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式電腦子又SATA的固態硬碟介面,怎麼使用m2固態硬碟
台式電腦都有SATA硬碟介面的,這種介面已經存在好多年了,當初是取代IDE介面出現的,這種SATA介面從1.0到3.0,但基本都可以接所有該介面的硬碟,包括固態硬碟,但不能直接使用M2介面的固態硬碟,M2介面的固態硬碟需要主板有對應的M2介面,可以買M2轉SATA的卡,或者是PCI-E轉SATA的卡來嘗試使用,但通常如果主板晶元組不支持這種轉接的功能,那也是沒有辦法了。
B. 電腦裝了個固態硬碟怎麼用
1、使用360驅動大師。打開軟體,點擊硬體信息。
C. 筆記本電腦固態硬碟怎麼利用,
1、把硬碟分兩個區,一個系統區,一個資料區,系統區最好在20G左右,把常用的裝系統區,一般的東西就放在資料區。
D. 聯想筆記本電腦怎麼設置用固態硬碟啟動
1、SSD:即為固態硬碟。
2、BIOS:主板的設置界面。早期進入方式是Del鍵,
Lenovo台式機是F1,Lenovo筆記本電腦為F2鍵/FN+F2鍵。
3、上下/左右箭頭:指鍵盤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鍵。
4、enter:即回車鍵,或者叫確認鍵。
5、sata
drive:即硬碟驅動器,加裝上後BIOS此選項會從NONE變為SSD的名稱。
6、F10鍵:F10在BIOS功能為保存設置並退出。
7、F12鍵:F12在啟動時的功能為調出啟動菜單。
方法:
1、
安裝好SSD後,開機按F1鍵進入BIOS,上下箭頭選擇System
Summary(系統概述),選中後,點擊enter鍵(回車鍵);
2、進入後,找到Sata
drive
0/1/2
查看自己加裝的SSD是否已經識別。
3、如果確認已經識別到了(能看到加裝的SSD了),按ESC鍵(鍵盤的左上角)回到主界面,左右箭頭選擇,startup(啟動設置),使用上下箭頭選擇Primary
Boot
Sequence(主要啟動順序),點擊回車鍵(enter)進入。
4、在此界面能看到啟動順序了,上下箭頭選擇自己加裝的固態硬碟(SSD),按+號鍵調節到第一的位置(最上面的位置)。
5、調整到第一位置後,按鍵盤的F10(F10在BIOS功能為保存設置並退出)鍵(F10鍵位於鍵盤的最上面一排),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YES(是)。
6、電腦此時會重新啟動,這個時候需要不斷敲擊鍵盤的F12鍵,彈出對話框如下圖所示:此時能看到加裝的intel
SSD已經為第一啟動項了,按enter鍵(回車鍵)即可。
E.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如何在一起使用
最近有網友「歐巴」問小編這樣一個問題: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可以一起使用嗎?其實這是一個小白問題,對於關注電腦的朋友來說, 固態硬碟 早已不在陌生,SSD+HDD組合混合硬碟的使用自然也都有所了解。下面小編詳細介紹下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是否可以一起使用,如何使用等。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可以一起使用嗎?
從理論上說,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是完全可以一起使用的 。不過現實使用中,大家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電腦內部是否有雙硬碟位置
電腦機箱中是否有雙硬碟位置,也就是說,機箱中能否同時安裝雙硬碟。另外,對於筆記本電腦而言,內部多數僅有一個硬碟位置,只要一些高端筆記本才可能會內置雙硬碟位置,另外像有些聯想筆記本可以將光碟機位改裝了硬碟位。
機械硬碟
2、電腦主板是否擁有SATA3.0介面
SSD固態硬碟通常都是採用新的SATA3.0介面,目前AMD主流的A75/A85/A88以及Intel平台的B75、H81、B85、H87以上系列主板均內置有豐富SATA3.0介面,不過像一些老電腦或者筆記本主板並不支持SATA3.0數據介面,而是老舊的SATA2.0介面(知識鏈: SATA3和SATA2通用嗎?sata2和sata3介面區別 ),因此這類老電腦,並不適合使用固態硬碟,因此老介面會限制SSD性能發揮;
固態硬碟
如果您的電腦可以安裝雙硬碟,並且至少擁有1個SATA3.0介面的話,那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就完全可以一起使用了。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組合一起使用,是目前裝機硬碟最佳搭配方案,固態硬碟的優點主要在於速度比機械硬碟快幾倍,將固態硬碟作為系統盤,可以非常明顯的提升電腦開關機速度、大型應用以及大型游戲在打開時候的載入速度。
