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文件 > 電腦硬碟搭配技巧

電腦硬碟搭配技巧

發布時間:2022-04-27 02:53:21

如何配置一台好的組裝台式電腦,電腦硬體選購技巧

一台電腦,無法就是由以下硬體組成:
機箱,顯卡,主板,CPU,cpu風扇,內存,硬碟,電源,顯示器,鍵盤,滑鼠等,光碟機基本很少人用了。此外,如果需要無線上網,還可以買一個PCI或USB無線網卡。
以下是DIY電腦各硬體的選擇技巧:
主板的選擇:推薦三個廠家出產的主板華碩,技嘉,微星,這三個廠家都是一線廠家,主板的質量絕對很棒,依照個人愛好來選擇把,如果玩游戲最好選擇技嘉和華碩的。這兩個出產的主板玩游戲絕對有一手。
CPU的選擇:CPU的選擇無非就兩款,AMD和intel的兩款CPU,按照個人的需求來選擇CPU,這兩款CPU都是不錯的,不過現在的CPU基本必須選擇4核的CPU,現在如果選擇intel的CPU的話建議I5,如果選擇AMD的話建議選擇羿龍II ,如果有能力當然不排斥I7的CPU。
CPU風扇的選擇:九州風神,酷冷至尊,紅海,紅海至尊版(8CM),東海靜音版(9CM),波斯灣(12CM)。
九州風神:貝塔200+,貝塔400+,都是9CM,酷冷至尊,風扇的選擇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重視,只是要注意下散熱的好壞程度問題,只要選擇一款散熱程度好的風扇或者散熱器就可以了。
顯卡的選擇:一款好的顯卡無疑會讓整個電腦如虎添翼,讓電腦的整體性能大大增加。這里有幾款一線的顯卡廠家供選擇,AMD,華碩,藍寶石,七彩虹,影馳這幾個品牌的顯卡不管是玩游戲還是看電影效果都是很理想的,其他的小品牌的顯卡在這里就不推薦了,七彩虹的和藍寶石的HD系列還是蠻不錯的。
內存的選擇:內存的選擇無非就是2G或者4G的,現在的很多主板都有四個內存條插口,所以不擔心內存不足的問題,在這里有幾款一線品牌可以供選擇,金士頓,威剛,金邦,海盜船這幾款的內存還是蠻不錯的,不過這里強烈的推薦金士頓的內存條,金士頓無疑是所有內存中最好的內存。
硬碟的選擇:硬碟的選擇隨著自己的情況而定,一般320G和500G基本都能滿足需求的,不過現在的機械硬碟基本都是選擇1TB大容量硬碟,推薦品牌有希捷,西部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SSD開始普及,讀取速度是傳統機械硬碟的幾倍,有效解決了電腦硬體瓶頸問題。在選擇固態硬碟的時候,如今入門級一般選擇120GB,主流夠用基本會選擇240GB,這個容量版本兼顧基本夠用與良好的性價比,因此是目前選的最多的。再大一些容量的SSD比較貴,目前不太建議推薦。
電源的選擇:一個電源就像是一個部隊的後勤一樣,一個好的電源會使整台機箱運轉很流暢,所以在這里提出幾個品牌供選擇,航嘉,長城,TT,酷冷等這幾個品牌,一定要選合適自己的。
機箱的選擇:好的機箱按照個人的喜好來選擇,好的機箱會使機箱內部的硬體減少灰塵的進入增加硬體的使用壽命,並且能夠很好的把計算機硬體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使系統運行更穩定,外觀的好看與否也決定著電腦的整體效果,好的機箱還能起到裝飾的作用。具體怎麼選擇就要看自己的審美方面了。
顯示器的選擇:顯示器可以給人帶來強大的視覺盛宴,還有一部分輻射,如果一個好的顯示器,能夠盡量的減少我們受到的輻射。顯示器這方面基本都一樣,只能看個人愛好了。尺寸與品牌方面,如今顯示器基本流行23英寸左右的大屏,品牌方面三星、戴爾、AOC都是不錯的選擇。
鍵盤的選擇:一個好的鍵盤是一個電腦必備的方面,好的鍵盤會讓我們增加舒適程度,減少鍵盤的更換時間。這里如果玩游戲呢 ,倒是有兩款鍵盤推薦,機械風暴和技嘉的。兩款游戲專用鍵盤。
滑鼠的選擇:滑鼠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玩游戲更是不能缺少的東西,這里推薦幾款專業的游戲滑鼠,razer,蝰蛇,狂蛇,手大推薦蝰蛇,手小推薦狂蛇,總體來說這幾款滑鼠不管從使用壽命和舒適程度上來說,無疑是最符合游戲玩家感覺。

