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腦的硬碟能夠使用多長時間
3~5年!
最長可以使用10年左右!
不過一般5年一出就有壞的可能了
㈡ 2tb的移動硬碟經常插在電腦上使用,壽命多長
現在的移動硬碟的壽命幾乎是無限的。用個十年八年是沒有問題的。即使一直掛在電腦上,對於每一個點來說,讀寫的次數都是有限的。對於硬碟設計者來說,完全可以忽略讀寫次數的問題。硬碟的壽命實際上還是取決於機械震動。只要不摔,那是不容易損壞的。
電腦讓我們的生活走向數據化,日常使用的電腦保存了大量的數據,而數據保存在我們的硬碟上,硬碟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在選擇硬碟的時候我們也希望能更穩定更省心。現在市面上分為兩種硬碟,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這兩種硬碟的結構不同,也讓各自的優缺點比較明顯。機械硬碟利用精密的機械結構讓數據儲存的更多,價格更便宜,而固態硬碟利用固體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儲存數據,傳輸數據的時候更快,不用擔心意外的磕碰跌落,但是價格相對更高。機械硬碟的利用磁頭尋找在碟片上尋找磁軌,可以反復使用沒有限制。機械硬碟理論上可以使用3萬小時以上,按著24小時連續使用也能使用3年多,按著工組8小時使用能使用10年以上,而且超過這個時間硬碟不會直接損壞,可以繼續使用只是性能下降,直觀的感受就是數據傳輸變慢,等待響應的時間變長。固態硬碟利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反復寫入容易導致顆粒損壞無法使用,不同品牌的硬碟壽命也不相同,與價格有一定關系。大多數是按使用的總共容量計算,計算的單位是上百TB,日常使用三年肯定是沒有問題。
使用壽面不但要看硬碟自身的狀態,使用者和使用環境也容易影響硬碟的壽命。硬碟在使用過程中要避免過冷或者過熱,我們常遇到的是過熱的問題,也就是電腦機箱散熱的影響,定期的清灰不僅保證硬碟的壽面也能提高電腦的使用性能。硬碟使用的時候要放在平穩的地方,尤其是機械硬碟更要注意,因為一定高度的跌落就有可能導致磁頭受損。
㈢ 電腦硬碟一般能使用多久
盤有一個參數叫做連續無故障時間。它是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英文簡寫是MTBF。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具體情況可以看硬碟廠商的參數說明。這個連續無故障時間,大家可以自己除一下,看看是多少年。然後大家自己想想,自己的硬碟平時連續工作最久是多長時間。
最後補充一下若干點:
一。硬碟最好不要買水貨或者返修貨。水貨在運輸過程中是非常不安全的,雖然從表面上看來似乎無損傷,但是有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而對機械體造成損傷。返修貨就更加不用說了。老實說,那些埋怨硬碟容易損壞的人,你們應該自己先看看,自己的硬碟是否就是這些貨色。
二。硬碟的工作環境是需要整潔的,特別是注意不要在頻繁斷電和灰塵很多的環境下使用硬碟。機箱要每隔一兩個月清理一下灰塵。
三。硬碟的機械最怕震動和高溫。所以環境要好,特別是機箱要牢固,以免共震太大。電腦桌也不要搖搖晃晃的。
四。要經常整理硬碟碎片。這里有一個大多數人的誤解,一般人都以為硬碟碎片會加大硬碟耗損,其實不是這樣的。硬碟碎片的增多本身只是會讓硬碟讀寫所花時間比碎片少的時候多而已,對硬碟的耗損是可以忽略的(我在這里只說一個事實,目前網路上的伺服器,它們用得最多的操作系統是UNIX,但是在UNIX下面是沒有磁碟碎片整理軟體的。就連微軟的NT4,本身也是沒有的)。不過,因為磁頭頻繁的移動,造成讀寫時間的加大,所以CPU的換頁動作也就頻繁了,而造成虛擬文件(在這里其實准確的說法是換頁文件)讀寫頻繁,從而加重硬碟磁頭尋道的負荷。這才是硬碟碎片的壞處。
