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問題 > 家用win10電腦安裝freenas

家用win10電腦安裝freenas

發布時間:2022-08-08 09:15:05

1. freenas 如何安裝在u盤

1、首先,下載好軟體後,解壓出來,直接運行,點擊打開按鈕,
2、找到你准備好的ghost光碟映像文件或者winpe光碟,都可以
3、選擇好後,點擊打開,這樣,光碟映像被載入到軟體當中,選擇啟動光碟菜單中的寫入硬碟映像。
4、這樣,彈出寫入硬碟映像信息,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硬碟驅動器的選擇與寫入方式,選擇好硬碟驅動器後,選擇寫入方式,如果想要使製作出來的u盤啟動盤兼容性好點的話,建議選擇usb-zip模式。然後點擊寫入。
5、這樣,彈出格式化提示,我們當然要選擇是了。
6、選擇完畢後,就開始直接寫入u盤了。

2. 如何使用win10安裝黑群暉搭建nas

你好,群暉ds214play這款機器支持兩塊硬碟,如果你不做rai1鏡像備份的話,是可以先上一塊硬碟進行存儲共享備份的。後期你再加一塊4t硬碟上去後,在做陣列的時候得注意點,不能做raid1,不然原先安裝的硬碟資料會丟失的。自己注意點就可以。

3. FreeNAS系統怎麼製作成U盤安裝 詳細過程

可以用U盤引導ISO鏡像安裝系統方法:

  1. 在老版本Windows內安裝系統: (適合現有系統完好或升級系統的用戶)。

  2. 將光碟或U盤(由於原理差不多,所以下文統稱光碟)插入電腦,打開光碟,運行光碟內的類似於安裝向導的程序(如微軟官方ISO的"setup.exe"),安裝向導會引導你一步步安裝系統。

  3. 使用U盤或光碟引導電腦安裝:(適合系統無法啟動,中毒,降低版本的用戶)。

  4. 首先要找到進入引導界面的方法,可以根據電腦型號或主板型號查詢。

  5. 然後由光碟引導進入安裝向導,安裝向導會引導一步步安裝系統。

  6. 使用Windows PE安裝系統: (適合系統無法啟動,中毒,降低版本的用戶)。

  7. Windows PE推薦:老毛桃。

  8. 根據主板啟動方式下載不同版本的老毛桃。

  9. 裝機版:適合Windows8以下系統&沒有UEFI的老主板使用。

  10. UEFI版:適合Windows8及以上系統&有UEFI的新主板使用。

  11. 進入Windows PE的方法和 用U盤或光碟引導電腦安裝 方法一致。

4. 搭建FreeNAS,該選什麼硬體

想法很好!FreeNAS的硬體要求不高。我一般搭建企業級存儲器使用XEON E3系列處理器,C222晶元組。默認使用ZFS,官方推薦採用軟RAID,因此內存建議8G以上,實際上8G就可以了。如果是家用,肯定不用機架式機箱,推薦考慮HTPC(家庭多媒體機箱),安裝3塊4TB SATA硬碟,板載顯、網、音效卡等,U盤安裝FreeNAS系統鏡像。從U盤啟動後,WEB界面配置,然後,就木有然後了,ENJOY! 機箱的話,京東上找了一個,我的最愛啊 http://item.jd.com/812677.html
最後一句那個問題,WIN7真的太費資源了,這直接導致費電,發熱量大,風扇噪音大。開機一段時間後,還可能會變慢。牆裂建議使用FreeNAS,或者OpenFiler.

5. 請教一台win10筆記本,能裝個軟體變成簡單易用的nas嗎

首先預裝win10的新筆記本硬碟格式是GPT格式,而硬碟安裝和ghost安裝要求你的硬碟是MBR格式,所以你在新筆記本上是安裝不成功的。
如果你非要裝,就要進pe系統把硬碟格式化,轉為mbr格式,這樣你就可以自己裝兩個系統,但是預裝應該是個正版吧?格式弄掉可沒有了哦。

