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usb3一樣是一種數據介面,不同的是速度更快(貌似比usb3快好幾倍),而且在傳輸數據的同時還可以傳輸視頻、音頻信號。
Thunderbolt2前身是Thunderbolt,再前身是mini display port,這三個介面長相都一樣,甚至可以「互插」,帶mini display port的顯示器插到Thunderbolt或Thunderbolt2上都可以直接輸出視頻。早期的macbook(2010年以前的)上的就是mini display port,只可以輸出視頻,無音頻,也不能傳輸數據。
2011年~2013年產的macbook上用的是Thunderbolt,可以輸出視頻、音頻,也可以傳輸數據,市面上有Thunderbolt移動硬碟,速度非常快,已經跟本機內置硬碟速度沒有區別了。
2014年以後的macbook開始配備Thunderbolt2,速度方面是Thunderbolt的一倍,其他沒變化。
另外,所有Thunderbolt都支持「串聯」,就是說,如果一個Thunderbolt介面的顯示器或者移動硬碟上有兩個Thunderbolt介面,那麼可以用兩根線將三個設備(一個Thunderbolt介面的移動硬碟,一個T口顯示器,一台macbook)串聯在一起,顯示器可以正常工作,移動硬碟也可以正常讀寫。
因為Thunderbolt介面的設備都很貴,所以遠遠不如USB3普及。Thunderbolt一根數據線就100多塊錢。如果想用這個口,網上可以買 Thunderbolt轉VGA、HDMI的線,這樣,就可以將macbook的屏幕輸出到使用VGA或者HDMI介面的顯示器、電視、投影儀上。也可以買一個Thunderbolt轉Lan口,這樣就可以將網線通過Thunderbolt接入macbook了。其實還有Thunderbolt外接顯卡、音效卡,但是都太冷門了,沒必要。
買了Thunderbolt線,並且有兩台macbook的話,還可以用這根線在兩台電腦之間進行文件互傳,具體做法是:如果想把a電腦中的文件復制到b電腦中,可以先關掉a,然後按住T開機,將ab用Thunderbolt線連接,這個時候,a就作為一個移動硬碟出現在b的桌面上了,此方法僅限mac osx系統,windows我沒有測試過。
㈡ 蘋果筆記本這三個插孔分別是幹嘛的
蘋果筆記本插孔分別是卡槽丶USB 3丶HDMI埠丶如下參考:
1、SDXC(安全數字擴展容量)卡槽允許Mac在SD媒體(如數碼相機存儲卡)上讀寫數據。
2、USB 3:USB 是一種用於連接電腦和其他設備的行業標准。大多數 Mac 電腦都配有 USB-A 埠(有時稱為 USB 3 埠)
3、HDMI埠:使用HDMI電纜直接連接到HDMI。將HDMI與連接顯示器和電視的HDMI電纜配對。
(2)2016蘋果電腦介面擴展閱讀:
電腦上的MagSafe電源埠包含一個磁性塊,可以清除信用卡、ipod或其他設備上的數據。為了保留數據,不要在此埠的25毫米(1英寸)范圍內放置此類或其他磁敏材料或設備。
新的Mac筆記本電腦沒有這個電源介面;他們使用雷利3 (usb-c)或usb-c供電和充電。
將 USB-C 與使用 USB-C 線纜連接的顯示器和其他設備搭配使用。也可以連接 USB-C 電源適配器和線纜,為筆記本電腦充電。如果您有設備無法連接到此埠,也許可以使用轉換器來連接。
2015 年或之後推出的 MacBook 機型配備一個 USB-C 埠。這個埠不支持雷靂設備。
Apple - 識別 Mac 上的埠
㈢ 蘋果電腦沒有usb介面嗎
蘋果電腦有usb介面。
蘋果電腦是蘋果公司開發上市的一種產品,蘋果公司原稱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庫比蒂諾,核心業務是電子科技產品,全球電腦市場佔有率為3.8%。蘋果的Apple II於1970年代助長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
發展:
2005年6月6日的WWDC大會上,CEO喬布斯宣布從2006年起Mac的產品將開始使用Intel所製造的CPU(Intel Core)。
2006年4月5日,蘋果電腦推出允許採用英特爾微處理器的Mac電腦運行微軟Windows XP的軟體Boot Camp。它簡化了在Mac上安裝Windows的任務,有一步一步的指導,用戶還能夠在重啟機器時選擇是採用Mac OS X還是Windows。
2006年8月29日,蘋果電腦公司發布聲明,Google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已加入蘋果公司董事會。
2007年1月9日,蘋果電腦公司正式推出iPhone手機,並正式更名為蘋果公司。