Ⅱ 固態硬碟跟機械硬碟怎麼搭配著用 具體的分區 跟裝系統的方法 台式電腦

固態硬碟最好不要分區
這會影響固態硬碟的壽命
現在一般固態硬碟都不是很大(60~512G之間)
固態硬碟中有演算法,這演算法盡量讓固態硬碟的每個區域寫入的次數一樣多
這樣才能延長固態硬碟的壽命
我猜你固態硬碟在128G到256G之間,那就別分區了!
直接用WIN7系統盤來格式化就行了

Ⅲ 配電腦時候的注意事項

組裝一台電腦,是由以下硬體組成:
CPU、內存、顯卡、硬碟、機箱、主板、電源、顯示器、鍵盤、滑鼠、cpu風扇等,光碟機如今基本很少人用了,而網卡、音效卡等都是集成在主板上,無需單獨購買。此外,如果需要無線上網,還可以買一個PCI或USB無線網卡。
組裝電腦配置選擇技巧:
主板的選擇:推薦三個廠家出產的主板華碩、技嘉、微星,這三個廠家都是一線廠家,主板的質量絕對OK,依照個人愛好來選擇吧,預算充足盡量選擇技嘉和華碩主板。此外,品牌主板也要看下晶元型號,例如100系主板,分H110、B150、H170、Z170,H110定位入門級,絕大數都是針對六代賽揚、奔騰,而主流的B150,建議i3、i5、i7不帶K(不超頻)的處理器,而高端的Z170,建議上帶K超頻款處理器,H170可以忽視,使用率較小,主要原因是性價比不高。
CPU的選擇:CPU的選擇無非就兩家,AMD和intel的兩大品牌(平台),按照個人的需求來選擇CPU,intel是當之無愧的老大,intel主要優勢是,單核性能強,功耗低發熱量較小,穩定性較強,技術先進。而AMD主要是性價比,主要是中低端產品熱銷,利用多核吸引用戶,缺點就是發熱量較大 ,技術相比intel要落後,中高端、高端用戶建議intel。此外,裝機之家小編再科普一下,CPU分為盒裝和散裝,盒裝為三年質保,有正規廠家包裝,內部附送原裝CPU散熱器,而散裝為一年質保,只有一個單獨的CPU。
CPU風扇的選擇:主流散熱器一般分為風冷和水冷,一般用戶使用風冷就夠了,而水冷建議高端CPU或者發燒友選用,品牌方面,盡量選用九州風神、酷冷至尊、超頻三等,不再舉例。
獨立顯卡的選擇:一款好的顯卡無疑會讓整個電腦如虎添翼,讓電腦的游戲性能大大增加。品牌建議,N卡:影馳、映眾、索泰、華碩、技嘉、七彩虹等、而A卡:藍寶石、迪蘭。渲染圖形的工作人員,建議選用麗台圖形專業卡。
內存的選擇:目前主流內存是8G,8G對於絕大數的用戶都是足夠使用的,目前不少主板都有四個內存條插口,因此不必擔心內存不足的問題,後期可以再升級。至於品牌方面,首選大眾品牌金士頓,其次威剛、宇瞻等,對於高端人群建議海盜船、芝奇,建議金士頓,質保方面,兼容性最佳、做工穩定可靠。
硬碟的選擇:硬碟的選擇隨著自己的情況而定,一般500G、1TB基本都能滿足需求的,不過現在的機械硬碟基本都是選擇1TB大容量硬碟,與500G差價僅20-30元,性價比較高,推薦品牌有希捷、西部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固態硬碟開始普及,讀取速度是傳統機械硬碟的2.5倍,有效解決了電腦硬體瓶頸問題。在選擇固態硬碟的時候,如今入門級一般選擇120GB,主流夠用基本會選擇240GB,這兩個容量版本兼顧基本夠用與良好的性價比,因此是目前選的最多的。再大一些容量的固態硬碟較貴,目前不太建議推薦。對於預算足夠的裝機用戶,建議搭配雙硬碟,例如120G固態硬碟+1T機械硬碟,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提升流暢性以及開關機速度,而1T機械硬碟作為存儲空間。
