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大全 > 筆記本電腦電源結構

筆記本電腦電源結構

發布時間:2022-05-06 22:41:24

筆記本電腦的主要構成部件

筆記本電腦的主要構成部件包括外殼、液晶屏、處理器、散熱系統、定位設備、硬碟、內存、電池、音效卡、顯卡。

1、外殼

外殼材料有:工程塑料、鎂鋁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碳纖維復合塑料)。其中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外殼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及鎂鋁合金的剛度與屏蔽性,是較為優秀的外殼材料。一般硬體供應商所標示的外殼材料是指筆記本電腦的上表面材料,托手部分及底部一般習慣使用工程塑料。

2、液晶屏

分類大致有:STN、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等。

3、處理器

微處理器(或者說CPU)與操作系統配合工作,控制計算機的運行。它就像是計算機的大腦。CPU會產生大量熱量,所以台式機通過空氣流通、風扇和散熱器(由底板、通道和散熱翅片組成的系統,用於帶走處理器產生的熱量)來冷卻各個部件的溫度。

4、散熱系統

筆記本電腦的散熱系統由導熱設備和散熱設備組成,其基本原理是由導熱設備將熱量集中到散熱設備(使用散熱片及風扇,也有使用水冷系統的型號)散出。不為人知的散熱設備還有鍵盤,在敲敲打打之間鍵盤也將散去大量的熱量。

5、定位設備

筆記本電腦一般會在機身上搭載一套定位設備(Pointing device)(相當於台式電腦的滑鼠,也有搭載兩套定位設備的型號),早期一般使用軌跡球 (Trackball)作為定位設備,21世紀較為流行的是觸控板(Touchpad)與指點桿(Pointing Stick)。

6、硬碟

硬碟的性能對系統整體性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機為3.5英寸,筆記本電腦硬碟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硬碟還可分為機械硬碟和SSD固態硬碟。

其結構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7、內存

筆記本電腦的內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因處理器速度較慢而導致的性能下降。一些筆記本電腦將緩存內存放置在CPU上或非常靠近CPU的地方,以便CPU能夠更快地存取數據。有些筆記本電腦還有更大的匯流排,以便在處理器、主板和內存之間更快傳輸數據。

8、電池

與台式電腦不同,電池不僅為筆記本電腦最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使用的方便性。對筆記本電腦來說,輕和薄的要求使得對電池的要求也非同一般。

9、音效卡

大部分的筆記本電腦還帶有音效卡或者在主板上集成了聲音處理晶元,並且配備小型內置音箱。但是,筆記本電腦的狹小內部空間通常不足以容納頂級音質的音效卡或高品質音箱。游戲發燒友和音響愛好者可以利用外部音頻控制器(使用USB或火線埠連接到筆記本電腦)來彌補筆記本電腦在聲音品質上的不足。

10、顯卡

顯卡有集成顯卡,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之分。



(1)筆記本電腦電源結構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可以大體上分為6類:商務型、時尚型、多媒體應用、上網型、學習型、特殊用途。商務型筆記本電腦一般可以概括為移動性強、電池續航時間長、商務軟體多;時尚型外觀主要針對時尚女性;多媒體應用型筆記本電腦則有較強的圖形、圖像處理能力和多媒體的能力,尤其是播放能力,為享受型產品。

而且,多媒體筆記本電腦多擁有較為強勁的獨立顯卡和音效卡(均支持高清),並有較大的屏幕。上網本(Netbook)就是輕便和低配置的筆記本電腦,具備上網、收發郵件以及即時信息(IM)等功能,並可以實現流暢播放流媒體和音樂。

上網本比較強調便攜性,多用於在出差、旅遊甚至公共交通上的移動上網。學習型機身設計為筆記本外形,採用標准電腦操作,全面整合學習機、電子辭典、復讀機、點讀機、學生電腦等多種機器功能。

特殊用途的筆記本電腦是服務於專業人士,可以在酷暑、嚴寒、低氣壓、高海拔、強輻射、戰爭等惡劣環境下使用的機型,有的較笨重,比如奧運會前期在「華碩珠峰大本營IT服務區」使用的華碩筆記本電腦。

② 筆記本電腦結構

筆記本電腦和台式電腦一樣,也有主板、cpu、內存、硬碟、顯卡、電源等,還有鍵盤、顯示屏、觸摸板等。

③ 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線的結構

那個小圓柱體封著一個鐵氧體磁環,是避免電源中的高次諧波對電腦的干擾,作為電磁濾波器使用的。

④ 筆記本電腦的基本構造

筆記本電腦的基本結構包括顯示器、鍵盤、滑鼠、CPU、內存和硬碟。

筆記本的主要組成部件:

