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己組裝電腦步驟
自己組裝電腦步驟?組裝方法
安裝前
(最好是先洗一下手,或者摸一下金屬物,釋放人體本身上的靜電,以免在組裝計算機的時候擊穿配件。)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配件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㈡ 自己組裝電腦怎麼裝系統
對於組裝機來說,想要裝系統,可以使用u盤也可以使用光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若電腦沒有光碟機的話,是不可以使用光碟進行安裝的。以u盤安裝為例,用戶只需將系統放在u盤里,接著將u盤插入電腦,然...
㈢ 組裝一台電腦需要什麼工具
1、螺縫刀
組裝電腦的最基本工具就是螺絲刀。最好購買帶有磁性的螺絲刀,這樣會在安裝各種部件的時候帶來方便。電腦中的大部分配件都是使用「十」字型螺絲刀,選用帶磁性的螺絲刀的一個好處就是方便吸住螺絲,以用於在狹小的空間中安裝。
2、尖嘴鉗
組裝電腦的另一個實用工具是尖嘴鉗。當螺絲釘擰不動時,使用尖嘴鉗會方便很多,而有些線過長時,使用尖嘴鉗剪短會很方便。
3、鑷子
鑷子在取出小號螺絲,以及在狹小空間中插線時特別方便。鑷子還可用於夾取掉落到機箱死角的物體,也可以用來設置硬體上的跳線。
4、萬用表
萬用表用於在安裝過程中檢查電壓、排除故障。
(3)diy電腦安裝擴展閱讀
組裝電腦的配件有: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碟、光碟機、顯示器、機箱、電源、鍵盤和滑鼠。組裝電腦的配件和筆記本電腦的不一樣,台式電腦比筆記本電腦的要大一些。
組裝電腦的價格比品牌電腦要低,但質量不一定得到保證。因為是組裝的,配件有可能是假貨、水貨、二手貨,購買時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考慮每個硬體是否都合理。
組裝電腦一般到電腦城或電腦店購買,如太平洋電腦城、百腦匯等。也可以到網上購買,如阿里巴巴、京東商城、淘寶網、網路有啊等。
㈣ 怎麼自己動手組裝 史上最全的組裝電腦詳細圖文教程
本次電腦組裝教程主要包含三個部分,包括電腦配置清單、電腦硬體認識以及電腦組裝教程。此前,介紹過的幾次組裝電腦教程都是不是很詳細,這次的裝機教程堪稱史上最全的,步驟上會介紹的非常細,對於新手朋友來說,可以很好的了解裝機中的一些細節問題。
一、i3獨顯台式DIY電腦配置單
話不多說,首先來看看這套定位2015的主流游戲電腦配置硬體清單吧。
㈤ 新手買配置自己組裝電腦,怎麼組裝
買好配件之後按步驟操作即可。
㈥ 自己DIY電腦機箱怎麼安裝系統啊
自己DIY電腦機箱安裝系統,需要用戶找一台能用的電腦,到網路中下載U盤PE啟動即可進行安裝。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網路搜索老毛桃,點擊官網進入。如下圖所示。
㈦ 我自己買了些配件diy了一台電腦,怎麼給電腦裝系統和驅動
在某寶之類的平台上買個那種裝系統的u盤按流程操作就行了 u盤里有驅動就一起裝好 沒有就裝好系統之後下個驅動精靈自己裝
㈧ 組裝電腦怎麼裝系統
以台式電腦為例,在Windows10系統下,對於組裝機來說,想要裝系統,可以使用u盤也可以使用光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若電腦沒有光碟機的話,是不可以使用光碟進行安裝的。
以u盤安裝為例,用戶只需將系統放在u盤里,接著將u盤插入電腦,然後打開電腦安裝一個u盤製作工具,安裝成功後選擇啟動軟體。
然後點擊一鍵製作u盤,完成後在網上下載一個系統鏡像,下載好後將其放在U盤里,最後就可以選擇准備安裝系統了。
電腦使用技巧:電腦安裝系統也是需要技術的,若用戶自己不會安裝的話,可以找專業人員來進行安裝。
一般來說,即便是用戶購買的組裝機,在購機後安裝人員也是會直接安裝系統的,對於這一點還是需要了解的。
若用戶是自己在網上購買的零件組裝的電腦,在購買系統後也是有詳細安裝步驟的。
資料拓展:組裝機是將電腦配件(如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光碟機、機箱、電源、鍵盤滑鼠、顯示器等) 組裝到一起的電腦。組裝機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購買硬體,也可以到配件市場組裝,根據用戶要求,隨意搭配。
㈨ diy電腦組裝
電腦DIY常見誤區有哪些?
