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硬碟其實就是和普通台式電腦電腦的硬碟作用是一樣,不過伺服器硬碟多數是SCSI介面的,所以人家也叫伺服器硬碟啊。就是用來保存伺服器上所有文件和資料信息的。我用VPS伺服器做ASP網頁
那些帳號
信息等
都是算資料庫大小
還是算硬碟的容量?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的,你的信息都存在資料庫中,但這個資料庫也是由文件保存起來的,就是像SQL,也有個資料庫文件的。這些文件就是保存到伺服器硬碟中的。也是一樣占空間的。
㈡ 伺服器硬碟和電腦硬碟的區別
伺服器硬碟就是像名字一樣伺服器端用的硬碟,
伺服器硬碟轉速甚至有10000轉 15000轉.讀寫的時候吃的資源非常少。
㈢ 用電腦登錄伺服器,伺服器跟我的電腦硬碟有什麼聯系嗎
實際上沒有任何聯系。
就像你平時上網,打開一個網站實際上也是訪問到伺服器硬碟中的東西。
在你的電腦上最多生成一些緩存文件而已。
㈣ 充當伺服器的電腦硬碟多大容量好
如果只是自己的網站,多大的硬碟都是夠的。
如果要放很多網站上去,這些網站都是企業站,那也夠了。
㈤ 伺服器硬碟和PC硬碟有什麼差異
與普通PC機的硬碟相比,伺服器上使用的硬碟具有如下四個特點。
1、速度快
伺服器使用的硬碟轉速快,可以達到每分鍾7200或10000轉,甚至更高;它還配置了較大(一般為2MB或4MB)的回寫式緩存;平均訪問時間比較短;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更高,採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標準的SCSI硬碟,每秒的數據傳輸率分別可以達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為伺服器硬碟幾乎是24小時不停地運轉,承受著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說,硬碟如果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現在的硬碟都採用了S.M.A.R.T技術(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同時硬碟廠商都採用了各自獨有的先進技術來保證數據的安全。為了避免意外的損失,伺服器硬碟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沖擊力。
3、多使用SCSI等高速介面
多數伺服器採用了數據吞吐量大、CPU佔有率極低的SCSI硬碟。SCSI硬碟必須通過SCSI介面才能使用,有的伺服器主板集成了SCSI介面,有的安有專用的SCSI介面卡,一塊SCSI介面卡可以接7個SCSI設備,這是IDE介面所不能比擬的。
4、可支持熱插拔
熱插拔(Hot Swap)是一些伺服器支持的硬碟安裝方式,可以在伺服器不停機的情況下,拔出或插入一塊硬碟,操作系統自動識別硬碟的改動。這種技術對於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伺服器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㈥ 伺服器硬碟和普通硬碟有什麼區別
1、伺服器硬碟速度快
伺服器硬碟轉速相對較快,每分鍾可達7200或10000轉,甚至更高;伺服器硬碟一般配置了較大(一般為2MB或4MB)的回寫式緩存;平均訪問時間比較短;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更高。
2、伺服器硬碟可靠性高
伺服器基本是24小時不停運作的,承受著巨大的工作量。因此,伺服器硬碟必須具備很高的可靠性,以此支持支撐伺服器的不間斷運作。現在的伺服器硬碟大部分都採用了S.M.A.R.T技術(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同時硬碟廠商都採用了各自獨有的先進技術來保證數據的安全。
3、伺服器硬碟大多使用SCSI介面
多數伺服器採用了數據吞吐量大、CPU佔有率極低的SCSI介面硬碟。SCSI硬碟必須通過SCSI介面才能使用,有的伺服器主板集成了SCSI介面,有的安有專用的SCSI介面卡,一塊SCSI介面卡可以接7個SCSI設備,這是IDE介面無法匹敵的。
4、伺服器硬碟可支持熱插拔
熱插拔(Hot Swap)是一些伺服器支持的硬碟安裝方式,可以在伺服器不停機的情況下,拔出或插入一塊硬碟,操作系統自動識別硬碟的改動。這種技術對於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伺服器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5、伺服器硬碟在安全性、抗震性等方面比普通硬碟好
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優缺點對比
1、數據存儲速度:從PConline評測室的評測數據來看,固態硬碟相對機械硬碟性能提升2倍多。
2、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也要低於機械硬碟。
3、重量:固態硬碟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
4、噪音:由於固硬屬於無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而且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噪音值為0分貝。機械硬碟就要遜色很多。
5、價格:截至目前(2018/11/20),品牌的128Gb 固態硬碟為150元左右。而1Tb 的機械硬碟價格才280左右。固態硬碟比起機械硬碟價格較為昂貴,性價比較低。