1、外殼

筆記本電腦的外殼主要起到保護機體的作用,筆記本電腦常見的外殼用料有:合金外殼有鋁鎂合金與鈦合金,塑料外殼有碳纖維、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

2、顯示屏

顯示屏是筆記本的關鍵硬體之一,約占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顯示屏以背光源主要分為CCFL-LCD與LED-LCD。

3、處理器

處理器是筆記本電腦最核心的部件。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基本上是由4家廠商供應的:Intel、AMD、VIA和Transmeta。

4、硬碟

硬碟的性能對系統整體性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5英寸,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

5、內存

筆記本電腦的內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因處理器速度較慢而導致的性能下降。

6、電池

筆記本電腦配備了小型電池來維持實時時鍾(在有些情況下還有CMOS RAM)的運行。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很好,依靠電池就可以工作。

7、內置變壓器

一般筆記本電腦因為具有可攜帶性,所以有內置變壓器,使筆記本電腦的適用范圍和壽命都大大增加。

(4)筆記本電腦電源結構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的關鍵性能:

1、cpu的能力

主流的cpu耗電量低,運算能力強(即主頻高)。

2、顯卡的能力

至於選擇顯卡與否,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如果是個游戲發燒友,那麼選擇配有中高端N卡或者A卡筆記本更合適。如果只是普通的辦公娛樂,INTEL的HD集成顯卡已經能滿足需求。

3、發熱和續航能力

這個的重要性比較容易被忽視,發熱量大的筆記本在夏天要注意散熱,不然會頻繁重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筆記本電腦

⑤ 筆記本電腦都是有什麼配件組成

筆記本電腦的配件:外殼、顯示屏、處理器、定位設備、硬碟、內存、電池、音效卡、顯卡、內置變壓器。

1、外殼

筆記本電腦外殼不僅是保護身體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影響其散熱效果、重量和美觀的重要因素。筆記本電腦外殼常用的材料有:合金外殼有鋁鎂合金和鈦合金,塑料外殼有碳纖維,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

2、顯示屏

顯示屏是筆記本電腦的關鍵硬體之一,約占成本的四分之一。

3、處理器

處理器可以說是筆記本電腦的核心部件。一方面,它是許多用戶最關心的組件。另一方面,它也是筆記本電腦最昂貴的部件之一(通常占總成本的20%)。

4、定位設備

筆記本電腦會攜帶一套定位設備(相當於台式電腦滑鼠,也有兩套定位設備型號),早期一般使用軌跡球(Trackball)作為定位設備,較為流行的是觸控板(Touchpad)與指點桿(ointing Stick)。

5、硬碟

硬碟的性能對系統的整體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6、內存

筆記本電腦內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處理器速度慢造成的性能下降。

7、電池

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需要電力才能工作。他們配備了小電池來保持實時時鍾(在某些情況下還有cmos ram)的運行。但與台式機不同,筆記本電腦是攜帶型的,可以單獨使用電池。

8、音效卡

大多數筆記本電腦的主板上也有音效卡或集成的聲音處理晶元,並配有小型內置揚聲器。

9、顯卡

顯卡主要有兩種類型: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一般來說,獨立顯卡的性能優於集成顯卡。

10、內置變壓器

筆記本電腦有內置變壓器,因為它們是攜帶型的。特別是出國時,國內外電器的額定電壓不同,所以為了滿足這一點,筆記本電腦一般都內置了變壓器,使筆記本電腦的應用范圍和使用壽命大大提高。



(5)筆記本電腦電源結構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的保養方法:

1、不要在不穩定的環境使用,比如車上。這對硬碟危害很大,甚至使硬碟報廢。斷電時也是如此。當關機需要重啟時,最好等一分鍾重啟。在移動筆記本電腦之前最好關機20秒以上。

2、不要在對液晶顯示器和電池影響最大的高溫或低溫環境下使用。低溫不應低於10攝氏度,高溫不應超過30攝氏度。

3、筆記本應該遠離微波爐、音箱等磁性物質,這些材料會對硬碟造成極大危害,甚至使硬碟數據消失。存儲位置遠離手機和其他能夠產生高頻信號的電子產品。

4、筆記本清潔:定期對筆記本進行護理,筆記本電腦是一種精緻的設備,所以要注意定期清洗和護理。詳細清潔時,應先關掉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然後取出電池。清潔液晶屏時,最好用軟布蘸清水輕輕擦拭。

⑥ 筆記本電腦中電源在什麼部位電源適配器又在哪個部位

。。。。被你打敗了。。。

電源適配器,就是電源線的中間那個 一馱 的。。。

除了就是電池電源。。用電池試過嗎???

