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問題 > 誰安裝了中國第一台電腦

誰安裝了中國第一台電腦

發布時間:2022-08-05 13:07:27

Ⅰ 我國第一台計算機的名稱

103機,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一部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在山東曲阜師范大學保存著。103機體積龐大,僅主機部分就有好幾個大型機櫃,佔地達40平方米。它十分精密,在它的機體內有近四千個半導體鍺二極體和八百個電子管。

數據對比:1958年,第一部國產電子計算機30次/秒;1964年,第一部完全自行研製計算機(119機)5萬次/秒;2009年,「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1.2千萬億次/秒;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峰值性能12.5億億次/秒。

(1)誰安裝了中國第一台電腦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1956年,國家成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科研人員得到了M3型計算機的相關資料,並開始對計算機技術快速地消化吸收,國營738廠用時8個月,完成了計算機的製造工作。

1958年8月1日,該計算機完成了四條指令的運行,宣告中國人製造的第一架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的誕生。雖然起初該機的運算速度僅有每秒30次,但它也成為中國計算技術這門學科建立的標志。

Ⅱ 中國的第一台電腦叫什麼名字

1958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國研製成功104型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1萬次。

1960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3年,中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電子計算機--109機研製成功。

1964年,441B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5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DJS-Ⅱ"型操作系統編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體管大型通用數字計算機誕生。

1969年,北京大學承接研製百萬次集成電路數字電子計算機 --150機。

1970年,中國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時操作系統和標准匯編語言的計算機--441B-Ⅲ型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2年,每秒運算11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3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個機型先後研製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機研製成功。

1977年,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DJS-050機研製成功。

1979年,中國研製成功每秒運算500萬次的集成電路計算機--HDS-9,王選用中國第一台激光照排機排出樣書。

1981年,中國研製成功的260機平均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00萬次。

1983年,"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億次。

1984年,聯想集團的前身--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中國出現第一次微機熱。

1985年,華光Ⅱ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投入生產性使用。

1986年,中華學習機投入生產。

1987年,第一台國產的286微機--長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國產386微機--長城386推出,中國發現首例計算機病毒。

1990年,中國首台高智能計算機--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誕生,長城486計算機問世。

1991年,新華社、科技日報、經濟日報正式啟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1992年,中國最大的漢字字元集--6萬電腦漢字字型檔正式建立。

1993年,中國第一台10億次巨型銀河計算機Ⅱ型通過鑒定。

1994年,銀河計算機Ⅱ型在國家氣象局投入正式運行,用於天氣中期預報。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機通過鑒定,其峰值可達每秒25億次。

1996年,國產聯想電腦在國內微機市場銷售量第一。

1997年,銀河-Ⅲ並行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

1998年,中國微機銷量達408萬台,國產佔有率高達71.9%。

1999年,銀河四代巨型機研製成功。

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製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國家

Ⅲ 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於1958年嗎

是的。

1958年8月1日,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103機)完成了四條指令的運行表演,每秒運算速度為30次,成為我國計算技術這門學科建立的標志。

103機體積龐大,僅主機就有好幾個大型機櫃,佔地40平方米。機體內有近4000個半導體鍺二極體和800個電子管。



(3)誰安裝了中國第一台電腦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

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它是一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15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鍾可進行5000次運算,這在現在看來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是破天荒的。

ENIAC以電子管作為元器件,所以又被稱為電子管計算機,是計算機的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由於使用的電子管體積很大,耗電量大,易發熱,因而工作的時間不能太長。

自第一代計算機誕生,計算機技術和工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計算機科學已成為一門發展快、滲透性強、影響深遠的學科,計算機產業已在世界范圍內發展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產業的發達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指標。

Ⅳ 中國的第一台電腦是怎樣誕生的

1956年9月,我國派出赴蘇計算技術考察團。團長閔乃大,副團長王正,團員有吳幾康、范新弼、夏培肅、周壽憲、孫肅、莫根生、徐獻瑜、嚴又光,翻譯張偉、穆立立、李象生等15人。前蘇聯方面的接待單位是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考察團分別對莫斯科、列寧格勒兩地的計算技術的科研、生產與教育進行了考察,並重點對M-20計算機進行了學習。 1957年4月,我國經政府途徑訂購了M-3計算機和БЭСМ計算機圖紙資料。在考察和取得圖紙資料的基礎上,研製工作開始了。以張梓昌、莫根生為首,組織了M-3(代號103)計算機工程組。通過全體研製人員的努力和北京有線電廠的密切配合,於1958年8月1日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這台運算速度為每秒30次的電子管計算機,填補了我國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空白。

Ⅳ 中國第一台計算機誕生於哪一年

中國第一台計算機誕生於1958年。

1958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小型電子管通用計算機103機(八一型),標志著中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103機在山東曲阜師范大學保存著。103機體積龐大,僅主機部分就有好幾個大型機櫃,佔地達40平方米。它十分精密,在它的機體內有近四千個半導體鍺二極體和八百個電子管。

(5)誰安裝了中國第一台電腦擴展閱讀:

我國計算機發展歷史:

1956年,國家成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科研人員得到了M3型計算機的相關資料,並開始對計算機技術快速地消化吸收,國營738廠用時8個月,完成了計算機的製造工作。

1958年8月1日,該計算機完成了四條指令的運行,宣告中國人製造的第一架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的誕生。雖然起初該機的運算速度僅有每秒30次,但它也成為中國計算技術這門學科建立的標志。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之後推出109丙機,該機為兩彈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採用集成電路的DJS-130小型計算機,運算速度達每秒100萬次;

1983年,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上億次的銀河-I巨型機,這是中國高速計算機研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閱讀全文

與誰安裝了中國第一台電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遼寧電腦怎麼連 瀏覽:381
為什麼電腦登不上淘寶 瀏覽:33
蘋果電腦升級系統可以還原不 瀏覽:210
vr電腦設置 瀏覽:679
電腦安裝打字軟體在哪裡 瀏覽:106
電腦ae是什麼 瀏覽:421
老筆記本電腦沒有wifi功能怎麼辦 瀏覽:477
組裝電腦配置選哪個好 瀏覽:276
電腦安裝的網卡驅動不能用 瀏覽:122
小米列印機連接台式電腦教程 瀏覽:614
平板電腦怎麼變成中文 瀏覽:403
關閉電腦打字軟體 瀏覽:58
如何升級電腦顯卡驅動win10 瀏覽:71
電腦總是藍屏提示更新配置怎麼辦 瀏覽:192
電腦硬碟末端有什麼壞處 瀏覽:949
電腦界面是什麼 瀏覽:76
電腦的au配置要求 瀏覽:710
可以直播穿越火線電腦配置 瀏覽:420
電腦主題文件刪除 瀏覽:955
三台電腦共享列印機一台連接不上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