6、容量:固態硬碟目前最大容量為4t 3.5寸
7、使用壽命:SLC只有10萬次的讀寫壽命,成本低廉的MLC,讀寫壽命僅有1萬次。因此相對於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壽命更長。
目前伺服器市場上採用的硬碟主要有三種:SATA硬碟、SCSI硬碟以及SAS硬碟。
其中SATA硬碟主要應用在低端伺服器領域,而SCSI和SAS硬碟則面向中高端伺服器。
多數伺服器採用了數據吞吐量大、CPU佔有率極低的SCSI硬碟。SCSI硬碟的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比普通硬碟高出不少,它一般會採用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標准,每秒的數據傳輸率分別可以達到160MB、320MB,目前主流的SCSI硬碟都採用了Ultra320 SCSI標准。
SCSI硬碟必須通過SCSI介面才能使用,有的伺服器主板集成了SCSI介面,有的安有專用的SCSI介面卡,一塊SCSI介面卡可以接7個SCSI設備,這也是普通硬碟介面所不能比擬的。
總的來說,對於伺服器硬碟來說,一旦損壞,將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伺服器硬碟在安全性、抗震性等方面比普通硬碟做的更好,另外還有熱插拔、速度等方面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相同容量的伺服器硬碟要比普通硬碟貴不少的原因。
㈦ 一台用做伺服器的電腦能裝幾個硬碟
如果用我這箱子就要看單塊硬碟是多大的容量,現在由於是新舊盤混裝所以才是一百T多一點點,如果全換上最新最大的硬碟達到幾百TB和未來的PB級都不是問題,機箱盤位全是3.5的,可以說要裝多大的硬碟也行,伺服器機箱就不行了才18盤位,我這個是32盤位全內置非USB。
㈧ 伺服器硬碟介面有哪些種類 伺服器硬碟和普通硬碟區別
目前個人電腦上使用的硬碟絕大多數均為此類型硬碟。另一類硬碟就是scsi硬碟了(scsi即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由於其性能好,因此在伺服器上普遍均採用此類硬碟產品,但同時它的價格也不菲,所以在普通pc上不常看到scsi的蹤影。
同普通pc機的硬碟相比,伺服器上使用的硬碟具有如下四個特點。
1、速度快
伺服器使用的硬碟轉速快,可以達到每分鍾7200或10000轉,甚至更高;它還配置了較大(一般為2mb或4mb)的回寫式緩存;平均訪問時間比較短;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更高,採用ultrawidescsi、ultra2widescsi、ultra160scsi、ultra320scsi等標準的scsi硬碟,每秒的數據傳輸率分別可以達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為伺服器硬碟幾乎是24小時不停地運轉,承受著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說,硬碟如果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現在的硬碟都採用了s.m.a.r.t技術(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同時硬碟廠商都採用了各自獨有的先進技術來保證數據的安全。為了避免意外的損失,伺服器硬碟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沖擊力。
3、多使用scsi介面
多數伺服器採用了數據吞吐量大、cpu佔有率極低的scsi硬碟。scsi硬碟必須通過scsi介面才能使用,有的伺服器主板集成了scsi介面,有的安有專用的scsi介面卡,一塊scsi介面卡可以接7個scsi設備,這是ide介面所不能比擬的。
4、可支持熱插拔
熱插拔(hotswap)是一些伺服器支持的硬碟安裝方式,可以在伺服器不停機的情況下,拔出或插入一塊硬碟,
操作系統自動識別硬碟的改動。這種技術對於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伺服器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主軸轉速
主軸轉速是一個在硬碟的所有指標中除了容量之外,最應該引人注目的性能參數,也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速度和持續傳輸速度的第一決定因素。如今硬碟的轉速多為5400rpm、7200rpm、10000rpm和15000rpm。從目前的情況來看,10000rpm的scsi硬碟具有性價比高的優勢,是目前硬碟的主流,而7200rpm及其以下級別的硬碟在逐步淡出硬碟市場。
內部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的高低才是評價一個硬碟整體性能的決定性因素。硬碟數據傳輸率分為內外部傳輸率;通常稱外部傳輸率也為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datatransferrate)或介面傳輸率,指從硬碟的緩存中向外輸出數據的速度。
目前採用ultra160scsi技術的外部傳輸率已經達到了160mb/s;內部傳輸率也稱最大或最小持續傳輸率(sustainedtransferrate),是指硬碟在碟片上讀寫數據的速度,現在的主流硬碟大多在30mb/s到60mb/s之間。由於硬碟的內部傳輸率要小於外部傳輸率,所以只有內部傳輸率才可以作為衡量硬碟性能的真正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