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文件 > 怎樣買電腦硬碟

怎樣買電腦硬碟

發布時間:2022-08-31 16:02:48

㈠ 電腦的硬碟一般選擇多大的

現在的的人們在購買電腦的時候,都要購買電腦硬碟,電腦硬碟對於台式電腦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零件,它是電腦存儲東西地方,電腦的任何文件都要放在電腦硬碟當中,那麼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的呢,電腦硬碟怎樣選購,那麼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吧。

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

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呢,這主要是要看個人需求,如果你是為了玩游戲的話,那麼建議你買大一點的硬碟,至少1T容量的硬碟起步,如果你還要裝大量高清電影和大型游戲的話,選擇2T大小也是可以的,如果你不怎麼玩大型游戲的話,選擇一般的500GB也是可以的,目前市面上最佳的搭配是1T機械硬碟+128G的固態硬碟,可以吧系統和常用的文件裝到固態硬碟之中,這樣運行也會比較快。

電腦硬碟怎樣選購

一、關於硬碟品牌

目前市面上的台式電腦所用的機械硬碟主要分為希捷與西部2大品牌,其他的硬碟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被這2家公司所收購,這2家公司生產的硬碟目前佔用很大的市場,質量還不錯,是值得信賴的電腦品牌。

二、關於容量

今現在市面上的機械硬碟容量都比較大,至少500G起步,比起固態硬碟,在機械硬碟在存儲上擁有巨大優勢。大多數的人們選擇500G、1TB比較多,與此同時2TB大容量現在也慢慢開始流行了起來。通常情況500GB的硬碟就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但是1TB的硬碟性價比更高,只比500G貴50雲左右,因此現在也更多人選擇1TB大小的硬碟。

三、關於介面

硬碟介面主要分為IDE、SATA兩種。然而IDE介面傳輸緩慢,已漸漸被淘汰,目前市SATA介面為主流,主要分為SATA2.0和SATA3.0,SATA2.0傳輸速度為300M/s ,SATA3.0傳輸速度為600M/s,因此SATA3.0傳輸速度更快,我們在選擇硬碟時,要優先選擇。

四、關於硬碟轉數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頭盤組建內的磁碟每分鍾旋轉的次數,硬碟轉速越高,硬碟的讀取速度也越快,通常電腦的硬碟轉速5400轉/min、7200轉/min、10000/min轉等規格,目前7200轉/M是市場的主流,也是我們大部分人選擇的硬碟轉速。

五、關於緩存

通常情況硬碟的緩存容量越大,硬碟的壽命也就越長,因此我們在購買硬碟時需購買越大緩存的硬碟,目前台式電腦硬碟主流緩存為64MB,我們在挑選時要看下硬碟的緩存是否達到這個標准。

小編總結:以上就是小編關於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以及怎樣選購的相關介紹,硬碟是台式電腦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零件,它的性能決定著我們電腦程序的運行速度,因此我們在選購時需認真挑選。

筆記本電腦硬碟怎麼選擇

一,那就要看自己的筆記本硬碟的介面是怎麼樣的,是M.2的就買M.2介面的固態硬碟如果是msata的介面,那就買msata的介面的固態硬碟。檢查下筆記本是否支持雙硬碟。如果支持,那麼以前的機械硬碟就並不需要換下來,直接在第二個硬碟口換上固態硬碟就可以了。
二,固態硬碟的選擇,介面型號確定後那就可以確定品牌與容量了,直接看下價格就可以,好的有三星,英特爾,鎂光。這些價格當然也偏貴。如果你是想提升系統開機速度與軟體啟動速度,那麼只需要買一個128G的固態硬碟即可(把系統與要用的軟體裝在固態上就行)。如果是打游戲的話那麼就需要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了。500G 1T等。這種的話如果預算充足直接買一線品牌即可。就是我說的三個品牌。如果預算不充足,那麼直接拼多多百億補貼里的固態硬碟怎麼便宜怎麼來,畢竟打游戲的話固態也用不了多長時間,直接買了打個幾年性能就更不上時代就要換電腦了。
總結,選擇筆記本電腦硬碟看自己的預算與筆記本是否需要更新還有筆記本的硬碟介面型號來定。

