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系統不承認硬碟
首先講一種常見的故障問題,就是硬碟無法啟動,從a盤啟動不可以進入c盤,用cmos中的自動監測功能也不可以發現硬碟的存在.這種故障都會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口埠上,硬碟本身的故障率是很少的,重新插拔硬碟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會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新接上的硬碟不承認,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硬碟上的主從條線,如果硬碟接在ide的主盤位置,那硬碟必須跳為主盤狀,跳線錯誤一般無法檢測到硬碟.
第二個:主引導程序引起的啟動故障
接下來我們說第二種問題,硬碟的主引導扇區是硬碟中的最為敏感的一個部件,裡面主引導程序是它的一部分,主要用於檢測硬碟分區的正確性,並確定活動分區,負責把引導權移交給活動分區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統.這個程序損壞將無法從硬碟引導,但是從軟區或光區之後可對硬碟進行讀寫.修復方法也很簡單,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為方便,當帶參數/mbr運行時,會直接更換(重寫)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實際上硬碟的主引導扇區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碟主引導程序.雖然dos版本不斷更新,但硬碟的主引導程序一直沒有變化,從dos 3.x到目前有windos 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種dos引導盤啟動系統並運行此程序就可以修復了.此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軟體也有此功能.
第三個:cmos引起的故障
cmos引起的故障主要是指硬碟類型.現在的機器都可自動檢測硬碟的類型.連接新的硬碟或者更換新的硬碟都要通過此功能重新進行設置類型.當然,現在有些類型的主板能自動識別硬碟的類型.如果硬碟類型錯誤,嚴重的就是不能啟動系統,但有時是能夠啟動的,也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碟類型小於實際的硬碟容量,則硬碟後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那還有一種原因,由於目前的ide都支持邏輯參數類型,硬碟可採用normal,lba, 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數據,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他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碟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物理地質的映射關系已經改變,所以不能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碟位置.
第四個:分區表錯誤引導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的故障嚴重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志,計算機就不能啟動.但從軟區或光區引導系統後可對硬碟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如果是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的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位元組為分區類型值,正常的可引導的大於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的dos分區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區類型改為05則無法啟動系統, 而且就不能讀寫其中的數據.如果把06改為dos不識別的類型如efh,則dos認為改分區不是 dos分區,就不能讀寫.很多人會利用此類型值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來的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分區表中還有其他數據用於紀錄分區的起始或終止地址.這些數據的損壞會造成該分區的混亂或丟失,是不能進行手工恢復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備份的分區表數據重新寫回,或者從其他的相同類型的並且分區狀況相同的硬碟上獲取分區表數據,否則將導致其他的數據永久的丟失.在對主引導扇區進行操作時,可採用nu等工具軟體,操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對硬碟主引導扇區進行讀寫或編輯.也可以採用debug進行操作,要注意的是不僅操作繁瑣而且這是有風險的.
第五個:dos引導系統引起的啟動故障
dos引導系統主要由dos引導扇區和dos系統文件組成.系統文件主要包括io.sys, msdos.sys,command.com,而command.com是dos引導系統的外殼文件,用其他的文件替換也是可行的.預設狀態下是dos啟動的必備文件,在windows 95攜帶的dos 系統中,msdos.sys是一個文本文件,是啟動windows必須的文件.但只啟動dos時可不用此文件.當dos引導出錯時,可從軟盤或光碟引導系統,再用sys c:傳送系統即可修復故障,包括引導扇區及系統文件都能自動修復到正常狀態.
第六個:分區有效標志錯誤引起的硬碟故障
硬碟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其最後的兩個位元組:55aah,此字為扇區的有效標志.當從硬碟,軟盤或光區啟動時,將檢測這兩個位元組,如果存在則認為有硬碟存在,否則將不承認硬碟.這個標志從硬碟啟動將轉入rom basic或提示放入軟盤.從軟盤啟動時無法轉入硬碟.此處可用於整個硬碟的加密技術.可採用debug方法進行恢復處理.此外,dos引導扇區仍有這樣的標志存在,當dos引導扇區無引導標志時,系統啟動將顯示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其修復的方法可採用的主引導扇區修復方法,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統通用的修復方法.
