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未來的計算機會發展成什麼樣
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一:微型化
什麼是微型化?簡單來說微型化就是計算機體積更小了。對於那些需要經常攜帶計算機出門工作的人來說,計算機如果太重了,攜帶出門是非常累的一件事,而目前計算機的體積顯然是還沒有達到人們心中理想的重量。小編來和大家舉個例子,辦公計算機總共有兩個尺寸,一個是13英寸左右,體積重量大概是1365g;而另一個是15英寸以上,體積重量基本上不會超過1500g。所以,關於計算機的體積,小編認為這是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之一,小編希望未來計算機體積可以控制在500g左右。
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二:巨型化
所謂巨型化,是指計算機的反應速度更快、儲存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可靠性更高。現如今,計算機已在各個方面都有運用,比如電子、人工智慧、軍事等等,計算機應用領域可以說是非常廣泛的,由此則可反映出一個現象,人們對於計算機的要求也更高了,如果計算機的更新換代速度緩慢的話,則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小編認為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在更新換代速度上,需要再次加快腳步,這就是巨型化。
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三:智能化
智能化不用多說了,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計算機更加智能,與人類接軌,可以模擬人的感覺和思維過程。舉個例子,假如有人需要上網查找資料,搜索出來的結果通常有很多,這需要人們一個一個的看下來,才能找出自己想要的資料;而如果計算機搜索引擎可以模擬人的感覺和思維,自動識別出人們想要的資料,把它排在第一位,這樣的話就可以節省人們很多時間,而且非常方便。因此,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小編認為智能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㈡ 電腦進化史
電腦從產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電腦(1946-1958年第一代電腦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因此,通常人們又稱第一代電腦為電子管電腦。
第二代電腦(1959-1964年第二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晶體管作為邏輯元件,體積減小,但功能增強,這一代電腦又被人們稱為晶體管電腦。
第三代電腦(1965-1970年第三代電腦的硬體部分使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體管,因此又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電腦。
第四代電腦(1971年至今第四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採用半導體存儲器作為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碟,並開始引入光碟。
(2)雲博士電腦兩個硬碟擴展閱讀:
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設備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存儲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從2008年起,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逐漸流行起來,它正在成為一個通俗和大眾化(Popular)的詞語。雲計算被視為「革命性的計算模型」,因為它使得超級計算能力通過互聯網自由流通成為了可能。
㈢ 這樣的配置,值這么多錢嗎
本屌可是這方面的資深老司機呀!如果對電腦方面有興趣請看完,因為長期做電腦相關的工作所以對電腦比較熟悉,比如CAD CDR PS CDR 3DMAX 4CD等等以前還編寫過程序,前端到後台,到安卓。因為工作跨度太大沒啥精通的所以也沒賺到什麼錢。但是用的軟體TMD是一個比一個燒電腦特別是3DMAX 和4CD的渲染。
所以本屌跟你一樣希望以較低的價格入手一款高端的電腦。這是每個窮屌的夢想,但是有時候還是要小心謹慎才行。當時我在五八同城看到這個電腦配置時,瞬間就沖動了。。。原因無它太JB誘人了,就像一個穿著薄紗的美少女。透光的那種。讓我血脈噴張呀!
不過還好老衲縱橫江湖多年早已看破紅塵,擋住了誘惑。廢話不多說了我給你分析一下一上的配置情況哈,首先上訴配置信息模糊,老闆刻意迴避型號就說明了很大的問題,難以分辨正確的價值觀,但是我還是能看出點兒端倪來,CPU分為一代到6代都有i7和至強的型號純在,也都是4核心8線程的純在其他參數出入並不大一般人很難分辨出來,但是唯一不同就是納米技術不同一代沒記錯的話應該是45納米核心技術的,二代和一代差不多,三代四代五代貌似32到25納米左右不清楚,可能技術上突破不大所以為了不影響其他型號的銷售故意把這一塊內容寫的很模糊所以我不是很了解。但是6代我很了解呀16納米Skylake架構同時支持DDR4和DDR3L的雙通道內存1151針的新街口ringbus物理定址方式。這些都是這一代cpu的強勢之處。再說他們的價格一代i7目前200~到300之間吧比如 i7 920 930 940 950等雲雲好一點兒960 985 980為什麼說好一點兒了因為後面的可以超頻呀!但是也得看你個人超頻技術。至強系列E3~E5也差不多便宜的E3系列幾十塊錢。如果你放在電腦上跑我估計你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因為你沒見過E5。