㈢ 購買電腦硬碟,怎麼選,注意什麼

一、關於硬碟品牌
而如今機械硬碟品牌基本只剩下希捷和西部數據了。其他硬碟廠商要麼倒閉,要麼被這兩大巨頭收購。
二、關於容量
如今的機械硬碟容量普遍比較大,1T起步,相比SSD固態硬碟,在存儲容量上有著絕對優勢。對於目前主流裝機用戶來說,一般選擇的是1TB居多,另外2TB大容量硬碟逐漸流行。
三、關於硬碟轉數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頭盤組建內的磁碟每分鍾旋轉的次數,單位是r/min,一般來說,硬碟轉速越高,硬碟的讀取速度就越快。
一般台式機硬碟有5400轉/min、7200轉/min、10000/min轉以及15000轉/min等規格,目前台式電腦硬碟7200轉是主流,5400轉基本退出了市場,而10000轉以上的都是SCSI和最新的SAS硬碟,主要用在伺服器硬碟領域。

㈣ 電腦硬碟的選購技巧

通常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考慮的基本因素主要是以下幾點:介面、容量、速度、穩定性、緩存、售後服務,下面我們對這幾方面進行分析。
1、對於介面的選擇,我們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就是SATA介面(Intel提出的Serial ATA,一種即將成型的介面規格)的硬碟,IDE介面硬碟已經基本淘汰,另一種規格就是SCSI硬碟,盡管SCSI硬碟有很多IDE硬碟無法相比的優勢,但是他的生產成本導致SCSI硬碟的價格一直很昂貴,所以根本無法適合普通用戶的使用。
2、容量方面,我們就不用多說了,現在市場中硬碟的最大容量已經達到了10TB,盡管容量提升的很多,但是價格卻還是能讓人接受的。
3、至於速度方面,我們是得好好考慮一下的,因為即使是容量相同的硬碟,7200轉和5400轉會相差100多元不等。從性能上看,7200轉比5400轉有了不小的提升,所以7200轉的硬碟更適合電腦發燒友、3D游戲愛好者、專業作圖和進行音頻視頻處理工作的人使用,而5400轉硬碟則比較適合於筆記本電腦。
4、強大的穩定性是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系統所具有的,但是如果我們買了一個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碟,但是偏偏穩定性不好,那將是多麼悲慘的事情,所以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要保證一個原則,那就是淘汰的東西不買、最新的東西也盡量不買,原因很簡單,淘汰的東西肯定是容量小而且技術落後,所以買了以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感覺到落伍的尷尬;而太新的產品價格貴且先不說,主要是新產品才用的新技術並不是很成熟完善,所以難免會出現缺陷的。
5、緩存方面其實可說的不多,因為硬碟決大多數都是2MB的緩存,只有大部分SATA硬碟採用了8MB的緩存。大容量緩存可以很明顯的提高硬碟性能,只不過價格還是有些偏貴,不過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資金狀況來選購。
6、質保,這是一個幾乎所有人買東西都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比較貴的東西。硬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不停的高速運轉,而且硬碟其實是很脆弱的東西,沒有人希望自己所有重要的數據輕易的灰飛煙滅。在國內,對於硬碟的售後服務和質量保障這方面各個廠商做的還都不錯,尤其是各品牌的盒裝還為消費者提供三年或五年的質量保證,但是切記一點:千萬不要買水貨硬碟。
此外還應該注意一下幾點選購技巧:
一:關注硬碟的容價比(硬碟每GB容量的性價比)
強烈建議大家在購買硬碟時,盡量考慮2TB的產品,總價不貴,單GB的性價比最高。當然,1TB的硬碟也是值得入門級用戶推薦的,雖然每GB的價格高達0.39元,但385元的總價不高,也足以滿足一般用戶的需求。
二:關注硬碟的單碟容量(一張碟片能裝多少數據)
目前,硬碟最新的技術為單碟1TB,此項技術已經2年有餘。市售產品中,「1TB-3TB」領域已經實現單碟1TB技術,持續讀寫速度介於150-220MB/秒。在高端的大容量領域,從主流的5碟4TB/7200轉硬碟開始升級到4碟4TB/5900轉硬碟,並發展出4碟4TB/7200轉混合硬碟。
之所以重視硬碟的單碟容量,是因為其值越高,所需要的碟片數量就越少,硬碟的磁頭數量就會減少,發熱量與穩定性就越高。現在主流產品中,2TB的硬碟還是採用3碟的設計,而這些產品往往是商家的庫存,急於銷售。這些產品由於採用了三碟片的設計,因此在重量上比兩碟裝的產品明顯重一些,並且在讀寫速度、穩定性與發熱量方面比兩碟裝產品遜色許多。
三:關注區分二碟裝與三碟裝的方法
三碟裝的產品可以通過識別外觀、重量等進行區別,比如希捷兩碟2TB的硬碟右側上角有一個較大的深坑(三碟則為淺坑)等,但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辨別的難度相當大,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購買生產日期接近的產品,像2013年以後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兩碟裝,因此用戶在購買時要重點關注。