第七個:fat表引起的讀寫故障
fat表有存儲數據地址的作用,裡面每一個文件都有一組連接的fat鏈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損壞意味著數據的丟失.慶幸的是dos系統本身提供了兩個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損壞,可用第二個進行覆蓋修復.但由於不同規格的磁碟其 fat表的長度及第二個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復時必須正確查找其正確位置,因為一些工具軟體如nu等本身具有這樣的修復功能,所以用起來也非常方便.採用debug也可實現這種操作,即採用其m命令把第二個fat表移到第一個表處.如果第二個fat表也損壞了,則也無法把硬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文件的數據仍然存放在硬碟的數據區中,可採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進行修復,最終得到*.chk文件,丟失fat鏈的扇區數據就在這里.如果是文本文件則可從中提取並可合並完整的文件,如果是二進制的數據文件,就很難恢復出完整的文件.
第八個:目錄表損壞引起的引導故障
目錄表是記錄硬碟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數據的地方,裡面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這個文件的起始簇號,目錄表沒有自動備份的功能,如果目錄損壞就會丟失大量的文件.解決方法是採用上面的chkdsk或scandisk程序的方法,從硬碟中搜索出chk文件,因為目錄表損壞時是首簇號丟失,所以在fat為損壞的情況下所形成的chk文件一般都比較完整的文件數據,每一個chk文件都是一個完整的文件,只要把其改為原來的名字可恢復大多數文件.
第九個:格式化硬碟數據的恢復
通常在dos高版本狀態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預設狀態下都建立了用於恢復格式化的磁碟信息,實際上是把磁碟的dos引導扇區,由於後面的扇區很少使用,所以fat分區表及目錄表的所有內容復制到了磁碟的最後幾個扇區中,但是數據區中的內容不會改變.這樣通過運行"unformat c:"即可恢復原來的文件分配表及目錄表,從而完成硬碟信息的恢復.另外dos還提供了一個miror命令用於紀錄當前的磁碟的信息,為格式化或刪除之後的恢復使用,這種方法還是很有用的.
第十個:誤刪分區時數據的恢復
誤刪分區時,數據表面現象是硬碟中的數據已經完全消失,在沒有格式化時進入硬碟會顯示無效驅動器.fdisk只是重新改寫了硬碟的主引導扇區(0面0道1扇區)中的內容,這是它工作原理的體現.具體的來說就是刪除了硬碟分區表信息,但是硬碟中的任何分區的數據都不會改變,這時可以按照上面分區表錯誤的修復方法,想辦法恢復分區表數據就可以恢復原來的分區即數據,但是只限於除分區或重建分區之後.如果分區已經用format格式化,必須要先恢復分區,才能繼續恢復分區數據.
2. 電腦為什麼總是壞硬碟
1、打開文件夾選項-文件類型
找到「驅動器」點下方的「高級」,點選「編輯文件類型」里的「新建」,操作里填寫「open」,用於執行操作的應用程序里填寫explorer.exe,確定,隨後返回到「編輯文件類型」窗口,選中open,設為默認值,確定.
或者找到HKEY_CLASSES_ROOT\Drive\shell將shell下的全部刪除
然後關閉注冊表
按鍵盤F5刷新或重啟電腦。
2、1。更新病毒庫安全模式下殺毒。
2。到每個盤的根目錄下找一下是否有autorun。ini文件,全部刪掉。
3、是否執行AutoRun功能其實由注冊表來決定。在「開始」菜單的「運行」中輸入Regedit,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展開到HKEY_CURRENT_USER
主鍵下,右邊窗口中的二進制值「NoDriveTypeAutoRun」決定了是否執行AutoRun功能(包括硬碟和Ramdisk)。「NoDriveTypeAutoRun」默認鍵值為95
00
00
00。
4、1."開始-運行",鍵入cmd後回車,進入DOS狀態,輸入C:後回車.繼爾輸入dir/a後車(沒有參數a是看不到隱藏文件的.執行a是顯示所有文件)
2.此時你會發現一個autorun.inf文件,再輸入attrib
autorun.inf
-s
-h
-r
後回車,此操作目的是去掉autorun.inf文件的"系統"、「只讀」、「隱藏」屬性,否則無法刪除。隨後輸入del
autorun.inf。
3.雙擊c盤試一下,如能打開,就OK.
