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大全 > 筆記本電腦i7配置

筆記本電腦i7配置

發布時間:2023-09-25 18:58:59

1. 筆記本電腦i7什麼意思

i7處理器

Core i7處理器系列將不會再使用Duo或者Quad等字樣來辨別核心數量。最高級的Core i7處理器配合的晶元組是Intel X58。Core i7處理器的目標是提升高性能計算和虛擬化性能。所以在電腦游戲方面,它的效能提升幅度有限。另外,在64位模式下可以啟動宏融合模式,上一代的Core處理器只支持32位模式下的宏融合。該技術可合並某些X86指令成單一指令,加快計算周期。

(1)筆記本電腦i7配置擴展閱讀:

Core i7的Nehalem架構最大的改進在前端匯流排(FSB)上,傳統的並行傳輸方式被徹底廢棄,轉而採用基於PCIExpress串列點對點傳輸技術的通用系統介面(CSI),被Intel稱為QuickPath。QuickPath的傳輸速率為6.4Gbps,這樣一條32bit的QuickPath帶寬就能達到25.6GB/sec。

Core i7於2010年發表32納米製程的產品,Intel表示,代號Gulftown的i7將擁有六個實體核心,同樣支持超線程技術,並向下支持現今的X58性價比。

2. 聯想筆記本cpu要i7,8G內存,獨立顯卡,GTx1600以上哪款好

如果你確實打算考慮購買聯想的這款筆記本是I78G內存的,其實相對應該說你所說的這款I7的CPU其實是屬於低配的,其實相對於來說它還沒有I5的歌,X的這款CPU性能好使,而且它可以超頻使用你所說的這款相對應來說獨立顯卡和相對應的內存都不是太高,一般情況下需要16G內存以上,而且使用固態硬碟,這都是效果比較不錯的,建議你購買華為的這款筆記本比它的價格大約也就是差1000元左右,但是它的性能是它的兩倍多。

3. 處理器+i7-10750h+16G運行+512G固態+1650ti獨顯筆記本電腦配置怎麼

按你的這個配置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特別是如果您需要進行一些需要高性能的任務,如游戲、視頻編輯或數據分析等都是OK滴。以下是這些配置的一些詳細信息和優點:

望採納

4. 小米筆記本I5和I7有多大區別

1、CPU系列型號不同

小米筆記本I5CPU英特爾酷睿i58代系列;型號Intel酷睿i58250U;

小米筆記本I7CPU英特爾酷睿i78代系列;型號Intel酷睿i78550U;

2、CPU主頻不同

小米筆記本I5CPU主頻1.6GHz;最高睿頻3.4GHz;

小米筆記本I7CPU主頻1.8GHz;最高睿頻4GHz;

3、三級緩存不同

小米筆記本I5三級緩存6MB;

小米筆記本I7三級緩存8MB;

4、存儲設備不同

小米筆記本I5內存容量4GB(4GB×1);

小米筆記本I7內存容量8GB(8GB×1)。


(4)筆記本電腦i7配置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Laptop)又被稱為「攜帶型電腦,手提電腦、掌上電腦或膝上型電腦」,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機身小巧,相比PC攜帶方便,是一種小型、可便於攜帶的個人電腦,通常重1-3公斤。

當前的發展趨勢是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功能卻越發強大。為了縮小體積,筆記型電腦當今採用液晶顯示器(也稱液晶LCD屏)。除了鍵盤以外有些還裝有觸控板(Touchpad)或觸控點(Pointingstick)作為定位設備(Pointingdevice)。

筆記本跟PC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攜帶方便,對主板,CPU要求,內存,顯卡,硬碟容量都有不同等等。雖然筆記本的機身十分輕便,但完全不用懷疑其應用性,在日常操作和基本商務、娛樂、運算操作中,筆記本電腦完全可以勝任。

筆記本電腦正在根據用途分化出不同的趨勢,上網本趨於日常辦公以及電影,商務本趨於穩定低功耗獲得更長久的續航時間;

家用本擁有不錯的性能和很高的性價比,游戲本則是專門為了迎合少數人群外出遊戲使用的,發燒級配置,娛樂體驗效果好,當然價格不低,電池續航時間也不理想。

閱讀全文

與筆記本電腦i7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hkc黑屏 瀏覽:209
增城區哪裡有學電腦的 瀏覽:640
用電腦給車機安裝es瀏覽器 瀏覽:333
如懿傳免費網站 瀏覽:979
電腦輸出電視怎麼設置 瀏覽:954
電腦如何設置超級面板 瀏覽:69
台式電腦怎麼弄出屏保 瀏覽:920
電腦win7設置在哪裡設置 瀏覽:474
東方億盟保護卡插在電腦哪裡 瀏覽:899
電腦液晶屏黑屏 瀏覽:977
如何對電腦分區 瀏覽:265
下載手機炒股軟體 瀏覽:69
修電腦常用軟體 瀏覽:796
筆記本怎麼找我的電腦 瀏覽:435
電腦揭蓋就開機 瀏覽:312
手機啟動不了軟體 瀏覽:76
電腦開機出現ok怎樣處理 瀏覽:818
怎樣更新電腦上的軟體 瀏覽:370
電腦卡了是什麼原因 瀏覽:741
蘋果電腦端軟體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