㈤ 買電腦硬碟怎麼選哪種好

選擇電腦硬碟需要根據用途而定。
在現階段,安裝操作系統的硬碟建議選擇固態硬碟,優先考慮M2介面nvme協議固態硬碟。老電腦升級可以考慮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
倉庫盤建議選擇機械硬碟,性價比高。如果存儲的文件以讀為主(電影),垂直盤和疊瓦盤都可以,各個品牌沒有明顯差別。如果存儲的文件需要經常讀寫,建議選擇垂直盤。

㈥ 怎樣選擇電腦硬碟

首先:推薦硬碟使用SSD,好處網路一下就知道。價格差不多是普通硬碟的2倍,也並不是很高。而且SSD主要應用於系統盤足以。
硬碟是電腦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不僅價格昂貴,存儲的信息更是無價之寶,因此,每個購買電腦的用戶都希望選擇一個性價比高、性能穩定的的好硬碟,並且在一段時間內能夠滿足自己的存儲需要。速度、容量、安全性一直是衡量硬碟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廉價永遠是硬碟發展的方向。選購硬碟首先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一)、硬碟容量
硬碟的容量是非常關鍵的,大多數被淘汰的硬碟都是因為容量不足,不能適應日益增長海量數據的存儲,如果說速度慢一點還可以等待的話,要是空間缺乏可是更令人頭痛的事。硬碟的容量多大也不為過,在資金充裕的條件下,應盡量購買大容量硬碟,這是因為容量越大,硬碟上每兆存儲介質的成本越低。
原則上說,在盡可能的范圍內,硬碟的容量越大越好,一方面用戶得到了更大的存儲空間,能夠更好地面對將來可能潛在的存儲需要,另一方面容量越大硬碟上每兆存儲介質的成本就越低,無形中為用戶降低了使用成本,這一點對於那些從事圖形圖像處理、音頻語音識別和多媒體技術應用等工作,要求海量存儲空間的用戶尤其重要。但是並不是對所有用戶都是如此,譬如為辦公室里應用於一般辦公的PC配備一隻超大容量的硬碟就多少有些「奢侈」了,而普通的家庭用戶,由於資金的限制,不可能購買容量很大的硬碟,但是在當前至少也應該購買80GB以上的硬碟。
目前推動硬碟容量飛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於以下兩點:
一是隨著網路應用的日益發展,各地電信網路不斷增容、升級,網路用戶能享用到越來越大的帶寬,上網速度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從網上下載的數據量也會劇增。這個數量是用傳統電話線及普通Modem所不敢想像的。例如,有線電視Modem以及衛星鏈路技術可提供每秒30至40兆位的數據傳輸速度。上網幾十分鍾,拉回數百兆的文件只是小菜一碟。有些觀察家聲稱Internet具有一種"增殖效應"。根據他們的預測,對於網上存放的任何東西(數據)來說,隨著遍布全球的用戶不斷下載各種軟體、圖片、資訊、視頻以及游戲,同樣的東西會被數以千百次地重復下載,最終躺到用戶的硬碟里。盡管他們認為這種效應會產生一些"浪費"。但無法迴避的一個事實是,隨著家庭用戶享受的帶寬越來越高,大型文件的下載會變得更加容易,相應對硬碟容量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二是數字媒體內容快速增長, 一些"存儲密集型"的多媒體應用也在刺激大容量驅動器發展。這些應用包括數碼電視、照片、電影以及音樂等等,它們均對系統的存儲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分析家預測這些應用會變得越來越流行,而且會成為持續刺激硬碟擴容的一項重要因素。下面來看看為滿足這些令人激動的數碼應用的要求,需要准備多大的硬碟空間:
·電視:每小時13GB(採用miniDV格式)
·音樂:每輯50MB(採用MP3格式)
·電影:每部4GB
(二)、硬碟速度
由於硬碟的讀寫離不開機械運動,其速度相對於CPU、內存、顯卡等的速度來說要慢得多,從著名「木桶效應」來看,可以說硬碟的性能決定了計算機的最終性能。
硬碟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於轉速、緩存、平均尋道時間和介面類型,在內部傳輸率(磁頭→緩存的速率)成為瓶頸的現在,僅僅提高外部數據傳輸率(改進介面類型)對總體性能的影響不大,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硬碟的速度只決定於其轉速、緩存大小和平均尋道時間。
1.主軸轉速
