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螺絲刀,鐵絲
原料:筆記本電腦,固態硬碟
1、首先用螺絲刀把光碟機上的螺絲擰下來,如下圖所示。
⑵ m2介面固態硬碟怎麼裝在台式機上
直接使用,需要你的電腦主板上提供硬碟對應的介面。
一般台式機主板上常見的硬碟介面是標準的SATA介面,其他固態硬碟常見的介面,早期主板一般時不支持的。也就是說,老主板一般不能直接使用該類硬碟。這類主板只能將硬碟轉換為Sata介面才能使用。
新款的主板,自身提供對應的介面,可以直接安裝使用該類硬碟。
⑶ ssd怎麼裝到電腦上
現在都流行加裝SSD,其實我們自己就可以簡單的安裝固態硬碟,這樣可以節省很多安裝費,下面就圖文並茂的介紹怎麼安裝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安裝教程分為普通台式電腦的固態硬碟安裝和筆記本電腦的固態硬碟安裝,下面分別介紹普通2.5寸ssd和mSATA介面的ssd安裝:
台式電腦固態硬碟安裝教程:
第一步:
台式機固態硬碟的安裝方法和機械硬碟一樣,也是分為供電口和數據口,如果是筆記本拓展可以放在光碟機位上如果是機械硬碟替換可以直接介面對應替換,台式機相比較就更簡單了,直接把原有的介面替換就好了,這里記住一般固態硬碟都支持SATA3以上介面,這樣才能提高硬碟的實際性能。
1、在機箱內找出安裝SSD的線材,首先是SSD的電源輸入介面,這個是由電腦的電源引出的線材。P4字樣並沒有特別的含義,只是標注這是電源提供的第四個此類介面。
形狀是扁嘴形,如圖1所示:
2、接著是SSD硬碟的數據輸入輸出介面,SATA線,寬度比硬碟電源線要短很多,比較小同樣是扁口,
如圖2所示:
3、安裝一塊金士頓SSD,型號SSDNow V100 128G,標稱讀寫性能為250/220 MB/S,如圖3所示:
4、線材對准SSD尾部相應的介面,基本上很難搞錯,因為介面都是專用的,弄錯了是插不進去的,如圖4所示:
5、將電源和數據線接駁在對應的SSD介面位置上後,安裝就基本算完成了。如圖5所示:
第二步:
1、放進機箱,把側板蓋上,就算完成了,最後我們要安裝操作系統。
安裝之前先開機根據屏幕提示按鍵盤上相應的鍵進入到BIOS界面,如圖7所示:
2、選擇圖上這項,設備啟動設定,如圖8所示:
3、再點第一項,進入下面的界面,如圖9所示:
開啟硬碟AHCI模式
大家要記住,安裝完固態硬碟後記得在bios里開啟AHCI,具體操作方法就是進系統的時候點擊del鍵,進入bios中找到高級模式,在硬碟模式里找到AHCI模式選中,按F10保存重啟。
如何4K對齊
其實大家不用了解什麼叫4K對齊,小編這里告訴大家就是跟傳統的機械硬碟多一個步 驟,如果對齊了,使用速度會有明顯的提高,那麼如何對其呢,如果重新安裝系統的話直接用系統盤在固態硬碟上重新格式化一下就好了,如果使用pe等工具安 裝,可以用硬碟工具在4 096的節點上格式化,然後用4K軟體查看是否對其。(這邊文章主要理論,小編會在其他文章中實際演示步驟)
第三步:
1、系統安裝完成後,重啟兩次電腦,利用軟體檢測下SSD的基本信息:如圖10所示:
2、使用CrystalDiskMark軟體測試性能,一切正常,與金士頓產品標注的性能水準一致,如圖11所示:
3、測試SSD的性能,對文件進行復制和壓縮,解壓出一個office2007的文件所用時間,不到20秒,文件大小為900MB,如圖12所示:
到這里就完成了SSD的安裝,SSD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所以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安裝適應大小的SSD硬碟,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台式機電腦板載迷你mSATA固態硬碟安裝方法:
由於mSATA介面規范在制定之時,之前主要廣泛應用於筆記本電腦主板,安裝如無線網卡,固態硬碟等設備。不過今年台式機主板也開始支持MSATA 固態硬碟介面了,只是用戶鮮少接觸,不少人並不知道這種介面規范的存在,更別提如何安裝使用,隨著固態硬碟技術成熟,未來固態硬碟在我們電腦中也將逐漸普 及起來,因此電腦愛好者還是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如何安裝迷你固態硬碟吧。