《淘寶分析》
D
經典的來了,大家都知道木桶效應吧!計算機就是個典型的木桶效應,計算機的大取決於它的短板如果其他的配置都很高唯獨cpu 或 顯卡很低 那麼你的性能只能發揮到cpu和顯卡的最峰值。剩下的然並卵了。首先是它的內純條,假如我們真的用E516核的CPU你不覺得DDR3的通道實在太老了嘛!現在DDR4才是寵兒,16G兩個個8G算高點兒300塊錢因為駭客神條就多了哥鐵殼子而已。主要還是看頻率有13333HZ的有16000HZ還有18600HZ這些細節你可能不會去注意吧老闆也是能坑一個算一個!再來看固態硬碟金士頓SV300好像停產咯。因為它有讀寫次數限制大概意思就是比如你總是讀寫硬碟十萬次的讀寫你硬碟就報廢了。不想現在的三星750 EVO對這一塊優化很好。200塊。顯卡GTX2G的150~300之間吧!我以前買過一款GTX650 2G的280的樣子。主板華碩大板。我了個去大板我一想多半就是x56啦還蠻貴的了430的樣子,停產了很少有人買所以就賣的貴,反正都沒人要價格標高一點,總有人因為找不到貨兒出手吧,但是批發就不一樣,你懂的。電源機械硬碟啥的都是浮雲,老電腦淘汰下來的那麼多去哪兒了,這些東西亂丟污染環境啊,又不像主板還可以煉金當哈金手指。那就翻新吧反正木有人認得出來。兩個算高點300塊,機箱和水蒸汽製冷可能是它裡面最好的東西了!機箱目測淘寶價200塊水冷150,沒辦法這兩個東西是最撐門面的東西大家都認識都知道幹嘛的用的。這台主機按淘寶價大概1700~1900的樣子有可能會低一點,看老闆的的批發價是多少。換言之老闆還能賺個 5 6 百的樣子。
這電腦要是放在十年前的確是頂級配置不過嘛現在。。。也就是一堆破爛兒不能擴展。不過你要玩個游戲啥的沒問題LOL效果全開飛車 火線效果全開,劍靈3檔。辦公也沒得問題。兼容性嗎就難說了。比如用著用著沒得聲音聲音小,麥克風壞啦,藍屏死機啦。。還是有可能的哦。如果要是用來渲染動畫製作,還是洗洗睡吧!不是他能乾的活兒。特別是渲染不是能玩的起游戲的電腦就能幹。渲染70針動畫至少也要半天5 6個小時。
以上純屬個人總結不喜勿噴。喜歡就點個贊。
㈣ IPFS是什麼!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文件系統),它是一種全新的超媒體文本傳輸協議,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支持分布式存儲的網站。IPFS 誕生於2015年、2017年8月,IPFS 的激勵層filecoin,公開眾籌在很短時間內,就募集了超過2.57億美金,相當於接近20個億人民幣的投資!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投資人的高度關注!與此同時它打破紀錄,創造了當年全球ICO的奇跡,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一個全球矚目堪比當年以太坊的明星項目!
相對應的就是現在大家所熟悉的以 http 開頭的中心化存儲網站。這跟我們平時使用的網路雲,阿里雲這些網站有什麼不一樣呢?各位不妨思考一下,你存儲在U盤,網盤上的這些數據 是絕對的安全嗎?答案是否定的!它會丟失,甚至會被和諧掉,對嗎?比如從前的金山網盤,360網盤,官方通道已經關閉了,文件需要大量的轉移,時間精力都浪費了,另外像網路網盤,免費用戶使用的空間也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增加儲存容量就必須得充值,而且安全性也是有待考究的。
而 IPFS 的網路存儲文件,使用的是去中心化分片加密存儲技術,把文件分割成了多個片段,存儲在網路的各個節點上,而這些節點就是我們使用的電腦,當你下載文件的時候,或者想
要打開文件的時候,IPFS 網路會自動把文件還原,給你使用、供你下載,可以防止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控制你的數據,也可以防止被黑客攻擊,這樣就可以保護我們的存儲數據,不會被隨意篡改、刪除了!此外,使用IPFS 網路進行文件存儲、文件下載,在速度方面 可是相當的快!IPFS 最大的神奇之處呢,是徹底告別了傳統的HTTP協議常見的卡頓和404錯誤。
互聯網的發展一共經歷的三個階段:
所謂的Web1.0,就是互聯網的早期形態。
提出年代:20世紀90年代中期
特徵表現:國內以搜狐、網易、新浪、騰訊為代表的一批門戶型網站誕生,人們對新聞信息的獲取是其利用網路的主要驅動力,巨大的點擊流量誕生了新的商業模式。
由網站的運營者生產內容。那時候的網站幾乎不記錄用戶數據。這使得想在網上進行復雜的活動幾乎不可能。因為你不知道誰來過,看得啥,做了什麼。
隨著微博,微信的崛起,我們進入了現在所處的Web2.0時代。
提出年代:21世紀初期
特徵表現:BBS、博客、RSS(聚合內容)興起與繁榮。人的重要性與參與性上升,用戶既是互聯網內容的瀏覽者,也是製造者。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是內容的生產者。如果說Web1.0時代給了我們一個絢麗的畫廊,我們只是過客。只能被動的觀看畫廊中布置的作品。
那麼進入Web2.0時代,我們迎來了一個可以自由創新的共享空間。在這里我們即欣賞他人創作,可共享我們的創意。但這個空間的主人並不是我們。比如有一天你不用微信了,那麼你在上面的所有信息也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在Web2.0時代,你的網路身份不屬於你自己。而是屬於這些科技巨頭。我們有沒有可能主宰自己的數據呢?