轉速是影響硬碟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是5400rpm(每分鍾轉數)和7200rpm的硬碟。不宜選用低於5400轉的產品,7200轉的如果質量穩定應優先考慮。
2.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磁頭從得到指令到尋找到數據所在磁軌的時間,它描述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以毫秒為單位。作為完成一次傳輸的前提,磁頭首先要快速找到該數據所在的扇區,這一定位時間叫「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s)。這個時間越小越好,一般要選擇平均尋道時間在10ms以下的產品。
3.內部數據傳輸率
即磁頭到硬碟的高速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這可以說是影響硬碟整體速度的瓶頸。如今各品牌的主流硬碟,容量差不多,平均尋道時間相差不大,轉速也多為7200轉,高速緩存為2MB左右,外部數據傳輸率都採用UltraDMA100技術,可是內部數據傳輸率卻因品牌及型號不同而呈現較大的差異。選購硬碟時不要忽視對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關注。
數據傳輸率分為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Rate)和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外部數據傳輸率指硬碟的緩存與系統主存之間交換數據的速度,內部數據傳輸率指硬碟磁頭從緩存中讀寫數據的速度。在這項指標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為單位,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轉換成MB/S(兆位元組/秒),就必須將Mbps數據除以8(一位元組位數)。例如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為240Mbps,但如果按MB/S計算就只有30MB/s,遠不到硬碟介面的100MB/s。因此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就成了整個系統瓶頸中的瓶頸,只有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提高了,再提高硬碟的介面速度才有實在的意義。
4.介面方式
現在常用的硬碟基本都採用的是DMA 100/133或SATA、SCSI的介面方式。要注意SCSI硬碟介面有三種,分別是50針、68針和80針。我們常見到硬碟型號上標有「N」「W」「SCA」,就是表示介面針數的。N即窄口(Narrow),50針;W即寬口(Wide),68針;SCA即單接頭(Single ConnectorAttachment),80針。其中80針的SCSI盤一般支持熱插拔。
5.高速緩存
高速緩存的大小對硬碟速度有較大影響,當然是越大越好,目前最大已達8MB以上。不應低於2MB。
6、安全性
硬碟作為存放信息的主要場所,所存放信息的價值往往要遠高於其產品的價值,硬碟的穩定可靠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要注意品牌的口碑及是否採用了前面談到的SPS等數據保護技術。
(三)、選購硬碟時需注意的其他問題
1、平均潛伏期(averagelatency):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的磁軌後,然後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頭下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2、道至道時間(singletrackseek):指磁頭從一磁軌轉移至另一磁軌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3、全程訪問時間(maxfullseek):單位同樣是毫秒(ms),指磁頭開始移動直到最後找到所需要的數據塊所用的全部時間。
4、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access):指磁頭找到指定數據的平均時間,單位為毫秒(ms)。通常是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潛伏時間之和。注意:現在不少硬碟廣告之中所說的平均訪問時間大部分都是用平均尋道時間所代替的。
