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硬碟廠家提供的理論數據是10W小時無故障運行,一般來說4-8年不壞不是什麼難事,只要不進水,受打擊,和在運行時候移動它,突然斷電等等是可以用那麼長時間的
Ⅱ 電腦機械硬碟能用幾年
1、硬碟的理論壽命可以達到3萬小時。
2、硬碟讀寫次數越多,壽命也就越短。
3、如果硬碟24小時持續工作,不到3年就會壞。
4、正常使用5到10年也不會壞,硬碟性能會越來越差。
Ⅲ 一般筆記本電腦硬碟能用多長時間
通常的說法是,機械硬碟的理論壽命大概有3萬小時以上,一般硬碟一直開機工作(例如網站伺服器的硬碟),3年就會壽終正寢,如果正常使用,6、7年應該沒有問題。
如果不磕不碰,決定筆記本硬碟壽命的是電機啟動的次數。好像硬碟的電機從靜止到轉動,然後停止是有次數限制的。所以硬碟通電後碟片就開始轉了,不會在讀盤時才轉,只是節能時降低轉速。
以下是些小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1. 讀寫忌斷電 現時硬碟的轉速大都是7200轉,在進行讀寫時,整個碟片處於高速旋轉狀態中,如果忽然切斷電源,將使得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從而導致硬碟出現壞道甚至損壞。所以在關機時,一定要注意機箱面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沒有閃爍,即硬碟已經完成讀寫操作之後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關閉電腦。
2. 防止受震動 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進行讀寫操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時候,磁頭與碟片也是接觸的。硬碟在工作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容易造成磁頭與資料區相撞擊,導致碟片資料區損壞或刮傷磁碟,丟失硬碟內所儲存的文件數據。因此,在工作時或關機後主軸電機尚未停頓之前,千萬不要搬動電腦或移動硬碟,以免磁頭與碟片產生撞擊而擦傷碟片表面的磁層。 此外,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過分搖晃或與機箱鐵板劇烈碰撞。
3. 遠離磁場 磁場是損毀硬碟數據的隱形殺手,因此要盡可能地使硬碟不靠近強磁場,如音箱、手機、電台等,以免硬碟里所記錄的資料因磁化而受到破壞。
4. 減少頻繁操作 如果長時間運行一個程序(如大型軟體或玩游戲),這時就要注意了,這樣磁頭會長時間頻繁讀寫同一個硬碟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區),而使硬碟產生壞道。 另外,如果長時間使用一個操作系統,也會使系統文件所在的硬碟扇區(不可移動)處於長期讀取狀態,從而加快該扇區的損壞速度。當然,最好是安裝有兩個或以上的操作系統交替使用,以避免對硬碟某個扇區做長期的讀寫操作。
5. 恰當的使用時間 在一天中,最好不要讓硬碟的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而且不要連續工作超過8個小時,應該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關閉電腦,讓硬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6. 定期整理碎片 硬碟工作時會頻繁地進行讀寫操作,同時程序的增加、刪除也會產生大量的不連續的磁碟空間與磁碟碎片。當不連續磁碟空間與磁碟碎片數量不斷增多時,就會影響到硬碟的讀取效能。如果數據的增刪操作較為頻繁或經常更換軟體,則應該每隔一定的時間(如一個月)就運行Windows系統自帶的磁碟碎片整理工具,進行磁碟碎片和不連續空間的重組工作,將硬碟的性能發揮至最佳。
7. 增加內存與良好供電 如果經常使用一些內存需求很大的軟體(如圖像處理、模型設計等軟體),就應該增加內存,來減少大量的文件交換時在硬碟上進行的讀寫操作,從而延長硬碟的使用壽命
Ⅳ 電腦硬碟正常的壽命一般是多少年,能使用多少小時
這個,和你的硬碟使用有關。理論上,硬碟的壽命是3萬小時以上
但如果硬碟一直開機工作,估計3年就不行了。
如果正常使用,10年沒有問題。可以下載硬碟壽命檢測工具,隨時查
Ⅳ 普通硬碟的壽命多少小時
現在市面上的硬碟有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分,兩者壽命不同
1、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壽命判斷標准一般是寫入次數或寫入容量,計算寫入容量單位不太直觀,其中還有4K、8K的隨機寫容量。