6. win10下怎麼當nas伺服器

安裝配置NAS
1、插上SSD,NTFS格式,ghost安裝win8,激活
2、用windows10直通車安裝win10,裝完自動激活
3、系統一開始的administrator設置復雜密碼,進入系統後再設置user和guset用戶
4、插上720G,NTFS格式,總共兩個盤兩個盤符,顯示設置為平板模式,取消休眠,設置30分鍾硬碟休眠。
5、安裝迅雷極速版+網路雲管家+網易雲音樂……【目前是電影下載到SSD,每次新建任務提示空間不足再手動移到720G】
6、配置NFS服務+家庭組+遠程桌面+teamviewer+PhotoSync+lantern

7. Freenas 的安裝方法

FreeNAS視頻教學
http://ftp.m0n0china.org/others/Screenshot_Freenas.rar
順便提一提.英文設置中文的時候IE出現白屏.這個問題我換個火狐IE就好了
最新的8.0版的安裝沒有視頻教程。其實也差不多。

8. 如何把freenas 11.1 安裝到U盤中

1、首先,下載好軟體後,解壓出來,直接運行,點擊打開按鈕,
2、找到你准備好的GHOST光碟映像文件或者WINPE光碟,都可以
3、選擇好後,點擊打開,這樣,光碟映像被載入到軟體當中,選擇啟動光碟菜單中的寫入硬碟映像。
4、這樣,彈出寫入硬碟映像信息,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硬碟驅動器的選擇與寫入方式,選擇好硬碟驅動器後,選擇寫入方式,如果想要使製作出來的U盤啟動盤兼容性好點的話,建議選擇USB-ZIP模式。然後點擊寫入。
5、這樣,彈出格式化提示,我們當然要選擇是了。
6、選擇完畢後,就開始直接寫入U盤了。

9. 如何創建自己的「家庭媒體流伺服器」使用Plex與FreeNAS

1 序
前段時間終於把自己設想了好久的家用NAS配好了,想好好寫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對別人有一點幫助,也希望和大家交流關於ZFS和Freenas的意見和想法。

2 你需要NAS嗎?
你認為數據的價值很重要,願意投入一點資金來降低數據丟失的風險。比如,你自己原創的文字和圖片、各種word和excel的文件、各種照片和視頻,這些原創性的內容都是全世界僅此一份的,還有一些你認為很難再從網路上下載到的資源,這些內容都需要一個比台式機(或者手提電腦)、U盤、移動硬碟和光碟等,更安全可靠的儲存方式。由於網路條件和價格的限制,或者是由於對雲儲存的不信任,把大容量的文件備份到雲端好像也不是最好的選擇。
你的家庭網路內有2台或更多的電腦,需要中轉空間來傳遞文件,特別是大容量的文件。如果只有2台電腦的話,網路鄰居共享或者FTP訪問也算可行。但如果3台或更多電腦,動輒幾個G容量的內容,還要分發到每一台電腦,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大容量、訪問速度快的共享儲存空間就方便很多了。
如果以上兩段描述符合你的實際,那麼你應該開始考慮入手一台NAS了。

3 買成品還是DIY?
3.1 NAS與其它備份手段的比較
3.1.1 U盤和移動硬碟
NAS一般容量相對比較大。如果U盤和移動硬碟也是在線使用,除了RAID 0的配置,個人覺得其它RAID配置的可靠性都比U盤和移動硬碟好。當然,如果把U盤和移動硬碟作為離線備份的手段,可靠性應該會提高不少,不過要犧牲部分的數據可用性。

3.1.2 光碟(DVD和藍光)
如果是可擦寫的,每次重新擦寫的速度比較慢。如果是不可擦寫的,倒可以作為離線備份的手段。數據的不可更改始終會帶來不方便,比如整理好資料目錄,刻碟完,結果以後又發現要往中間加內容。

3.1.3 雲儲存
主要有三方面的限制:速度、容量和價格。那些不是世界知名的IT巨頭搞的,會擔心它不知道哪一天就宣布停止服務。Amazon的S3倒是信得過(相比之下),但是訪問速度和價格又是個問題。