拆開電腦,電池和 電源線中間那一段都屬於。電源部位。。

⑦ 誰了解筆記本電池結構

下面是有關筆記本的電池問題,供你參考:
從電池的材料說起,目前筆記本電腦使用的電池主要分三種:1.鎳鉻電池、2.鎳氫電池、3.鋰電池;它們一般表示為:鎳鎘NI-CD、鎳氫NI-MH、鋰電LI。

1.激活新電池

廠商通用的做法是新筆記本在第一次開機時電池應帶有3%的電量,此時,應該先不使用外接電源,而是把電池裡的余電用盡,直至關機,然後再用外接電源充電。然後還要把電池的電量用盡後再充,充電時間一定要超過12小時,反復做三次,以便激活電池。

2.盡量減少使用電池的次數

電池的充放電次數直接關繫到壽命,每充一次,電池就向退役前進了一步。建議大家盡量使用外接電源,使用外接電源時應將電池取下。如果經常在一天中多次插拔電源,且筆記本電腦裝有電池,對電池的損壞更大。因為每次外接電源接入就相當於給電池充電一次,電池自然就折壽了。

3.電量用盡後再充電和避免充電時間過長

不管筆記本使用鋰電還是鎳氫電,一定要將電量用盡後再充(電量低於1%),這是避免記憶效應的最好方法。鋰電同樣會有記憶效應,只是它的記憶效應比鎳氫小一些罷了,只到電池的電量完全使用完之後才給它充電。部分的充、放電可能導致電池裡面各電芯的化學性能不一致,因而電池性能會退降。
建議每隔幾個月對電池進行一次深度放電以優化電池的性能。具體做法就是用電池供電,一直使用到電池容量為0%(這時系統會自動進入休眠或待機狀態,根據BIOS中設置不同)。然後接上交流充電器一直充滿到100%為止。

電池經過長時間的存放,而電池都有一個自然的放電過程,已經自然放電完了,這並不影響電池的容量。第一次充電時,你應該連續地把電池充電到12個小時,並且循環地完全充、放電三次(參閱電池保養一節)以完全地喚醒新電池,如果這塊電池被存放了幾個月沒有使用,建議也對它進行三次完全的充、放電。如果一塊電池經連續12個小時之後或三次循環充放電之後仍然不能充電,這塊電池就不能使用需要更換了。
http://bbs.cs.cq.cn/printpage.asp?BoardID=5&ID=54939
醒悟:走出筆記本電池維護八大誤區

在筆記本電腦中,電池是一個令人愛恨交織的部件,它賦予了筆記本電腦移動使用的能力,但是相比動輒持續工作幾天甚至一周的手機和MD,筆記本的電池時間依然是令人切齒,如果手機的電池只能使用8小時,一定會被萬人唾罵,但這樣的成績在筆記本電腦裡面已經是出類拔萃的驕傲,要說筆記本電腦中發展最緩慢的部件,除了鍵盤應該就輪到電池了,以至於有這樣一個笑話:

英特爾正通過投資與技術的參與在支持新的電池技術,「對我們來說鋰電池在1990年代已經夠好了,」英特爾移動平台營銷總監Mooly Eden表示,「電池的改進就像十幾歲年輕人和性的關系一樣:每個人都在談,但沒有人做過。」

電池的保養一直是筆記本電腦用戶的熱門話題,但實際上這裡面的誤區甚多,歸根結底是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思維沒有跟上鎳氫電池向鋰電池的轉變」,另外一個更搞笑,是來自手機,因為手機其實是大多數用戶最早接觸到的使用反復充電電池的設備,因此也會想當然的把手機的一些習慣延伸到筆記本電腦身上。

我並沒有打算把大多數筆記本用戶培養成專家,那沒有必要,我只是想要把一些最容易陷入的誤區澄清一下,並且給出正確的觀點和做法。

思維跟不上電池的轉變

誤區一:筆記本電腦買回來需要反復充放電三次以便激活電池。

除非你買到的筆記本電腦是庫存一年以上的產品,否則就不需要這樣做,因為現在的電池電芯在出廠的時候已經經過激活,而電芯在封裝成筆記本電池的時候又經過一次相當於激活的檢驗,因此你拿到手的電池,早已是被激活過的了,再做三次充放電過程只是無謂的增加電池的損耗。