固態硬碟由快閃記憶體介質存儲數據以及主控晶元來控制工作,快閃記憶體介質的作用是讓集成電路替代碟片,通過不斷的充放電來寫入和讀取數據,
並通過主控晶元來完成數據交換。固態硬碟沒有機械結構,也不需要尋道,因此讀寫速度較比機械硬碟快很多。
但由於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充放電次數有限,每一次讀寫,都是一次充放電的過程,因此影響固態硬碟的壽命主要是讀寫次數、容量。
根據快閃記憶體晶元類型的不同(SLC、MLC)固態硬碟讀寫可達到1-10萬次,專業級可達百萬次,使用壽命最短區間也可以達到5-10年。
2、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更像光碟機的工作原理,有硬碟碟片(類似光碟)、帶動碟片轉動的電機、磁頭,屬於精密機械裝置,
工作原理是通過磁頭來尋找高速旋轉碟片上的信息,來完成數據交換工作,完全就是封閉的光碟機。而機械結構如果不保養也會「疲勞」,因此機械硬碟用久了就會出現雜訊,尋道時間變長等問題,機械硬碟壽命一般是按年計算,一般在3年或5年以上,因此不少硬碟廠商都是質保3年或5年。當然超過3年也不代表硬碟不能用了,
而是性能會有所下降,有雜訊等,就像開汽車,機械結構會出現老化,因此需要保養,但機械硬碟使用個5-10年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更多
現在市面上的硬碟有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分,兩者壽命不同
在使用硬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硬碟高速運轉時不要突然關機
硬碟高速運轉時如果我們中途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因此要避免突然關機。
怎麼判定硬碟是不是在運轉可以看面板硬碟指示燈只有在其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讀寫結束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
關機後不要立即重新啟動電腦
使用電腦的時候關閉計算機後不要立即又去開機,建議等待5s左右再去開機,因為硬碟關機的時候硬碟高速磁碟正在運行,
並且速度在變慢,相當於反響旋轉,電腦剛關閉,一般硬碟由於慣性動作還在轉動,如果立即開機相當給硬碟施加了很大反向作用力,
容易導致硬碟磁頭磨損,所以因該等待一下,讓硬碟緩沖結束再開機。
參考資料網路-硬碟
Ⅵ 一般電腦硬碟壽命是多久
不存在你所謂的「一般」,個人電腦上的機械硬碟的壽命極限一般是50萬通電工作小時,伺服器硬碟可以到100萬甚至200萬小時。但這要求完全無塵、恆低溫、恆乾燥環境,超級穩定的供電,超級穩定低頻率的使用。那麼放寬這里的任何一個條件,都會增加機械硬碟報廢的概率——對的,硬碟是概率性損壞的,並不是工作環境變差它就立即趴窩的,有些使用條件很差的硬碟也能靠著高超的運氣用很久。
所以說上面每一個人的估計都是正確的,因為每一個人使用硬碟的習慣和環境是基本固定的,剩下的就是純概率了,所以具體到個人才有這個「一般」的概念。
Ⅶ 電腦硬碟的使用壽命一般有多久
這個不一定的~如果你天天下BT的話~沒多久就不行了~如果每天只是瀏覽網頁~文本處理~以及電影及游戲的話~一般五年多吧~
我的硬碟是IDE的~用了大概將近六年壞的~
平時就是上網~游戲~電影~BT~等~~
Ⅷ 電腦硬碟一般能用多久
通常的說法是,機械硬碟的理論壽命大概有3萬小時以上,一般硬碟一直開機工作(例如網站伺服器的硬碟),3年就會壽終正寢,如果正常使用,6、7年應該沒有問題。不過,並沒有人對硬碟的壽命進行過理論性的分析,也沒人公布類似的研究成果,直到最近,一個名為Backblaze的公司發布了一項報告,通過大量數據來分析硬碟的使用壽命,Backblaze是一家在線備份服務提供商,成立已經超過五年,現在手裡有超過2.5萬塊硬碟正在運行,因此有了足夠的數據可以統計出硬碟的壽命。
Ⅸ 筆記本電腦硬碟壽命一般能用多久
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是30000個小時,根據自已的情況算一下就知道了,可以用魯大師看一下你的筆記本硬碟用了多長時間。當然不排除其他人為的損壞。
Ⅹ 電腦硬碟的使用壽命是多久
硬碟廠商一般公布的是硬碟有三年的壽命,而且這三年還是這樣計算的,每天8個小時,每周5天,如此三年.
正常使用是5年或10年,多次重裝系統,
或是使用BT下載,在線觀看電影等都容易損壞電腦硬碟.
這就看你使用的情況而訂了!
另外,BT軟體下載文件對硬碟的損傷很大,另外經常性的磁碟碎片整理、GHOST、硬碟低級格式化等對硬碟也有較大損害。另外硬碟的大小與使用壽命也有關系,相對來說容量越大,在使用中出現壞道的可能性也越大。一般情況下,一個40G7200轉的硬碟用三年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