電源的選擇:電源就像是人的心臟,將能量輸送到電腦主機的各個部件,為這些部件提供足夠的養分,電腦才能正常地運作起來,決定了一台電腦的穩定性。對於小白來說,盡量選用口碑較好的電源,例如長城、航嘉、全漢、台達、海韻等這幾個品牌,性價比考慮也可選用鑫谷、愛國者、先馬等。
機箱的選擇:機箱,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注重外表,建議在注重外表的同時也最好注意下散熱性能、防塵功能、板材的厚度等,散熱防塵機箱會使機箱內部的硬體減少灰塵的進入增加硬體的使用壽命,並且能夠很好的把計算機硬體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使系統運行更穩定。品牌建議航嘉、酷冷、金河田、先馬、喬思伯、安鈦克、鑫谷、至睿、長城等等。
顯示器的選擇: 顯示器面板建議IPS硬屏(廣視角)的,三星叫PLS屏幕,色彩真實,觀賞角度極大,人在顯示器側面同樣也能看到清晰不失真的畫面。顯示器尺寸與品牌方面,如今顯示器基本流行21.5英寸或者以上的大屏,尺寸主要看個人喜愛。品牌方面,建議戴爾、三星、LG、飛利浦等,此外AOC、華碩、宏碁、明基等品牌也不錯的選擇。
鍵盤的選擇:如今鍵盤分普通薄膜式、機械鍵盤,我們平常家裡或者辦公室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普通薄膜鍵盤,價格便宜,一般都是幾十元。而機械鍵盤,價格昂貴,一般游戲玩家使用較多,便宜幾百,貴則上千,優點是全鍵無沖突,壽命長久,在手感上方面更勝普通鍵盤。品牌建議:普通薄膜式:建議羅技、雷柏、雷蛇、雙飛燕等品牌,機械鍵盤建議櫻桃(軸也是目前最好的,很多品牌都是採用櫻桃的軸)、雷蛇、海盜船、達爾優、酷冷至尊、狼蛛等品牌。
滑鼠的選擇:滑鼠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一般用戶選用羅技、雙飛燕、新貴即可,這里推薦再幾款專業的游戲滑鼠品牌,雷蛇、達爾優、羅技等,游戲玩家建議選用帶調速的競技滑鼠。
組裝電腦注意事項:
裝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各種硬體之間的兼容性問題,尤其是CPU和主板之間的兼容,最基本的是intel CPU用intel主板,AMD CPU用AMD主板。CPU和顯卡要搭配均衡,不要買個高端顯卡搭配個垃圾CPU,不要小馬拉大車。確定預算和用途,這個非常關鍵,比如游戲玩家,最注重的應該是顯卡,其次是CPU。而電源是根據顯卡來選購的,越高端的顯卡,所需的瓦數越高。電源和主板盡量選用一線品牌,決定了穩定性。此外,選購盒裝CPU的話,最好將原裝CPU散熱器更換,原裝CPU散熱器實在是差。