有!這就是Web3.0
提出年代:2010年左右
特徵表現:網路模式實現不同終端的兼容,從PC互聯網到WAP手機,移動互聯讓普通人群的參與方式呈現更多的可能。基於物聯技術的飛躍,跨平台支付、大數據經濟等發力迅猛。
Web3.0的提法來自區塊鏈,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博士。第一個提出了Web3.0的概念在這個網路中一切都是去中心化。
沒有伺服器,沒有中心化機構。更沒有權威或壟斷組織掌控信息流。而要構造這個一個龐大的Web3.0,信息存儲和文件傳輸的去中心化就是核心之一。
人類社會自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信息爆發式增長,過去兩年,新產生的數據占據了人類文明的90%,傳統的硬碟級別磁碟列陣存儲方式。也漸漸被在最新的雲存儲技術所替代。雲存儲就是把存儲資源放到雲上,然後供人存取。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並節約了存儲空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可聯網的裝置,使用雲上數據。
雲存儲同時也帶來了很多隱患,最大的就是數據存儲安全方面的問題。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最常見的就是伺服器被攻擊,數據被盜取的風險。
第二類:屬於操作失誤或運作流程的缺陷比如騰訊雲因為操作失誤,導致創業公司,前言數控技術。存在在上面價值上千萬的核心數據全部丟失,導致該公司直接停業。
第三類:屬於伺服器自身故障,導致數據丟失或錯誤。比如亞馬遜雲。2019年8月,幣安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出現故障,導致比特幣交易價格由正常的接近一萬美元變為0.32美元 造成巨大損失
第四類:如果服務商,因為虧損或者政策等原因停止運營,那用戶的數據像何處遷移。數據安全由誰負責,這些都是雲存儲服務提供商所面臨的困境。再說說中心化文件傳輸方案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文件獲取效率低下。有兩種情況:1,當我們瀏覽或者下載一部高清電影。那麼這台計算機伺服器的響應速度和他 網路通信環境就限制了我們瀏覽和下載文件的速度。第二張我們要獲取的這個文件。可能存儲在地球的另一端的伺服器上,在這種情況下。獲取文件的速度也會低下。面對傳統互聯網安全性能查和效率低下的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有,這就是基於點對點網路的去中心化文件存儲及傳輸協議IPFS。
IPFS,全稱是星際文件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eystem)由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創始人Juan Benet(胡安,貝內特)和他的團隊創辦。IPFS協議,主要從數據存儲和文件傳輸。兩個方面做了架構性的革新。比如大衛要在IFPS系統中保存一段視頻,系統會把文件打碎成若干個大小一樣的碎片。然後對每個碎片進行哈希運算得到一個數值,稱為哈希值,然後再將所有這些碎片的哈希值及相關數據一起整理並在此進行哈希運算。得到一個最終的哈希值。然後被傳輸到IPFS系統中。很有可能你的文件中一部分碎片就存儲在你鄰居家的硬碟中。可是他既不知道這些碎片的內容是什麼,也不知道替誰存儲了文件,只要沒有該文件對應的哈希值任何個人和機構就無法查看你的文件內容,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自己我數據被人利用。文件的碎片會被備份多次保留在IPFS系統中的多個節點上。這樣即使黑客能攻擊其中的個別節點。或者發生區域性的自然災害,甚至類似911的這種。其他節點依然能保持文件的完整性,在文件傳輸方面。當我們使用IPFS訪問或者下載文件時。我們像系統提交的是改文件的哈希值,因此,只要文件存在於整個IPFS系統中。系統就能幫我們通過最近的網路距離找出這個內容。
這樣的處理方式,至少在兩個方面都比傳統互聯網有優勢,在搜索方面。HTTP是根據地質尋找內容,比如在沒有電話,電報的年代。張三的朋友李四住在北京東城區燈草胡同730號。如果張三要從杭州去找李四就得根據這個地址千里走單騎,結果好不容易到了地方。發現房子還在可是李四已經搬走了。這就是我們傳統互聯網搜索內容經常會碰到的問題。而在IPFS中,文件是按照內容進行搜索的。甭管李四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都可以通過各種通信設備找到他,而不再是通過古老的地址檢索,在效率方面。比如張三要下載一份視頻資料,一共10GB大小,如果這份資料存儲在地球另一端某個伺服器上。那得經過若幹路由從遙遠的伺服器中,像螞蟻搬家那樣一點點的下載。就好比一艘貨輪拉了滿倉貨物通過海洋慢慢的給運過來。而在IPFS中,系統會從離我們網路距離若干節點,同時向我們傳輸這個文件的碎片。由於每個碎片只有256KB大小,所以速度將快的驚人。因此無論從傳輸距離還是從傳輸容量上。IPFS都大大優於HTTP協議。盡管IPFS有大大了優點,但同時也有缺陷。比如在隱私的保護方面。
由於在IPFS中,文件的檢索是根據文件內容的哈希值來進行的,因此這個哈希值如果泄露給第三方。那麼第三方就可以毫無門檻的下載這個文件,對此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有!那就是用戶把文件上傳到IPFS之前,先對他進行加密。將即使第三方下載了這個文件,他也看不到原始內容。
因此在Web3.0即將開啟的時代,IPFS在數據確權,存儲安全文件封發及傳輸效率方面都比Web2.0大大的邁進了一步,新生的IPFS雖然還不盡完善,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貢獻和價值。1991年,蒂姆 博納斯 李發明的HTTP協議搭建了互聯網世界的高速公路,從此我們對信息的傳遞可以在一瞬間抵達世界的各個角落。30年後,胡安 貝內特和他的團隊創建了IPFS協議將重塑這個新世界的數據航道,讓人類信息得以永存!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群人,推進著科技文明的進步。才得以讓我們對未來的探索,有了更多的可能。然而如此宏大的系統要實現穩健運行,就得需要充足的燃料來維持,IPFS要想在完整的應用生態中發揮作用,還需要激勵機制和一套完整的運行系統。
為此Filecoin應運而生。
㈤ 什麼是雲計算機
「雲」計算機!
雖然去年才開始火速竄入大眾的視線,但「雲計算」並不是什麼新鮮概念,在此之前晶格計算、分布式計算、網格計算,或者是微軟的.NET,都能嗅出點「雲」的味道。「理論上不要理它,讓它靜悄悄地來。」4月24日的萬維網國際大會上,Google(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接受了IT168記者的采訪,他不認為現在谷歌力推雲計算只是突兀的炒作,相反,因為雲計算應用正深入現實生活,現在討論它才恰逢時機。
雲計算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什麼是雲計算?李開復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錢庄。最早人們只是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後來有了錢庄,很安全,不過兌現起來比較麻煩。現在發展到銀行可以到任何一個網點取錢,甚至通過ATM,或者國外的渠道。就像用電不需要家家裝備發電機,直接從電力公司購買一樣。「雲計算」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谷歌、IBM這樣的專業網路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用戶通過一根網線藉助[url=http://wiki.ccw.com.cn/%E6%B5%8F%E8%A7%88%E5%99%A8]瀏覽器[/url]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雲」做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雲計算很容易讓想起幾年前曾風行一時的NC(網路電腦),但在當時的網路條件下,NC的概念無疑太過超前,即便是微軟這樣的企業,其2000年便提出的.NET戰略雖然類似,但最終卻被證實生不逢時。「雲計算」經過近十年的技術演變與發展,終於迎來了可以怒放的環境。
Google(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博士為記者講解雲計算時代
為什麼現在突然大力宣傳「雲計算」?李開復更多地認為這是水到渠成的事。雖然對大眾來說「雲計算」更多隻是一個生澀的技術詞彙,但我們已經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它帶來的好處,讓大眾去理解這些,顯然比為它生套上一個Web3.0的虛偽外衣更有意義。
「雲」究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的好處?
