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主板上南橋北橋的位置
一塊電腦主板,以CPU插座為北的話,靠近CPU插座的一個起連接作用的晶元稱為「北橋晶元」,英文名:North Bridge Chipset。北橋晶元就是主板上離CPU最近的晶元,這主要是考慮到北橋晶元與處理器之間的通信最密切,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縮短傳輸距離。
南橋晶元(South Bridge)是主板晶元組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位於主板上離CPU插槽較遠的下方,PCI的前面,即靠主機箱前的一面,這種布局是考慮到它所連接的I/O匯流排較多,離處理器遠一點有利於布線。相對於北橋晶元來說,其量並不算大,所以南橋晶元一般都沒有覆蓋散熱片,但現在高檔的主板的南橋也覆蓋散熱片。南橋晶元不與處理器直接相連,而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不同廠商各種晶元組有所不同,例如英特爾的英特爾Hub Architecture以及SIS的Multi-Threaded「妙渠」)與北橋晶元相連。
北橋晶元負責與CPU的聯系並控制內存(僅限於Intel除Core系列以外的cpu,AMD系列cpu在K8系列以後就在cpu中集成了內存控制器,因此AMD平台的北橋晶元不控制內存)、AGP數據在北橋內部傳輸,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系統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內存的類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最大容量、AGP插槽、ECC糾錯等支持,整合型晶元組的北橋晶元還集成了圖形處理器。
北橋主要控制 CPU內存顯卡等高速設備。
南橋晶元負責I/O匯流排之間的通信,如PCI匯流排、USB、LAN、ATA、SATA、音頻控制器、鍵盤控制器、實時時鍾控制器、高級電源管理等,這些技術一般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所以不同晶元組中可能南橋晶元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北橋晶元。所以主板晶元組中北橋晶元的數量要遠遠多於南橋晶元。例如早期英特爾不同架構的晶元組Socket 7的430TX和Slot 1的440LX其南橋晶元都採用82317AB,而近兩年的晶元組Intel945系列晶元組都採用ICH7或者ICH7R南橋晶元,但也能搭配ICH6南橋晶元。更有甚者,有些主板廠家生產的少數產品採用的南北橋是不同晶元組公司的產品。例如以前升技的KG7-RAID主板,北橋採用了AMD 760,南橋則是VIA 686B。
南橋控制輸入輸出 I/O (如USB,1394,PS/2,COM等低速設備)
⑵ 告訴我主板上的南北橋在哪
南北橋是電腦主板上最重要的兩個晶元,發熱量比較大,所以要加散熱片,你把散熱片去掉就看見了,北橋的主要作用是管理CPU,內存和顯卡之間的通信,所以他靠近內存插槽和CPU,南橋的主要作用是管理PCI和USB等介面,它靠近PCI,我已經在圖上給你標出來了。
⑶ 電腦主板上的南橋和北橋是甚麼意思在甚麼位置
北橋1般都有散熱片的,靠近CPU,主內,北橋晶元,主要負責控制AGP顯卡、內存與CPU之間的數據交換。正由於它的獨特性,要頻繁與內存,顯卡等進行數據處理,所以通常會覆蓋散熱片.南橋就不同了,它是主外的.主要管理中低速外部裝備.與USB,鍵盤,硬碟等交換數據.負責PCI、ISA與IDE之間的通道問題.所以也叫系統I/O晶元.為何要離CPU遠1點了?由於斟酌到它連接的I/O裝備匯流排很多,離處理器遠1點有益於布局.主板以CPU那端為上。分法為上北下南
⑷ CPU , 南橋 , 北橋 分別在什麼位置 求詳細
1,CPU風扇下面是CPU
2,昂達字樣的散熱器下面是北橋 晶元
3,散熱器下面是南橋晶元
⑸ 電腦主板的南橋跟北橋在那裡
根據上圖
北橋是散熱片底下的那個
南橋是INTEL標的,在兩個藍色IDE槽右邊,內存的左邊
要修其實壞了什麼都可以修,只不過不值也麻煩,人家不給你修,現在壞了基本換,沒人做二級維修,除非換電容
⑹ 下圖主板上,北橋晶元、南橋晶元分別在哪個位置
紅色箭頭散熱墊的下面是南橋晶元 , 綠色箭頭是bios晶元 , 你這塊主板的北橋集成在cpu里了
⑺ 主板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各在主板的哪裡最好有圖片說明!