Ⅳ 電腦硬碟小知識

硬碟的幾個技術指標
1 主軸轉速
轉速是影響硬碟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是5400rpm(每分鍾轉數)和7200rpm的硬碟。現在7200rpm的高速硬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考慮到硬碟在整個系統中速度是比較落後的,而高低速硬碟性能差距比較明顯,因此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選擇高速硬碟。
2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磁頭從得到指令到尋找到數據所在磁軌的時間,它描述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這一定位時間被稱為"平均尋道時間",目前主流硬碟一般在8.5~9ms。
3數據傳輸率
外部傳輸率指的是從硬碟緩存中向外輸出數據的速度,單位為MB/s。目前主流硬碟採用的是ATA/100,它的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即為100MB/s。內部傳輸率指的是硬碟從碟片上讀寫數據的速度,現在主流硬碟的內部傳輸率一般都在20MB/s到50MB/s之間。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要小於外部數據傳輸率,因此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高低才是衡量一塊硬碟整體性能的決定性因素。一般說來,在硬碟的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單碟容量越大則其內部數據傳輸率也就越高;在單碟容量相同時,轉速越高的硬碟其內部數據傳輸率也就越高。
4介面方式
現在常用的硬碟基本都採用的是IDE或SCSI的介面方式。目前SCSI硬碟介面有三種,分別是50針、68針和80針。個人PC的硬碟介面一般均為IDE介面,根據速度的不同分為ATA/33/66/100,最新的硬碟介面是ATA/133,如金鑽七代硬碟即支持ATA /133規格。
5高速緩存
硬碟高速緩存的作用類似於CPU中的一、二級高速緩存,主要用來緩解速度差和實現數據預存取等作用,它的大小與命中率密切相關。目前市面上的主流IDE硬碟一般分為512KB和2MB兩種,7200rpm硬碟無一例外地採用了2MB以上的緩存,西部數據最新的硬碟甚至達到了8MB!鑒於高速緩存對於硬碟性能的影響,目前5400rpm的硬碟也採用了2MB的緩存。
6單碟容量
即每張碟片的最大容量。這是反映硬碟綜合性能指標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一方面,較大的單碟容量有著更大的數據存儲密度,這樣的話,在磁碟轉速和磁頭的操作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在單位的時間內能夠存取到更多的數據量,一句話來說,就是能夠提高磁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而另一方面,因為目前3.5英寸硬碟受到空間等因素的限制,最大也只能同時容納5張碟片,單碟容量的增加能夠使硬碟具有更大的容量,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控製成本。單碟容量如此重要,使得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硬碟先進與否的標志。
三 硬碟的故障維修
1 硬碟壞道的維修
Scandisk磁碟掃描程序是解決硬碟邏輯壞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們常見的Format命令不能對任何硬碟壞道起到修補作用,這點大家需明白。如果硬碟出現了壞道,我們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盤符,選擇其"屬性",在出現的"工具"按鈕中選擇"查錯狀態",點擊"開始檢查",再在"掃描類型"中選"全面檢查",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然後"開始"即可,它將對硬碟盤面做完全掃描處理,並且對可能出現的壞簇做自動修正。其次,在DOS狀態下,硬碟有壞道,計算機在啟動時一般會自動運行Scandisk進行掃描,並將壞簇以黑底紅字的"B"(bad)標出。當然,如果系統在啟動時不進行磁碟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我們也可用軟盤或光碟啟動盤啟動電腦後,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行Scandisk *:(註:*為要掃描的硬碟盤符),回車後來對相應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碟分區進行修理。
其它的如諾頓工具箱中的NDD"磁碟醫生"及Pctools等相關工具對硬碟進行掃描也是修復硬碟壞道的最常用的方法,其用法很簡單,許多報刊上也有介紹(這里我就不多講了)。
如果硬碟上出現了無法修復的壞簇或物理壞道,大家可用一些磁碟軟體將這些壞道單獨分為一個區並隱藏起來,這樣可令你的硬碟延長使用壽命。
如系統顯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為"零磁軌損壞,硬碟無法使用"或用磁碟掃描程序掃描其它硬碟?.?扇區出現紅色"B"。硬碟0扇區損壞,是大家比較頭痛的故障,一般人往往將出現這樣故障的硬碟作報廢處理。其實合理運用一些磁碟軟體,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掉,而用1扇區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這樣的軟體如Pctools9.0和NU8等。