1、省錢!計算機基礎投入成本將降低,尤其是存儲、運算這兩大核心服務,將使得用戶對電腦采購的硬體配置不必站在一個很高的起點,尤其是未來對硬碟、CPU等配件的升級也將變得不是必須。
開復提示:「雲計算」是否意味著可以把家裡被淘汰的386、486老爺機拿出來披掛上陣?當然不行!但目前市面上可用的機型都可以滿足。
2、省時!你正在使用的計算機內存可以達到40萬GB嗎?硬碟空間是否達到你想像的極限?過去是一個人針對一台機器,在雲計算時代可能是1個人面對10萬台,過去一個月才能夠出來的東西,現在也許不到一分鍾就出來了。
開復提示:雲計算對於程序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Google高超的機器翻譯就是雲計算的應用成果
3、省力!人們可以使用雲計算服務來尋找、分享、創建和組織信息,也可以利用雲計算服務來購物、理財、溝通和社交。藉助雲計算,用戶不僅可以通過電腦,還可以通過電話、汽車、電視和其他設備來享受這些服務。阿里巴巴、亞馬遜、谷歌、網路這些目前都應該屬於雲計算機應用的范疇。
開復提示:對於企業用戶而言,雲計算在節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擁有更大的增值潛力。
4、安全!在「雲」的另一端,有專業的團隊來幫你管理信息,有最先進的數據中心來幫你保存數據。同時,嚴格的許可權管理策略可以幫助你放心地與你指定的人共享數據。
㈥ 什麼是雲計算機
「雲」計算機!
雖然去年才開始火速竄入大眾的視線,但「雲計算」並不是什麼新鮮概念,在此之前晶格計算、分布式計算、網格計算,或者是微軟的.NET,都能嗅出點「雲」的味道。「理論上不要理它,讓它靜悄悄地來。」4月24日的萬維網國際大會上,Google(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接受了IT168記者的采訪,他不認為現在谷歌力推雲計算只是突兀的炒作,相反,因為雲計算應用正深入現實生活,現在討論它才恰逢時機。
雲計算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什麼是雲計算?李開復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錢庄。最早人們只是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後來有了錢庄,很安全,不過兌現起來比較麻煩。現在發展到銀行可以到任何一個網點取錢,甚至通過ATM,或者國外的渠道。就像用電不需要家家裝備發電機,直接從電力公司購買一樣。「雲計算」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谷歌、IBM這樣的專業網路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用戶通過一根網線藉助[url=http://wiki.ccw.com.cn/%E6%B5%8F%E8%A7%88%E5%99%A8]瀏覽器[/url]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雲」做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雲計算很容易讓想起幾年前曾風行一時的NC(網路電腦),但在當時的網路條件下,NC的概念無疑太過超前,即便是微軟這樣的企業,其2000年便提出的.NET戰略雖然類似,但最終卻被證實生不逢時。「雲計算」經過近十年的技術演變與發展,終於迎來了可以怒放的環境。
Google(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博士為記者講解雲計算時代
為什麼現在突然大力宣傳「雲計算」?李開復更多地認為這是水到渠成的事。雖然對大眾來說「雲計算」更多隻是一個生澀的技術詞彙,但我們已經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它帶來的好處,讓大眾去理解這些,顯然比為它生套上一個Web3.0的虛偽外衣更有意義。
「雲」究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的好處?
1、省錢!計算機基礎投入成本將降低,尤其是存儲、運算這兩大核心服務,將使得用戶對電腦采購的硬體配置不必站在一個很高的起點,尤其是未來對硬碟、CPU等配件的升級也將變得不是必須。
開復提示:「雲計算」是否意味著可以把家裡被淘汰的386、486老爺機拿出來披掛上陣?當然不行!但目前市面上可用的機型都可以滿足。
2、省時!你正在使用的計算機內存可以達到40萬GB嗎?硬碟空間是否達到你想像的極限?過去是一個人針對一台機器,在雲計算時代可能是1個人面對10萬台,過去一個月才能夠出來的東西,現在也許不到一分鍾就出來了。
開復提示:雲計算對於程序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Google高超的機器翻譯就是雲計算的應用成果
3、省力!人們可以使用雲計算服務來尋找、分享、創建和組織信息,也可以利用雲計算服務來購物、理財、溝通和社交。藉助雲計算,用戶不僅可以通過電腦,還可以通過電話、汽車、電視和其他設備來享受這些服務。阿里巴巴、亞馬遜、谷歌、網路這些目前都應該屬於雲計算機應用的范疇。
開復提示:對於企業用戶而言,雲計算在節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擁有更大的增值潛力。
4、安全!在「雲」的另一端,有專業的團隊來幫你管理信息,有最先進的數據中心來幫你保存數據。同時,嚴格的許可權管理策略可以幫助你放心地與你指定的人共享數據。
㈦ 雲服務給計算機應用帶來的好處,雲服務給計算機應用帶來的好處
「
雲
」
概念
「
雲計算機
」
指的是什麼?
