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法:
1、電腦通後快速接鍵盤上的【F2】進去bios。進入bios後點擊進入【高級模式】。
(1)固態硬碟電腦不識別擴展閱讀
對於固態硬碟的使用和保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機械硬碟時代養成的「良好習慣」,未必適合固態硬碟。
一、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對付機械硬碟變慢的一個好方法,但對於固態硬碟來說這完全就是一種「折磨」。
消費級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是有限制,碎片整理會大大減少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其實,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磁碟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沒必要。Windows的「磁碟整理」功能是機械硬碟時代的產物,並不適用於SSD。
除此之外,使用固態硬碟最好禁用win7的預讀(Superfetch)和快速搜索(Windows Search)功能。這兩個功能的實用意義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碟讀寫頻率。
二、小分區 少分區
還是由於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在固態硬碟上徹底刪除文件,是將無效數據所在的整個區域摧毀,過程是這樣的:先把區域內有效數據集中起來,轉移到空閑的位置,然後把「問題區域」整個清除。
這一機制意味著,分區時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滿。例如一塊128G的固態硬碟,廠商一般會標稱120G,預留了一部分空間。
但如果在分區的時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間,固態硬碟的性能表現會更好。這些保留空間會被自動用於固態硬碟內部的優化操作,如磨損平衡、垃圾回收和壞塊映射。這種做法被稱之為「小分區」。
「少分區」則是另外一種概念,關繫到「4k對齊」對固態硬碟的影響。一方面主流SSD容量都不是很大,分區越多意味著浪費的空間越多,另一方面分區太多容易導致分區錯位,在分區邊界的磁碟區域性能可能受到影響。
最簡單地保持「4k對齊」的方法就是用Win7自帶的分區工具進行分區,這樣能保證分出來的區域都是4K對齊的。
三、保留足夠剩餘空間
固態硬碟存儲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個分區長期處於使用量超過90%的狀態,固態硬碟崩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所以及時清理無用的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將電影音樂等大文件存放到機械硬碟非常重要,必須讓固態硬碟分區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四、及時刷新固件
「固件」好比主板上的BIOS,控制固態硬碟一切內部操作,不僅直接影響固態硬碟的性能、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壽命。優秀的固件包含先進的演算法能減少固態硬碟不必要的寫入,從而減少快閃記憶體晶元的磨損,維持性能的同時也延長了固態硬碟的壽命。因此及時更新官方發布的最新固件顯得十分重要。不僅能提升性能和穩定性,還可以修復之前出現的bug。
五、學會使用恢復指令
固態硬碟的Trim重置指令可以把性能完全恢復到出廠狀態。但不建議過多使用,因為對固態硬碟來說,每做一次Trim重置就相當於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擦寫操作,對磁碟壽命會有影響。[8]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數據信息的存儲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現在多家存儲廠商推出了自己的攜帶型固態硬碟,更有支持Type-C介面的移動固態硬碟和支持指紋識別的固態硬碟推出。
B. 電腦卡死,重啟後固態硬碟識別不到
可能是固態硬碟有問題。
前幾天把移動硬碟接到機箱上的usb時電壓不太夠,順手就找了個直流變壓器接上了。過了一小會,感覺不對勁,usb線怎麼這么熱。立即把電源拔下來一看,壞了,15V的。果然,移動硬碟再怎麼插也沒反應了。
當時第一反應是可能電壓過載會把硬碟盒的保護電路燒掉,但是硬碟本身應該是好的。所以把硬碟盒拆開,把硬碟取出來直接接到電腦的SATA介面上試試,結果電腦都起不來了。這回徹底悲劇了。