如果以上各招都不見效,那麼就得使用主板自帶的硬碟低格程序或硬碟廠家隨盤贈送的低格程序如DM、LFormat等對硬碟全盤進行低級格式化處理了,它可對硬碟的一些壞道進行重新整理排除。
四 硬碟的日常保養
1 硬碟在工作時不能突然關機
當硬碟開始工作時,一般都處於高速旋轉之中,如果我們中途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因此要避免突然關機。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麵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在其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讀寫結束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
2 防止灰塵進入
灰塵對硬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這是因為在灰塵嚴重的環境下,硬碟很容易吸引空氣中的灰塵顆粒,使其長期積累在硬碟的內部電路元器件上,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熱量散發,使得電路元器件的溫度上升,產生漏電或燒壞元件。
另外灰塵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蝕硬碟內部的電子線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所以灰塵體積雖小,但對硬碟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必須保持環境衛生,減少空氣中的潮濕度和含塵量。切記:一般計算機用戶不能自行拆開硬碟蓋,否則空氣中的灰塵進入硬碟內,在磁頭進行讀、寫操作時劃傷碟片或磁頭。
3 要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
溫度對硬碟的壽命也是有影響的。硬碟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用中存在散熱問題。溫度以20~25℃為宜,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晶體振盪器的時鍾主頻發生改變。溫度還會造成硬碟電路元器件失靈,磁介質也會因熱脹效應而造成記錄錯誤。溫度過低,空氣中的水分會被凝結在集成電路元器件上,造成短路;濕度過高時,電子元器件表面可能會吸附一層水膜,氧化、腐蝕電子線路,以致接觸不良,甚至短路,還會使磁介質的磁力發生變化,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濕度過低,容易積累大量的因機器轉動而產生的靜電荷,從而燒壞CMOS電路,吸附灰塵而損壞磁頭、劃傷磁碟片。另外,盡量不要使硬碟靠近強磁場,如音箱、喇叭、電機、電台、手機等,以免硬碟所記錄的數據因磁化而損壞。
4 定期整理硬碟上的信息
5 用手拿硬碟時要小心
6 在工作中不能移動硬碟
當硬碟處於讀寫狀態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可能造成磁頭與碟片的撞擊,導致損壞。所以不要搬動運行中的微機。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應多加小心,硬碟移動、運輸時嚴禁磕碰。
五 硬碟的幾種格式
根據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統來看,常用的分區格式有四種,分別是FAT16、FAT32、NTFS和Linux。資格最老的當然就是FAT16啦,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dows 95操作系統中最常見的磁碟分區格式。它採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而且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和獲得操作系統支持最多的一種磁碟分區格式,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都支持這一種格式,從DOS、Windows 95、到現在的Windows 2000,甚至火爆一時的Linux都支持這種分區格式。但是它不支持長文件名,受到8+3,即8個字元的文件名加上3個字元擴展名的限制。單個分區的最大尺寸為2GB,單個硬碟的最大容量一般不能超過8GB。微軟後來在Windows 97中添加了一種全新的磁碟分區格式,就是FAT32。它採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增強了磁碟管理能力,突破了FAT16對每一個分區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單個硬碟的支持達到了2TB,(1TB= 1024 GB)而且支持長文件名。但是由於DOS不支持FAT32,所以採用這種分區格式後將不能使用純DOS。隨著windows 2000的流行,NTFS文件格式也流行起來了。它的優點是安全性和穩定性極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產生文件碎片。NTFS自動記錄與文件的變動操作,具有文件修復能力,不需要運行磁碟碎片整理等磁碟工具。系統不易崩潰,出現錯誤能迅速修復。優良的性能也帶來了弊端,就是兼容性極差,目前只有NT(包括win2000)系列家族支持它。Linux是目前最前衛的操作系統,它的磁碟分區格式與其他操作系統完全不同,共有兩種。一種是Linux Native主分區,一種是Linux Swap交換分區。這兩種分區格式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極佳,而且目前支持這一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只有Linux