簡單白話地講個例子:
你要完成一個任務,直接向
「
伺服器
」
申請計算,不用再象以前一樣,用本地計算機來計算。而是發送任務
給伺服器【超級運算能力】
,它負責計算結果並接把結果傳輸給你。
。
。
。那樣,你的本地機器,不用具有多
少
„
零件
‟
,可以隨時隨地,繼續任何任務,只要你的服務提供商有記錄就可以了。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系統地講:
比爾
.
蓋茨
1989
年在談論
「
計算機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時
」
時說:
「
用戶只需要
640K
的內存就足夠了。
」
那時,所有的程序都很省很小,
100MB
的硬碟簡直用不完。
李開復
(Google
原全球副總裁、中國區
總裁)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錢庄。
最早人們只是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後來有了錢庄,很安全,不過
兌現起來比較麻煩。現在發展到銀行可以到任何一個網點取錢,甚至通過
ATM
,或者國外的渠道。就像用
電不需要家家裝備發電機,直接從電力公司購買一樣。
李開復
'
電腦
'
一詞創始人范光陵
Fan
Kuanling
博士於
2007
年創始了中英文
'
雲電腦
'
及
'Cloud
Computer'
二詞
.
並創議雲電腦
,
雲微機
和雲計算機三個名詞可通用
.
2008
年范博士基於文化創意
,
又創始了雲手機
(Cloudphone)
,
又名雲機
;
雲電視
(CloudTV);
雲圖書館
(Cloud Library);
雲企業
(Cloud Business);
雲作者
(Cloud Writer);
雲文化
(Cloud Culture),
雲革命
(Cloud Revolution)
雲管理
(Cloud Management)
等中英文新
觀念及名詞
.
並在海峽兩岸及國際大力推動
.
2009
年在成都召開的第八屆
IEEE
可信計算、自主計算與安
全計算國際會議和第八屆普適智能與計算國際會議上,電子科技大學協同自主計算實驗室研發的
„
雲電
腦
‟
,不僅成本只有不到
RMB
一千元,而且可以節省目前
70%
的耗電量
,
合乎綠色革命的原則。
「
雲
計算
」
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變革
——
由谷歌、
IBM
這樣的專業網路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
運算中心,
用戶
通過一根網線藉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
「
雲
」
做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原理
雲計算機晶元雲計算
(
Cloud Computing
)
是分布式處理
(
Distributed Computing
)
、
並行處理
(
Parallel
Computing
)和網格計算(
Grid
Computing
)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
雲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
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
和存儲系統。
這可是一種革命性的舉措,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
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
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雲計算的藍圖已經呼之欲出:在未來,只需
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
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
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
從這個角度而言,
最終用戶才是雲計算的真正擁有者。
雲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
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
「
雲
」
時代
目前,
PC
依然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
——
我們用
PC
處理文檔、存儲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
U
盤與他人分享信息。如果
PC
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
而在
「
雲計算
」
時代,
「
雲
」
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
「
雲
」
就是計算機群,每一群包括了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計算機。
「
雲
」
的好處還在於,其中的計算機可以隨時更新,保證
「
雲
」
長生不老。
屆時,我們只需要一台能上網的電
腦,不需關心存儲或計算發生在哪朵
「
雲
」
上,但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如電腦、
手機等,快速地計算和找到這些資料。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資料丟失。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備考資料
計算機一級考試計算機二級考試計算機三級考試計算機四級考試
雲計算的幾大形式
1
、
SAAS
(軟體即服務)
這種類型的雲計算通過瀏覽器把程序傳給成千上萬的用戶。在用戶眼中看
來,這樣會省去在伺服器和軟體授權上的開支;從供應商角度來看,這樣只需要維持一個程序就夠了,這
樣能夠減少成本。
2
、實用計算(
Utility Computing
)
這個主意很早就有了,這種雲計算是為
IT
行業創造虛擬的數據中心使得其能夠把內存、
I/O
設備、存儲和計算能力集中起來成為一個虛擬的資源池
來為整個網路提供服務。
3
、
網路服務同
SAAS
關系密切,
網路服務提供者們能夠提供
API
讓開發者
能夠開發更多基於互聯網的應用,而不是提供單機程序。
4
、平台即服務另一種
SAAS
,這種形式的
雲計算把開發環境作為一種服務來提供。你可以使用中間商的設備來開發自己的程序並通過互聯網和其服
務器傳到用戶手中。
5
、
MSP
(管理服務提供商)
最古老的雲計算運用之一。這種應用更多的
是面向
IT
行業而不是終端用戶,常用於郵件病毒掃描、程序監控等等。
6
、商業服務平台
SAAS
和
MSP
的混合應用,該類雲計算為用戶和提供商之間的互動提供了一個平台。比如用戶個人開支管理系統,
能夠根據用戶的設置來管理其開支並協調其訂購的各種服務。
7
、互聯網整合將互聯網上提供類似服
務的公司整合起來,以便用戶能夠更方便的比較和選擇自己的服務供應商。
雲計算機的概況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登某個大型網站去瀏覽視頻,如果他們沒在使用留言板,那麼處理留言板的伺服器就
沒理由為他留出存儲空間。
網站的大型分布式系統能根據用戶的需求分配資源,
當用戶不需要這些資源時,
網站就會將這些資源釋放。
在小型網路伺服器環境中,
隨著程序員了解了如何按需分配對象,這種資
源分配的應用就越來越多。
對於大型系統這種方式尤其的重要。
這便是雲計算的雛形。
在雲計算的世界裡,
大型網路伺服器的每個部分都成為了一種服務,可供執行每項特別任務使用。這些服務在獨立的硬體上運
行。
在其他計算機上運行的軟體也能按需訪問服務。
這就是雲計算的真實體現:
可以互相提供服務的
多重系統。軟體功能即服務
(
也被稱為軟體即服務
)
。但是在雲計算的情況下,這些獨立的系統通常本身就
很大
;
他們不僅是獨立的網路伺服器,
而且更像是容量巨大的資料庫。
當所有這些大型系統作為整體在網路
上鋪展開來協同工作,
這樣形成的系統池就被稱為雲。
如今這個概念進入了新的層次:即創建獨立的
服務這樣就可以按需使用。想像一下用戶想要將這些服務的某些部分用於他們自己的軟體開發。他們想在
網路上運行自己的軟體,並且通過這些服務的交付來獲益。他們不需要所有可供使用的服務,只選擇自己
需要的部分。
這就是彈性計算雲計算機的使用原理:
即用戶租用雲上的空間,只需為他們需要和使用
的部分付費。軟體也是在運行的時候分配使用空間
(
甚至是計算機新增虛擬機亦是如此
)
。雲的每個部分都
能提供給用戶使用,他們都是按需付費。
對於用戶來說無疑是好處多多。因為通過雲的方式,他們的
軟體就可以在大型系統上運行,
這種系統功能強大,
每天處理的交易量可以達到數百萬
;
這樣用戶就不必非
要購買屬於自己的物理硬體。他們也不必訂購在數據中心的物理台式機中擁有一個虛擬區域的託管服務。
而結果就是他們的軟體功能可以和大型廠商的一樣強大。
雖然對大眾來說
「
雲計算
」
更多隻是一個生澀
的技術詞彙,但我們已經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它帶來的好處,讓大眾去理解這些,顯然比為它生套上一個
Web3.0
的虛偽外衣更有意義。
「
雲計算
」
的優勢
1
、省錢!
