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手推薦一款硬碟櫃。
優越者硬碟盒4四盤位3.5寸USB3.0硬碟陣列櫃eSATA外置箱磁碟陣列
49元
㈡ 穩定的硬碟櫃
四盤位的硬碟櫃可選擇奧睿科品牌的,在京東上有。
硬碟櫃屬於多介面的外接硬碟組合。也就是相當於多個硬碟,系統啟動後會識別出所插入的硬碟。主要是用於存儲數據,但是與磁碟陣列不同,更加註重數據安全,可選擇NAS伺服器,對數據更有保障。
㈢ 普通PC可不可以連接磁碟櫃怎麼連接
一:普通PC可以連接磁碟櫃。連接方式看磁碟陣列的對外介面是什麼,如SAS\SCSI\FC\iSCSI\eSATA\USB,可以根據介面電腦上配塊相應的適配卡即可。
二: 磁碟陣列有「價格便宜且多餘的磁碟陣列」之意。其原理是利用數組方式來作磁碟組,配合數據分散排列的設計,提升數據的安全性。磁碟陣列主要針對硬碟,在容量及速度上,無法跟上CPU及內存的發展,提出改善方法。磁碟陣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較小、穩定性較高、速度較慢磁碟,組合成一個大型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的加成效果來提升整個磁碟系統的效能。同時,在儲存數據時,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的。
三: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p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一顆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故障硬碟內的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㈣ 高分問題!如何用廢棄的機箱和硬碟diy成為大型移動硬碟
問題1.可以不裝任何操作系統。也可以說是不能裝系統,因為你只有一個機箱,沒有計算機硬體的基礎部分,包括cpu,內存,主板,你怎麼裝系統?或許你想表達你的機箱里是有這些的,但是,在計算機領域,機箱指的是外殼,主機才是指具有基礎硬體的東西。或許是我理解錯了,但是這不怪我!是你用詞不當。
問題2,路由器可以,usb也可以,其他方式也基本沒了。
看了你的問題,首先我想到的就是磁碟陣列了 raid,磁碟陣列有很多好處,raid0模式可以把磁碟的讀寫性能擴大數倍,基本有幾塊硬碟,就是幾倍,把硬碟的性能發揮到極致。還有raid1 ,相當於備份數據,就是第二塊硬碟為備份盤。raid1的好處是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不會因為磁碟損壞丟失,磁碟陣列還有很多種模式,這里就不一一解釋了。
然後說一下怎麼利用你的這些硬碟。
第一種就是組磁碟陣列。可以從京東或者淘寶搜磁碟陣列卡,你到時候根據賣家的操作弄就行了。說說好處,可以把這些硬碟當做移動硬碟使,隨拔隨插,隨便找個電腦插上就能用,自動休眠,還可以連接網路,組成私人雲盤。
第二種,把這些硬碟插到你的電腦中,當普通硬碟用,擴大一下存儲空間。如果想通過外網訪問需要做映射,這個就比較麻煩了,有興趣自己網路查一下。
第三種,賣了。
其實現在硬碟非常廉價,500GB 80塊錢。你的若干個硬碟我不知道加起來有多大,但是不去買一塊比較大的硬碟合適。
純手打,望採納,可追問。
㈤ 自己用舊電腦機箱,想改一個硬碟盒陣列7硬碟。
有兩種辦法,一種是買個ide借口的3.5寸硬碟盒,不過這個東西體積較大,移動攜帶實在不是很方便,還有一種就是買個易驅,體積比移動硬碟盒小點,直接插上電源線和ide線就可以當移動硬碟使用了,缺點是硬碟沒有什麼保護,容易損壞。移動硬碟盒和易驅ide介面的現在比較少了,但是在淘寶網上有得賣的。
㈥ 舊台式電腦的老硬碟加了硬碟盒是如何用的
硬碟可以直接安裝在硬碟盒裡面(需IDE介面硬碟盒)
直接就可以在電腦上讀取硬碟數據,無需格式化裝機,但你要注意你之前硬碟裡面的病毒
㈦ 台式舊電腦硬碟怎麼用
工具原料舊機械硬碟(共有兩個介面需要接,一個是SATA數據線,另一個是SATA供電線(電源上有))SATA線小型螺絲刀,硬碟螺絲(可以用卸下的舊硬碟螺絲)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5
操作一:打開台式電腦主機箱,機箱內部應該有預留的硬碟空位,直接將舊機械硬碟安裝在機箱的硬碟位,然後用硬碟螺絲固定,不過有些機箱是支架,免螺絲的,直接就可以安裝;
2
/5
操作二:找到主機箱裡面多餘的SATA供電介面,為舊的機械硬碟供電;
3
/5