3.2 成品NAS和自己DIY的區別
3.2.1 安全性、價格和售後服務
幾個著名的品牌(如synlogy、qnap、thecus、zyxel、buffalo、netgear等等)提供的家用NAS,大部分最多到六盤位,組RAID 6吧?(不知道可不可以組多個RAID 1),理論上是最多允許兩只硬碟損壞。如果是自己DIY的話,無論是硬RAID或者基於ZFS,RAID的配置都可以更加靈活,只要硬體配置跟得上,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完全沒有問題。
盤位越少,成品NAS的價格貌似更有優勢。假如需求只是兩個盤組RAID 1,那毫無疑問成品NAS更便宜。DIY的話,固定成本是主板、CPU、內存、機箱和電源(或者加上RAID卡),硬碟數量一般不少於3個。同樣是4個盤位,不算硬碟的話,DIY的價格已經大大低於成品NAS。6個盤位,京東上有個要9k+,自己DIY的話,2k搞定。
自己DIY的NAS,各個零配件的售後服務要看你選擇的硬體品牌的生產商。整台NAS在組裝和調試的時候,以後的使用中要排除故障或增加功能,都需要你自己在網上找資料或者和別人討論,所以如果你是伸手黨,還是買成品NAS好了。

3.2.2 功能、靈活性和功耗
成品NAS提供的功能,大部分可以通過各種開源的解決方案來實現。而DIY的NAS提供的靈活性,比如和htpc或者網關結合在一起,硬體配置的更改都是成品NAS所不能比擬的。
功耗方面,DIY的NAS要追求低功耗,可以選擇直流電源+整合主板,貌似網上也有人可以做到待機十幾瓦的。個人就覺得沒必要苛求,相比節省的電費,我更希望電源和UPS都穩定可靠,機箱內空間夠大方便散熱。

3.2.3 噪音控制和外形
現在很多DIY的機箱,也足夠小巧和精緻了,擺在客廳或書桌檯面都完全沒問題。捨得花錢的話,用無風扇電源和CPU散熱器,加上機箱內全用靜音風扇,相信可以把噪音控制在非常低的范圍。

3.3 DIY NAS的種類
首先要把專用和多用途的NAS區分開來。專用的NAS一般只提供文件共享和相關的網路服務,可能也作為24*7的下載機。多用途的NAS有的是作為HTPC,連接電視來直接播放媒體內容,也有是利用虛擬化,通過一台硬體伺服器提供網關、媒體伺服器等多台虛擬伺服器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種組建RAID的方式:
軟RAID,利用主板晶元組自帶的功能組建RAID。性能比不上硬RAID,和ZFS的比較我不清楚,感覺應該也不如。好像有些軟RAID認主板,轉移的時候一定要同型號的主板才可以認出來原有的RAID配置,也有人說intel的是認晶元組,不要求同型號主板。雖然不需要額外的硬體RAID卡投入,也限制了安全性的提示和功能的擴展,除非是換主板。
硬RAID,在主板上插RAID卡,RAID卡再接硬碟。注意有些便宜的RAID卡其實是把運算交給CPU的,自己純粹就是一個介面。一般好的硬RAID卡上有專門的運算晶元,還要帶電池,防止數據丟失。硬RAID是目前最主流的解決方案,價格範圍廣,可以投入很小,也可以很發燒。
基於ZFS,不需要安裝RAID卡,也不利用主板晶元組的RAID功能。硬體配置豐儉由人,數據安全可靠。。。(ZFS的特點請看4.1)

4 軟硬體配置
4.1 ZFS的特點
請允許偷懶一下,介紹ZFS的資料網上已經有很多了,如果有興趣,一定可以深入了解,
簡單來說,基於ZFS的儲存,不怕斷電(就算正在寫入的時候斷電了,數據也不會損壞或者丟失,用硬RAID卡的有可能的哦),有快照功能,不怕誤刪除(而且快照佔空間很小),可以通過加入固態硬碟來大幅提高讀寫性能(跑滿千兆區域網很輕松),容易擴充(把原來的RAID裡面每個硬碟都換成容量更大的,總容量自動增加),硬體無關(換主板都毫無壓力),操作簡單(常用命令才幾個,如果是用Freenas的圖形管理界面的話,更加簡單)。

4.2 操作系統的選擇
所有支持ZFS的操作系統(或發行版)都可以在ZFS的wiki查到,主要用來做NAS的系統有以下幾個:
4.2.1 Oracle Solaris和 OpenIndiana
Oracle Solaris的zpool(ZFS的管理軟體)版本最新,不過是商業軟體;OpenIndiana是OpenSolaris的後續,開源的,我自己沒有用過,跟FreeBSD一樣,應該沒有ZFS的圖形管理界面。