2008年1月15日,蘋果公司在MacWorld2008展會上發布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這是現今市面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
㈣ MacBook Pro 2016 有哪些必備的轉接頭
MacBook Pro 2016 只有4個 USB Type-C 介面,我暫時覺得三種轉接頭是必備的:
1、轉USB A介面(u盤,手機數據線):轉USB 3.0的轉接頭,外形類似於U盤,不超過20元;
2、轉hdmi介面(投影儀,顯示器):支持4K輸出,不超過100元;
3、轉micro USB 3.0介面(移動硬碟):其實可以用轉USB A介面,再接上移動硬碟的USB A數據線,但聽說這樣供電不穩定,所以最好直接用 USB Type-C轉micro USB 3.0的數據線,不超過30元 。
㈤ macbook的usb介面在哪
電腦左邊插口。
全新MacBook的Force Touch觸控板採用了新的機械結構Taptic Engine,對於用戶的觸控感受更加靈敏。Force Touch整體採用了按壓式,觸摸式感應程度可以感應按壓力度。
全新MacBook的底部全部裝在的都是電池,並且採用了分級式設計。分級式不同厚度的電池可以使續航提升30%,保障全天的續航使用。據說官方稱全新MacBook配備的電池,能夠滿足一天所需,使用Wifi瀏覽網頁的時間可達9個小時,iTunes電影回放10小時。
(5)2016蘋果電腦介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最新MacOS X Mojave系統中,有屏幕錄制功能,同時按下Shift + Command + 5鍵可以全屏錄制或選取區域錄制。
大部分OSX應用程序和系統工具都會產生緩存,偶爾一些緩存還會拖慢應用程序和系統的運行速度。因此刪除緩存文件就變得有必要了,完全不用擔心刪除緩存文件會產生什麼後果,在應用程序下次啟動時會自動生成。
㈥ 16款蘋果輕薄筆記本電腦air13寸有沒有雷電埠
1、沒有16款Macbook Air。
2、17年和之前的Macbook Air有雷電1或者雷電2介面,物理介面跟Mini DisplayPort一樣。
3、17年以後的Macbook Air有雷電3介面,物理介面跟USB Type-C一樣。
4、 16年發布的其他MacBook(包括Pro)應該都有雷電3介面,物理介面跟USB Type-C一樣。
㈦ 蘋果筆記本電腦電源介面類型分幾類
筆記本外接電源被稱為電源適配器,有輸入和輸出兩個介面。
1、輸入介面就是連接電源插座線的,一般分為兩針和三針的,還有圓口和扁口;
2、輸出介面就是插入電腦端的,大小、長短、內徑、外徑、針腳可能都有差別,常見有:外徑2.5MM的,業內稱為「普通口」;外徑1.7MM的,業內稱為「小口」;子彈頭的;外徑3.0MM、大口帶針、圓口帶針等。
3、電壓不同 。
不同品牌筆記本電腦電源適配器電壓是不相同的,一般情況下IBM是16V,Dell是20V,Hp是18.5V,Sony是19.5V等。
4、電流不同 。
不同品牌筆記本電腦電源適配器電流也是不相同的,一般情況下IBM是4.5A,Dell是3.34A,Hp是2.7A,Sony是4.1A等。
作為All in one式的一體機,iMac電腦的所有介面都配置在了屏幕後側,它標配音頻輸出/輸入介面、4個USB介面、Mini DisplayPort介面(with support for DVI, al-link DVI, and VGA),網線(RJ45)介面,以及1394(FireWire 800)火線介面。
蘋果一體機u盤啟動的方法:
1、蘋果筆記本電腦一鍵啟動u盤的快捷熱鍵是:option。首先將已經使用u大俠u盤裝系統軟體製作好的u啟動盤插入到蘋果筆記本上usb插口,然後開啟電腦。
2、開啟電腦後當看到開機畫面的時候,長按鍵盤上的option鍵,為蘋果電腦開機的畫面。
3、當長按快捷鍵option以後將會進入到一個啟動項順序選擇的窗口。
4、進入到啟動項順序選擇的窗口,利用鍵盤上的方向選擇按鍵將游標移動到顯示「USB啟動」的選項。
5、選擇好以後只需要按下回車鍵「Enter」即可進入U大俠主界面。
㈨ 13寸的蘋果本MacBookair,上面的每個介面都是插什麼的
絕大部分 PC 依然使用USB介面。 所以,不要怪蘋果為了讓MacBook變得更薄,而直接放棄ThunderBolt,而採用了體積上更小,可以正反插的 USB Type-C 介面(以下簡稱 USB-C)。——但是,在它到來之前,或許需要普及一些知識。
問題一:USB-C 與 Lightning 介面誰大誰小?