計算機基礎投入成本將降低,
尤其是存儲、運算這兩大核心服務,
將使得用戶對電腦采購的硬體
配置不必站在一個很高的起點,尤其是未來對硬碟、
CPU
等配件的升級也將變得不是必須。
開復提
示:
「
雲計算
」
是否意味著可以把家裡被淘汰的
386
、
486
老爺機拿出來披掛上陣?當然不行!但目前市面
上可用的機型都可以滿足。
2
、省時!你正在使用的計算機內存可以達到
40
萬
GB
嗎?硬碟空間是否
達到你想像的極限?過去是一個人針對一台機器,在雲計算時代可能是
1
個人面對
10
萬台,過去一個月才
能夠出來的東西,
現在也許不到一分鍾就出來了。
開復提示:
雲計算對於程序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
遇。
3
、省力!人們可以使用雲計算服務來尋找、分享、創建和組織信息,也可以利用雲計算服務來
購物、理財、溝通和社交。藉助雲計算,用戶不僅可以通過電腦,還可以通過電話、汽車、電視和其他設
備來享受這些服務。
4
、安全!在
「
雲
」
的另一端,有專業的團隊來幫你管理信息,有最先進的數據中
心來幫你保存數據。同時,嚴格的許可權管理策略可以幫助你放心地與你指定的人共享數據。
㈧ 瑞星的研發產品
瑞星殺毒軟體V16,是瑞星殺毒軟體正式發布的最新版本,變頻殺毒,頻步輕雲。2011年3月18日宣布永久免費。可以直接到瑞星官網或下載網站免費下載瑞星殺毒軟體V16。是安全上網的必備軟體。瑞星殺毒軟體網路版更是增加了15項新功能,17項增強功能,以專業,智能,高效,為基礎的殺毒。
瑞星殺毒軟體V16
完美支持64位操作系統
文件大小:36M
支持系統:Win8/Win7/Vista/XP/Server2003/Server2008
全新體驗:以用戶體驗和視覺效果為標準的全新安全產品,產品性能和兼容性的再次提升。
全新開發模式:互聯網化安全服務產品的新變革,以面向互聯網用戶的方式進行產品的規劃和研發,真正保障、滿足用戶的日常安全需求。
全新團隊:全新組建的核心開發團隊,由行業資深專家以及專業領域的博士、碩士組成。
1、智能雲安全
針對互聯網上大量出現的惡意病毒、掛馬網站和釣魚網站等,瑞星「智能雲安全」系統可自動收集、分析、處理,解決方案。
系統內核加固:
通過瑞星「智能雲安全」對病毒行為的深度分析,藉助人工智慧,實時檢測、監控、攔截各種病毒行為,加固系統內核。
木馬防禦:
基於瑞星虛擬化引擎和「智能雲安全」,在操作系統內核運用瑞星動態行為分析技術,實時攔截特種未知木馬、後門、病毒等惡意程序。
U盤防護:
在插入U盤、移動硬碟、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時,將自動攔截並查殺木馬、後門、病毒等,防止其通過移動設備入侵用戶系統。
瀏覽器防護:
主動為IE、Firefox等瀏覽器進行內核加固,實時阻止特種未知木馬、後門、蠕蟲等病毒利用漏洞入侵電腦。自動掃描電腦中的多款瀏覽器,防止惡意程序通過瀏覽器入侵用戶系統,滿足個性化需求。
辦公軟體防護:
在使用Office、WPS、PDF等辦公軟體格式時,實時阻止特種未知木馬、後門、蠕蟲等利用漏洞入侵電腦。防止感染型病毒通過OFFICE、WPS等辦公軟體入侵用戶系統,有效保護用戶文檔數據安全。
游戲零打擾:
優化用戶體驗,游戲時默認不提示,使玩家免受提示打擾。
2、智能殺毒
智能虛擬化引擎:
基於瑞星核心虛擬化技術,殺毒速度提升3倍,通常情況下,掃描120G數據文件只需10分鍾。
智能殺毒:
基於瑞星智能虛擬化引擎,瑞星2011版對木馬、後門、蠕蟲等的查殺率提升至99%。智能化操作,無需用戶參與,一鍵殺毒。資源佔用減少,同時確保對病毒的快速響應以及查殺率。
資源佔用:
全面應用智能虛擬化引擎,使病毒查殺時的資源佔用下降80%。
3、查殺引擎
擴展引擎
主要針對早期難以對付的病毒,CIH等病毒都由這個引擎負責,這個引擎至少存在10年。
快速木馬引擎
09年開發的快速木馬引擎,針對木馬病毒研發,特點就是快。
TC引擎
10年開發的TC引擎,特點是腳本化,強邏輯。
MP引擎
11年底開發的MP引擎,只有在V16中使用。並且MP引擎和AMD合作開發了GPU加速版,在GPU的幫助下獲得掃描速度的提升。
雲查殺引擎
V16中開始引入了雲查殺引擎
「DataMining」引擎
這個引擎正在研發,是整個新建設的涉及到病毒樣本收集、自動分析、自動處理的龐大的系統中的一小部分,只是負責享受DataMining的成果。
4、瑞星推出國內唯一Linux系統殺毒軟體
2014年瑞星針對Linux系統下面臨的安全威脅,專門開發的瑞星殺毒軟體For Linux可有效解決木馬、病毒和黑客攻擊等安全問題,並可以實現統一管理,滿足大型復雜網路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瑞星個人防火牆V16