5、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datatransferrate):也叫外部數據傳輸率(externaldatatransferrate),單位為MB/S。指的是電腦通過數據匯流排從硬碟內部緩存區中所讀取數據的最高速率。在廣告或硬碟特性表中常以數據介面速率代替。
6、MTBF(連續無故障時間):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這項指標在一般的產品廣告或常見的技術特性表中並不提供,需要時可專門上網到具體生產該款硬碟的公司網址中查詢。
7、單碟容量: 高的硬碟單碟容量至少可以為我們帶來兩大好處:一是使硬碟可以擁有更大的存儲容量。我們知道,3.5英寸的硬碟目前最多隻能裝四張碟片,如果要增加硬碟的存儲空間,唯一的方法是提高單碟容量。提高單碟容量後,用同樣數目的碟片可以生產出容量更大的硬碟,能進一步控制硬碟的成本。第二大好處是可以有效地提高硬碟的內部轉輸率。在磁碟轉速和磁頭的操作速度不變的情況下,相同的時間內磁頭所能訪問到磁碟的區域是一定的。而單碟容量提高後,碟片上的數據密度更高,單位面積上所記載的數據量也得以提高,相應的在單位時間內磁頭能夠存取到的數據信息也更多。
8、發熱及噪音問題。硬碟的表面溫度指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使硬碟密封殼溫度上升情況。這項指標廠家並不提供,一般只能在各種媒體的測試數據中看到。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過高將影響薄膜式磁頭(包括MR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因此硬碟工作表面溫度較低的硬碟有更好的數據讀、寫穩定性。若硬碟散發的熱量不能及時的傳導出去,硬碟就會急劇的升溫,一方面會使硬碟的電路工作在不穩定的狀態,另一方面硬碟的碟片與磁頭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也很容易使碟片出現讀寫錯誤和壞道,而且對硬碟使用壽命也會有一定影響。好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如今市場上大多數硬碟的發熱量都有漸小之勢了,這一點現在不必過於擔心。噪音對單個硬碟而言沒有大的影響。不過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時聽到從機箱里發出的一陣陣硬碟響聲,聲音太大的,會弄得你心煩不安。當然是越「安靜」的硬碟越受歡迎。
9、超頻問題。要穩定超頻,除CPU外,其它設備也是決定能否穩定超頻的因素,硬碟就是其中之一。在很多情況下不能超頻,往往是由硬碟造成的。尤其在非標准外頻下,硬碟的數據傳輸率也會隨之上升,硬碟自身承受不了,就有可能出現不正常現象,如不能進入Windows等,更嚴重的還會搞得數據丟失、系統被破壞。所以各位打算拿機器來超頻的朋友選購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
對66MHz匯流排來說,當匯流排(BUS)頻率超到75、83MHz時,IDE匯流排將以超負荷13.6%、25.8%的頻率運行;對100MHz匯流排來說,超到112、124、133MHz時,IDE匯流排將以超負荷12%、24%、33%的頻率運行。因此超頻對硬碟的考驗苛刻到幾乎可以致命的地步,一旦失敗則可能會損壞硬碟中的數據和物理介質。
10、假貨問題。嚴格說硬碟產品並不存在假貨的問題。但市場仍有一部分經銷商常常在硬碟上耍花招對用戶進行欺詐。一是將老一代的產品以新產品的價格賣給用戶;二是市場上銷售的硬碟,有可能由於運輸或者其它環節的問題,其中的少部分在品質上可能會有一些瑕疵(比如有少量壞道),而有些經銷商將這些產品賣給那些不太懂行的用戶,一方面侵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為用戶的使用埋下了隱患,三是水貨問題,目前市場上有一些沒有經過正常報關手續的硬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貨」,按理說,這些產品和那些經過正常報關手續的同型號硬碟在性能、質量上沒有什麼差別,但是由於其特殊的「渠道」,這些產品沒有可靠的質保,雖然比正規渠道的相同產品便宜一些,但是「三年質保」變成了「一年質保」,有些經銷商雖然也對這些產品做出了「質保三年」的承諾,但是這根本不可能得到落實,用戶們要避免購買這一類產品