4.2.2 FreeBSD
網上介紹也很多,簡單說就是穩定、穩定和穩定。我在virtual box裡面用FreeBSD,對照著文檔,測試過ZFS的各種操作和功能。另外,FreeBSD的Handbook寫得非常好,有中文版哦,喜歡折騰的同學首選。

4.2.3 Freenas
主角登場,熱烈鼓掌!安裝簡單,界面清爽!第5章將會介紹安裝和配置的過程。這是一個商業公司維護的開源,基於FreeBSD,專門用於NAS的系統。

4.2.4 NexentaStor Community Edition
跟Freenas一樣,都有ZFS的圖形管理界面,根據網路上的測試報告,貌似這個的IO性能比Freenas好。一點小限制是免費版最大容量為18TB。

4.3 硬體配置
4.3.1 終於寫到我最喜歡的部分了,確定硬體搭配讓我糾結了n長時間,最終結果兼顧了錢包、個人喜好和性能,還算滿意。我的NAS的配置如下:(推薦配置從4.3.2開始)

UPS:APC Smart-UPS SC420
(UPS最重要,所以排第一。雖然說ZFS不怕斷電,不過有個在線式的UPS,應付各種拔插頭、按開關和電網的浪涌,還可以接NAS的串口實現市電中斷時自動關機,實在是硬體配置裡面的MVP。這個UPS是以前買的,伏安只有420,容量有點小,現在拖三個硬碟,估計拖5個沒問題)

電源:全漢(FSP)藍暴節能版360

CPU:AMD A4-3300

技嘉(GIGABYTE)GA-A75M-D2H
(選這個主板CPU的搭配是因為功耗較低又有較多的SATA 6G介面,最大內存又可以到32G,跑ZFS的話,內存越大越好。寫文章的時候才看到技嘉出了F2A75M-D3H,更加適合,搞到我都想換主板了,T_T)

三星(SAMSUNG)DDR3 1600 4G *2

西部數據 WD20EARX *3
(這三塊硬碟是跑去廣州的百腦匯買的,第一次的時候自己小白了,居然買到兩塊是換標簽的WD20EARS,只好跑多一次去換,大家如果在電腦城買的請小心)

聯力PC A04A
(我是第一次用聯力機箱的土人,一邊安裝一邊贊嘆「做工果然好啊」,然後各種調整硬碟位置,各種拆裝硬碟籠子,各種調整走線。圖片等寫完這篇文章的第一版再補上)
因為一開始就確定了NAS要配已有的UPS,而且不兼任HTPC,所以我的NAS是放在書房裡面的。書房裡面有一台D-Link的5口百兆交換機,連接一台台式機,一台手提和NAS,再通過電力貓連接整個家庭網路的核心交換機和無線路由Linksys WRT610N。

功耗測試用的是深圳北電的電力檢測儀,實測數據如下:
關閉NAS電源(全漢藍暴)上的開關,0 W
打開NAS電源上的開關,NAS未開機,3.2 W
按NAS機箱面板的開關開機,功耗一直爬升,最高達到 72 W
NAS的啟動過程結束,進入正常狀態,44 W
測試連續讀取,通過百兆的LAN連接,台式機播放NAS共享出來的mkv文件,44W
測試連續寫,用FTP上傳大文件,速度大概10MB/s,56W
在NAS的web管理界面點關機,等到機箱的電源指示燈熄滅,1.5W
另外,在Freenas裡面可以設置每個硬碟的電源選項,比如多長時間之後進入待機。我這台NAS現在還負責BT下載,所以硬碟是一直沒有停的,測不了全部硬碟都進入待機時候的功耗。

4.3.2 普通版配置
強烈推薦UPS作為標配,花的錢不多,可靠性大幅提高。後備式的也可以接受。注意UPS一般容量標的是伏安,要轉換成瓦特。這里插播一段網上找來的計算硬碟功率的方法:先通過spec sheet找到硬碟12V的最大電流(據說就是啟動的時候了),比如WD20EARS的是1.75A,然後在硬碟標簽上找到5V的電流,這個例子裡面是0.55A,所以這個硬碟的最大功率就是12V x 1.75A + 5V x 0.55A = 24W。在挑選UPS和NAS的電源的時候就要注意考慮功率了。當然,伺服器專用的主板通常有逐個啟動硬碟的功能,可以降低對功率的要求,這個在高帥富版的推薦配置裡面談。
千兆網路,你懂的。
最少三個硬碟,組RAIDZ 1,可以承受其中一個硬碟損壞。ZFS當然也支持條帶(RAID 0)和鏡像(RAID 1),還有RAIDZ 2和RAIDZ 3,還可以加熱備,加L2ARC等等,看需求和預算來配置吧。如果你的配置裡面硬碟數量超過9個,最好分組,具體參考:

8G+ 的內存,跑ZFS的話,內存越大越好,所以挑選主板的時候注意選最大內存容量比較大的。
一個4G+的U盤,做系統盤。把Freenas的系統裝在U盤上是最簡單快捷的,還可以把這個系統U盤備份多幾個。安裝到硬碟上的話,Freenas一定要獨占整個硬碟,浪費空間和一個SATA介面。

4.3.3 屌絲版配置
百兆網路,我用的就是了,淚奔。
兩個硬碟,組鏡像。其實這個組合也很靈活,以後你可以把這兩個硬碟都換成容量翻倍的,那麼你的ZFS的容量也翻倍。或者再增加一對鏡像配置的硬碟,跟原有的鏡像做條帶,總容量也可以增加。再或者為了提高可靠性,加入第三塊硬碟到鏡像裡面,變成1:3的鏡像,ZFS果然很靈活吧,呵呵。
4G內存,最低配置了。

4.3.4 高帥富版配置(其實這些高端硬體我也不是很懂,不過yy起來好爽,哈哈)
全屋強電弱電的防雷裝置,這個算題外話,不過確實很必要,特別是多雷雨的地區。
在線式UPS,作用前面講過了。
冗餘電源,這個算伺服器的基本配置了吧。
伺服器主板、伺服器CPU和ecc buffered內存。可以用容量更大、可靠性更高的內存,可以接更多的硬碟,可以熱插拔,可以ooo,可以xxx。。。
SAS硬碟,N個,怎麼組RAID就只看對容量、可靠性和速度的需求了。記得其中一些硬碟做熱備。
固態硬碟,N個,做L2ARC,大幅提高NAS的讀性能;做ZIL(ZFS Intent Log),大幅提高NAS的寫性能。
千兆網卡,N張加上支持LACP(鏈路聚合)的千兆網管交換機,突破千兆區域網的帶寬就靠它們了。
機箱,塞得進上面所有東西的,隨便挑吧。
作為高帥富,當然不只一套房子了,請把以上配置克隆到每一套房子,這樣就可以實現異地容災遠程鏡像自動備份了,鼓掌!

5 Freenas的安裝和配置
大概的流程是這樣的:
把映像文件寫到U盤
用U盤啟動,進行初始化設置,包括網卡、DNS和Web界面的密碼
創建volume
設定scrub(對volume的定時檢查)
在volume裡面創建dataset(dataset是Freenas裡面的管理單位)
針對dataset設置snapshot(快照,用於回滾和遠程備份)
建立用戶和用戶組
針對dataset設置許可權
設置share(有CIFS、NFS、iSCSI、AFP等等)
從客戶端測試(測試連接和讀寫許可權)
備份配置文件和系統U盤 。

閱讀全文

與家用win10電腦安裝freenas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手機如何存電腦上 瀏覽:513
電腦開機開關燈 瀏覽:284
系統盤進入電腦沒反應 瀏覽:675
蘋果4s安裝不了軟體 瀏覽:811
蘋果電腦密碼忘了怎麼刪除 瀏覽:905
win7一台電腦接兩台顯示器 瀏覽:673
小米電腦全屏主題色黑屏 瀏覽:416
電腦面板開關鍵按下有時不能開機 瀏覽:386
電腦免費編輯文字軟體 瀏覽:875
電腦影響開機速度的硬體 瀏覽:897
筆記本連接電腦的列印機 瀏覽:700
台式電腦有船鳴聲 瀏覽:137
西安賽格筆記本電腦配置 瀏覽:532
電腦無線wifi老是掉線 瀏覽:78
蘋果電腦下載軟體要錢 瀏覽:529
電腦耗材屬於哪個科目 瀏覽:842
電腦怎麼裝虛擬機 瀏覽:305
兩台電腦如何一根網線 瀏覽:463
電腦機箱硬碟架不夠 瀏覽:478
汽車電腦黑屏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