軟體語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
文件大小:13.93M
操作系統:Windows 2000/XP/2003/Vista/windows 7/Server 2008/win8
全面支持主流操作系統:完美支持64位操作系統, 全面兼容win8, 產品性能和兼容性再次提升。
超強智能反釣魚:智能反釣魚引擎升級, 惡意網址庫大規模升級, 全面提升了對釣魚網站的攔截能力。
智能廣告攔截:實時屏蔽視頻、網頁和軟體廣告, 支持所有瀏覽器。 減少騷擾,還電腦一個綠色環境。
實用網路工具箱:流量統計、ADSL優化、IP自動切換、 家長控制、網速保護、共享管理、 防蹭網……
1、智能安全防護
MSN聊天防護:
為MSN用戶聊天提供加密保護,防止隱私外泄。
智能流量監控:
使用戶可以了解各個軟體產生的上網流量。
智能ARP防護:
智能檢測區域網內的ARP攻擊及攻擊源,針對出站、入站的ARP進行檢測,並且能夠檢測可疑的ARP請求,分別對各種攻擊標示嚴重等級,方便企業IT人員快速准確地解決網路安全隱患。
3、安全上網
智能攔截釣魚網站:豐富智能判斷規則和方法,更加有效地解決釣魚網站對用戶的危害,保護用戶隱私信息、賬號密碼安全;
安全搜索:幫助用戶在上網搜索時區分、過濾不安全的搜索結果;
木馬下載攔截:通過攔截木馬病毒傳播源,徹底攔截用戶電腦下載到病毒;
ARP攻擊攔截:解決區域網因ARP攻擊產生的網路異常問題;
防肉雞攻擊:避免用戶電腦成為黑客肉雞,將電腦使用權交給用戶;
網路入侵攻擊攔截:實時攔截黑客攻擊、病毒攻擊等網路攻擊形式給用戶電腦帶來的危害;
4、綠色上網
網頁內容過濾:您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在網頁中設置不希望訪問的關鍵字,並且可以設置是否允許網頁播放視頻。
家長控制:避免網路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適合家長使用。家長可設置允許上網的時間,限制網頁中出現的關鍵字,控制下載行為,控制子女對觀看視頻、網路游戲、聊天軟體的使用。
5、智能上網
網速保護:保證您在網路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順暢訪問某些網路服務,始終能夠獲得較高的性能。例如:優化網路響應速度,例如減小網路游戲的PING值,保證網路游戲的流暢運行;對網路數據進行分級控制,使用戶在P2P等網路環境下依舊能夠快速的訪問WEB服務或在線視頻服務。
網速測試:幫助您實時了解自己所在網路的速度。
網路診斷:幫助您對網路異常進行診斷,從而達到網路故障處理或網路優化的目的。
ADSL帶寬管家:對ADSL網路資源進行統一管理,通過網路協商機制保證網路資源利用的最優化。
共享管理:對系統的共享信息進行管理。
網路隱身:通過防火牆內置的智能檢測規則,對黑客和病毒進行的掃描探測行為進行攔截,讓計算機在互聯網上隱形。
IP切換工具:幫助用戶在多個網路間對計算機進行移動時,能夠無縫的自動進行網路接入,省去頻繁的網路配置。
瑞星全功能安全軟體有殺毒軟體+防火牆模塊,在功能上與殺毒+防火牆完全相同,但由於在結構上進行了優化,其佔用系統資源(CPU佔用、升級帶寬等)要低於獨立安裝的殺毒軟體和防火牆。同時,瑞星全功能安全軟體實現了防火牆模塊與殺毒模塊之間的聯動。
1、安全助手
瑞星智能雲安全:
自動收集、分析、阻截木馬攻擊、黑客入侵及網路詐騙。
木馬雲查殺:
多種查殺方式,徹底查殺流行木馬,保護用戶隱私。
電腦體檢:
一鍵體檢並評出安全得分。根據體檢結果解決安全問題。
電腦修復:
修復電腦里被篡改的注冊表或系統位置,恢復安全狀態。
漏洞掃描:
第一時間獲取系統補丁的更新信息,並快速地打補丁。
電腦優化:
優化系統、管理進程、清理插件、垃圾文件及使用痕跡。
瑞星安全網址:
該站已經過瑞星安全認證,可以保證用戶的上網安全。
功能大全:
通過大量實用工具,用戶能夠快速解決疑難問題。
2、「雲安全」計劃
「雲安全」就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它是殺毒軟體互聯網化的實際體現。具體來說,瑞星「雲安全」系統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超過一億的客戶端、智能型雲安全伺服器、數百家互聯網重量級公司(瑞星的合作夥伴)。
首先說客戶端,瑞星2009、瑞星卡卡上網安全助手等軟體中集成了「雲安全探針」,用戶電腦安裝這些軟體後就成為「雲安全」的客戶端。隨著「雲安全」的發展,包括迅雷、快車、巨人、久游等一批重量級廠商加入了瑞星「雲安全」計劃,他們旗下的軟體中也加入了「雲安全探針」功能,成為客戶端。
