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腦硬碟為什麼要分區啊…一般人們對每個盤的分工是咋樣的…
硬碟可以不分區
但是必須格式化
才能使用
這樣
你的硬碟就只有一個
盤符
就是
C盤
你也可以分區
一般有
主分區
和
擴展分區
一般都是4個盤或者5個盤
具體怎麼分
要看你的硬碟大小
如果你是新手
建議不要自己分區
以免減少你的硬碟大小
㈡ 筆記本裡面磁碟怎麼分工
首先,弄清楚你硬碟的結構類型,是IDE,SATA還是SATAII的,根據你硬碟介面類型到電腦城買一個相應介面的移動硬碟盒,把硬碟直接插進去就能拷出來了。
或者找另外一台台式機,會有硬碟介面,直接接上拷出來。
㈢ 電腦硬碟上的c.d.é.f盤是如何進行分工的
其實都是一張大盤 分出C,d 什麼的都是邏輯分區的 一般的情況下都是C盤分完去後保留足夠的空間的 然後就是在安裝的軟體就安到D或者F 什麼的 這個隨意
㈣ 戴爾電腦怎麼分盤
個人建議對電腦操作不熟的人,不要自己動手嘗試,否則資料丟了得不償失。
有一定基礎的話,建議可以嘗試下:
一、用win7自帶分區工具分區
1、在桌面右鍵點擊「計算機」-「管理」, 打開的計算機管理窗口,在打開的計算機管理窗口的左側,滑鼠左鍵單擊選「磁碟管理」打開磁碟管理窗口。
2、右擊要壓縮的主分區C-選「壓縮卷」-等待系統完成查詢可用壓縮空間,在壓縮對話框,在顯示「壓縮前的總計大小」和「可用壓縮空間大小」下的「輸入壓縮空間量」中指定分出來的容量,點擊「壓縮」,再點擊「是」。
3、創建新分區,滑鼠右鍵點擊前面操作得到的」未分配」空間,選「新建簡單卷」,打開「歡迎使用新建簡單卷向導」對話框,打「下一步」。
4、指定卷標大小,根據需要在「簡單卷大小」輸入想要創建分區的大小,點擊「下一步」。
5、分配驅動器號和路徑,寫入盤符號後, 點擊「下一步」。
6、格式化分區,點選「按下列設置格式化這個分區」:
「文件系統」,選「NTFS」;
「分配單位大小」,選「默認」;
「卷標」,,默認是「新加卷」;
勾選「執行快速格式化」, 點擊「下一步」。
7、點擊「完成」,格式化後顯示「狀態良好」,分區完成。
二、Partition Manager硬碟分區魔術師9.0綠色版,完美支持win7與vista硬碟無損重新分區。
http://www.codepub.com/d/downpage.php?n=1&id=16722::1257315143
1、從網上下載磁碟分區工具,「Partition Manager硬碟分區魔術師9.0綠色版」,下載後打開安裝到D分區。
2、打開分區工具主界面,右擊要調整容量的分區,選「移動調整分工區的大小」,打開調整分區對話框 。
3、要Volunt下拉列表中輸入數值,點擊下邊兩項為默認,是。
4、顯示分區結果,右擊新分區,選「創建分區」,打開創建分區對話框
創建新分區:邏輯分區
請指定分區大小:輸入數值
請為分區選擇文件系統:NTFS
請指定盤符:如,F,打「是」。
5、選菜單「改變」-「應用改變」-顯示進度,完成後關閉對話框。
㈤ 戴爾筆記本,怎麼分盤
戴爾筆記本分區方法:
使用DiskGeniu軟體分區:C盤建議:50g。剩下的分為2-3個區。
1、首先打開DiskGenius,看到主界面,右側有」HDD」字樣的就是待分區的硬碟,由於是全新硬碟,分區信息一側都還為空。
2、滑鼠選中左側要分區的硬碟,然後選中點擊工具欄的「新建分區」。
3、新建分區對話框中,分區類型先選擇「主磁碟分區」,也就是將要裝系統的分區,大小自己決定,設完之後點擊「確定」。
4、回到主界面,看到綠色邊框的分區狀態條,先用滑鼠點擊選中,也就是選中剩下的未分區的部分。
5、然後同樣的,和步驟2一樣點擊工具欄的「新建分區」,不過這次分區類型選擇「擴展磁碟分區」,大小不要更改保持默認即可,也就是除了主分區之外剩餘的磁碟空間大小,設置完了點「確定」,這樣就把擴展邏輯分區分出來了。
6、接下來,和步驟2一樣,先滑鼠選中圖片中紅色箭頭所指的擴展分區,然後點擊工具欄的「新建分區」。
7、這回是在擴展分區上進行邏輯分區的細分,邏輯分區的大小可以自定了,也就是說分多少個盤以及每個盤的大小均由自己決定,選好之後「確定」。再分的話重復該步驟。
8、看到分區狀態欄,主分區和擴展分區均處於分好的狀態,這時可以點擊工具欄上的「保存更改」讓DiskGenius去執行之前設定的分區操作,期間會提示分區需要格式化,點擊「是」同意。
9、所有工作完成之後,看到如圖類似的分區狀態顯示,分區操作成功,重啟電腦即可生效。
㈥ 電腦硬碟各區域應該放什麼東西
拿五個分區來說,C盤是系統盤,不能亂裝東西,D盤裝殺毒軟體和一些應用軟體,E盤裝下載軟體,F盤裝游戲,電影,音樂,最後一個盤一般用來備份系統也別亂裝,反正C盤不能亂裝東西,其他盤隨便調整。
㈦ 誰能告訴我電腦硬碟的正確分工
多年裝機經驗,盤符分多了會很浪費。我現在自己的160G硬碟只分兩個區:C:——安裝區;D:——存儲區。
理由:分為3個以上的分區時(包括3個),在硬碟將近用盡時,每個分區的剩餘空間會相對於較少的分區更分散,如:分為4個,C、D、E、F,如果總共還剩2G,每個剩500MB左右,那麼每個盤都不足以再安裝一個大於500MB的軟體。而分為兩個區c和d時,每個盤就可能剩1G,在這里就可以裝下一個將近兩倍於500MB的軟體了。
我個人的分法:C盤約110G,D盤約50G。將所有軟體安裝在C盤,備份、珍貴多媒體資料、文本資料、安裝原文件(現在做了Ghost)都放在D盤。D盤較小是因為它存的都是一些原始的「靜態」文件,這些多為打好的包,相對於釋放後的文件,容量小很多。
作用:C:是BIOS首先會尋找的引導分區,多安裝操作系統,且作為多數軟體的默認安裝區,這樣可以直接裝到默認目錄;如重裝系統可以直接快速格式化,或直接鏡像恢復到它,很方便,且安全不易留病毒;D盤獨立於C盤,就是個存儲區,沒什麼講究。這樣160G的硬碟有一個分區就達到了110G!大硬碟的作用才明顯。
經驗:***想細分類,在根目錄下細分子目錄就好了,為什麼要以分區——這么麻煩的方法來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