玩 家們都知道,CPU分為盒裝和散裝,盒裝帶有散熱器,可是這個自帶的散熱器散熱效果十分一般,如果是入門級的CPU還好,不過玩家們入手的是高端CPU或 玩玩超頻,那麼還是在額外選擇一款散熱器更加適合。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電腦組裝新手必看。
今天主要討論一些基礎的內容,那些高端MOD畢竟只是小眾群體。DIY電腦,簡單說來就是把一堆硬體拼湊,組成一個完整的主機。而這其中,CPU、 板卡、內存等都是不太容出現問題的。一是由於產品規格嚴謹,二是產品數量豐富度不高,三是直接關系主機性能,更加被重視。主要容易出現問題還是在機電散熱 產品。
機箱選購誤區
1、只看外觀忽視兼容性
不少外觀控的小夥伴們喜歡外形靚麗的機箱,而不少mini機箱外觀都不錯,很討人喜歡。所以不少玩家就看重外觀而忽略機箱的大小、兼容性。首先就是玩家們如果選擇了標准ATX主板,那麼mini機箱是不支持的,這一點玩家們要注意到。
說完主板在說顯卡、硬碟,要想獲得暢快的游戲體驗,一塊高端顯卡的作用不言而喻,可是現在高端顯卡都很長,能否支持產顯卡也是一個重要考量條件。一部分中塔機箱要以犧牲硬碟位為代價從而支持長顯卡,而有些mini機箱索性沒法支持。
2、忽視散熱性
機箱的散熱性又是衡量一個機箱好壞的重要因素。全塔機箱擁有碩大的體積,散熱性都非常 到位。而主流中塔機箱,同樣配備多個風扇位,前置、後置風扇可以組建水平風道。不過個別mini機箱由於空間有限,根本沒有風扇位,玩家們就要注意了。如 果喜歡mini機箱的外觀,可以考慮如下的這種mini機箱。
來看看電源的一些誤區。
典型例子:
主流支持長顯卡中塔機箱:游戲悍將刀鋒系列、先馬「戰士」系列、鑫谷戰機C、航嘉mvp
散熱性出色mini機箱:Tt core v1、海盜船Air240
電源選購誤區
1、盲目追求大功率
電源的功率可以說是最根 本的參數,主機的功率也要和電源的功率想匹配,不過不少DIY新手並不清楚自己的主機功率處於那個段位,所以盲目追求大功率電源,這樣不僅僅浪費錢財,而 且轉換效率反而會降低。經過中關村在線多次評測得出的結論,電源在40-60%負載的時候效率最高。
2、盲目追求效率
電源的轉換效率也是一個重要的參數,按照80plus可以分為白牌、銅牌、銀牌、金 牌、白金牌。不過有商家為了節約成本,沒有進行認證,但是電源本身效率並不差。退一步說,500W左右的銅牌電源與金牌電源差價可能很大,而多出來的效率 提升也不顯著,選金牌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玩家。
3、忽視電源介面
電源介面雖然不能算電源的參數,可以卻主機的硬體息息相關。而這其中最容易忽視的就 是顯卡的介面。顯卡最入門級靠PCI就可以供電的,而最高端的顯卡則需要2個8pin介面。像影馳770名人堂就需要雙8pin,而公版華碩290X則是 6pin+8pin。不但如此,即使是同樣功率的500W電源,有的配備了雙8pin,而有些則僅有8pin和6pin。這也是需要玩家們注意的。
4、盲目追求模組介面
模組化介面電源原來一直在高端電源上出現,而現在越來越普及到平民級電源,於是很多玩家就盲目的追隨,非模組不買。同樣參數的兩款600W左右電源,模組於非模組價格要相差不少,而並沒有帶來任何品質的提升,所以選擇模組未必適合。