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的好處 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區別
不過,目前固態硬碟容量普遍較小,而500G以上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過於昂貴,因此大家選用的固態硬碟多數是在128G左右,如果光是用固態硬碟的話,那麼整機的存儲容量就非常有限,而機械硬碟具備容量大,並且價格便宜,1TB大容量硬碟價格與128GB主流固態硬碟價格相當,因此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組合是用,無疑能夠兼顧速度與大容量存儲。
知識鏈:【SSD和HDD的區別知多少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區別對比】
F. 如何正確使用固態硬碟
提升固態硬碟性能第一條:固態硬碟4K對齊
一般來說,如果固態硬碟4K沒對齊好,對硬碟讀取速度影響是很大的,SSD硬碟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傳統硬碟2倍甚至更高的存儲於讀取數據,如果沒有4K對齊好,其速度優勢無法完全體現。關於固態硬碟如何設置4K對齊,之前也有不少文章介紹過,比如我們可以使用硬碟分區工具Diskgen軟體(至少是3.7版本以上)對固態硬碟進行4K
提升固態硬碟性能第二條:開啟硬碟AHCI功能
發現不少朋友抱怨固態硬碟4K對齊後,性能還是跟理論速度相差很大,這主要是因為可能還沒有開啟AHCI功能。我們知道通過開啟硬碟的AHCI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固態硬碟性能。就目前來說,大部分台式機電腦默認是IDE模式,開啟硬碟AHCI模式需要進入Bios裡面設置開啟。筆記本則大多默認已經採用AHCI模式。
BIOS開啟AHCI功能
進入Bios開啟硬碟AHCI模式的大致步驟是:重新啟動電腦,啟動電腦時按Del鍵進入BIOS,依次選擇Devices→ATA Drives Setup→Configure SATA as→AHCI,最後按F10鍵保存並退出BIOS
BIOS裡面開啟AHCI功能是固態硬碟優化的一項必操作項目,當開啟後固態硬碟可以支持NCQ,當隊列深度(QD)增大,性能也會以幾何級別上升,而IDE則是不支持NCQ,隊列深度增大性能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下面我們通過一組測試數據,來看看開啟AHCI功能與沒有開啟AHCI功能情況下,固態性能速度對比。
開啟AHCI功能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
未開啟AHCI功能與開啟AHCI功能對固態硬碟讀取速度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通過開啟AHCI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固態硬碟性能。另外發現部分朋友電腦在BIOS里開啟AHCI功能後,容易引起電腦藍屏死機,遇到這種問題的朋友則可以再修改下注冊表即可解決,
提升固態硬碟性能第三條:其它項目優化
最有效的提升固態硬碟性能除了以上兩項基本重要的知識點外,還有一些影響比較大的其它方面,比如主板開啟了節能功能以及誤接第三方SATA3介面等等均會對固態硬碟速度有較大的影響
G. 電腦加裝了固態硬碟如何設置固態硬碟為啟動主硬碟
1:開機的時候長按f2鍵進入bios界面,通過方向鍵進【secure】菜單,通過方向鍵選擇【secure
bootcontrol】選項,將其設定為
disabled」。
2:通過方向鍵進入【boot】菜單,通過方向鍵選擇【lunch
csm】選項,將其設定為「enabled」。
3:點擊f10保存設置,重啟電腦,開機按esc選擇啟動項。
4:打開電腦電源,按del鍵進入到bios(品牌電腦大多使用f2
或fn+f2
具體參考電腦進入bios快捷鍵)。
5:進入到bios後上下箭頭選擇system
summary(系統概述),選中後,點擊enter鍵(回車鍵)。
6:進入後,找到sata
drive
012
查看自己加裝的ssd是否已經識別。
7:如果確認已經識別到了(能看到加裝的ssd了),按esc鍵(鍵盤的左上角)回到主界面,左右箭頭選擇,startup(啟動設置),使用上下箭頭選擇primary
boot
sequence(主要啟動順序),點擊回車鍵(enter)進入。