雖然硬碟里沒有非常重要的東西,但還是挺心疼的。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google了一下。發現我遇到的問題很像是硬碟供電電路上的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ion)二極體被燒了。TVS二極體可以抵抗短時間的電涌,但長時間的過載會導致其燒毀並直接使正負極短路。而短路則會導致電腦無法啟動,這其實是計算機硬體系統的一套保護機制 。所有的現象和我遇到的情況很符合。用萬用表量了一下硬碟的正負極,果然是短路的。
這時候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把已經燒掉的TVS二極體去掉。把電路拆下來一看,果然靠近供電引腳的地方有個小東西燒掉了。用小鉗子輕輕一夾就掉下來了。
再用萬用表一量,有電阻了。插上硬碟盒,果然點亮了。插到電腦上,輕松識別,我的移動硬碟又起死回生了。不過這回可得小心了,如果再過載可就沒人能保護核心元件了。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C. 安裝固態硬碟後讀不出來,怎麼解決
新安裝一個固態硬碟後,我們需要給它分區才能顯示出來,下面介紹操作方法:
1、首先我們先檢查一下固態硬碟是否安裝成功,對著「我的電腦」右鍵滑鼠,點擊「屬性」選項,如下圖所示;
D. 電腦不識別固態硬碟怎麼辦
電腦安裝固態硬碟,需要在電腦硬碟的選項裡面,選擇另一個,不然就不識別了
E. 筆記本固態硬碟不識別
PE系統中看不到,可能是PE系統缺少必要驅動的原因。
從圖片上看,BIOS中不是看不到,而是因為你進入的是BIOS中的引導菜單。在這里看不到,有以下幾個原因:
固態硬碟的格式(GPT/MBR)與主板UEFI/legacy設置不匹配;
固態硬碟上的系統引導損壞;
固態硬碟上沒有安裝操作系統。
F. 電腦不認固態硬碟
主板不支持固態硬碟
G. 台式電腦 不識別固態硬碟
台式機不能識別固態硬碟怎麼辦
1、一般情況SATA介面的SSD都可以即插即用,但部分老系統(XP居多)不排除缺少硬碟驅動(主要是AHCI驅動),下載驅動安裝上即可。
2、如果是win7以上的系統,在AHCI模式下無法識別SSD,但是在IDE模式可以識別,那就是BIOS設置中沒有選擇AHCI模式。
3、開機按f2進入Bios設置中依次找到並選擇AHCI,最後按F10保存即可。
4、如果你是NVMe協議的SSD,建議安裝win10系統,必須是win7系統,可以在微軟官網下載KB2990941、KB3087873兩個補丁包安裝即可。
5、其次有可能是BIOS中的CSM模塊被禁用。
H. 筆記本認不到固態硬碟是怎麼回事
可以在BIOS模式查看,如果沒有被讀取,說明硬碟需要更換了。
下面以聯想筆記本為例,查看方式如下:
1、把電腦打開機,按住DEL鍵進入到BIOS界面,如下圖所示:
I. 為什麼安裝了固態硬碟,電腦卻檢測不到
檢測硬碟線的問題,因為硬碟線的問題很常見,而且很容易排除,手動操作簡單快速。重新換一根硬碟線試試,如果發現檢測到硬碟問題解決,如果發現檢測到硬碟即可。
固態硬碟具有傳統機械硬碟不具備的快速讀寫、質量輕、能耗低以及體積小等特點,同時其劣勢也較為明顯。盡管IDC認為SSD已經進入存儲市場的主流行列,但其價格仍較為昂貴,容量較低,一旦硬體損壞,數據較難恢復等。
相關信息
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
由於固態硬碟採用無機械部件的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固態硬碟比同容量機械硬碟體積小、重量輕。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40~85攝氏度)。
J. 老電腦固態硬碟識別不了
固態硬碟無法識別時,按下述方法處理解決:1、若固態硬碟(SATA介面)安裝在主機的光碟機位,部分機器會出現兼容性故障,此時應該將固態硬碟換到原機械硬碟位置確認是否能夠識別,不建議安裝在光碟機位上,因為兼容性得不到保障2、確認BIOS中能夠識別SSD,SSD的容量信息正確,若識別不到,關機後嘗試重新插拔SSD3、確認BIOS中SSD相應的介面未被禁用,如SATA,M.2 SATA介面等,若顯示值為disable,應將其更改為enable,保存退出BIOS。
(10)固態硬碟電腦不識別擴展閱讀:
組裝電腦之安裝固態硬碟注意事項:
1、 如果沒有機械硬碟的情況下,win7安裝需要把ssd分兩個區。
2、把固態硬碟安裝好後,開機後連續點擊del鍵進入BIOS設置,然後進入bios中找到高級模式configuration,在硬碟模式SATA MODE SELECTION里找到AHCI模式選中,按F10保存重啟,所有主板設置大同小異。
3、SSD固態硬碟是需要4K對齊的,否則會傷害固態硬碟或者導致讀寫性能下降,現在大多是直接格式化SSD來4K對齊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