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硬碟的轉速對電腦性能影響有多大
硬碟
的主軸
馬達
帶動
碟片
高速旋轉
,產生
浮力
使
磁頭
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
資料
的
扇區
帶到磁頭下方,
轉速
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
程度
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轉速(Rotationl
Speed),是硬碟內
電機
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
一分鍾
內所能完成的最大
轉數
。轉速的
快慢
是標示硬碟
檔次
的重要
參數
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
傳輸率
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
傳輸速度
也就得到了提高。
硬碟轉速
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兩種,7200rpm高轉速硬碟也是現在
台式機
用戶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但7200rpm的
筆記本硬碟
,但在市場也較多;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
2. 硬碟轉速對電腦運行速度的影響有多大》
電腦硬碟轉速一般不影響電腦運行,但是筆記本上的硬碟的硬碟是不能用於台式機的,這種不匹配才是你的電腦出問題的原因。
3. 硬碟的轉速和緩存 是什麼對電腦的好壞有什麼作用
硬碟的轉速是指帶動硬碟裡面的碟片旋轉運轉的速度,一般來說速度越快讀取速度就越快,但卻不是轉速越快就越好的,因為這個太快則發熱大,損耗電機什麼的,對硬碟並沒有好處的。也不是說轉速慢速度就慢的,這個也要看碟片的單片容量而定,如果,容量大的碟片,轉速慢也可以很快的!而硬碟也不是一直保持高轉速的,只是轉速最高能到那個速度而已!緩存,硬碟讀取信息的緩沖帶,可以預讀或預存些信息,且它的速度比硬碟的快,所以也是提高硬碟的讀取速度的東西,它越大當然越好!大緩存硬碟,它還起到保護硬碟使用壽命的作用,比如在bt下載東西時候,大緩存可以預存更多的數據量,而不用頻繁的對硬碟進行讀寫操作,可以讓硬碟有間中時間得以休息而起到保護作用。
4. 硬碟轉速快好還是慢好
硬碟轉速快慢對電腦的運行速度是有影響的,電腦用機械硬碟一般為7200轉為好,5400轉目前應用的越來越少逐漸淘汰,高配置電腦目前都使用運行速度快的固態硬碟
5. 硬碟轉數越高越好嗎
一般來說是的,現在台式機的SATA一般最快都是7200轉的,筆記本的是5400轉,伺服器上用的SCIS可以達到上萬轉,但是轉速並不是衡量硬碟好壞的唯一標准,還要看單碟容量,就是磁碟的數據密度,當然越大越好。這樣在相同轉速的情況下,單碟容量大的硬碟讀取數據的速度會高很多。
硬碟讀寫快慢,決定於硬碟的轉數,轉的快,讀的就快。7200是說這塊硬碟每分鍾轉7500轉,另一塊硬碟是每分鍾5400轉,就是說第一塊硬碟比第二塊硬碟每分鍾多轉1800轉,比方說第一硬碟讀72個字,第二塊硬碟讀54個字,第一塊硬碟多讀18個字。其實在實際使用中不刻意去比較的話,兩塊硬碟感覺不出太大的不同。
目前7200轉的硬碟已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有些朋友買硬碟時非7200轉的不買,以為7200轉的就要比5400轉的快三分之一。但硬碟的數據讀取速度真的跟轉速成正比嗎?
首先,讀寫頭沿徑向移動,移到要讀取的扇區所在磁軌的上方,這段時間稱為尋道時間(seek time)。讀寫頭起始位置與目標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同,尋道時間也不同,一般為2————30毫秒,平均約為10毫秒。
兩者相比,前者的速度只比後者提高了不到百分之十,離大家預想的三分之一相距甚遠。當然,以上只是理論上的計算,在具體使用環境下,可用相關測試軟體進行測試,為防騙取稿費之嫌,在此就不深入討論了。
6. 硬碟轉速有什麼作用,如何保護好硬碟呢
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現在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發布了72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 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筆記本硬碟轉速低於台式機硬碟,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這個因素的影響。筆記本內部空間狹小,筆記本硬碟的尺寸(2.5寸)也被設計的比台式機硬碟(3.5寸)小,轉速提高造成的溫度上升,對筆記本本身的散熱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音變大,又必須採取必要的降噪措施,這些都對筆記本硬碟製造技術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時轉速的提高,而其它的維持不變,則意味著電機的功耗將增大,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就越多,電池的工作時間縮短,這樣筆記本的便攜性就受到影響。所以筆記本硬碟一般都採用相對較低轉速的4200rpm硬碟。 轉速是隨著硬碟電機的提高而改變的,現在液態軸承馬達(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已全面代替了傳統的滾珠軸承馬達。液態軸承馬達通常是應用於精密機械工業上,它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軸承,以油膜代替滾珠。這樣可以避免金屬面的直接磨擦,將雜訊及溫度被減至最低;同時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動,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更可減少磨損,提高壽命。
7. 硬碟轉速是不是越快越好如何判斷它的性能好壞
你好,理論上硬碟轉速是越高越好的,不過轉速越高發熱量越大,而且壽命較短。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頭盤組建內的磁碟每分鍾旋轉的次數,單位是r/min,一般來說,硬碟轉速越高,硬碟的讀取速度就越快。
一般台式機硬碟有5400轉/min、7200轉/min、10000/min轉以及15000轉/min等規格,目前台式電腦硬碟7200轉是主流,5400轉基本退出了市場,而10000轉以上的都是SCSI和最新的SAS硬碟,主要用在伺服器硬碟領域。
而筆記本硬碟由於體積小,目前好的已經可以做到在7200轉下穩定運行,再高就有瓶頸了,另外一般硬碟標準的5400轉或者7200轉只是理論轉速,而硬碟實際工作中,為了避免轉速過高影響散熱,實際轉速會低於標注的轉速一些,我們可以認為硬碟中標注的轉速是指該硬碟的最高轉速,一般正常工作時,轉速要比這個低。
至於性能的好壞,還要是實際的使用中測試才能知道。或者是使用相關的硬碟檢測軟體來看看相關的參數是不是健康等。
8. 硬碟的轉速是不是越快越好的
如果使用固態硬碟裝系統,機械硬碟做存儲盤,建議使用慢轉速機械硬碟。在意數據安全,不怎麼在意運行速度的非固盤用戶也應當選用慢轉速硬碟(如果在意速度不如加個固盤做系統盤)。
原因很簡單,轉速慢的機盤雜訊小,壽命長,不容易損壞,且耗電低,缺點是讀寫速度相對慢,但系統安裝在固盤中,運行時的存讀主要在固盤上,對程式運行速度影響很小,存儲盤的信息當然是越穩定越不易損壞為好。
移動電腦筆記本因為使用環境原因,用的就是慢轉速機盤,5400轉的就是主流了,台機用固盤系統,選5400轉的機盤安全性耐用性就很好。話說,我玩電腦時就很不老實,經常不小心就碰動了主機箱,幸好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