8:在此界面能看到啟動順序了,上下箭頭選擇自己加裝的固態硬碟(ssd),按「+」號鍵調節到第一的位置(最上面的位置)。
9:調整到第一位置後,按鍵盤的f10(f10在bios功能為保存設置並退出)鍵(f10鍵位於鍵盤的最上面一排),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yes(是)
。
10:電腦此時會重新啟動,這個時候需要不斷敲擊鍵盤的f12鍵,此時能看到加裝的intel
ssd已經為第一啟動項了,按enter鍵(回車鍵)即可。
H. 怎樣使電腦固態硬碟初始化
1、把新購買的SSD接到電腦上,開機。一般初次連接到某台電腦上時,系統會自動安裝驅動。當驅動安裝完成後,會如下圖提示:
點開此條信息即可查看SSD的安裝信息,如下圖:
中紅框內「tigo SSD 120G」即為金泰克SSD的基本信息形式,各容量略有差別。「USB Device」是因為筆者是用USB轉SATA工具連接到電腦上的,如果是直接連接到SATA線上,則會顯示「ATA Device」。
2、安裝完成後,可以在「設備管理器」中查看該SSD信息。右擊「我的電腦」,選擇「管理」,再選擇「設備管理器」,在「磁碟驅動器」可以查看到磁碟信息,如下圖:
自此代表SSD已經正確安裝驅動。但是此時在我的電腦中並不會找到新的磁碟。因為接下來的步驟才是「初始化」的重點。
3、右擊「我的電腦」,選擇「管理」,再選擇「設備管理器」,此時會彈出「初始化磁碟」對話框,如圖:
這 就是「初始化」SSD的主要操作了。圖中我們需要選擇SSD的磁碟分區形式。對於一般用戶來說,選擇「MBR(主啟動記錄)」,點擊「確認」就完成初始化 SSD操作了。 「MBR」是即主引導記錄,是對IBM兼容機的硬碟或者可移動磁碟分區時,在驅動器最前端的一段引導扇區。只有創建了主引導記錄才可以進 行常說的分區操作。
「GPT」主要是一些追求極限性能的玩家來使用「高大上」的復雜方法來使用的。這里不再多述,避免造成干擾。
4、此時,SSD的初始化工作就算完成了。我們可以用過查看磁碟信息看到此時磁碟是在「聯機」狀態,如圖:
如果在「初始化磁碟」對話框點擊了取消,或者是在初次聯機時沒有初始化,這時,系統會認為磁碟處於「離線」狀態,如圖:
此時,只要右擊上圖紅框處,手動選擇「初始化磁碟」,即可再次彈出「初始化磁碟」對話框。
再按步驟3完成初始化SSD操作即可。
5、SSD已經創建主引導記錄,初始化完成後,我們看到容量部分是「未分配」的。這是指還沒有對SSD進行分區操作。只有進行分區操作才能讀寫數據,這里一並分享。
5.1首先右擊磁碟未分配部分,選擇「新建簡單卷」,如下圖:
5.2此時會彈出「新建簡單卷向導」對話框,選擇「下一步」即可:
5.3指定卷大小,即分區大小。系統默認的大小是整盤大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設置大小時,系統單位是MB,1024MB=1GB,強迫症患者可以自己換算。
5.4 「格式化分區」設置。這個操作與前面教程中「4K對齊」息息相關。格式化設置時,文件系統選擇默認的「NTFS」分區格式,分配單元大小選擇默認的「默認值」,再執行「下一步」即可保證分區後的SSD是「4K對齊」的。
也就是說,格式化操作時,只要直接默認「下一步」,SSD分區就是「4K對齊」的。Windows 7和以上系統均可以根據默認操作執行。
5.5分配驅動器號和路徑。這個即為SSD分區分配盤符,只有分配盤符 ,才能在「我的電腦」中找到該分區。一般默認會分配到最後一個盤符,直接「下一步」即可。
5.6分區信息核對。此時對話框中會創建分區操作的所有參數,供用戶確認。確認無誤後,點擊「完成」,系統就會對SSD進行格式化操作,創建分區。
5.7等待分區完成後,新分區的盤就能在「我的電腦」中看到了。如圖,創建的分區大小為29.5GB,分配的盤符為F盤,分區格式為NTFS格式。
此時,SSD初始化分區操作就完成了。系統會提示找到新的磁碟,我們就可以在SSD中存放自己的數據了。若需要多個分區,只需要重復以上操作即可。
5.8通過「AS SSD Benchmark」工具查看剛創建的分區,如圖: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第二行綠字顯示「1024-OK」,即代表已經「4K對齊」。第一個OK代表已經開啟「AHCI」,由於筆者是用USB轉SATA工具連接到電腦上的,第一行綠字前面就沒有如「iaStorA」、「msahci」等AHCI驅動名稱的字樣。
I. 電腦里小的固態硬碟怎麼用
右鍵我的電腦,性能,虛擬內存設置,輸入
固態盤
符,然後設置大小,確定然後重啟。
J. 電腦如何使用固態硬碟存文件
如果你的硬碟是固態硬碟,那麼就是電腦會直接讀取你的固態硬碟存儲文件。如果你需要用固態硬碟存文件,也可以把你的固態硬碟接到你的電腦上,然後把你的文件拖到你的相關盤符底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