五。在硬碟讀寫時盡量避免忽然斷電,冷啟動和做其他加重CPU負荷的事情(比如在玩游戲時聽歌,或者在下載時玩大型3D游戲),這些對硬碟的傷害比一般人想像中還要大。
㈣ 一般硬碟可以使用多久
30000或40000小時如果平均每天使用10小時算,一年是10*30*12=3600也就是10年左右,但是經常安裝卸載軟體,重做系統等等,硬碟壽命會降低30%左右,也就是7年再考慮到軟硬環境的影響,大部分的硬碟只能使用3-5年。
㈤ 一般電腦硬碟壽命是多久
不存在你所謂的「一般」,個人電腦上的機械硬碟的壽命極限一般是50萬通電工作小時,伺服器硬碟可以到100萬甚至200萬小時。但這要求完全無塵、恆低溫、恆乾燥環境,超級穩定的供電,超級穩定低頻率的使用。那麼放寬這里的任何一個條件,都會增加機械硬碟報廢的概率——對的,硬碟是概率性損壞的,並不是工作環境變差它就立即趴窩的,有些使用條件很差的硬碟也能靠著高超的運氣用很久。
所以說上面每一個人的估計都是正確的,因為每一個人使用硬碟的習慣和環境是基本固定的,剩下的就是純概率了,所以具體到個人才有這個「一般」的概念。
㈥ 電腦硬碟可以使用多長時間
這個就要看硬碟的質量了基本上硬碟的使用壽險在4-5年吧,不過一般我用電腦用個2-3年就換新的啦,呵呵!
㈦ 電腦硬碟一般能用多久
硬碟的理論壽命是3萬小時以上
一般硬碟一直開機工作3年就完蛋。
如果正常使用10年沒有問題。
(7)硬碟連電腦能使用多長時間擴展閱讀
1、 培養正確使用電腦的習慣
個人使用習慣對電腦的影響也很大。首選是要正確開關機,開機的順序是先開外設(如列印機、掃描儀等)電源,如果顯示器電源不與主機電源相連,要先打開顯示器電源,然後再開主機電源,關機順序則相反,應先關閉主機電源,再關閉外設電源。
2、 電腦故障的分類
在計算機操作過程中,引起故障的原因有多種情況,而由於人為因素引起故障的情況占絕大多數,有時是多種因素交錯影響,但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即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
硬體故障是計算機硬體引起的故障,涉及到電腦的主機系統、存儲器、鍵盤、顯示器和其他部件,磁碟驅動器和控制部件,電源和供電部件等等。常見的硬體故障包括如下一些情況。
(1) 電源故障:系統和部件沒有供電,或者只有部分供電。
(2) 元器件與晶元故障:器件與晶元失效、松動、接觸不良、脫落,或者因溫度過熱而工作不正常。
(3) 連線與接插件故障:電腦外部和電腦內部的各個部件間的連接電纜或者接插頭(座)松動,乃至脫落,或者錯誤連接。
(4) 跳線與開關故障:系統與各個部件上及印製板上的跳線連接脫落、錯誤連接、開關設置錯誤,構成不正常的系統配置。
㈧ 電腦新電腦硬碟使用時間正常范圍是多少
新電腦硬碟使用17小時來講是屬於正常范圍值,不用擔心。
1、新買的電腦硬碟使用時間一般20小時以內是屬於正常,最長的筆記本老化檢測要72小時,這是最長的了,不可能再長了,如果高於72小時,就要看是不是樣機和返修機了,這個就要去找經銷商了。(根據不同的電腦品牌時間還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在兩位數以內)。
2、新電腦出廠之前要經過檢測,裝系統,測試軟體,硬體,這些都是要用到硬碟的, 你也可以用魯大師或者HD tune檢測下硬碟使用次數,出廠日期等,檢測下硬碟的使用時長。