誤區二:第一次充電必須充夠12小時

這對於早期那些沒有電池控制電路的鎳氫電池機型是適用的,但對於如今具有智能充放電控制電路的筆記本電池來說卻是個笑話,當筆記本電腦電池充滿之後,充電電流就會被自動切斷,哪怕你繼續充120個小時,狀態也不會有任何變化了,一般來說,就算充電最慢的機器,6小時也完全充滿了,剩下的「充電」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反而是拿到新機器的時候應該先把電量放光再充電。

誤區三:電池需要定期的校正,每月一次徹底充放。

對於記憶效應很強的鎳氫電池,這是必須的工作,但對於鋰電池,這個周期卻太頻繁了,鋰電池雖然沒有完全消除記憶效應,但已經大大減弱了記憶效應,如果你使用電池很頻繁,那麼你應該將電池放電到比較低(大約10~15%)再充電,但如果放電到連機器都開不了(0~1%),就屬於對鋰電池的有較大損傷的深度放電,一般來說每2個月做一次這樣的操作就可以了。如果你很少使用電池,那麼只要每3個月進行一次這樣的操作就可以了。

誤區四:進行校正可以提升電池容量

所謂校正,是當電池的實際容量和控制電路中的紀錄容量不一樣時,對電池進行一次深度充放電操作,讓控制電路刷新紀錄,使之接近電池的實際情況,這是一個表現電池真實容量的操作而非提升容量,這里關鍵因素是電池的實際容量,假如電池的實際容量比控制電路中紀錄的容量要高,校正可以令電池看起來容量增加了,假如電池的實際容量比控制電路中紀錄的容量要低,則校正會令電池看起來容量減少,這也就是許多人對校正效果爭論不休的原因,請記住校正是令電池的真實容量呈現出來,消除電池和控制電路之間的偏差,至於顯示出來的容量是會增加還是減少,這是電池本身的狀態而不是你的校正所決定的。很有可能電池因為校正時候的深度放電損傷,容量反而大大下降。

許多廠商提供了進行電池校正的程序,有Windows版本和BIOS版本的,最好使用這些程序來校正,Windows版本的可以一邊工作一邊進行,BIOS版本的則無法這樣:

機習慣的延伸

誤區五:兼容充電器也可以使用

筆記本電腦的耗電遠大於手機,最極端的情況下,電源需要同時為電池充電並且應付機器全速運行所需的供電,筆記本電腦一般沒有兼容充電器,因為各個機型的電壓,電流,甚至介面都不同,能夠通用於多種筆記本的「兼容充電器」很可能比原裝的充電器還要貴,即使是介面相同,如果電壓和電流低於機器的標稱數值,機器全速工作的時候電池可能就無法獲得足夠的充電電流,這對電池的損害是很大的。如果電壓和電流低於標稱值太多,甚至會發現根本無法開機或者能開機卻無法充電,因此選擇電源的時候最好要選擇和原配相同的,實在無法找到的話,請注意電壓和電流一定要符合機器的標稱數值,同廠的不同產品介面一般相同,但是電壓和電流可能不同,這點一定要注意!
誤區六:電池需要充滿電(或者放光電)保存

無論是充滿還是放光,其實都是不正確的,放光電長期保存會令電芯失去活性,甚至導致控制電路保護自鎖而無法再使用,充滿電長期保存會帶來安全的隱患,最理想的保存方法是放電到40%左右然後保存,鋰電池害怕潮濕和高溫,因此應該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保存,但溫度不可以太低,否則容量會大大減少,大約20攝氏度左右是理想的保存溫度。

誤區七:電池不行了,還可以自己換電芯

很多人的電池就是這樣一換致命的,廠商似乎早就料到有人會這樣做,許多品牌的筆記本 電池設計都是有自鎖功能的,一旦電芯脫離控制電路,電路就進入自鎖狀態,只有使用特定的手段才能解開,在此之前控制電路將不會工作,也就是說電池等同報廢,筆記本電池電芯不是可以隨意換的干電池,如果你非要換電芯不可,請記得找專門的電池維修公司來操刀,自己換廢了事小,那種努力之後還失敗的沮喪和郁悶才是最慘的。
誤區八:99%之後一直充不到100%,繼續充就會爆炸