Ⅳ 配電腦需要注意什麼

1、注意主板和各配件的吻合度,誇張的說就是別把AMD的cpu裝到INTEL的主板上去,ddr400的內存插槽和ddr2667的是不一樣的等等。

2、各個配件相互間的兼容性,比如說有的主板比較挑內存,插是插上了,要麼開機就重啟,要麼就是系統運行一會就自動重啟。

3、供電的問題,良好的供電能夠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打個比喻,家裡的電燈在供電不穩的時候會發生忽閃的現象,不想讓你的系統也頻繁發生問題的話,就要根據各個配件的耗電配一個強勁的電源。

Ⅵ 新電腦硬碟如何分區

磁碟分區方法:

步驟1. 在「此電腦」上右鍵點擊,選擇「管理」,然後在「計算機管理」窗口的左側列表中選擇「磁碟管理」。在Windows 10中也可以右鍵點擊開始菜單,直接選擇「磁碟管理」功能。

Ⅶ 電腦配置技巧

首先 請給自己定位 想配置低端還是中端還是高端的
你是想配一台什麼樣的電腦
配好了拿來做什麼
自己的接受價位是多少

想好後
去找懂電腦的人問

如果娛樂的話(電影.聊天.音樂)推薦
賽楊D系列
主辦買塊915的就行了 擴展行比較好的 以便日後擴展外設備(比如列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等等)
內存512完全夠了
顯示器看個人喜好
加起來也不過3000~4000

玩游戲就
CPU AMD K8 3000+
主版要好 最好NF5晶元的
內存667或800 1G
硬碟SATA或SATA2 120~160G
顯卡NF7600系列
顯示器看個人喜好
電源搞個好的最少300W
搞下來6000左右

設計的話
CPU PD系列 或扣肉系列 畢竟搞設計要運行多任務
先卡跟主版集成
內存最好2G
其他都跟上面的差不多
搞下來也是7000左右

Ⅷ 如何挑選移動硬碟

1、介面。如果你是WIN平台,可以買USB3.0的介面,這是未來的趨勢,而且它向下兼容完全不用擔心2.0的USB不可用。如果是mac,就沒關系,3.0根本無望。

2、硬碟轉速。現在主要是5400和7200兩種,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速度和散熱上。5400的會更慢些,便會更安靜,散熱也較少。

3、便攜性。2.5還是3.5,要經常攜帶的可以買2.5的,體積小,可以放在包里;如果很少帶出去,則可以買3.5的,價格便宜,但有一根電源,會佔用比較大的地方。

4、價格。目前1TB的硬碟,一般在700元左右,想買設計花哨的版本,在價格上會更高些的。

5、容量。假如不是做CG、影視剪輯、設計類的工作的使用者,其實1TB的容量就很多了,只是日常用有500G都足夠了。容量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需求來定的,不要造成浪費。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挑選移動硬碟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Ⅸ 電腦硬碟的選購技巧

通常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考慮的基本因素主要是以下幾點:介面、容量、速度、穩定性、緩存、售後服務,下面我們對這幾方面進行分析。
1、對於介面的選擇,我們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就是SATA介面(Intel提出的Serial ATA,一種即將成型的介面規格)的硬碟,IDE介面硬碟已經基本淘汰,另一種規格就是SCSI硬碟,盡管SCSI硬碟有很多IDE硬碟無法相比的優勢,但是他的生產成本導致SCSI硬碟的價格一直很昂貴,所以根本無法適合普通用戶的使用。
2、容量方面,我們就不用多說了,現在市場中硬碟的最大容量已經達到了10TB,盡管容量提升的很多,但是價格卻還是能讓人接受的。
3、至於速度方面,我們是得好好考慮一下的,因為即使是容量相同的硬碟,7200轉和5400轉會相差100多元不等。從性能上看,7200轉比5400轉有了不小的提升,所以7200轉的硬碟更適合電腦發燒友、3D游戲愛好者、專業作圖和進行音頻視頻處理工作的人使用,而5400轉硬碟則比較適合於筆記本電腦
4、強大的穩定性是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系統所具有的,但是如果我們買了一個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碟,但是偏偏穩定性不好,那將是多麼悲慘的事情,所以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要保證一個原則,那就是淘汰的東西不買、最新的東西也盡量不買,原因很簡單,淘汰的東西肯定是容量小而且技術落後,所以買了以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感覺到落伍的尷尬;而太新的產品價格貴且先不說,主要是新產品才用的新技術並不是很成熟完善,所以難免會出現缺陷的。
5、緩存方面其實可說的不多,因為硬碟決大多數都是2MB的緩存,只有大部分SATA硬碟採用了8MB的緩存。大容量緩存可以很明顯的提高硬碟性能,只不過價格還是有些偏貴,不過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資金狀況來選購。
6、質保,這是一個幾乎所有人買東西都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比較貴的東西。硬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不停的高速運轉,而且硬碟其實是很脆弱的東西,沒有人希望自己所有重要的數據輕易的灰飛煙滅。在國內,對於硬碟的售後服務和質量保障這方面各個廠商做的還都不錯,尤其是各品牌的盒裝還為消費者提供三年或五年的質量保證,但是切記一點:千萬不要買水貨硬碟。
此外還應該注意一下幾點選購技巧:
一:關注硬碟的容價比(硬碟每GB容量的性價比)
強烈建議大家在購買硬碟時,盡量考慮2TB的產品,總價不貴,單GB的性價比最高。當然,1TB的硬碟也是值得入門級用戶推薦的,雖然每GB的價格高達0.39元,但385元的總價不高,也足以滿足一般用戶的需求。
二:關注硬碟的單碟容量(一張碟片能裝多少數據)
目前,硬碟最新的技術為單碟1TB,此項技術已經2年有餘。市售產品中,「1TB-3TB」領域已經實現單碟1TB技術,持續讀寫速度介於150-220MB/秒。在高端的大容量領域,從主流的5碟4TB/7200轉硬碟開始升級到4碟4TB/5900轉硬碟,並發展出4碟4TB/7200轉混合硬碟。
之所以重視硬碟的單碟容量,是因為其值越高,所需要的碟片數量就越少,硬碟的磁頭數量就會減少,發熱量與穩定性就越高。現在主流產品中,2TB的硬碟還是採用3碟的設計,而這些產品往往是商家的庫存,急於銷售。這些產品由於採用了三碟片的設計,因此在重量上比兩碟裝的產品明顯重一些,並且在讀寫速度、穩定性與發熱量方面比兩碟裝產品遜色許多。
三:關注區分二碟裝與三碟裝的方法
三碟裝的產品可以通過識別外觀、重量等進行區別,比如希捷兩碟2TB的硬碟右側上角有一個較大的深坑(三碟則為淺坑)等,但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辨別的難度相當大,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購買生產日期接近的產品,像2013年以後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兩碟裝,因此用戶在購買時要重點關注。

