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是平板輻射大還是手機輻射大
平板輻射大
手機通過電磁波進行信息傳遞,這些電磁波就被稱為手機輻射。手機通信時所發出的電磁波屬於微波,通常情況下頻率在800MHz~2100MHz之間的幾個波段。根據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的定義,微波是頻率在0.3G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其波長為1毫米到1米。
目前常見的手機通信協議有GMS、CDMA和WCDMA等,它們的微波頻段分布較廣,而且全世界各地的設定都不一樣。常見的有800MHz、900MHz、1800MHz、1900MHz和2100MHz等,遠遠低於可產生游離效應的電磁輻射頻率30GHz的下限,而且一般手機的發生功率都不會超過2瓦,這是極其微弱的。
與手機相比,平板電腦輻射大嗎?由於主機的集成,再加內存和屏幕比手機大點,因此功率略高一些,輻射相對還要大些,但正面的輻射計量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從對人體健康潛在影響的角度來看,基本屬於健康輻射,但時間長了都不好,還是盡量少用為好。另外使用電子產品時可以准備一些可以起到防輻射作用的衣物或工具,例如防電腦輻射面罩等等,可以有效減少電腦輻射對身體的傷害。
『貳』 平板和手機對孕婦哪個輻射大
如果是通過3G上網的平板,跟手機的信號輻射接近,如果是通過wifi上網的平板,相對於手機信號,輻射略低。但是wifi也是有輻射的。另外顯示屏也有輻射,越大的顯示屏輻射也越大。
肯定平板電腦啊,手機的輻射很大程度上來自通信網路,打電話什麼的輻射最大了,尤其是手機快沒電的時候,平板電腦的輻射比手機小很多。
平板主要用於玩游戲,看電影。現在極少數的平板可以插卡上網,多數是用wifi接入,實用性不大。
所以絕大多數的是不能打電話,發信息的。而智能機則不同,他擁有最基本的打電話,發信息功能。可以隨時上網,聊天,玩游戲。看電影等所以平板是不比智能機的。
1 平板不能作為手機使用,但可以用來即時通;
2 手機不能做成office文件,但平板可以;
3 口袋攜帶手機方便。其他功能只要開通幾乎一樣。
『叄』 台式電腦、平板電腦、蘋果手機哪個輻射最大哪個輻射最小
個人覺得是蘋果手機,我每天坐在電腦面前N小時,都沒啥「大事」;
用了三天蘋果就出大事了:臉上冒小痘痘,天吶。喜歡玩手機肯定得遭殃。
蘋果手機輻射是LG的5倍,諾基亞的3倍。
電腦嘛,符合標準的問題不大。如果使用鍵盤不久就感覺手掌皮膚乾燥,那是用了不合格品。滑鼠亦然。
『肆』 平板和手機哪個輻射更大
當然手機輻射大了,不過倆者的輻射都是在安全范圍以內的,不會影響健康
『伍』 手機的輻射大還是電腦的輻射大哪個最大
1、不同品牌的不同運營商的設備輻射都是不一樣的,但總體來說,平板的小於筆記本的,筆記本的小於台式的。
2、如果手機長時間帶在身上的話,手機輻射的影響最大。
『陸』 ipad有沒有輻射和電腦,手機上網輻射相比較哪個大
ipad主要使用的是wifi網路,本身不發射無線信號,基本沒有輻射的。
手機等無線信號輻射屬於電磁輻射,電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主要是對人體組織的加熱作用可能影響健康,需要比較大的強度才會造成傷害。科學界對於日常生活中這一類輻射的基本看法仍然是:「目前沒有可信的證據可以證明微弱的射頻信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柒』 手機電視平板台式電腦,它們哪個輻射最大
手機、電視機、平板電腦,這是電器設備輻射大小的排列順序,手機輻射威脅最大,因為輻射最大的在於發射那段時間,而電視機輻射雖然存在但是看電視都在安全距離內。平板電腦的輻射很低微。
『捌』 手機和平板電腦誰的輻射大
功率都是一樣的。基本屬於健康輻射。只是平板內存和屏幕比手機大點。時間長了都不好。
手機通過電磁波進行信息傳 遞,這些電波就被稱為手機輻射。手機輻射靠SAR值來衡量。關於手機輻射人體有沒有害的馬拉松式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部分人認為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客觀存在的嚴重社會問題,它不會因為手機產業的刻意隱瞞與迴避就可以消失。也有人提出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 無害論。《破解手機輻射危害健康的流言》分析了手機輻射問題,《基 站與健康》 分析了基 站輻射問題,還特別解釋了「若想減輕輻射,應把基站 請 進小區」的道理。但尚無全面介紹電磁輻射標準的科普文章, 文獻庫里的 科技文章專業性太強,不適合公眾閱讀,因此我整理了相關內容寫就此文,以期幫助公眾對此產生清晰明確的認識。從對人體健康潛在 影 響的 角度來看,國際上對電磁輻射的測量標准有兩種,分別是功率密度標准和比吸收率標准,前者屬電磁學領 域,後者仍與 電 學相關,但已擴展到生物學領域了。
