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文件 > 電腦硬碟跳線夾

電腦硬碟跳線夾

發布時間:2022-06-26 08:39:11

❶ 主板跳線和硬碟跳線的原理和作用

跳線」從外觀上看就是鑲嵌在主板、音效卡、硬碟等設備上的小金屬棍(跳線柱),以及套在這些金屬棍上的小夾子(跳線夾)。跳線的作用是調整設備上不同電信號的通斷關系,並以此調節設備的工作狀態,如確定主板電壓、驅動器的主從關系等等。當跳線夾同時套上兩根跳線柱的時候,就表明將這兩根跳線柱連通了,如果只套上一根或沒有套上,就說明是斷開的。調整跳線非常重要,如果跳錯了,輕則死機,嚴重的甚至可以燒毀整個設備,所以在調整跳線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核對跳線名稱、跳線柱編號和通斷關系。
原理是開關的原理,跳線套住的兩根金屬棍,形成通路。
這樣設計是為了縮小體積,節省材料,並且可以在很小的面積上實現多樣化switch

❷ 電腦硬碟如何跳線

硬碟跳線的設置方法:

在電腦配件中,主板、硬碟、光碟機、音效卡都存在跳線,以主板跳線最為復雜,硬碟跳線相對比較簡單。

1、硬碟跳線:硬碟上的跳線是比較簡單的,其跳線位置多在硬碟後面,如硬碟後面跳線圖所示。硬碟跳線在數據線介面和電源線介面之間,白色的鍵帽清晰可見。而硬碟表面和這個「之間」的位置對應的電路板的一面,都有關於跳線設置的說明,如硬碟電路板上跳線說明圖。

不同的品牌的硬碟跳線是不相同的,但硬碟屬於IDE介面設備,所以一般都分為「Master」、「Slave」、「Cable Select」(簡稱CS)三種硬碟跳線設置。

① Master(主):表示主盤,是一個IDE通道上第一個被系統檢測的設備,一個主板通常有兩個IDE設備通道,而一個通道上最多能連接兩個IDE設備,它們有主從之分。

② Slave(從):表示從盤,是一個IDE通道上第二個被系統檢測的設備。

③ Cable Select(線纜選擇):表示使用特殊的硬碟數據線連接主板,跳線就決定了硬碟的主從位置。

如果硬碟跳線設置錯誤,會導致一個IDE通道上的兩個設備沖突,使電腦不能正常引導,但不會導致硬體損傷。一般只有在一個通道上的兩個設備的設置相同時才會引起沖突,比如都設置成主盤或都設置成從盤了。同一個通道上兩個設備設置沒有沖突,一個為主,一個為從,不兼容的情況不多。

硬碟跳線沒有統一的標准,設置硬碟跳線必須線看主流硬碟的具體跳線說明。通常在硬碟的電路板上、硬碟正面或IDE介面旁邊上有硬碟跳線說明圖示。

1、硬碟跳線設置——Seagate(希捷)硬碟。

Seagate硬碟跳線設置圖示一般在盤體的反面,短接的跳線被框上長方框,主要有四種設置方式:

① Master or Single drive:表示設置硬碟為主盤或該通道上只單獨連接一個硬碟,即該硬碟獨佔一個IDE通道,這個通道上不能有從盤。

② Drive is slave:表示當前硬碟為從盤。

③ 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一個主盤,而從盤是不與ATA介面硬碟兼容的硬碟,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碟或SCSI介面硬碟。

④ Cable Select:使用數據線選擇硬碟主從。

⑤ 無跳線:表示當前硬碟為從盤。

2、硬碟跳線設置——Western Digital(西部數據)硬碟。

Western Digital硬碟跳線設置圖示一般在盤體的正面,短接的跳線被框上黑色長方塊,主要有三種設置方式:

① Slave:表示當前硬碟為從盤。

② Master w/Slave present:表示當前盤為主盤,同時存在從盤。

③ Single or Master:表示設置硬碟為主盤或該通道上只單獨連接一個硬碟,即該硬碟獨佔一個IDE通道,這個通道上不能有從盤。

3、硬碟跳線設置——IBM硬碟。

IBM硬碟跳線特別復雜,跳線設置圖示一般在介面上方,主要有四種設置方式:

① Device 0(Master):主盤。

② Device 1(Slave):從盤。

③ Cable Select:電纜選擇。

④ Forcing DEV 1 Present:即設備0強制設備1存在,如果從盤比較舊,不能告之系統匯流排自己的存在,就應該將主盤設置為本跳線。

以上四種設置方式又可分別設置四種不同的狀態:

① 15 Heads:個別系統要求系統使用15 Heads的設置,硬碟的容量保持不變。

② 16 Heads:硬碟的默認設置是16 Heads。

③ 2/32GB CLIP:對於DJNA模式的硬碟,如果BIOS的LBA模式與柱面數大於4096的硬碟不兼容,本跳線將多餘的柱面忽略,讓LBA方式只使用4096個柱面,管理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碟當2GB的硬碟使用。

對於容量小於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碟,如果BIOS的LBA模式與柱面數大於4096的硬碟不兼容,本跳線將多餘的柱面忽略,讓LBA方式只使用4096個柱面,管理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碟當2GB的硬碟使用。但硬碟在LBA模式中顯示的柱面值並不改變。

對於容量大於等於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碟,如果BIOS的LBA模式與扇區數大於66055248的硬碟不兼容,本跳線將多餘的柱面忽略,讓LBA方式只使用66055248個扇區,管理3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碟當32GB的硬碟使用。

④ Auto Spin Disable:允許硬碟在等待狀態中被喚醒。

當電腦不識別新的硬碟時,建議先將默認的「16 Heads」設置修改成「15 Heads」設置,不成功再修改成「2/32GB CLIP」設置。

(2)電腦硬碟跳線夾擴展閱讀:

硬碟跳線的類型:

1、硬碟跳線——鍵帽式跳線:鍵帽式跳線是由底座和鍵帽兩部分組成。底座是向上直立的兩根或三根不連通的針,相鄰的兩根針決定一種開關功能。對跳線的操作只有短接和斷開兩種。

2、硬碟跳線——DIP式跳線:

DIP式跳線被稱作DIP組合開關,DIP開關可以單獨使用一個按鈕開關表示一種功能,也可以組合幾個DIP開關來表示更多的狀態,更多的功能。

3、硬碟跳線——軟跳線:軟跳線不需要再打開機箱,沒有實質的跳線,對CPU相關的設置是通過CMOS Setup程序進行設置的。

❸ 硬碟跳線是什麼意思

(轉)硬碟跳線是指將硬碟上的跳線帽拔掉或更改位置來達到不同的需求。如果你是裝了雙硬碟,就應將其中的一硬碟上的跳線帽拔掉使之成為從盤。若果你是一個硬碟,只需將跳線帽對應插入Master/slave選項,這個你可以在硬碟上印的說明上看到。只有這樣才會進入系統,電腦才能正常啟動。(註:跳線帽在硬碟數據線插口和電源線插口中間那個插口上,有個小盒子,用牙簽可以輕松將其取下)

❹ 硬碟跳線是什麼意思,怎麼設置

硬碟跳線是對於串口硬碟(ide)硬碟而言的前提是你電腦里有倆塊硬碟此時你要對這兩塊硬碟進行設置把一個作為主盤一個作為從盤這樣才能正常使用,這就是跳線跳線方法是再硬碟介面出有相應的地方說明主盤為master另一個就是從盤

❺ 一個電腦裝兩個硬碟如何跳線

硬碟跳線這應該是IDE介面硬碟才有的,跳線說明一般都會印在磁碟背面的說明上,仔細找找就能看到,我畫了一個示意圖,如下所示:
1、當跳線跳在背離電源介面的第一位置時表示當前硬碟是主板,撥下這個跳線則表示當前硬碟是從盤,跳線橫跳沒有意義,一般情況下當硬碟跳成從盤時,會把跳線橫跳保存以防止以後更改時找不到跳線;
2、當跳線跳在背離電源介面的第二位置時表示主從模式由硬碟線自行選擇,IDE硬碟一共有三個介面,一個獨立的是插在主板上,另個兩個相近的則用於連接硬碟,最外面的一個連接主盤,中間的一個連接從盤。
不過現在的硬碟都是SATA硬碟了,這種硬碟已不分主從,一根數據線只能接一塊硬碟,一般主板都至少會提供4個硬碟介面,分別用SATA1、SATA2、SATA3、SATA4表示。

❻ 硬碟跳線接法詳細圖解

如果你是想在一台電腦上接多個硬碟的話!!!跳線口在數據介面的旁邊,有標記master slave auto,

❼ 電腦在接個老硬碟跳線怎麼設置帶圖

只有IDE介面的硬碟需要跳線帽的,而且是在一條IDE數據線上接二塊硬碟才需要跳線的

❽ 如何設置硬碟跳線

很簡單,你這情況,是用一根線接了光碟機和硬碟,你大概主板比較新,IDE只有一個,如果你有2個IDE口,你可以用2根線分開接,如果只有一個IDE口,請拆下你的硬碟,你的硬碟背面有跳線介紹,你自己看好MASTER這個是怎麼接的,而接好後,在把光碟機的跳線拔掉,拔了後是默認從,這樣即可