Ⅹ 電腦組裝配件怎麼選配。有沒有小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我們認識一下電腦的配件
要組裝一台電腦我們都需要什麼配件呢,(1.電腦的主板、2.中央處理器CPU、3.內存條、4.硬碟、5.CPU風扇、6.電腦的電源、7.電腦機箱、8.鍵盤滑鼠、9.顯示器、10.顯卡)這就組成一台電腦需要的配件。而電腦性能最核心的三個配件是我們的主板、CPU、顯卡,俗稱三大件。這三樣配件決定了你電腦的性能,所以選擇好它們非常關鍵。
第二.我們要注意的細節
我們在購買配件的時候,可以根據主板去選擇CPU,也可以根據CPU選擇主板,要非常注意CPU的介面和主板介面一定要對應上,現在主流的介面是1151的介面,千萬別買一顆1150的CPU去插1551的主板,這是接不上的。購買配件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選擇配件。比如你預算是5000千,那你的CPU就只能選擇1000多的,主板選擇1000多的,顯卡在900左右,其他的幾樣在根據價錢選擇。
第三.如果預算不足但是又想這樣組裝怎麼辦
在配置自己的電腦時往往都是超過預算,這樣怎麼辦。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砍掉一些配件下次購買,比如說顯卡,電腦開始不配置顯卡也可以一樣開機使用,而顯卡又是一個很關鍵的電腦配件,都想要配置好一點的。我們就可以先把其他的配件買去組裝好使用,等有錢在加錢買一塊好的顯卡,這樣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閱讀全文

與電腦硬碟搭配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什麼班需要電腦 瀏覽:530
羊毛電腦機u盤文件怎麼導出 瀏覽:482
圖片編輯文字手機軟體 瀏覽:187
龜鬥士電腦屏幕膜 瀏覽:829
100瓦電腦主機配置 瀏覽:182
怎麼把電腦設置玩不了單機游戲 瀏覽:64
雲電腦開機快 瀏覽:646
學動漫用什麼類型的電腦 瀏覽:269
筆記本電腦亮度過高就黑屏 瀏覽:855
電腦怎樣查看硬體配置 瀏覽:433
如何提高電腦顯存 瀏覽:324
老電腦加硬碟藍屏 瀏覽:127
電腦上蓋更換多少錢 瀏覽:609
筆記本電腦連接wifi網路不可用 瀏覽:539
平板電腦托盤 瀏覽:323
長城麒麟電腦怎麼設置wifi 瀏覽:609
手機試音軟體 瀏覽:340
蘋果充電提示音軟體 瀏覽:347
能裝手機卡的平板電腦 瀏覽:194
蘋果的美圖軟體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