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沒有限制的。
但有前提:
1.主板上有足夠的硬碟介面。
2.你的機箱電源功率足夠帶得起來。
3.電腦里裝2個以上的硬碟,可以考慮組成磁碟陣列。
4.磁碟陣列:>http://ke..com/view/63423.htm
5.電腦里安裝的硬碟只要能被識別出來,硬碟的總容量等於各個硬碟容量之和。
B. 普通台式電腦,能安裝多少塊硬碟呢
1、看你的機箱有多少個硬碟位,3/4高機箱可以放2-3個,全高機箱4-6個,再看看你的主板主持多少個SATA,09年配置的機器一般都不大會再用IDE硬碟了,某些主板甚至已取消IDE介面,一般的主板基本上配置4個,高一些規格的主板會有6-8個。
2、這種台式機主板有幾個硬碟介面,大主板一般比較多,如有6個串口介面就可以接5個,留一個給光碟機,老主板的IDE介面的比較少,大主板也就是2個,但是可以有硬碟的排線上面的口,串接也可以,支持3-4個硬碟也可以;小主板受限於介面數量少,擴展性不好,很難安裝多個硬碟。
3、關於功耗,硬碟的功耗並不大,單個硬碟功耗都是在6-10W之間,功耗問題不是很大問題。
(2)電腦硬碟一般幾片擴展閱讀:
1、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2、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
3、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4、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
參考資料:網路-台式電腦安裝硬碟
C. 筆記本電腦正常有幾個盤
一般出廠默認是只有一個分區,建議在系統下分區,C盤最少保留80G的空間。
先備份整個硬碟自己的數據,分區會導致文件數據丟失。
步驟:
1,桌面,滑鼠點右鍵"我的電腦",選擇"管理",「磁碟管理」。
2,調整 C盤大小,需要調小,選擇" 壓縮卷"。
3. 右鍵未分配空間,選擇"新建簡單卷",設定分區大小,
分配盤符,勾選"快速格式化",點下一步執行分區,格式化操作。
4. 同樣,選中未分配的空間,再一次右鍵選擇"新建簡單卷",設定分區大小,指定盤符,勾選"快速格式化",下一步,執行分區,格式化操作。
分區即完成。
D. 筆記本里有幾個硬碟
現在大部分的筆記本電腦,硬碟只有一個:
第一種:只有一個機械硬碟,或者一個固態硬碟。
第二種:混合硬碟。一個機械硬碟,一個固態硬碟。
(4)電腦硬碟一般幾片擴展閱讀:
1、不管是HDD機械盤還是SSD固態盤,筆記本一般只有一個。但有的筆記本電腦主板預留了pci-emsata介面,可以自己另加硬碟。
2、少量個性化產品會有兩個,一個是機械硬碟(容量大),另一個是SSD固態硬碟(速度快)。台機最經濟實惠也是這種組合。SSD裝系統和游戲,機械盤當倉庫。
3、買個硬碟盒裝進去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硬碟盒對硬碟的介面及容量是否支持。06年左右的機器,不敢確定硬碟介面是sata還是IDE。
E. 一般電腦有幾個硬碟
正常是一個硬碟
你要有需求可以
裝好幾個
硬碟
而且伺服器很多還做磁碟整列。
F. 電腦里究竟有幾個硬碟
通常是一個,也可以裝兩個或以上的組成RAID。
你想問的是不是硬碟分區?「我的電腦」里硬碟一項有C:D:E:……幾個分區,但都是一個硬碟里的,就像硬碟是一個大房間,然後你用分區的方式將它分成了幾個小房間。但這個小房間是虛擬分開的,你可以通過重分區改變。而物理上的實體硬碟,就是那個大房間則是不變的。
G. 電腦硬碟一般有多少個碟片和磁頭啊
一般一張碟,16磁頭的,區分硬碟好壞,一個是看它讀盤的聲音輕響讀,還有看它的功耗大小,就是標明的電流多少,電流越小,耗電也就少,再看牌子,選用大廠家的牌子比較好。常用介面有IDE和SATA等
H. 一般的電腦有幾個硬碟
一般的電腦原配一個硬碟。通常可以增加到4塊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