㈦ 怎麼買固態硬碟

方法/步驟

㈧ 筆記本硬碟如何選購 硬碟選購經驗之談

在目前的電腦硬體中,硬碟是比CPU對系統流暢度影響還要大的硬體,所以要想讓自己的電腦使用流暢舒適,那麼購買一塊固態硬碟是十分值得的投資。
作為已經用了五年固態硬碟的人,如果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讓我在單獨一個128GB固態和1TB機械硬碟之間選,我還是會選擇固態硬碟,因為機械硬碟糟糕的響應速度如今實在令人無法忍受了,尤其是目前大部分筆記本機械硬碟還停留在5400轉 8m/16m緩存的時代。

㈨ 台式電腦硬碟怎麼選擇

樓上那位不是瞎扯么。。。黑盤尋道時間是0.4MS是普通機械硬碟的二分之一,他賣1300塊是有道理的
選擇主要看你對容量,讀寫速度,以及預算的需求,一般有4種方案
1.純機械硬碟,1TB的機械硬碟價格在600元左右,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購買兩塊機械硬碟,組RAID0磁碟列陣
2.一塊大容量機械硬碟配上小容量SSD硬碟,可以使用intel的智能響應技術,讓全盤擁有SSD盤性能。但其實看電影玩游戲等載入速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但是總體性能確實很大提升
3.同樣一塊大容量機械加上SSD,SSD盤做單獨分區,放置系統以及游戲,3dmax之類的軟體
4.純SSD盤,一塊大容量SSD盤或者多塊小容量SSD盤組RAID0,經過實測,兩塊三星830SSD盤
512G組RAID0磁碟列陣後,讀取速度超過1G/S

閱讀全文

與怎樣買電腦硬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7如何設置電腦不休眠 瀏覽:920
照片掃描軟體手機版 瀏覽:530
電腦上怎麼設置無線網 瀏覽:25
win10的平板電腦 瀏覽:379
台式電腦用什麼滑鼠 瀏覽:256
電腦恢復手機刪除文件 瀏覽:80
電腦壁紙開機時沒顯示 瀏覽:90
高配置電腦組裝多少錢 瀏覽:533
電腦能當無線網卡嗎 瀏覽:275
中小學模式二聯想電腦配置 瀏覽:901
怎麼讓手機軟體卸載不了 瀏覽:354
寧鄉電腦城在哪個區 瀏覽:614
電腦文件打開很慢怎麼辦 瀏覽:553
電腦開機啥都不顯示 瀏覽:276
電腦哪個是aux輸出 瀏覽:108
公司禁用u盤電腦發射wifi 瀏覽:915
電腦一開機出現英文 瀏覽:743
賣電腦前把硬碟拆了 瀏覽:310
為什麼u盤電腦打開顯示格式化 瀏覽:659
戴爾電腦一鍵備份是哪個鍵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