電腦硬碟是計算機的最主要的存儲設備。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全名 溫徹斯特式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隨著發展,可移動硬碟也出現了,而且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大多數微機上安裝的硬碟,由於都採用溫切斯特(winchester)技術而被稱之為「溫切斯特硬碟」,或簡稱「溫盤」。所謂溫切斯特磁碟實際上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由IBM公司位於美國加州坎貝爾市溫切斯特大街的研究所研發的,它於1973年首先應用於IBM3340硬磁碟存儲器中,因此將這種技術稱作溫切斯特技術。
㈨ 新買的筆記本電腦硬碟一般使用多少次多少小時
新買的筆記本電腦硬碟一般使用次數應該不超過50次,使用時間不超過100小時。
買筆記本電腦要注意——
1、核對標簽上的序列號。
認真檢查一下筆記本電腦外包裝箱上的序列號是否與機器機身上的序列號相符合。機身上的序列號一般都在筆記本電腦機身的底座上,在查序列號的同時,還要檢查其是否有過被塗改、被重貼過的痕跡。
另外,在開機時,要先進入筆記本電腦的主板BIOS里,檢查一下BIOS中的序列號和機身的序列號是否一致。
2、外包裝。
檢查外包裝是否完整無誤,一般筆記本電腦拆開包裝後,裡面還有電源適配器,相關配件,產品說明書、聯保憑證(號碼與筆記本編號相同)、保修證記錄卡等。另外,還要注意操作系統恢復盤、安裝盤是否與機器上的操作系統相符。
3、檢查外觀。
檢查一下筆記本電腦的外觀是否有碰、擦、劃、裂等傷痕,液晶顯示屏是否有劃傷、壞點、波紋,螺絲是否有掉漆等現象。
4、檢查電池。
新的筆記本電腦電池充電應該不超過3次,電量應該不高會於3%。一般試機時經銷商都不會插入電池,而是直接接在電源插座上。電量太高或是充放電次數太多證明至少是被人用過的機器。
5、檢查硬碟通電時間。
使用HD Tune軟體可以輕松的查看硬碟的通電時間,一般來說正規出場的新機器硬碟通電時間在個位數小時是比較正常的。
6、檢查機器的硬體配置是否屬實.
比如說要檢查一下顯示屏的型號,檢查一下內存條的數量和大小以及型號,要檢查硬碟的製造廠商,檢查顯卡的型號等,看看與官方配置是否相符,也可以避免買到翻新或者組裝機。
(9)硬碟連電腦能使用多長時間擴展閱讀
買電腦前應了解的配置——
1、CPU。電腦系統的運行是依賴於CPU,電腦上的所有操作都是受CPU所控制的,CPU的性能直接決定了電腦的性能,CPU就相當於人的大腦,一般盡量配置高一點的CPU。
2、內存。內存也就是CPU在運行時暫時儲存數據的,電腦在後台能同時運行多少個軟體,現在市面上一般的都是4G或8G的,2G的已經特別少了,其實4G或8G在一般用的情況下都是可以的,都是夠用的。
3、硬碟。現在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都是雙硬碟,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同存。但是這也只是大多數,有的其實只有固態硬碟,而有的只有機械硬碟,但是固態硬碟相對於機械硬碟來說的優勢是使電腦的運行速度更快,這是因為系統都是存在於固態硬碟中的。
4、光碟機。以前大多數的筆記本電腦中都會有光碟機的存在,但是現在已經不再使用光碟了,所以光碟機根本就沒有需要,並且筆記本電腦擁有光碟機後,就會重特別多,大概一個有光碟機的電腦是平常沒有光碟機電腦的1.5倍。
5、電池和電源適配器。在買筆記本電腦的時候,最好選用的都是鋰電池。而對於電源適配器來說,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在長時間使用它後,看一下溫度處於一種什麼狀況,如果發現溫度過於高的話,那就證明不正常。
6、擴充性。擴充性簡單的說是電腦的USB插口有幾個,越多越好,因為USB插口多可以同時連上多個優盤,滑鼠,掃描儀等。同時也要看一下硬碟內存能否再擴大,以防以後內存不夠用可以及時,方便的進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