台式電腦如何安裝SSD mSATA
其實m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使用其實並不難,mSATA介面規范的SSD固態硬碟安裝甚至只需三步就能完成,詳情如下:
步驟一、首先找到主板中的對應介面(主要今年的一些新主板才有,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留意與咨詢清楚),然後將mini固態硬碟呈45°角插入mSATA介面,如下圖:
將固態硬碟呈45°角插入mSATA介面
步驟二、將mini SSD固態硬碟輕輕往下下壓,使硬碟金手指與介面觸角緊密接觸,如下圖:
插入主板對應介面後,往下壓迷你固態硬碟
步驟三、使用螺絲,將mini SSD固態硬碟固定在主板上即可
固定固態硬碟
迷你版整合更高的mSATA介面規范插槽,採用52pin板載主板設計,能將mini SSD固態硬碟直接安裝並固定在主板上,且安裝步驟簡單,僅需將mini SSD固態硬碟呈45°角插入mSATA介面,並將硬碟下壓固定在主板上即可完成安裝步驟,比之普通的2.5寸硬碟,在固定和連接線路上,省卻了諸多麻 煩。
採用mSATA介面規范的mini SSD固態硬碟,體積更輕巧,使用更方便,同時在設計結構和運行原理依舊與普通的SSD固態硬碟一樣,採用電子存儲介質進行數據存儲和讀取,因此在性能上 與普通的SSD固態硬碟一樣,同樣具備快速讀寫,性能比原始的機械硬碟高出2倍以上。
⑷ 固態硬碟怎麼接在主板上
1、購買固態硬碟打開後,一般是帶有固態硬碟一個,對接線一根,以及螺絲釘。
⑸ 筆記本的固態硬碟可以加到台式電腦上嗎
筆記本硬碟可以作為台式機的硬碟使用,介面都是一樣的。相反的,台式機的固態硬碟,也可以安裝在筆記本上用的。
筆記本硬碟和台式機的硬碟主要的區別有:
硬碟有兩種,一種是3.5英寸硬碟,另外一種就是2.5英寸硬碟。
3.5英寸一般用於台式機的主機,筆記本不能說不能用,只不過放不下而已。
2.5英寸的硬碟就一般用在筆記本上,體積小就註定這種硬碟的速度不能很快,一般是5400rpm(round per minute)轉/每分鍾。有些也可以達到7200轉/分鍾的。而3.5英寸的硬碟最高能達到上萬轉/分鍾。
筆記本硬碟採用的是2.5英寸小尺寸硬碟,而台式電腦一般採用的是3.5英寸標准尺寸硬碟,由於台式電腦機箱配備了豐富的硬碟位置,不僅支持標准3.5寸普通鍵盤,也兼容2.5英寸的筆記本硬碟。
此外,在台式機中,還能同時將台式機硬碟和筆記本硬碟混合使用,或台式機硬碟+固態硬碟雙混合使用。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因為目前的固態硬碟為了同時兼容筆記本和台式電腦,尺寸都是2.5英寸,從這里也可以看出,2.5英寸的硬碟也是兼容台式機的。基於此, 即便是對硬碟一點也不了解,但聯想一下固態硬碟,是否就能想明白這個問題呢。
雖然台式機能夠使用筆記本硬碟,但反過來,筆記本是不能使用3.5英寸標準的台式機硬碟的,因為筆記本內部空間有限,硬碟尺寸專為2.5英寸小尺寸硬碟設計,普通台式機硬碟尺寸太大,無法安裝,也就是不兼容。
⑹ 台式電腦插上固態硬碟開不了機器
第一症狀:開機之後系統沒有找到或者是不能識別出硬碟
這類情況的出現導致系統無法有硬碟啟動,即使我們通過其它的手段啟動電腦之後也無法找到硬碟。對於這樣的情況其實解決的方法還是很簡單的,因為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過那款硬碟會出現和主板存在兼容性方面的問題。
這類問題出現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硬碟和主板之間的連線上面,所以在這里建議大家不妨將硬碟與主板之間的連線更換一根。
如果不是連線的問題的話,那麼您再看一看硬碟上的主從條線是否設置正確,如何設置主從跳線的位置一般都會在硬碟上面有提示,按照您自己的需要將硬碟設置成為主盤或者是從盤即可解決這類問題。
第二症狀:BIOS設置不當導致硬碟出問題
這一類問題的出現一般並不會是用戶的責任,由於現在的主板都使用有自動檢測硬碟類別以及品牌型號的功能,所以通常不會對此作出改動,可是由於部分主板在運行時可能會出現識別硬碟類型出現錯誤的狀況,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同樣會導致系統無法從硬碟啟動。