筆記本電池爆炸的機會幾乎沒有,最多是發出高熱而導致外殼融化,但很少會引起明火,被公布的少數事故,其實是由於生產的時候工藝不良,在使用中導致短路而導致的,就算這種短路大多數都還會被電池中的保護電路斷開電路不至於更大的損害,除非是在保護電路之前的電芯短路(之前的COMPAQ筆記本電腦電池爆炸時間應該就是這樣引起的),這樣的事情在我大量接觸筆記本的3年多來,只見過兩例。反而是手機中這樣的事情不少,歸根結底還是電池的品質問題,手機有大量的劣質組裝電池,而筆記本電腦幾乎從來就沒有這樣的電池出售,因為沒有哪一款機型的擁有量大到值得生產兼容電池。

之所以到99%後充電不到100%,往往是因為電池控制電路的紀錄和電池本身的狀態出現偏差,電池始終沒有達到控制電路中紀錄的電壓,所以控制電路一直加電充電,實際上電池已經充滿了,這種問題通常可以通過校正解決,但是即使不校正也沒有什麼關系,因為大多數充電電路都會在長時間無法充滿之後自動斷開,甚至聰明的自動紀錄當前的99%刷新為100%,就算是一直不停的傻瓜式設計,也因為此時的電流極小而不會造成傷害。

目前的筆記本電腦電池中基本上都有溫度檢測電路,當電池的溫度太高,控制電路大多會強制斷開電池,防止溫度進一步升高,因此充到爆炸這樣的情況在筆記本電腦電池中發生的幾率絕不亞於中彩票頭獎。
無論有如何科學的維護措施,電池都是會老化的,如同多麼神奇的化妝品和保養也不能阻止美女變成老太婆,最多隻是延緩而已,唯一避免電池老化的方法是不使用(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將電池拿下來),但這樣卻又令筆記本電腦失去意義……電池總是隨著使用的時間延長而老化,實際上是一種半易耗品,為此幾乎所有的廠商的筆記本電腦不論主機保修多久,電池一般都只保一年。

如果你的保養做的很到位,以每周使用一次電池計算,大約可以在一年後仍然保持60%~70%的容量,我自己的電池大概也就是如此,如果實在覺得看著電池日漸憔悴對你是種折磨,最好的方法是取下來不用,並且祈禱不要停電或者踢掉插頭,又或者是多買一塊作為備用,只要電池和筆記本為了帶來了足夠的價值和快樂,我想它們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⑧ 筆記本電腦充電時電腦裡面有滋滋聲正常嗎

您好,應該是正常現象,如不放心, 可取維修部問問。
電腦的電源結構不是工頻變壓器電源,而是並聯型開關穩壓電源,市電進入電源後先進行整流、濾波為直流電,隨後通過振盪電路將直流高壓變換為脈沖,這個脈沖再送入變壓器降壓。與主電源的振盪電路不同,副電源的振盪電路與手機充電器的電路結構相似,全部由分立元件組裝,工作頻率不高在人的耳朵聽覺范圍內,因此可能會聽到變壓器發出滋滋聲,由於反饋電路的存在,這種雜訊的頻率還會隨著負載電流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情況下,副電源發出滋滋聲不一定是故障表現,正常時也有可能出現這種聲音。

⑨ 筆記本電腦結構名稱圖解

筆記本電腦結構

1、外殼:

外殼除了美觀外向對於台式計算機更起到對於內部器件的保護作用。較為流行的外殼材料有:工程塑料、鎂鋁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碳纖維復合塑料)。其中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外殼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及鎂鋁合金的剛度與屏蔽性,是較為優秀的外殼材料。一般硬體供應商所標示的外殼材料是指筆記本電腦的上表面材料,托手部分及底部一般習慣使用工程塑料。

2、液晶屏(LCD):

筆記本電腦從誕生之初就開始使用液晶屏作為其標准輸出設備,其分類大致有:STN、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等。現今民用級別的液晶屏較為優秀的有夏普(SHARP)公司的「超黑晶」及東芝公司的「低溫多晶硅」等,這兩款都是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液晶屏。除了屏幕外液晶屏的發光設備也是非常的重要,質量較差的燈管會使得液晶屏的色溫偏差非常的嚴重(主要是發黃或者發紅)。

3、處理器:

處理器是個人電腦的核心設備,筆記本電腦也不例外。和台式計算機不同,筆記本的處理器除了速度等性能指標外還要兼顧功耗。不但處理器本身便是能耗大戶,由於處理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筆記本電腦的整體散熱系統的能耗也不能忽視。

4、散熱系統:

筆記本電腦的散熱系統由導熱設備和散熱設備組成,其基本原理是由導熱設備(現在一般使用熱管)將熱量集中到散熱設備(現在一般使用散熱片及風扇,也有使用水冷系統的型號)散出。不為人知的散熱設備還有鍵盤,在敲敲打打之間鍵盤也將散去大量的熱量。

5、定位設備(Pointing device):

筆記本電腦一般會在機身上搭載一套定位設備(相當於台式電腦的滑鼠,也有搭載兩套定位設備的型號),早期一般使用軌跡球 (Trackball)作為定位設備,現在較為流行的是觸控板(Touchpad)與指點桿(Pointing Stick)。

6、筆記本電腦硬碟:

硬碟的性能對系統整體性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硬碟不是越大越好。因為硬碟越大,相對地搜尋資料的時間也越久。目前的主流筆記本電腦一般配備較大容量的硬碟,可保證移動辦公有充足寬裕的空間。而需要經常移動上網的用戶,為了存儲大量的硬碟緩沖和下載的軟體,這一容量的硬碟也應該足夠了。但是,如果你是需要以筆記本電腦來代替台式電腦,又或者你沒有任何備份設備的話,如CD-RW或ZIP等等,如果你是經常製作一些多媒體的演示文件的話,由於聲音、圖像動畫等文件都需要佔據大量的硬碟空間,這時,可以選擇250GB或者320GB容量的硬碟。當然,如果你非常注重硬碟性能,可以選擇時下比較厲害的TB級超大容量硬碟。

由於受發熱量、耗電量和體積等因素的限制,筆記本電腦硬碟的轉速、持續傳輸速度和隨機傳輸速度都低於台式機硬碟。現在主流台式機的硬碟轉速為7200rPm,但是筆記本硬碟轉速仍以5400轉為主。雖然市面早已有7200轉筆記本硬碟,但由於價格因素沒有得到很好普及。

鋰電池是目前的主流產品,特點是高電壓、低重量、高能量,沒有記憶效應,也可以隨時充電;在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同樣重量的鋰離子電池比鎳氫電池的供電時間延長5%,一般在2個小時以上,有的甚至能達4個小時,採用最新技術的超長時間鋰電池單電可以高達6至7.5小時?如果採用第二塊電池?還可支持3小時?共同使用可長達9至11小時?視使用情況而定?可滿足全天移動辦公的需要。中高檔筆記本電腦都配備這種電池。

7、音效卡

前筆記本電腦普遍都使用16位的音效卡,也有32位的。但它們音響效果的區別不是普通人耳朵能夠聽出來的。因此16位音效卡的筆記本電腦完全可以適於一般辦公和娛樂。

8、顯卡

顯卡有集成和獨立顯卡之分

集成顯卡是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做在主板上,與主板融為一體;集成顯卡的顯示晶元有單獨的,但現在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橋晶元中;一些主板集成的顯卡也在主板上單獨安裝了顯存,但其容量較小,集成顯卡的顯示效果與處理性能相對較弱,不能對顯卡進行硬體升級,但可以通過CMOS調節頻率或刷入新BIOS文件實現軟體升級來挖掘顯示晶元的潛能;集成顯卡的優點是功耗低、發熱量小、部分集成顯卡的性能已經可以媲美入門級的獨立顯卡,所以不用花費額外的資金購買顯卡。

閱讀全文

與筆記本電腦電源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只能滑動屏幕進不了軟體 瀏覽:934
如何更換電腦硬碟名字 瀏覽:723
能用平板幫電腦裝系統嗎 瀏覽:352
查電腦配置的軟體 瀏覽:655
騰訊電腦安裝不了管家 瀏覽:439
怎麼電腦畫圖 瀏覽:603
現在買電腦買多少錢 瀏覽:946
8848u盾能當電腦u盤嗎 瀏覽:376
電腦黑屏轉圈重啟就開不了了 瀏覽:880
免費學學資料的網站 瀏覽:249
如何對比電腦配置 瀏覽:937
電腦os播放視頻黑屏 瀏覽:401
筆記本電腦一般c盤分多少比較好 瀏覽:904
如何解決平板電腦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691
黃屏網站大全免費 瀏覽:522
電腦給平板裝系統 瀏覽:17
安卓平板投影到電腦 瀏覽:862
電腦線都插好了顯示器黑屏 瀏覽:265
蘋果手機掙錢軟體排行榜 瀏覽:512
硬碟移動導致電腦死機綠屏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