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把主板裝入機箱之前,要找准主板固定孔對應的機箱底板孔,並在機箱底板相應位置
1.在機箱里安裝主板時必定是不通電的,所以為了防止靜電擊穿電容——注意,是主板上的電容——而不是主板本身,所以在安裝主板以及在主板上安裝內存、顯卡等配件時,最好事先放掉靜電。如何放掉靜電,這個自己網路即可。
事實上,放掉靜電很大程度上是避免帶電操作的風險,因為有那麼些人總會在機箱通電的情況下去觸摸機箱內部的零配件,或者在機箱剛剛斷電的情況下觸摸機箱內部的零配件。
而新安裝主板的時候,至少我本人沒有遇到過零配件被靜電擊穿的情況。我在高峰期,一年的直接裝機量高達200台的時候,都沒有遇到過任何一台台式機在主板安裝階段,主板電容就被靜電打穿的先例,即使是在乾燥到極點的帝都。
2.准備至少一把長桿十字螺絲批,刀頭記得帶磁化效果。主板四個角用於固定機箱的螺絲孔,左上角的螺絲孔是最難安裝的,所以一定要長桿螺絲批粘著螺絲對著螺絲孔進行安裝。我建議准備兩把,一把粗一把細的原因么……主要是手柄握持的選擇,自己在使用的時候就知道了。
3.是否安裝全程都要佩戴手套?——沒有聽說過這種說法,如果有,那也是為了防止自己的手被主板的電容觸點劃傷。我全程裸露雙手操作,只可惜我的手不性感。
4.主板有一些買來的時候略微是彎的,是否有影響?——在沒有用出問題的時候,略彎的板面是看不出質量好壞的。我用過的微星P35-Neo的板面就是略微彎的,沒出現過質量問題。但是在保換期能換最好換掉。我當時沒換的原因是我認識的商家說了,出了問題隨來隨換,我和他私人關系好才沒有立刻更換。
5.現在很多主板都有4針的CPU輔助供電介面,而這個介面的位置設計非常非常不合理——不合理的地方在哪呢?介面離主板左上方的邊角非常近,而無論是電源上置機箱,還是電源下置的機箱,主板的安裝會離機箱頂蓋非常近,在主板固定到機箱上以後,想安裝CPU輔助供電介面就非常難。因為通常在那個位置的周圍,是CPU插座,CPU安裝好之後,上面必然聳立著一個碩大的風冷散熱器,因此導致輔助供電介面周圍的空隙狹小,幾個手指根本伸不進去;就算手指伸得進去,遇到電源下置的機箱,你會發現4針輔助供電線不夠長!
所以購買或者安裝主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CPU輔助供電介面的位置,如果介面位置很差,就必須先安裝電源,然後將供電線接上介面,再安裝主板。還要注意機箱是上置電源還是下置電源。只要是下置電源,就要備一根4針CPU輔助供電線的延長線。這根線的存在很重要,在電腦城和線上商城都有賣。
6.除了事先安裝好CPU輔助供電線之外,機箱按鈕的「針管」在主板上的插接也是要預先考量的細節之一。如果是新手,建議結合主板說明書先判斷機箱按鈕switch所在的位置,然後預先將機箱按鈕的針管插接在對應的針腳上。
7.SATA硬碟口的插接。現在質量好的SATA硬碟線,無論直插還是直角折插(直插和直角折插指的是接線頭的形狀設計),在線頭上方都會帶一個金屬卡扣,防止松動,如果你用的是直角折插線,一定要記得在安裝主板前事先接好在主板的SATA口上,因為現在主板的SATA口,多數都是側插的,而不是仰面朝天的「銀當耐艹型」,所以要在裝好主板前就插線。
8.在將主板塞進機箱之前,記得預先吧主板的介面擋板安裝好,然後把硬碟安裝好,免得當你安好主板、電源和顯卡之後,突然發現硬碟塞不進硬碟位。
9.根據機箱內的螺柱分布情況,預先安裝額外的螺柱,對主板形成良好的支撐效果。
10.我認為正確的安裝步驟:
a.查看機箱類型(電源位和光碟機位)
b.安裝螺柱
c.安裝介面擋板
d.在主板上裝好CPU、散熱器
e.在機箱內裝好硬碟
f.將主板放置在機箱內部之前,安裝好SATA線、機箱按鈕插線,CPU輔助供電線(如果你已經提前買了一根延長線,這個時候會覺得非常幸福)
g.將主板固定在機箱內,上好所有螺絲
h.接好硬碟線和光碟機線
i.將電源安裝在機箱內
j.將所有必要的供電線接在硬碟和主板上
k.安裝顯卡,並接上輔助供電線
請注意,這樣的步驟是我的個人習慣,而在安裝電源到機箱內部之後,我依然會覺得安裝硬碟供電線是一個很繁瑣的過程(我一直是三硬碟配置),所以可以將步驟i提前到步驟f之前。
㈡ 一般台式電腦的主板是安裝在主機的左邊還是右邊
一般來說,普通主板和普通機箱一定是匹配的。組裝電腦選擇機箱和主板應注意:
一、盡量選購普通的大機箱,優點:
1、機箱的散熱性好。
2、機箱在組裝過程中,安裝方便。
3、機箱在選擇主板時,通用性好,所有主板,包括小主板、中型、大型主板,都可以支持這個普通大機箱的,因為機箱內已經設計好了對於各種主板對應的安裝孔。
二、主板的選購,在性能和價格方面確定以後,盡量選擇大一點的主板,優點:
1、大些的主板,各部件分配比較合理,安裝方便,散熱也較好。
2、各部件可擴充性較強,如:內存插槽較多,易於擴充升級。
三、綜合上述,所以在選購主板和機箱時,一般不需要額外的關心匹配性問題。
㈢ 電腦機箱 這是截圖 哪個位置是主板 的主板在哪裡請幫我標出來
最大那塊就是電路板,就是風扇啊什麼的都插在的這塊佔了半個機箱的電路板就是主板
㈣ 下圖這些螺絲怎麼裝在機箱里這些螺絲分別對應電腦機箱的哪個位置
主板螺絲釘是和銅柱一起的,先放銅柱,再放主板,最後用主板螺絲釘固定。正面是圓形,還有一片很薄的一體成型墊片。
機箱螺絲釘是固定機箱、機箱電源用的。正面是六邊形。是所有螺絲釘中最大的。
硬碟螺絲釘是固定硬碟的,正面是圓形。
㈤ 主板怎麼固定在機箱上
主板怎麼固定在機箱上電腦主板的安裝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在上期內容中講述了CPU以及CPU風扇的安裝與注意事項,那麼本期內容帶給大家在安裝內存與主板時應該注意的細節。
內存條安裝:
在電腦組裝中,內存條的安裝是最為簡單的,對於以前比較老的主板來說,顏色相同的兩個內存插槽在區分雙通道。而最新的主板基本沒有這種說法了,一般兩條頻率、容量相同的內存條隨便插上就可以組成雙通道了。如果內存插槽有顏色區分,優先相同顏色。
內存的安裝是非常簡單的,在內存條和主板內存插槽上都有防呆設計,先把主板內存插槽變的卡扣掰開,將內存條的凹口只需要對准主板內存插槽的凸口,用力按下,聽到咔咔兩音效卡扣彈回的聲音,就說明安裝好了。至於沒有聽到聲音的,將內存按下去,感覺到位瞭然後手動將兩頭的卡扣復位即可。當然前提是你的內存條和主板要匹配,比如內存目前有DDR2/DDR3/DDR4即二代、三代、四代,要安裝在相對應的主板上。不知道怎麼區分的參考小編之前的文章。
主板安裝:
在CPU、CPU風扇、內存安裝到主板上面後,那麼就可以將這一整塊主板安裝到機箱裡面了。
1,將機箱側蓋打開,將金色的銅螺絲安裝到機箱里相對應的位置,用手或者尖嘴鉗擰緊。一般情況下6至8顆,而這個銅柱的作用其一是用來固定主板,其二是將主板背面與機箱隔離,給CPU散熱提供空間以及防止主板接觸機箱導致短路。
2,銅柱裝完後,找到主板擋,將擋板安裝到機箱後對應的位置,對齊後用力按進去即可,具體看下圖。
3,將主板有介面的一方對准擋板,輕輕的放進去之後,將主板上的螺絲孔對准之前安裝好的銅柱,然後用主板螺絲固定好即可。操作過程中難度不是很大,關鍵是要溫柔、細心。到這里,主板算是已經安裝完畢。
㈥ 電腦主板在主機哪個位置
電腦主板在主機箱內,不同品牌的電腦主板具體位置不一樣。打開機箱可以看到一塊較大的電路板,那個電路板就是主板。
顯卡在主板上,顯卡和內存條都在主板風扇的下邊。風扇下邊有兩個明顯的卡槽,插的就是顯卡和內存條,大一點的就是顯卡。如果只有一個,那就說明是集成顯卡。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6)雷孚鐵架機箱電腦主板安裝在哪裡擴展閱讀:
電腦主板選購注意事項:
電腦的主板對電腦的性能來說,影響是很重大的。曾經有人將主板比喻成建築物的地基,其質量決定了建築物堅固耐用與否;也有人形象地將主板比作高架橋,其好壞關系著交通的暢通力與流速。
1、工作穩定,兼容性好。
2、功能完善,擴充力強。
3、使用方便,可以在BIOS中對盡量多參數進行調整。
4、廠商有更新及時、內容豐富的網站,維修方便快捷。
5、價格相對便宜,即性價比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顯卡
㈦ 台式電腦主板安裝在什麼位置
暈~主機箱里,最底下最大的那塊板子,所有硬體都安裝在主板上~
㈧ 機箱主板怎麼安裝圖解
一般購買的主板都有一本說明書,通常情況下看看買回來的機箱上面有沒有自帶螺柱,有的話先不急把螺柱旋下,把買回來的主板,對准擋片看看機箱上的螺柱是否對准主板的幾個孔位,如果機箱上面沒有螺柱那麼主板盒子裡面必定會有螺柱和螺絲,一樣的道理螺柱對准主板的孔位用螺絲刀上螺絲先上主板的對角螺絲注意先不要擰的太緊可以調准角度左上角螺絲上完以後就是右下角螺絲確定好了以後就可以把剩餘的螺絲全部上上去了都到位了再把螺絲逐個上緊,一般不難注意的是上主板的時候先不要把CPU保護蓋取下,以免碰到針腳會歪斜,按照說明書上註明步驟就行,大致的我就這么告訴你了
㈨ 電腦硬體主板安裝在哪的
機箱最下面~是一塊4方的板子~上面插有顯卡,CPU.CPU風扇架。網卡,等,通過數據線還連接有硬碟,光碟機。等 ~~總之。沒有主板,電腦哪些硬體不能彼此相連的~~你拆開機箱蓋,能看風平趟在最下面的哪塊板子就是主板了。。
還不行就在網路上搜主板(圖片)就好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