『玖』 手機和ipad哪個輻射大
手機輻射較iPad大;特別是撥出電話或接電話的瞬間,是輻射最大的時候,晚上睡覺最好把手機放開,手機放枕頭邊睡覺長時間的話易導致失眠,頭痛,脫發,精神不好等。但是這種輻射值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因此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電輻射對人體主要有以下幾大危害: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電磁輻射是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組織發育、骨骼發育、視力下降;肝臟造血功能下降,嚴 重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電磁輻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拓展資料:
手機輻射大小,主要取決於其天線、外觀設計等因素,在實際使用中,手機輻射的大小還和手機與基站之間的距離、使用者周圍的地理環境、基站的設置情況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講,手機離基站越近,輻射就會越小,反之就越大。
流言:
1、 不 枕著手機 睡覺;
2、接打電話的時 候,話筒離嘴一丈遠,作扔手榴彈狀;
3、交替在腦袋兩側使用手 機;
4、 盡量把手機掛在腰部,用藍牙耳機接打電話……
真相:
我們生活在布滿輻射的宇宙空間中
我們生活空間的輻射源越來越多, 電磁環境越來越復雜。即使你認定手機輻射有害健康而不使用手機,那也一樣逃避不了電波 的輻射 ,在密集的輻射 環境中,你個手機的功率是微不足道的,即使你不使用手機,你所受的輻射量也不 會比 手 使用 者低多少,就跟在煙霧繚繞的吸煙室里戒煙一樣毫無意義,除非你有能力關停所有的基站,或遠離人群生活在杳無人煙的地方。[7]
電台和雷達的輻射都比手機強萬倍,工作人員安然無恙
即使長年接收 更 大功率的非電離低頻率電波輻射, 也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國內外的軍隊都有不少大功率電台和雷達,其頻率 覆蓋 手機頻段,輻射功率比手機大成千上萬倍,大型天線就架設在樓頂上,工作人員長年在這種高強度輻射環境下工 作,從來沒有過某人因輻射而影響健康的報道。
為什麼在手機等輻射面前,人類能安然無恙?
普遍認為手機輻射有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同樣也是電波輻射的伽瑪射線和X光射線會傷害人體健康,長時間照射甚有引發癌症的危險。但是,這兩種射線與手機輻射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是電離性輻射,輻射能量能被人體組織大量吸收而導致化學鍵斷裂。
那麼是不是一點危險都沒有呢?
回到手機輻射。既然不能確定微波究竟是否影響大腦, 人們決定未雨綢繆--制定微波輻射安全標准,從1966年到1998年,該標准從0.01W/cm^2嚴格了22倍變成0.00045W/cm^2,它標志了人們對輻射除了熱效應還有非熱效應的認識過程,只不過直到今天也沒人敢保證不超過這個標准就是安全的,超過又怎樣。
單看數字,它的意思是, 每平方 厘米皮膚每秒受到的輻射能量必須小於0.00045瓦特(W)。大家從前喜歡無端指責微波爐, 其實很冤,根據美國 標准, 如果你在每次加熱食品時能一直同微波爐保持5厘米的"親密接觸",那麼你一平方厘米 皮膚在微波爐漫長的 一生中所受輻射總量將為0.005瓦特。繼續為"輻射兇手"正名:當你距離室內無線網路路由器0.3米 ,所受微波輻射將為每秒0.0000121W/cm^2(數據來自對WifiAccessPoint路由器的測量)。
具體執 行時采 取的是"吸收輻射率"這一指標(Specificabsorptionrate,就是常見的SAR)。耳朵長在大腦旁邊,大腦對輻射的吸收本領不同於大腿。正是人的這一解剖學特徵決定了手機SAR的定義:接電話距離下,單位質量頭部吸收的微波輻射能量(平均)值。 各款手機也大致集中在0.3-1.6W/kg。借用GSM手機的頻率把這個值換算為上段提到的標准 , 1.0W/ kg剛好相當於0.00052W/cm^2。同樣,想要明確地告訴人們這個界限對於健康究竟有何意義,仍任重道遠。
結論:使用手機是安全的,科學認為,手機輻射對人沒有可見性的明顯傷害,但是這種輻射究竟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通過手機APP測量發現距離過近時輻射會增加很多倍!還是建議大家持謹慎態度對待!注意手機的使用方法,不應近距離接觸時間過長,保護身體健康。
手機輻射_網路
『拾』 手機和平板電腦,哪個輻射比較大
手機要大一點。