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OS)

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發展中的產物,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方便用戶使用計算機,是用戶和計算機的介面。比如用戶鍵入一條簡單的命令就能自動完成復雜的功能,這就是操作系統幫助的結果;二是統一管理計算機系統的全部資源,合理組織計算機工作流程,以便充分、合理地發揮計算機的效率。

Ⅹ 計算機硬體包括哪五部份,各部份的功能是什麼

電子計算機硬體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組成,運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統稱為中央處理器(CPU)。計算機各部件通過匯流排連接形成有機整體,微機匯流排有三種:地址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數據匯流排。
(1)、運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2)、控制器的功能是:協調指揮計算機各部件工作;
(3)、存儲器的主要作用是:存儲程序和數據,實現記憶的功能。
(4)、輸入設備的功能是:輸入數據並轉換為機內信息存儲;
(5)、輸出設備的作用是:將機內信息轉換為便於識別、處理和使用的字元、圖形,並輸出顯示。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功能是 執行程序。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至少需要圖中所示五個部件或設備:

1.數據輸入設備:把程序和原始數據輸入計算機

2.數據存儲部件:實現程序和數據的保存

3.數據運算部件:承擔數據的運算和處理

4.數據輸出設備:把運算及處理結果輸出

5.控制部件:從存儲部件取出指令並完成指令解碼,根據指令向各個部件或設備提供它們所需的控制信號,起指揮、協調和控製作用。

上述 3+5=CPU。

圖中3種類型匯流排作用:

1.數據匯流排:用於在部件或設備間傳送屬於數據信息(指令和數據)的電氣信號

2.地址匯流排:用於在部件或設備間傳送屬於地址信息(指令和數據)的電氣信號【地址信息指明數據存儲部件中的一個存儲單元或外圍設備中的一個設備】

3.控制匯流排:用於向存儲部件和外圍設備傳送起控製作用的電氣信號【指定在CPU和這些部件或者設備間傳送的方向以及操作的性質等】

閱讀全文

與電腦哪些硬體是屬於外存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怎麼轉換系統賬戶 瀏覽:701
看4k60幀視頻電腦配置 瀏覽:820
電腦主機的風扇多少v的 瀏覽:585
孩子用電腦耳機哪個牌子好 瀏覽:972
電腦能安裝兩種顯卡驅動 瀏覽:257
去除廣告的電腦軟體 瀏覽:792
電腦開機按f11怎麼刪除 瀏覽:750
電腦里有什麼計算機二級的軟體 瀏覽:612
昂達平板電腦白屏 瀏覽:707
電腦怎麼綁定無線網 瀏覽:19
最爛的電腦配置 瀏覽:514
電腦系統總是崩潰 瀏覽:536
電腦開機不顯示pxe為什麼還是進不了系統 瀏覽:294
電腦卡住然後黑屏了無信號 瀏覽:740
微信電腦版怎麼用啊 瀏覽:494
安卓數據傳到蘋果用什麼軟體好 瀏覽:600
筆記本電腦帶有獨立顯卡要多少錢 瀏覽:26
電腦連手機wifi密碼錯誤 瀏覽:186
mac電腦屏幕旋轉90黑屏 瀏覽:111
蘋果檢測睡眠軟體 瀏覽: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