PUC下面點那塊有散熱片的就是北橋,再往下在顯卡插槽附近的一塊大點的晶元組就是南橋,總之在電腦運行中南橋北橋是比較燙的
⑻ 南橋晶元和北橋晶元是什麼,分別在主板的哪個位置,起什麼作用
南橋與北橋其實就是計算機主板上的兩個晶元,北橋晶元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內存的類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糾錯等支持。南橋晶元則提供對KBC(鍵盤控制器)、RTC(實時時鍾控制器)、USB(通用串列匯流排)、Ultra
DMA/33(66)EIDE數據傳輸方式和ACPI(高級能源管理)等的支持。其中北橋晶元起著主導性的作用,也稱為主橋(Host
Bridge)。但是主板一旦南橋損壞就很難修復,就算很專業的主板修復專家也難以修復,換個其他牌子的南橋晶元之後,主板可能也能用,但是會不穩定,經常藍屏死機,所以,如果主板有問題,別人告訴你南橋壞了,就別抱希望了,換新的吧
因為北橋的功能是可以直接集成在主板其他晶元上的,如果沒有北橋的主板是不能實現超頻,大內存,支持高級顯卡等功能的,呵呵,象你說的沒有北橋的應該都是老主板或者垃圾主板
⑼ 電腦主板南橋,北橋各在什麼位置,各有啥作用
南北橋的位置:
南橋位於主板上離CPU插槽較遠的下方,PCI的前面,即靠主機箱前的一面,這種布局是考慮到它所連接的I/O匯流排較多,離處理器遠一點有利於布線。
北橋晶元位於主板上,離CPU最近的晶元,這主要是考慮到北橋晶元與處理器之間的通信最密切,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縮短傳輸距離。
北橋晶元的作用:
北橋晶元負責與CPU的聯系並控制內存(僅限於Intel除Core系列以外的cpu,AMD系列cpu在K8系列以後就在cpu中集成了內存控制器。
因此AMD平台的北橋晶元不控制內存)、AGP數據在北橋內部傳輸,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系統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內存的類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最大容量、AGP插槽、ECC糾錯等支持,整合型晶元組的北橋晶元還集成了圖形處理器。
南橋晶元的作用:
南橋晶元主要是負責I/O介面等一些外設介面的控制、IDE設備的控制及附加功能等等。常見的有VIA的8235、8237等;INTEL的有 CH4、CH5、CH6等;nVIDIA的MCP、MCP-T、MCP RAID等。
南橋晶元的特點:
1、雙晶元設計
高性能的磁碟系統除了需要高速硬碟、高級磁碟控制器以外,還需要出色的南北橋連接帶寬。長期以來,南北橋連接帶寬一直是很突出的問題。由於以往PCI匯流排的帶寬大部分被IDE設備所佔用,因此南北橋之間的通信速度得不到保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系統性能的發揮。
尤其是IDE傳輸任務繁重的場合,比如在一些入門級的伺服器和工作站上。V-Link技術將南北橋通信從繁忙的PCI匯流排獨立出來,這就有效地保證了晶元組內部信息傳遞的迅速和完整,對系統性能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2、集成網路
網路功能無疑是未來南橋晶元發展的重點。現無線網路技術已經得到非常普及的應用,那麼南橋晶元將其整合便是大勢所趨。從ICH6開始,Intel就有意整合WiFi功能,而SiS和nVIDIA也曾有過類似的計劃。
當然,所謂南橋晶元集成WiFi功能僅僅是物理層,具體的無線信號發射模塊還是需要外置方式來實現。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南橋晶元融合了WiFi功能,那將使得WiFi技術徹底得到普及應用。除了WiFi無線網路,無線USB(Wireless USB)也將是未來南橋晶元的發展焦點,只不過相關標准還未完全成型。
3、高品質音頻
音效卡可以看作是音效卡控制晶元和Codec晶元的整合,板載音效卡也不例外。由於信號干擾的原因,音效卡控制晶元不可能完全集成於南橋晶元,而是僅僅集成DSP晶元,具體的數模轉換以及聲音輸出輸入還得依靠Codec晶元。
北橋晶元的特點
北橋晶元的數據處理量非常大,發熱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北橋晶元都覆蓋著散熱片用來加強北橋晶元的散熱,有些主板的北橋晶元還會配合風扇進行散熱。
因為北橋晶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內存,而內存標准與處理器一樣變化比較頻繁,所以不同晶元組中北橋晶元是肯定不同的,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採用的內存技術就完全不一樣,而是不同的晶元組北橋晶元間肯定在一些地方有差別。
⑽ 主板散熱片在哪要有圖的。
主板上最多有三個散熱片:
1、CPU散熱片,位置在主板的最上方,風扇也最大,一般需要主板供電;
2、北橋散熱片:位置在CPU散熱片下方,一般不用供電,只是一個單獨的散熱片;
3、南橋散熱片(很多主板上都沒有):位置在最下方,也不需要供電,只是一個簡單的略小的散熱片。
不需要用圖吧?這么簡單的事,認識主板就能聽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