此外,在主板的BIOS中還可以設置硬碟的 Normal、LBA以及Large等工作模式,這各地方一定要根據硬碟的情況來進行設置,否則的話也是很有可能會出現其它的錯誤。對於這類情況的解決方法也不難,只要按照主板的BIOS說明以及硬碟本身的情況進行正確的設置便可以解決。
第三症狀:有主引導程序卻無法啟動硬碟
硬碟有一個主引導區,在這裡面存有主引導程序,如果主引導程序出現了問題,那麼系統不能從硬碟上啟動也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了。只要在DOS模式下輸入FDISK/MBR命令便可以了,這主要是由於在FDISK命令文件當中本身就已經包含了一個硬碟的主引導程序。
第四症狀:bios里能識別,但是系統無法識別
這個問題常出現在為電腦新加硬碟的時候,在bios里能看到,但是系統里磁碟管理、設備管理器里都看不到。
除了常見要跳線、設置主從盤以外,還有一點經常被忽視,那就是在設備管理器里的 「IDE ATA/ATAPI 控制器」—「主要IDC通道」或「次要IDC通道」(你把硬碟插在哪個口上就設置那一個)的屬性,「高級設置」—設備0—―設備類型,如果是「無」,請改為「自動檢測」,然後重啟即可。
⑺ 固態硬碟怎麼鏈接筆記本電腦
操作方法
01
拿起聯想筆記本,先拿張較軟的東西墊在桌子上。翻過筆記本。
用紅色的螺絲刀擰開圖中紅色的那個幾個螺絲, 擰到底就行了。不用去取螺絲,反正也取不出來。然後。用平頭的螺絲刀,從綠色那地方插進去,向上翹起。就能打開後面板了。
02
用紅色螺絲刀卸下這三個螺絲,把機械硬碟拆出來。固態硬碟裝到機械硬碟的位置去。然後放回去。螺絲鎖好下面兩個。
03
把光碟機往外面一拉。
04
拆下光碟機的這個蓋子,拿起光碟機支架,一樣的位置裝進去。還有光碟機尾部的一個鐵塊,一樣卸下來裝到硬碟支架上去。
05
把從機子卸下來的機械硬碟裝到硬碟支架上。上面的觸點對准後,向上一推,然後用黑色螺絲刀,把硬碟支架的螺絲鎖進去。
06
完成,塞進光碟機裡面去,把螺絲鎖住。
先別急著蓋上蓋子,先裝上電池,開機,進去開機啟動項的選擇或者BIOS設置,看看是否有倆個硬碟。如果有,蓋上後蓋,進行裝系統前的准備。
07
製作一個U盤啟動盤,下載好一個原版系統,解壓放在U盤裡面。開機選項選擇U盤啟動,進入Win PE系統,打開分區工具DiskGenius。把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都格式化了(如果機械硬碟裡面原來還有重要的文件記得先備份啊啊啊啊)。然後,把固態硬碟設置為主分區(也就是C盤)。把整個機械硬碟分為擴展分區,再按需求分成幾個盤(DEF..),不要使用快速分區。然後把原版系統裝到C盤裡面。
08
到這里就完成了更換固態硬碟與安裝系統教程了。沒事別拆後蓋拆著玩,螺絲真的很容易花的。改造的小細節需要自己再自行多研究。但基本上大同小異。
⑻ 電腦插上固態硬碟無法開機
如果您的電腦因為更換了新固態硬碟無法啟動,那麼則多是由於硬碟分區和 Bios 引導模式不正確導致,您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快速解決重裝後的系統無法正常進入的問題,以下是詳細內容。
1、進入 Windows PE 系統中,檢查自己的電腦硬碟分區是採用了什麼分區模式,一般重裝 Windows 10 或 Windows 8 系統會採用 GPT 分區,對應的 Bios 引導模式為 UEFI。重裝 Windows 7 和 XP 系統則採用 MBR 分區以及 Bios 傳統模式。
2、開機後快速按 Esc、F2、F12 等快捷鍵進 Bios,在 Bios 中一般在 Boot 選項中可以切換電腦主板的引導類型。請根據您電腦硬碟分區的類型來選擇對應的 Bios 引導模式。
3、一般在 Bios 中還有個安全引導,建議直接禁用掉,避免對 Windows 系統進行檢測導致電腦無法開機。
當然,還有一些用戶是因為系統沒有安裝成功,或者使用的是 Ghost 系統鏡像,一般這種建議大家下載小白一鍵重裝系統軟體,裡面提供了官方原版的 Windows 系統,基本上都能直接安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