4.如出現要求你定位某個命令,如ESKTOP.EXE或其它時,進入注冊表,清除注冊表中相關信息:"開始-運行",鍵入regedit,"編輯-查找-DEKTOP.EXE或其它,找到的第一個就是C盤的自動運行,刪除整個shell子鍵,完畢.
雙擊C盤,應該可以打開了!
重復以上操作數次,解決其它驅動器的問題,為防止意外,請備份好注冊表及其它要刪除的文件.
反向考慮一下!
如果是Windows
2000/XP/2003系統,那麼系統默認已經安裝了組策略程序,在「開始」菜單中,單擊「運行」命令項,輸入gpedit.msc並確定,即可運行程序。Windows
2000/XP/2003組策略管理控制台有三種狀態。它們分別是:已啟用、未配置、已禁用。
防止從「我的電腦」訪問驅動器(Windows
2000/XP/2003)
此策略讓用戶無法查看在「我的電腦」或「Windows
資源管理器」中所選驅動器的內容。同時它也禁止使用運行對話框、鏡像網路驅動器對話框或Dir命令查看在這些驅動器上的目錄。
打開「組策略控制台→用戶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組件→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的「防止從『我的電腦』訪問驅動器」並啟用此策略,並在下面列表框中選擇一個驅動器或幾個驅動器。
提示:這些代表指定驅動器的圖標仍舊會出現在「我的電腦」中,但是如果用戶雙擊圖標,會出現一條消息解釋設置防止這一操作。同時這些設置不會防止用戶使用其它程序訪問本地和網路驅動器。並且不防止他們使用磁碟管理即插即用查看和更改驅動器特性。
3. 電腦硬碟老是壞是什麼原因
1、經常斷電。
2、電腦不小心摔了,導致硬碟內部有損傷。
3、長時間用BT,迅雷等軟體下載資料。
4、硬碟質量本身有問題。
4. 導致電腦硬碟損壞的原因是什麼
機械硬碟損壞的根本原因是不正確的操作造成盤體物理壞道和邏輯壞道,而數據損壞丟失,無法正常讀取。
常見的不正確的操作如下:
1.在開機和關機的時候突然強行切斷電源。在磁頭寫入數據的時候斷電,對盤體造成物理損壞。
2.在對電腦系統不了解的情況下對分區進行變動。如果胡亂操作出錯後,在沒有弄懂基本概念的情況下,不假思索地進行"恢復"操作的話,可能會導致分區的引導區和分區表過於混亂無法再被任何工具軟體識別,只能低級格式化磁碟,造成數據丟失損壞。
3.長時間用機械硬碟掛BitTorrent不關機,這樣會對盤體造成很重的負載。
5. 電腦硬碟損壞的原因有哪些求答案
我的硬碟壞的時候各種卡,卡一會兒還能用,不過用一會兒還卡!然後就開始各種藍屏,bios可以進去開機開到一半就會藍屏。當時只有症狀,沒有任何顯示!]
6. 電腦硬碟壞了,什麼原因
磕碰。劇烈搖動。硬碟里有灰塵。都對硬碟有害。如果你是在一直玩征途時壞了的。是不是你的腳踢到了機箱了。
7. 我的台式電腦的硬碟為什麼會壞
電腦硬碟損壞的原因如下:
1、不正確地開、關主機電源或電壓不穩定,如經常強行關機,未使用UPS等情形。
2、硬碟在讀寫數據時受到震動,特別是強烈的震動。
3、頻繁得對硬碟進行壓縮。
4、硬碟散熱不好,使工作時溫度太高。
5、使用環境不好,例如灰塵、濕度高等。
8. 引起電腦硬碟損壞的原因都有哪些
造成硬碟損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非法關機導致硬碟壞道 ,硬碟在工作時是不能突然斷電和非法關機的,這點大家要切記,這也是使硬碟最容易產生壞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因很簡單:當硬碟在工作中是,碟片處於高速運轉狀態,磁頭停留在碟片的不同位置讀取磁碟中存放的數據。如果中途突然斷電,磁頭便會迅速做歸位動作,則可能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碟片。
2、灰塵導致硬碟壞道,灰塵對硬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可以說灰塵是硬碟的頭號**。大家知道硬碟的磁頭與碟片接觸是十分緊密的,不允許有半點的灰塵,如果灰塵落入硬碟碟片上後,那麼就意識著硬碟離損壞為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