小結:在這里筆者給玩家們總結了關於選電源的幾個誤區,雖然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玩家們如果都了解了,不但可以對電源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選購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有底氣,避免被忽悠。接下來看下關於散熱器的一些誤區。
典型例子:
500W電源,雙8pin:航嘉mvp500
500W電源,8pin+6pin:安鈦克VP500P
散熱器選購誤區
1、忽略第三方散熱器
玩 家們都知道,CPU分為盒裝和散裝,盒裝帶有散熱器,可是這個自帶的散熱器散熱效果十分一般,如果是入門級的CPU還好,不過玩家們入手的是高端CPU或 玩玩超頻,那麼還是在額外選擇一款散熱器更加適合。目前可以分為風冷、熱管(風冷)、一體水冷等,一般來說散熱能力是要逐步提升的。
2、 忽略散熱器的尺寸
首先說下熱管(風冷)散熱器,一般可以分為側吹式和下壓式。側吹式散熱性散熱性相對更優秀,不過由於體積較大,可能有些機箱就沒法安裝,會直接頂到機箱側板。消費者選購還需要多注意,尤其是比較窄的機箱可能就沒法兼容高塔側吹風冷。
對於上面機箱無法兼容的情況,玩家們不妨選擇下壓式散熱器,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兼容性的問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選擇下壓式風冷,而且還是ITX主板的話,就要看看散熱器是否擋住了內存條的位置,筆者的經驗是馬甲內存基本就沒法裝了。
然後就是一體水冷了,可以按照冷排尺寸分為120、240、360,一般來說,主流中塔機箱都是支持120水冷的,可以直接安裝在機箱的後面風扇位,但是 240水冷可不是每個機箱都能裝的。玩家們只要觀察一下,主板的上邊緣與機箱頂部的空間即可,如果很小的話,肯定是沒法安裝的。所以選擇240水冷的用戶 要慎重。
小結:這一部分主要談到了關於選購散熱器的一些注意事項,主要就是尺寸的問題,因為制約散熱器尺寸的因素較多,所以筆者給大家列出來以供參考。至於如何選擇風冷、水冷,每個人的需求不同,而且相信也有部分玩家選擇水冷只是為了好看而已,就不做討論了。
典型例子:
高塔側吹:九州風神玄冰400、超頻三東海X4
下壓式:九州風神加百利、酷冷至尊「鷹」系列
一體水冷:游戲悍將LC120、Tt water 3.0
裝機誤區
1、忽略硅脂
前面提到了關於機箱、電源、散熱性 選購的一些誤區,接下來看看裝機時候的一些容易出錯的問題。首先就是硅脂塗抹,筆者發現兩個極端。一是塗抹厚厚的一層,二是無視硅脂的存在,不塗抹。這都 是不可取的。硅脂是彌補冷頭與CPU的接觸的間隙,所以只需要均勻塗抹薄薄一層就可以了。
2、 電源裝反了
第二個就是電源的風扇位,因為機箱電源風扇是用來吸風的,如果將電源風扇朝上的話,它就會吸取上方顯卡產生的熱風,不利於電源散熱。
3、 散熱器方向不對
第三個就是散熱器的方向,一般來說,機箱內的氣流都是由前向後的,所以側吹的散熱器,風扇要放在冷排的前面,這樣才能把冷風向後吹。
總結:今天筆者給大家總結了DIY領域,機電產品在選購時候的一些誤區以及裝機易犯錯誤,這些誤區雖然都不算嚴重,不過卻是不少DIY新手容易犯的錯誤,而有時候就是這些不經意的細節沒有注意到,致使自己受到損失。
以上就是關於 電腦DIY常見誤區有哪些,電腦組裝新手必看 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