❾ 硬碟跳線是怎麼回事

跳線是硬碟在電腦中的地位的標志。一個硬碟上通常有三四種跳線組合。主要的是Master、Slave,Csel。在一個主板或多功能卡的IDE/EIDE介面內,如果一個設備(硬碟或光碟機)設置成Master(主設備),意味著該設備最先被系統檢測和使用,然後是被設置成Slave(從設備)的設備。Csel是電纜線自動選擇的設置,它直接被電纜所選擇,有些類似軟碟機數據線可以自動定位主設備和從設備。現在Csel(Cable SELECT電纜選擇)幾乎沒有人使用,因為需要特殊的數據線。有的硬碟上的主設備設置有兩種,一種是單獨一個主硬碟,沒有從設備的設置,另外一種是有從設備的主硬碟設置。這里的跳線同時適合IDE/EIDE光碟機。

❿ 硬碟的跳線怎麼設置

設置兩個硬碟的跳線,一個設為主盤(master
device),另一個設置為從盤(slave
device)。這里有一個問題大家要弄清楚,就是究竟哪個硬碟設置為主盤更合理,許多朋友認為要將容量更高的硬碟設為主盤,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性能更好的硬碟設為主盤。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本來有一塊希捷酷魚ⅱ20gb硬碟(7200轉),後來又添置了一塊60gb的希捷u6硬碟(5400轉),那麼你就應該把酷魚ⅱ
20gb設為主盤,因為它的速度更快一些。
圖1
酷魚ⅳ硬碟跳線說明
不同的硬碟間的跳線方法可能會有所區別,但基本上大同小異。下面我們就以一塊希捷酷魚ⅳ(7200轉)和一塊邁拓星鑽一代(5400轉)為例,講解一下跳線的設置方法。
圖2
星鑽一代硬碟跳線說明
首先我們要分別看一下兩個硬碟的跳線說明,這個說明一般位於硬碟的正面或反面(如圖1、圖2)。然後按說明將希捷酷魚ⅳ設為主盤(如圖3)
,將星鑽一代設為從盤(如圖4)(註:如果兩個硬碟各使用一條數據線,則可以不進行跳線設置)。完成跳線設置後,將兩個硬碟分別安裝到機箱內相應的位置,並連接好數據線和電源線。在連接數據線時要注意將藍色一端與主板的ide介面相連,但如果你使用的是早期的dma/33數據線,則無此要求。完成這一步後,硬體上的安裝工作就全部完成了。接下來我們可以打開計算機的電源,並進入主板的bios,可以看到bios已自動檢測出了兩個硬碟的容量及主從關系,這說明雙硬碟已安裝成功。
圖3
將酷魚ⅳ設為主盤
數據線選擇
從圖1、2中我們看到,硬碟上除了帶有master和slave跳線外,還有一個enable
cable
select跳線。如果用戶設置了這個跳線,那麼硬碟間的主從關系就會由數據線所決定。這是一種較為少見的主從盤設置方法。
圖4
將星鑽一代設為從盤
但此時就不能將兩塊硬碟中的任何一個進行主從盤跳線設定了,而需要兩塊硬碟都將跳線改動到「enable
cable
select」的狀態。而接線的時候就必須注意,無論採用40芯的dma/33線,還是80芯的dma/66線,遠離主板的硬碟介面總是接駁主盤,而靠近主板的介面上的硬碟總是被認做從盤。其實採用數據線設置的方法來確定主從盤關系,是安裝雙硬碟時很靈活的手段。比如,你可以將兩塊硬碟都做成可引導的啟動盤,當主盤出現硬體故障時,只需將硬碟換接到master介面上,它就成了系統盤。這個方法特別適合經常來回更換硬碟的用戶。

閱讀全文

與電腦硬碟跳線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吧組裝電腦配置 瀏覽:970
投屏軟體推薦電腦不需要下載軟體 瀏覽:13
天寶接收機連接win7電腦 瀏覽:916
傳真接收如何保存到電腦 瀏覽:620
科諾平板電腦忘記密碼 瀏覽:612
電腦換系統必須要注意什麼 瀏覽:215
逃跑吧少年姜曉白用的是什麼電腦 瀏覽:125
電腦黑屏怎麼不斷網 瀏覽:920
華碩電腦的wifi模塊在哪 瀏覽:329
如何在電腦上艾特好友 瀏覽:426
涉密電腦插u盤報備 瀏覽:744
蘋果手機虛擬軟體 瀏覽:651
電腦文件編輯完了不保存 瀏覽:231
蘋果電腦開機音效怎麼開 瀏覽:78
手機邊下邊播軟體 瀏覽:276
iphone通過wifi連接電腦 瀏覽:825
電腦鎖屏怎麼設置動態驗證碼 瀏覽:891
聯想修電腦去哪裡修 瀏覽:419
英雄聯盟電腦配置官方 瀏覽:382
vc系統電腦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