USB-C 介面與 Micro-USB 大小相近,8.4 mm x 2.6 mm。從圖片上看,體積要比 Lightning 介面要稍微大一點,但相差也不遠:
問題二:USB-C 中的 Type-C 是什麼?
Type-C是指USB 接頭的一種特定的規格。實際上,USB 的接頭擁有多種規格,比如說以往我們常見的 USB 接頭學名叫 USB Type-A,又比如 Android 手機上常見的 Micro-USB 也是 USB 接頭的一種規格。
而令 MacBook 唯一的介面擁有高傳輸速率以及雙向充電的特性,是最新的 USB 3.1 規范。該規范將 USB 介面傳輸速率提高到 10Gbit/s,而且支持三段電壓 5V/12V/20V,最大供電 100W。——實際上,由於 USB 3.1 規定將向下兼容採用 USB 2.0/1.0 的設備,所以實際上如果其它採用 USB 3.1 規范的傳統接頭(Type-A),也可以直接與原來的 USB 設備相連。
實際上,MacBook 上的USB 介面全名應該是USB 3.1 Type-C。
一句話,USB 接頭的規格決定USB 的形狀,而USB傳輸規范則決定它的性能與功能。
問題三:為什麼 USB-C 可以取代 MageSafe 以及 ThunderBolt?
最關鍵的地方是USB 3.1 規范規定,USB 3.1 介面可以支持 3 段電壓,而且最高支持 100W 功率輸出。而蘋果筆記本電腦當中,對電源功率要求最高的是 Retina MacBook Pro 以及 15 寸和 17 寸 MacBook Pro,功率 85W。所以,USB-C 完全可以滿足 MacBook 對電力的需求。
之前蘋果看中 ThunderBolt 是因為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傳輸速度,讓蘋果放開手腳開發更高解析度,顯示質量更好的顯示器。而 USB 3.1 規范不光將傳輸速度提高到與 ThunderBolt 相等的 10Gbit/s,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支持 DisplayPort 1.2a 數字視頻規范——蘋果的顯示器就採用 DisplayProt 標准來與電腦連接。
在未來,根據最新發布的 DisplayPort 1.3 規范,為了可以同時支持 2 部 4K 顯示器,以及支持 5K 解析度的顯示器,它對帶寬的要求提高到 8.1Gbit/s,而這並沒有超過USB 3.1 的性能極限。
問題四:USB-C 可以取代 iPhone 上的 Lightning 介面嗎?
由於USB-C 的纖細,很容易聯想到,蘋果是否會在iPhone 上用它來取代Lightning。但仔細研究之後,發現兩者雖然外形相近,可以供電也可正反插,但實際上有很大的不同。
根據在TheiPhoneWiki 上有一段匿名人士的解釋,以及Chipworks 對 Lightning 接頭的拆解,蘋果在 Lightning 線內安裝了數控晶元,用來和其它 iPhone 外設進行交互。
個有名的例子就是,Panic 在 iPhone 5 轉 HDMI 轉接頭里發現了一顆 ARM SoC 晶元,而且還配備了256MB 的 RAM。它的工作流程是,「解碼後的視頻信號經過壓縮通過 Lightning 線來傳輸,然後最終通過 ARM 解碼然後推送給 HDML 設備。」
換言之,如果只是換介面,UBS Type-C 和 iPhone 上的 Lightning 介面沒有太大的差別。但USB線 與Lightning 線的差別可太大了。
問題五:現在有多少設備支持 USB-C?
MacBook是第一款支持USB-C的筆記本電腦。鑒於過去數年其它PC廠商對蘋果筆記本電腦產品的不同程度的模仿,估計USB-C很快將在下一代PC筆記本上出現。
諾基亞的平板電腦 N1 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USB-C的平板電腦。
至於外設,SanDisk以及 LaCie各自推出了採用USB-C的外設產品,前者是32GB的U盤,後者是移動硬碟。
㈩ 蘋果電腦固態硬碟介面類型誰知道是什麼
介面來類型有SATA 類型以及M.2介面,看看是筆記本還是一體機還是mini,電腦類型不同,介面也不同。
可以在電腦上安裝一個魯大師查看電腦固態硬碟的介面類型。
1、打開電腦瀏覽器,網路搜索「魯大師」,打開魯大師官網。
(10)2016蘋果電腦介面擴展閱讀:
介面分類
M.2介面,MSATA介面
與MSATA相比,M.2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優勢。第一是速度方面的優勢。M.2介面有兩種類型:Socket 2(B key——ngff)和Socket 3(M key——nvme),其中Socket2支持SATA、PCI-E X2介面,而如果採用PCI-E ×2介面標准,
最大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700MB/s,寫入也能達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 3可支持PCI-E ×4介面,理論帶寬可達4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