操作三:舊的機械硬碟插上SATA供電線和SATA數據線,一大一小,還是挺好識別的;
4
/5
操作四:舊機械硬碟的SATA數據線,另外一頭需要連接主板上的SATA介面,優先接到SATA3.0介面上(如果你機械硬碟是SATA2.0,你插到主板SATA3.0,也會降至2.0,而機械硬碟是SATA3.0,而主板上是SATA2.0,也會降至2.0,當然新電腦的主板肯定沒有2.0介面,不用考慮)。
5
/5
注意:一台電腦,如果有多個硬碟,需要在Bios中設置硬碟啟動順序
㈧ 硬碟櫃要如何組NAS
首先你要搞清楚硬碟櫃和NAS的區別
硬碟櫃,指的是把物理硬碟通過轉介面轉換成USB可讀寫設備,其實就是把硬碟組成了U盤而已,硬碟櫃是不帶CPU,不帶內存,不帶操作系統的~所以你想直接用它做成NAS那是不可能的,必須要通過其他設備才行
NAS,是網路存儲設備,你可以理解成「雲」,就是你自己架設一個雲存儲。你可以理解為一個24小時開機的有操作系統的電腦,以便你隨時隨地都能訪問其。
看了你的描述,你等於有個U盤(NS800U3)想24小時共享在網路上,那麼你缺少的就是一個能24小時開機的電腦設備
24小時能開機的電腦設備,應該叫做伺服器,伺服器分為windows的和linux的
windows伺服器的我就不多說了,因為你是個人家庭用,所以隨便什麼舊電腦都可以做,你只要把你的NS800U3當做U盤插在USB借口上,然後開啟共享就可以了。具體操作方案有太多太多太多種了,我就不一一舉例了,如果感興趣,自己網路windows架設雲服務。
linux伺服器的話,你可能接觸的比較少,但是因為linux伺服器成本低,耗電少,死機概率低,所以被廣泛使用,比如:所有的NAS設備,谷歌,網路,所有網站伺服器其實大部分都是linux系統,另外一些職能路由器其實也是。
按照你所說的,想要實現你的這些功能,理論上有太多種方案了,但是大部分方案都需要一定的技術能力,如果是技術小白,那麼推薦你直接買一個群輝的NAS,然後把你的NS800U3用USB插上去
最後,給你一種我自己在用的解決方案,我自己是群輝NAS(隨便什麼型號都可以,沒必要買太貴的型號),然後群輝架設VPN,平時在外的時候,先VPN連接到家,然後就像區域網一樣瀏覽自己的文件。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電信服務商屏蔽了80埠,而且如果把雲開放式的放在外網安全性不高,所以才架設了VPN。
㈨ [急]我有10多塊電腦硬碟,很想自己做一個硬碟陣列櫃,用來做視頻存儲,請問能不能做,怎麼做 謝謝大家了
我在1999年裝了1台10盤位硬碟櫃。收藏我的古典音樂。材料是家裡廢舊料,櫃殼是制氧機外殼。內里硬碟架是可拼接三角鐵。共設5層,每層兩塊硬碟。信號線,電源線有部分是買的其他全是現有的。外觀不太好看內里更為糟亂。但我用了幾年了還很實用。
㈩ 如何低成本的自製硬碟櫃
可以買個PCIE轉接卡,把空閑的PCIE口轉成USB,再上三個桌面雙口硬碟盒。同時讀取還要便宜建議還是大號硬碟盒支持RAID的型號。
硬碟櫃是入門級硬碟存儲設備,主要提供適合硬碟存貯的物理環境。其產品有防磁硬碟櫃、抽屜硬碟櫃、立式硬碟櫃、防磁防火硬碟櫃等;智酷硬碟櫃是帶電腦管理的硬碟櫃,是專業硬碟存貯設備和電腦管理的智能化設備。
自製硬碟盒做法:
材料
收納盒一隻、分隔器一套、變貼一套,固線夾一套、usb公對公短線2條,mini usb右彎頭、usb公頭短線4條、USB Hub一隻,7口(4×3.0+3×2.0)帶獨立開關,帶電源(1A+2A雙輸出)、紙板一張、usb風扇一隻。
過程
1、把組合好的分隔器放到收納盒中,使用百變貼來固定移動硬碟,這貨像口香糖一樣,粘力還行,清理不留痕跡,而且軟的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避震效果,在分隔器上適當位置開口讓移動硬碟的數據線可以伸出。
2、在後面空置的位置原本想放個usb風扇加強散熱,但這個位置風扇啟動後沒什麼風力,而且這個位置最終被我用來放置usb hub的線纜和電源了,風扇就被放棄了。
基本上同時開啟全部6塊移動硬碟的情況不多,而且是半開放式的結構,散熱應該沒有太大壓力,以後如果需要可以在上面開口平放一個風扇解決。
3、裝滿硬碟了,並且將usb hub也安置好了,原來風扇的位置收納usb hub的線纜和電源。
4、成品最終效果,頂部使用固線夾固定線纜,usb hub的連接線從收納盒子的耳朵伸出,在側面用固線夾固定。
5、使用時將usb hub的數據線連接電腦,按需求打開某個介面的開關,就可以使用對應的移動硬碟了。如果同時打開多個,則需要將電源線也一並連接到另一個usb口,若電力不夠還可以轉連電源適配器,測試時完全能夠實現6盤全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