用戶安裝的「雲安全探針」能夠感知電腦上的安全信息,如異常的木馬文件開始運行、木馬對系統注冊表關鍵位置的修改、用戶訪問的網頁帶毒等等,「探針」會把這些信息上傳到「雲安全」伺服器,進行深入分析。
伺服器進行分析後,把分析結果加入「雲安全」系統,使「雲安全」的所有客戶端立刻能夠防禦這些威脅。不同類型的威脅,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是新發現的木馬病毒,則「雲安全」伺服器會將病毒的特徵碼送回中毒客戶端,使用戶能夠及時查殺該病毒。如果發現的是」帶毒網頁」,則「雲安全」系統會將網址發送給所有的合夥夥伴,使搜索引擎、下載軟體這樣的公司能夠在第一時間屏蔽這些網站,這樣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保證用戶的安全。
要想建立「雲安全」系統,並使之正常運行,需要解決四大問題:第一,需要海量的客戶端(雲安全探針);第二,需要專業的反病毒技術和經驗;第三,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第四,必須是開放的系統,而且需要大量合作夥伴的加入。
第一、需要海量的客戶端(雲安全探針)。只有擁有海量的客戶端,才能對互聯網上出現的病毒、木馬、掛馬網站有最靈敏的感知能力。瑞星有超過一億的自有客戶端,如果加上迅雷、久游等合作夥伴的客戶端,則能夠完全覆蓋國內的所有網民,無論哪個網民中毒、訪問掛馬網頁,都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第二、需要專業的反病毒技術和經驗。瑞星擁有將近20年的反病毒技術積累,有數百名工程師組成的研發隊伍,連續獲得國際級技術認證,技術實力穩居世界前列。這些都使瑞星「雲安全」系統的技術水平國內首創,國際領先。大量專利技術、虛擬機、智能主動防禦、大規模並行運算等技術的綜合運用,使得瑞星的「雲安全」系統能夠及時處理海量的上報信息,將處理結果共享給「雲安全」系統的每個成員。
第三、 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瑞星「雲安全」系統單單在伺服器、帶寬等硬體上的投入已經超過1億元,而相應的頂尖技術團隊、未來數年持續的研究花費將數倍於硬體投資,這樣的投入規模是非專業廠商無法做到的。
第四、必須是開放的系統,而且需要大量合作夥伴的加入。瑞星「雲安全」是個開放性的系統,其「探針」與所有軟體完全兼容,即使用戶使用其他殺毒軟體,也可以安裝瑞星卡卡助手等帶有「探針」功能的軟體,享受「雲安全」系統帶來的成果。而久游、迅雷等數百家重量級廠商的加入,也大大加強了「雲安全」系統的覆蓋能力。
3.瑞星「雲安全」與「雲計算」是什麼關系?
「雲安全」是殺毒軟體的互聯網化,它更像是網路的應用,但是又大量的應用了「雲計算」的一些技術,包括雲安全捕獲的信息都是海量的,需要去分析需要去處理,這些東西是必然需要用到雲計算的一些技術,例如集群、分布式計算等去處理它。
4. 瑞星「雲安全」上傳的信息,會影響我的隱私嗎?
瑞星「雲安全」對採集信息的范圍有嚴格規定,它只採集的安全軟體運行的狀態、功能日誌等信息,這些信息完全不帶有用戶的私人特徵,本身也不會有隱私的問題。而且,瑞星為用戶提供了方便的關閉選項,用戶隨時可以關閉雲安全信息的採集。當然,那樣用戶也就享受不到「雲安全」的成果了。
5. 裝了帶有瑞星「雲安全探針」的軟體之後,會消耗我的系統資源,使機器變慢嗎?
用戶的使用感受是瑞星的首要關注對象,對「雲安全」的每個環節消耗的資源、信息採集等,瑞星都有有著嚴格的界定。「雲安全探針」只是一個很小的模塊,而且主要用來採集某些信息,不用進行任何復雜的運算,消耗的系統資源可以忽略。如果您感覺安裝「雲安全」系統之後電腦變慢,歡迎通過各種途徑向瑞星提出建議和意見。 2014年12月3日,瑞星公司發布了今年第三款移動互聯網產品——瑞星WiFi助手。該產品是一款幫助用戶免費連接WiFi的安卓手機應用,是繼瑞星安全WiFi、瑞星手機安全助手後,瑞星公司又一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重要產品。用戶只需訪問瑞星官方網站或掃描二維碼,即可免費下載安裝,享受隨時隨地上網不花錢的暢快體驗。
㈨ 區域網辦公,可不可以用雲終端替代其他主機主機
嗯,這個可以。雲終端通過自帶虛擬化安裝在電腦主機上,利用PC電腦主機的資源創建多個虛擬化的桌面系統。允許多名用戶使用不同的賬戶同時登錄到一台PC上,藉助Windows操作系統底層的多用戶環境設計,每個用戶可以擁有完全獨立的桌面環境。不同賬號之間的數據和用戶設定可以完全隔離。對於用戶而言,使用虛擬桌面和PC沒有任何差異。
註:雲終端不支持三維渲染和3D設計的。
具體方案請咨詢雲終端核心代理天源騰創科技予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